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1, 2008

沒被貓捉到的就是好老鼠

【聯合報╱張作錦】 2008.02.21 02:54 am


春節期間,到香港坐郵輪訪問了海南島的三亞和越南的下龍灣。

這是我第三次去越南,前兩次都在西貢。第一次是1974年10月,半年後北越就「解放」了南越。那時西貢雖然在弦歌中交雜著炮響,但這座有「東方小巴黎」之稱的首都城市,仍不失它的繁華與嫵媚。

1992年9月再去,西貢已改名為胡志明市,也改了市容與民生:平均國民所得250美元,滿街乞丐;電力不足,電燈普遍昏暗;電話是奢侈品,街頭很難找到公用電話;腳踏車是主要交通工具,摩托車是高級車輛;民生物資缺乏,醫生打針不換針頭;衛生條件不夠,上館子以啤酒代水,還不敢加冰塊;政府對安全控制極嚴,每輛遊覽車都派治安人員「陪同」。

這回再去,越南經濟已有改進,平均國民所得將近700美元。下龍灣只是二、三級城鎮,然市面熱鬧,商店物資豐盈,來往汽車不少,到廟裡焚香祈福的民眾摩肩接踵,乞討者僅偶一見到,自然也沒有安全人員跟監遊客了。

這都是「革新開放」帶來的好處。我們能操華語的越籍導遊阿旺說,「中國大哥」叫「改革開放」,他們叫「革新開放」,名雖不同,其義則一。他還說,「中國大哥」認為,「不管是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他們越南人則相信,「不管是黑老鼠白老鼠,沒被貓捉到的就是好老鼠」。在全車哄笑中,阿旺解釋他們的「順口溜」:革新開放,雖說是鬆綁管制,但很多措施不能一步到位,走私就難完全避免。百姓與官府玩貓捉老鼠,沒被捉到的老鼠自然就顯得「技高一籌」。

走私固然不好,但可矯治;鎖國卻是死路一條,無藥可救。越南若不及時「革新開放」,哪裡會有今天這點成就?而愈開放,愈能近悅遠來。現在外人投資日增,預計到2010年,平均國民所得將達1050美元,雖然仍屬低所得國家,但「不怕慢,只怕站」,只要它不停往前走,前路一定寬廣。

我們從一件「小事」上,替越南人看到希望。郵輪停靠三亞,遊客下岸觀光,每人事先複印了證件,填了表,到了移民檢驗關口,手續繁,速度慢。走出關,有些人竟然沒分配到交通車輛。凡此種種,都不像一個「崛起」的「大國」。但到了下龍灣,越南移民官員移樽就教,上船辦手續。遊客每人發一通行卡片,憑卡下船回船。順利而快捷的上了岸,有迎賓鑼鼓,幾十輛大巴士整齊排列恭候。相較之下,他們做事比「中國大哥」用心多了,也積極多了。

越南人曾打敗法國,爭取獨立;也打敗過美國,爭取「解放」。這回它只要戰勝自己,就可使國家邁上坦途。在「安南」這個臍帶的連接下,越南是我們的遠房兄弟。對他們的「革新開放」,我們樂觀其成。

當然,台灣國民所得16,000美元,越南急起直追,也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台灣的16,000美元是犧牲其他產業讓電子業一枝獨秀換來的,百姓並未實質受益,何況增幅緩慢,別的國家都跑到前頭了。以「亞洲四小龍」而論,韓、新、港早已不以台灣為競爭對手。勇猛精進的韓國人,更把目標訂在2050年,屆時他們的國民所得是美金90,000元,可與美國比美。

收假回到台灣,正碰上「海洋迎風號」郵輪帶來600名大陸觀光客。在民進黨政府「閉關鎖國」的政策下,台灣百業都「向下沉淪」。行將枯萎的觀光業者,以極度興奮的心情,盼望大陸客人多一點消費。過去被我們視為「一窮二白」的大陸民眾,現在儼然成了台灣經濟救星。但是我們官方除了限制和監視大陸遊客,就是夸夸其談這是「專案特許」的「德政」。依然只見意識形態,依然沒有方向前景。

為人民創造福利是執政者唯一的和不可規避的責任。台灣絕不會被誰「唱衰」,只能被當家的人「做衰」。

【2008/02/2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