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9, 2008

初冬來釣老花身 水溫降低魚兒肥

進入初冬,又是台灣北部和西部近海花身雞魚最肥碩的時候。

這一陣子,在北部和西北海岸沿線灘釣或漁港防波堤上沉底釣,經常都有花身雞魚上鉤,儘管一般岸釣釣獲的以三指寬以內的中、小型魚居多,但是每尾都飽孕脂肪,十分肥碩;運氣好的時候,偶爾亦有超過半台斤以上的大型魚出現,讓人有意外的驚喜。

而鋒面間歇的日子,東北季風減弱海上風浪轉平,在北海岸和基隆沿線近海海灣口、人工魚礁附近以及海底屬於沙土和礁石混合的釣場船釣小紅魽和石魽,也經常有花身雞魚上鉤;通常船釣釣獲的花身雞魚體型都有四、五台兩以上,大者還超過一台斤,比起在岸釣釣到的要大上一號。尤其是幸運的遇到一處剛剛有魚群近岸但還沒有被其他海釣船發現的釣場,往往能夠一竿同時數尾的拉上魚來。雖然近年魚源減少,這種情況可能幾年難得碰上一回,但也總讓人充滿了期待。

一般說來,花身雞魚是台灣地區分佈最廣,也最常見的海魚之一,除了花蓮、台東沿海的礫石灘比較罕見外,全省各地的海灘和近海灣人工魚礁區、蚵棚區都有魚蹤,一年四季都可以釣得到,但以入冬水溫降低以後魚體最肥碩,而且釣到大型「老花身」的機會最大。

對於喜好海釣的釣友而言,花身雞魚是最受歡迎的對象魚之一。最主要原因,是牠的肉質細嫩鮮美,而野生的要比市售人工養殖的更勝幾分;第二是牠索餌乾脆,而且上鉤後拉力極強,尤其是岸釣時在清一色小魚中遇到一尾超過半斤、十兩級的老花身上鉤,更會讓人驚喜莫名,樂上好些時候。

花身雞魚在上鉤後,通常都會緊咬魚鉤不肯鬆口,同時豎起鰓蓋末端的尖刺掙扎,脫鉤時不小心很容易遭其刺傷手掌,因此初學者在釣獲解鉤時,最好用抹布包住魚體,再以尖嘴鉗解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