Sunday, June 24, 2007

神鬼無光

李歐梵  (20070601)

看完了「神鬼無間」(The Departed)的影碟,不禁大失所望。此片竟然得到本屆奧斯卡最佳導演和影片的金像獎,實在匪夷所思,看來好萊塢真是走到窮途末路,賺錢的大片拍得越多,藝術的獨創性卻越來越少,甚至鼎鼎大名的馬丁史柯西斯也顯得江郎才盡,此次終於得到最佳導演獎,我認為他實在問心有愧。還不如頒給他一個終身成就獎算了。

其實此片在港上映時,影評家早有定論:大多認為比不上原版的「無間道」。而且對話太多,「粗口」橫流,只有一家英文報紙的影評家給了它三顆半星。我當然相信本港的影評家,所以裹足不前。不料此片卻得了金像獎,於是又引發了我的好奇心,買張影碟看看,竟然一張影碟還載不完,要看兩張,片子全長一百五十一分鐘,我覺得至少可以剪掉三分之一,編劇拖泥帶水,竟然也得了個金像獎,實在令我對好萊塢的電影工作者協會兩千多會員的眼光不敢恭維。


寫此文有痛打「落水狗」之嫌──雖然史柯西斯是一隻功成名就的「落水狗」──所以要講出一個道理來,先從此片談起。
導演功力

「神鬼無間」與「無間道」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大的諷刺──我認為反而是導演功力不足。港片往往被影評家譏為「俗套」,譬如警匪片必有一場殺得痛快淋漓的槍戰場面。「無間道」難能可貴之處乃在其不落俗套,以鬥智不鬥力取勝,所謂「臥底」只不過是一種結構上的變數,當然也正如影評家林沛理所說,反映了香港的一種獨特的「臥底情結」,一種身份認同的危機(見其「美國人學不來的『無間道』」一文,亞洲週刊三月十八日)。該片的編導之一──麥兆輝曾經在公開演講中提到:寫作這個故事的靈感來自吳宇森的好萊塢片「變臉」,內中的雙雄竟然可以換臉,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還不如改作互相臥底,角色互換來得更自然,也因此引發「無間道」的佛家典故。這是一種港式的存在主義──「牢地獄」(limbo)的寓言,是否指涉香港處境,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神鬼無間」卻故意把故事說得太完整,而且寓言意味全失,代之以波士頓少數民族(愛爾蘭和義大利移民)的黑社會背景,並且把臥底之一──麥特戴蒙所飾的那個警察歹角──的身世和動機交代得十分仔細,竟然佔了片子開頭數分鐘之久,然後才見字幕出來,但每一個鐘頭極短,起初看得我眼花撩亂,我妻卻在旁說了一句她慣用的英語:Who cares?一點不錯,觀眾之中誰還管得了這些勞什子的身世細節?其實總結一句,只不過是黑社會頭目待他如子而已。難道一個愛爾蘭人的窮小子就能吸引黑社會的意大利教父嗎?史柯西斯不是不知道,他的同行柯波拉導演的「教父」依然是經典,是他的任何黑道影片所無法取代的。

憤怒的激情

史柯西斯的過去風格自有其長處,主要是一股憤怒的激情,鏡頭有時拍得拳拳到肉(如他的拳擊名片「蠻牛」。而這種憤怒的表現是一種表演藝術和電影藝術密切配合的結果。他早期的作品一向靠演員的演技取勝,特別是他的老搭檔勞勃狄尼洛,演得走火入魔,如「計程車司機」,把一股受壓抑的慾望發揮得淋漓盡致。然而在「神鬼無間」中,狄尼洛不見了,換上了傑克尼柯遜,演技也頗精彩,但我看來看去,他演的還是傑克尼柯遜,而不是黑幫大佬。我在波士頓前後住了將近廿年,也在城中北站地帶接觸過愛爾蘭和義大利人,和片中的人物大不相同。我猜此片之採用這種種族背景和編劇者William Monahan有關,說不定此公就是愛爾蘭人後裔,而史柯西斯只有在處理義大利黑手黨時才得心應手。誠然,在他的「紐約黑幫」一片中,兩族大戰,血流成河,煞是驚魂動魄,可惜那年該片偏偏拿不到金像獎,只好在五年後以此片補償。  演員飾演的角色,在舞台上可以不管背景,全憑演技取勝;電影就不同了,它須要視覺效果,以及前景與後景之間的鏡頭調度。此本為史柯西斯的強項,他是「場景調度」的大師,運用鏡頭自有一手,另一部黑社會片「四海好傢伙」中的那場夜總會中的搖攝,一向為行家所稱道。然而在「神鬼無間」中他幾乎無發揮的餘地,全片大部分是一場接一場的對話,導演最多只能做到把演員擺好位置,調度其肢體,令其粗話連篇,口沫橫飛,聽久了實在生厭,但卻聽不到愛爾蘭和義大利口音!難道這就是寫實手法?全片對白之多,可能打破紀錄,也把好演員如亞歷鮑德溫糟蹋了。「紐約演員工作坊」的傳統之一是「集體表演」,在舞台用得上,但在目前好萊塢影片常規──短鏡頭、多特寫──的需求下,又如何表現得出來?唯有最近去世的大導演阿特曼是此中能手。史柯西斯的技藝太多,往往想要賣弄所有電影手法──他自己也看過無數部其他影片,特別是好萊塢的B級片──更要青出於藍,在手法上戰勝過去的經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恐怖角」,這是一部史柯西斯「從俗」的重拍。確實比原來的舊片還精彩,但手法上故作驚人之處太多,好在該片的高潮拍得好,令觀眾驚魂,勞勃狄尼洛飾演的殺人犯也極出色。

模仿和抄襲

「神鬼無間」的最後高潮實在拍得太草率了,在電腦加工之下,那一場警匪大戰匆匆了事,還沒有看清楚,尼克遜就受了傷,又不知如何被他的「義子」殺死,而最後電梯中的幾個鏡頭完全抄自港片「無間道」,我如果是劉偉強,一定大呼冤枉──你有冇搞錯?金像獎白白被你奪去了。吳宇森如看到那場槍戰可能也會搖頭嘆息,難道這就是大師手法?比起「英雄本色」差遠了!可惜港片「無間道」無法在美國公映,可能受了契約的限制,「真相」無法大白。這就又引起了我的影評朋友們常說的「輪迴」觀,曾幾何時,港片一向以模仿和抄襲好萊塢影片取勝,甚至連王家衛的「旺角卡門」都有史柯西斯的早期傑作「殘酷大街」的影子。成龍的「奇蹟」更是如此,幾乎照抄好萊塢的一部老片子。抄襲無所謂,至少在手法上應該有點新意,港片的抄襲特色就在於此。我曾在本刊發表的一篇論吳宇森的文章中仔細討論過他如何「抄襲」梅維爾,並以此向這位法國名匠致敬。時光輪流轉,現在輪到美國片抄襲港產片了。好萊塢很大方,以資本主義的方式重金買下版權,因此也抹殺原作者的功名和貢獻。明目張膽之餘,也暴露了拜金主義的粗魯史柯西斯的抄襲手法甚至還比不上塔倫提諾的「霸道橫行」效仿林嶺東的「龍虎風雲」,至少二片皆有一股激情,而塔倫提諾也「玩」得起勁,相較之下,史柯西斯反而太嚴肅了,「神鬼無間」是大製作,然而獨缺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