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荒地 闖出百萬年薪

【文/呂國禎】

斗南一個佃農團隊,為何能成為北京政府的研究目標?

做佃農贏過當地主,15個年輕人的希望故事…


這裡是斗南,位處台灣中部,人口僅四萬七千人,多數人甚至不知道它在何處。然而,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這個台灣小鎮卻成為被高度關注的研究個案。

這個斗南傳奇,說的是「荒地、年輕人、希望」的故事。


斗南傳奇:荒地、年輕人 馬鈴薯、胡蘿蔔產量冠全台


我們從高速公路南下雲林斗南鎮,艷陽下,超過六十歲的農民們頭戴斗笠,彎著腰把一顆顆馬鈴薯種苗插入田畦,接著剷土覆住田畦,完成播種。現在,正是馬鈴薯的栽種季節,這樣的種植方式已長達半個世紀。


然而,將眼光移向不遠處。「噗!噗!噗!」一望無際的農地中,突然有部輪胎比人還高的綠色機器在農田中馳騁。機器中坐著七年級生歐孟翰,他畢業於嘉義大學森林系,他吹著冷氣,一邊聽著周杰倫的最新歌曲,一邊耕田:「我啦啦啦騎毛驢,因為馬跨不上去,我雖然是個牛仔,在酒吧只點牛奶,為什麼不喝啤酒,因為啤酒傷身體……」酒吧、牛奶、啤酒,一連串無厘頭的歌詞,伴著機器一路往前走,馬鈴薯的種苗播種、覆土與施肥一氣呵成。因為冷氣太冷,歐孟翰還穿著外套種田。


這一大畝田裡,還有二十九歲的陳昭誠,他穿著襯衫跟西裝褲,坐在高高的曳引機裡;三十歲的林文平,擁有七張金融證照,曾經年薪百萬元,他也在犁田……,這群年輕人為何出現在窮鄉僻壤?



(照片提供/商業周刊)

原來,這是台灣最大的佃農團隊,他們一手向農民租下休耕的土地,大規模耕種,另一手掌握通路,銷售獲利後依績效分紅,有人收入上看百萬元,是傳統農民的十倍。這群人的學歷有嘉義大學森林系、畜產系、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文化大學園藝系、吳鳳科技大學會計系,十五個人中有七個人是六、七年級生。

一般農戶(一對農民夫妻)一戶頂多耕種一公頃地,但這十五個人耕種面積可不是十五、三十公頃,而是五百公頃,相當於八百三十三個中山足球場大。別看他們小小年紀,已是台灣最大的馬鈴薯、胡蘿蔔栽種業者,也是台灣出口日本數量、金額最大業者。一年光馬鈴薯與胡蘿蔔產值就達到兩億元。


這群台灣新佃農,不僅租了五百戶才能耕種的地,他們還有套培訓與晉升制度,仿照高科技業建立績效分紅制,生產量越多分紅就越高,並且靠著規模經濟與逆季節操作,創造高獲利。舉例來說,今年一般農民馬鈴薯只能賣一公斤五元,他們一公斤卻能賣四十元,每公斤比別人多賺了三十五元。


他們的經營模式被中國最高農業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注意,成為研究對象。在北京,擔任兩岸農業顧問的台灣農民聯盟顧問陳遠峰透露這段傳奇。


故事第一章:加入WTO 農產價格大崩跌,二成五田地休耕


故事轉折於民國九十一年。當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稻米、蔬果陸續開放進口,價格開始崩跌,一公頃農地種稻米,沒有任何災害,一年所得只有十二萬元,「農戶年收入比外勞低!」發起新佃農團隊的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有擇說。

即使冬天到隔年春天,中南部還能種蔬菜跟雜糧。但「冬天栽種一季的高麗菜來補貼收入,遇到盛產,一顆只要兩元!」張有擇說,連雇用採收人工都不夠,農民只得任由全部耕鋤變肥料,「一毛也賺不到,還倒賠」,這就是當前農業遇到的問題,小農民沒有競爭力!

