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0, 2008

張明正:「軟技巧」

下一個世紀決勝關鍵 張明正:「軟技巧」




《數位時代》第一場MTI 論壇,邀請了「亞洲最佳商業領袖—年度創新人物獎」得主張明正與《數位時代》總主筆王志仁對談。談起創新,張明正強調「軟技巧」,他說:「集合擴散到世界各處的智慧才是創新力量的來源。」





每次見到張明正,總被他活力十足的態度感染。他說起話常夾雜著國、台、英語,從他中氣十足的音量與直爽的談吐,再加上輔助說明的大手勢,不難看出他身上融合了出身屏東鄉下的草根性格,以及留學美國形塑的多元視野。



提起張明正,過去聯想到的是「防毒界高手」趨勢科技;近來則是他和作家王文華一起創辦的若水公司,要做許多人都還摸不著頭緒的社會企業。創新對張明正來說,是一股在血脈裡沸騰、不停歇的渴望。



創新是自己去思考



張明正回憶,在他二○○四年赴上海領取「亞洲最佳商業領袖獎」時,在這個獎項的評選標準中,發現了一些從未留意到的創新定義。



這個獎項分數的六○%,是從企業的帳面價值和毛利率來看。另外四○%,則是透過訪問公司的員工,觀察企業文化怎麼影響到組織行為;也就是去調查,在老闆看不到的範圍,員工怎麼行動、怎麼評斷自己的工作環境。「領了這個獎,我也發現創新也是有看不見、比較難察覺的軟技巧,」張明正笑著說。



說到這,張明正話鋒一轉突然說:「怎麼都我在講?創新不是一個老師在台上講,要自己思考,明天才可能會有改變。」接著他請台下的人回答一個問題:「如果要讓團隊要有很好的表現,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



與會者提供了各式各樣的答案,例如良好的團隊關係、熱情、有基本的SWOT(編按:指的是檢視公司的長處、弱點、機會、威脅)、共同分享的價值觀、錢、資訊的透明與分享、重疊的分工(cross over)、制度與紀律等。但是在張明正和台下聽眾討論之後,發現這些元素都可以被劃分到硬技術(hard skill)和軟技巧(soft skill)兩個類別。



豐田將別人的制度改善



「硬技術」指的是專業的技能,例如寫程式的能力、學歷等;而「軟技巧」則包括溝通等情感層面的應對。軟硬兼俱,是張明正認為未來創新必須具備的能力。為了更進一步說明,他舉了豐田汽車(Toyota)的例子,解釋這個外界常認為「硬梆梆」的公司,也有獨到的軟技巧。



豐田汽車的生產線上,配置了緊急按鈕,當生產線發生任何問題,只要按下這個鈕,整個生產線就會伴隨著輕鬆悠揚的音樂而停下來,所有工作人員來研究、解決問題。



這個制度卻並非豐田獨創,而是從美國通用汽車學來的。然而通用汽車的模式卻是按下緊急按鈕,整個工廠就會有紅色的急救燈伴隨著刺耳的警報鈴響,導致工人不敢去使用緊急按鈕。



「如果這個設計就是要解決問題,流程就應該要改造成豐田的制度,讓每個人敢去按,進而解決問題,減少成本。」張明正用這案例說明硬底子技術和軟技巧兼具的必要性,而每一個專案的執行,都必須同時用心和腦。



從不同立場看事



張明正創辦的趨勢科技,公司員工分布在全世界的三十七個國家。只要遇到必須開會決議的時刻,不可能用以前傳統方式,讓一群人坐在一起討論。此外,如何讓素未謀面、不同國籍文化的人,一起在預算時間的限制下,去完成某個專案,這些都考驗了軟技巧。



「我們每天在解決的是軟的問題,下一代必須也是在世界是平的狀況下,集合擴散到世界各處的智慧,才是創新力量的來源,」張明正加重語氣強調。在這個前提下,你有一個點子根本不足為奇,要能夠執行,你還需要能夠讓一群人跟你一起工作、創造產品、賣出去。



因為人常會有本位主義的傾向,軟技巧就難在如何從不同立場來看事情。張明正笑說:「像我太太常常一大早爬起來看王建民的比賽,一旁睡眼惺忪的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於是如何增加自己的自覺,才是創新力量的來源。每個人都會因為潛意識而驅動自己的行為,導致改變習慣遇到困難。所謂創新,就是能夠在自己的觀察之下,不依靠習慣來觀察,而是找到不一樣的觀點。接著嘗試去找到一個雛形,更具體化說明自己的觀點,用軟體業的行話來說,就是先定義使用者介面。



