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多塔的國度
漢寶德
二十年前,科博館第一期落成開幕,我與幾位友人共遊印度宗教勝地,原訂計畫是自印度順便到尼泊爾,看看這個神祕王國的宗教建築。沒想到中途接到館裡的電話,因要事一定要我提前回國,就在看過恆河沿岸的名勝後,匆匆返國。因此這些年來我一直想找機會去尼泊爾,彌補當年的遺憾,尤其是常聽說該國在古建築的保存上很有成績,數處為聯合國指定為人類文化遺址,很想知道這個喜馬拉雅山下的小國,究竟留下些什麼特別值得保存的文化。很高興這次信義基金會所辦的參訪活動選擇了尼泊爾,使我一償多年的宿願。
{1}塔廟與中國有淵源嗎?<
對於夾在中、印兩國之間的小國的政經背景,我一無所知。我只知道它在政治上受印度的支配,與東南亞諸國一樣在宗教與文化上,屬於印度的影響圈。對於印度教與佛教之間的一筆胡塗賬,我實在搞不清楚。記得在去吳哥窟旅遊時,就對該地史蹟中的印度廟與佛教石窟分不清楚,因此對尼泊爾的寺廟與信仰也存高度好奇心。
在我內心深處,有一個問題急待解決,是不曾透露的。那就是尼泊爾的建築與中國建築有沒有關係?照理說,中南半島各國北臨中國,西傍印度兩大強勢文化,應該自兩處吸取文化才對。可是由於中國的南疆,高山峻嶺,交通極為不便,所以在文化上的影響力很難到達。除了越南曾長期在中國的統治之下,因此有明顯的影響之外,其他國家大多是印度宗教文化的勢力範圍。然而我始終覺得,中國的實質文化不可能對他們沒有絲毫影響。
以泰國來說吧,泰國傳統建築的屋頂不能沒受中國的影響,它是自南洋土著文化中發展出來的,但是它的屋頂組構,中央高,兩邊層層降低,與南中國的形式是很近似的。同時,建築的正面自長向中央進入,屋瓦又是黃釉等,不能不說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
老實說,我們對東南亞實在太忽視也太輕視了,對那些國家的藝術史毫無概念,因此今天,對他們的物質文化了解極少,只能猜測,致妄下判斷。自這個觀點來說,故宮博物館要設一個亞洲藝術的分院,購買標本,設置研究人員,補上這個學術上的缺口,實在也是應該的。我看尼泊爾的建築,也頗有同樣的感覺。
尼泊爾建築在我心中的問題是她的塔式建築。尼泊爾的這類廟宇是在外國的世界建築史課本上看到的。老實說,我初次看到它的照片,心中一動,覺得它必然與中國建築有關。尼泊爾是印度教國家,怎麼會發展出一個中國式的木結構文化呢?這樣想,不免有大中國的傲慢心態,是中國人的老毛病,不過,尼泊爾這樣一個族群眾多,十八世紀以前沒有統一政府的小國,能發展出一套成熟的建築文化嗎?為什麼她會抄襲印度宗教建築,不可能抄襲中國建築呢?當然了,宗教不論是印度教或佛教都是從印度來的,因襲印度是順理成章的。抄襲中國就頗費思量了。
世界上極少有國家的建築傳統,同時兼有石造與木造。前者是乾燥地區的文化,後者是多林木地區的產物。兼有石、木的文明是溫帶地區的國家,如歐洲,多以石為牆以木為頂。但因木屋頂沒有出簷,在外觀上仍屬石造。只有中國文化圈出現了深出簷的純木造建築。深出簷是為了避雨遮陽,卻形成一種飄逸的建築風格。可是尼泊爾卻同時擁有石造的印度廟宇與深出簷的塔式廟宇,除了推斷尼泊爾的塔廟可能源自中國外,又怎麼解釋其來源呢?