於是,一片片的土地休耕了。

站在偌大的農地上,文化大學園藝系畢業的李昌隆告訴我們,這五百公頃的土地,曾經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上面結滿黃澄澄的稻穗。但五年前休耕後,任憑土地上長雜草與昆蟲。

休耕期,一公頃土地可以從政府手中拿到九萬元補貼,再加上每個月六千元的老農津貼,淨收入超過耕田,而且不必怕天災風險。這樣情況下,誰還要耕田?

之於政府,每年要撥兩百億元來補貼農民。多數人認為,這個產業已經失去競爭力,只能坐以待斃。農地失去了希望,土地大量的被閒置,整個台灣有高達二十萬公頃以上的休耕地,約占台灣總耕地的四分之一。


故事第二章:絕境見商機 著手提升經濟規模,跳過中盤銷售


四分之一的耕地被閒置,絕境處、荒蕪處,有人看到商機。他就是張有擇。

一個農家子弟,高工畢業後到台北跑業務,在百事可樂當業務兼送貨小弟,三年後,回到雲林當農會職員,也創業開餐廳。當農會職員時,考績拿過丙等,八十二年卻選上斗南鎮農會總幹事至今。在複雜的地方派系下,張有擇能在總幹事位子上做十四年,說穿了,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生意人。


「公斤買、台斤賣,做通路按ㄋㄟ就賺四○%!」他說,光是這個重量單位不同,菜販就從農民身上賺進多大的利益。然而,全省超過三百位農會總幹事,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小農困境,但都坐困愁城。張有擇要變成大農,要敢挑戰農產品通路體系的派別、利益糾葛、壟斷!


前三年,他做得並不順利。他第一步想的是提升經濟規模,他用保證價委託農民耕種,等到收成時收購,並統一銷售。但後果卻是擋人財路,菜販們跑來跟他嗆聲,四處攻擊他,「要讓我好價嘸半條,壞價一大堆!」張有擇說。


於是,他決定拿回主導權。他結合台大生機系(前農業機械系)教授方煒等人,逆向操作,向地主承租一塊塊休耕農地,號召年輕人返鄉就業,建立起台灣最大的佃農團隊,引入機械耕作、進行專業分工。


故事第三章:租地當大佃農 機械化操作,效率大增、成本大減


他付農民一分地一萬元租金,「收入比種田卡(較)好賺,」否則農民「一分地才賺三千,要飼(養)兩個兒子攏飼麥飽(養不活)!」他說,自己這樣做,還有助農民的生計。


「這是大佃農,小地主!」農委會企畫處副處長胡忠一說,大農才有競爭力。大佃農要勝過地主,本事是成本比別人低。光是比播種,一組只需要兩個人,連同整地播種與施肥,一天可以耕種二十五分地,效率是傳統的二十五倍,成本是傳統的五分之一。



一樣是蘿蔔,斗南新佃農團隊可以賣1斤40元,冷藏做逆季節操作與品檢是關鍵。
(照片提供/商業周刊)

只是,要機械化耕作講起來容易,但光是購買四組播種機械就超過六千萬元。張有擇的腦筋動得很快,他與農委會建立良好關係,並取得一半補助。於是,他們靠著機械化的設備,不僅僅是在雲林租地,台南縣、彰化也有他們的農地,建立橫跨中南部的大規模栽種基地。


「這就是企業經營的進入障礙!」方煒說,農業也能如此,大規模生產提高產值,全自動栽種降低成本,種馬鈴薯也能有國際競爭力。


競爭力的提升不光是硬體,彷彿高科技公司,他們研究五年後,設計出一套分紅績效制度,讓六、七年級生當佃農也有「錢景」,成為內在驅動力。於是,農夫變成創業家、一個有績效掛在身上的專業經理人。論收入,你可以叫他「百萬新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