對張明正來說,能夠在生活中、工作上實踐這些,就是創新,就是創造新價值、打破理所當然。



在座談的尾聲,張明正表演了他最拿手的魔術:將三根不同長度的繩子變成同樣長度。用這個魔術,說明若水企圖做的社會企業:弭平M型社會。最後在和台下讀者熱絡的互動氣氛感染下,張明正索性大方公開他獨家的魔術秘訣,滿足大夥的好奇心,也贏得滿堂彩。



以下是張明正針對《數位時代》網友與現場讀者的問答:



Q 說說你認為最有創新能力的人?(線上報名提問讀者—何曉真)



張 雖然這樣說有點老王賣瓜,現在趨勢科技的執行長陳怡樺,是我看過最有創新能力的人。從結果層面來看,她代表我們公司在和思科(Cisco)的談判,能夠把技術語言翻譯成市場語言,讓通常不是購併、不然就是打敗你的大公司,願意放下身段和趨勢科技合作,這真的很了不起。



Q 請問你是否能推薦幾本創新書籍呢?(線上報名提問讀者—卓聖傑)



張 我要推薦的書都不是那種天花亂墜的暢銷書,而是可以真的有助於工作,可以賺錢的書。第一本是《創新的兩難》,由哈佛商學院的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寫的,他提到一個很棒的概念是「夠好就好」(enough is good),這打破了創新迷思的罩門。專業經理人常砸錢在規格最先進的產品,但是並不需要,像Xbox和PS3就是這樣的例子。另外一本書是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修練的軌跡》,看管理學大師怎麼談早上打坐的體驗,如何從改變原來的習慣,進而改變策略、改變組織。



Q 你曾遭遇過最大的困境?(線上報名提問讀者—蔡曙安)



張 當微軟決定把防毒軟體內建在Vista作業系統,這是趨勢科技曾經遇過最大的威脅。看著微軟一步一步的布局,購併羅馬尼亞的防毒軟體公司等,我們當然很緊張。要面對困境,就必須重新檢視自己,什麼是我們的核心技術?什麼是趨勢科技獨有、微軟無法複製的特色?在重新定位後,發現我們有日積月累的豐富病毒知識,憑藉這個,我們選擇和思科聯盟,我們不再只有殺毒,更進一步去區分區域、分駭客,這就是我們獨特的價值。



Q 請問你怎麼克服創新過程的不確定感,尤其是在錢燒完時?(線上報名提問讀者—許怡庭)



張 我要脫鞋才能夠好好回答這個問題,這是我回答問題的創新。我覺得創新過程的不確定感來自於大家愛面子,擔心假如失敗了怎麼辦,是自身的焦慮。我在矽谷,看創業家燒錢都很痛快,這可能是文化差異。愛迪生說我從來沒有失敗過,因為我每次都發現新的不能做燈的材料,我能輸什麼呢?



對我來說,我不要做me, too,我要做不一樣。把優越感和面子拿掉,就放手做吧!



Q 文法商人才跨轉科技領域有何優勢?(網友提問—Orich)



張 我太太是中文系的,最大的創新就嫁給我(笑)。我認為文組的人比較不那麼技客(geek),觀點比較多元,反省能力比較強。這在面對未來世界是平的環境,是很大的優勢。就趨勢科技來說,我們公司最缺的是去細心敏銳地理解使用者經驗,這是文組人可以做到的創新。



Q 可否給台灣教育單位一些有關創新的建議?(線上報名提問讀者—林穎瑄、蔡一弘、汪逸仁)



張 要多去嘗試。凱因斯(Keynes, John Maynard)說:「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編按,原文為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意即我們不能忽視短期發展。)」創新不一定是科技,而是來自個人。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好學生,小時候寫毛筆字的作業,總是寫出框框,被給很差的成績,現在看來搞不好我是一個夭折的書法家。



台灣社會有許多太理所當然的預期,但生命的過程沒有唯一的答案。我在哈佛課堂上的案例討論中,我非常驚訝於案例討論完,課就結束了。台灣太注重面子,害怕失敗,年輕人不應該顧慮這些。



年輕人應該去做國際志工。我前陣子帶十六歲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去住菲律賓的貧民窟,讓他們感受貧富差距。當他們送給當地人自己淘汰的玩具,卻被當地人回報以最好的床位,小朋友感受到的那種驚訝無法言喻。貧富不均是機會的問題,我一直覺得這不是可以給錢解決的,這也是若水想做的。我人生下半場期待可以用這些過往資歷去做些什麼,整合這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