{2}多重塔與漢代望樓
深出簷的多層塔在中國已看不到了。中國到唐朝以磚塔為多,樓閣塔已經少見,遼代的佛室寺塔可能是最古老的樓閣式塔,可是其出簷已漸內收。在杭州的宋代六和塔則已臃腫得看不到出簷的風采了。六朝時代飄逸的多重塔只能在日本看到。日本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成為中國式木塔最古老的範式。自唐而後,日本歷代遵循其制度建了不少,至今時都可以看到。它的特點就是塔身很小、出簷很大,如大鵬振翼高飛,令人有乘風而去之感。
這樣的美感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南北朝時期發展成熟的翼角起翹。那時候,中國的建築發現了曲線的美,因此不嫌麻煩的做出曲線的屋頂,到四個角,就自然緩緩翹起來了。我們知道在北魏、北齊時期,做曲線屋頂的技術已完全掌握,所以就使用在當時的塔,也就是佛寺的主建築上,並非如後世,作為登高觀景之用。這種美感的紀念價值就傳到日本去,被發揚光大了。
可是尼泊爾的塔廟雖大體上與日本多重塔相似,風貌卻截然不同,就是因為沒有曲線,沒有翼角起翹。深遠的出簷沒有曲線不免顯得笨重些。同時,尼泊爾的木構技術也很成熟,卻沒有發展出中國後世的斗拱系統,而使用了與漢代曾使用過的斜撐出挑相同的系統。從外表看起來,極像漢明器中望樓的造型。這使我懷疑,是不是漢代望樓的建築技術影響了他們的塔廟造型呢?這實在是建築史上應該追究的問題。尼泊爾的古廟宇建築群中,雖有多種建築類型,卻以塔廟為主要建築形式,不但數量多,而且時常以塔廟為組合中的主建築。
{3}皇宮廣場上城市空間
對觀光客而言,尼泊爾是非常窮苦的國家,經濟落後,社會又不安定,她的吸引力在哪裡?
主要的吸引力是喜馬拉雅山的群峰。世界最長的山脈,最高的山峰,白雪罩頂,望之確實動人心魄,即使次要的山峰也有七千公尺高,足夠年輕小夥子鍛鍊體力,滿足克服大自然的心懷。可是對我而言,仍然是圍繞在落後貧苦的都市環境之中的古廟宇群。
這個位於喜馬拉雅山麓群之間的山國,當年有五十幾個小邦,最大的平地就是加德滿都盆地,集中了至少三個小邦的都城。因此要看古建築與城市,只到首都就可以了,對文化觀光客而言是很方便的。這三個小都城,一個當然是加德滿都古城,一個是向南數公里與首都隔河相望之巴丹古城,另一個則是平原東邊,離首都二十公里左右的巴卡塔布古城。這三座古城中心的共同特色是都稱為皇宮廣場,都有一座當年該邦的國王住所,皇宮的外面是供人民使用的廣場,廣場上則以各種方式羅列著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廟宇。對於不太經意的觀光客來說,到了加德滿都的古皇宮廣場,對尼泊爾的古建築就可以知道個大概了。當然了,這三座古城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而且是最早被列入的古建築群。
雖然廣場上的車輛、賣紀念品的婦女與孩子非常擾人,我們到訪時又不幸遇到雨天,這些廣場對我而言仍然是動人而難忘的。1928年,英國的旅行家,倫敦先生曾把巴丹廣場的廟宇群視為「東方世界之虔敬在如此狹小的地點,集中而建最有畫意的廣場建築」,他用了英文中畫意(picturesque)這個字,是生動、美觀可以入畫的意思,通常用來描寫富於浪漫風味的古城鎮。德國有一個有名的「浪漫之道」,就串連了幾個詩情畫意的山城市鎮。可是在東方,這種城市空間是極少見的。
不論在中國的文化圈或印度的文化圈,廟宇或宮殿都是單獨存在的,偉大、壯麗有之,絕談不上詩情畫意。這與西方文化圈各國文藝復興以後的宮殿、教堂的美學本質是相同的,因為權力的象徵需要莊嚴、肅穆,建築就要造型穩重,規畫嚴整,大多有中央軸線。可是對觀光客來說,這是很無味的。
詩情畫意是小國寡民之邦的專利。後期中世紀的歐洲幾乎是由城鄉組成的,因此才有浪漫趣味的市鎮保留下來。尼泊爾在十七世紀之前也是如此,在這裡沒有嚴格的規畫,沒有禁衛軍去喝斥百姓,市鎮的發展是自然成長的。尼泊爾與歐洲不同的,是歐洲市鎮以民居為主,他們的宗教建築,天主堂,是市鎮的標竿,高高在上。幾百年前尼泊爾的民居簡陋,恐怕早已隨時間湮滅,大街景是由一群廟宇組成的。今天你所看到的皇宮廣場之外的民居已經大多是經過西化的水泥、磚造建築了。
那麼究竟在皇宮廣場上散布著的各式廟宇是怎麼配置的?式樣又是怎麼選定的呢?恐怕已無法找到答案。自然發展的城市,沒有一定的原則,是由當時特殊的因素所決定的。以巴丹廣場為例,在皇宮前的公共空間裡,矗立了十多座廟宇,五只紀念國王的雕像柱,看不出其秩序。正因為隨意式的安排,才有懸奇的空間、浪漫的趣味。崇拜神的廟與紀念偉人的柱,交互輝映,是其他文化中看不到的空間藝術。
(上)
【2006/11/21 聯合報】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