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31, 2006

藏書》氣候經濟學




◎國內第一本探討氣候改變經濟的專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5顆星最高評價、《商業周刊》982期書摘特別報導

  「一隻在中國的蝴蝶揮動翅膀,可能會引發加勒比海的一場颶風,氣候專家的這個認知可說是新經濟思想的開端。」─弗里德黑姆.施瓦茨

你知道全球五分之四的經濟活動要看「天氣」的臉色嗎?

  專家學者研究天氣在現今全球五分之四的經濟活動中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二OO二年的全球國民生產毛額是三十一兆四千八百四十億美元,而三十一兆四千八百四十億的五分之四,也就是說,價值二十五兆一千八百七十億美元的經濟活動是與天氣有關係的。

  天氣預報了經濟的繁枯與興衰,也創造出商場上的贏家與輸家。究竟哪些產業從中獲利?哪些產業又飽受威脅呢?德國經濟觀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Friedhelm Schwarz)以輕鬆有趣的文筆,藉著許多例子全面揭露天氣這個生產要素與經濟發展間令人意想不到的關聯性。不管從全球整體,還是從個別國家的角度來看,天氣都深深地影響了企業、生產力、股市和人們的一舉一動。許多未來導向的企業也已漸漸重視氣候變遷這個不爭的事實。

作者簡介

弗里德黑姆.施瓦茨(Friedhelm Schwarz)

  德國知名的經濟議題觀察家,擁有社會經濟與行政經濟學碩士,曾擔任學校講師、政府官員的幕僚、企業發言人及公關公司負責人。他以生動有趣的筆法,豐富的案例,揭露天氣和經濟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是國內第一本探討氣候經濟學的專書。著有《德意志銀行》及《雀巢王國》等書。

〈前言〉 天外飛來的橫禍

2004年12月26日傍晚,全世界終於醒悟,人類在對抗大自然的威力時有多麼無力了。幾波海底地震引發的巨浪形成海嘯,席捲了孟加拉灣和印度洋沿岸十二個國家的海岸,導致27萬人喪生及數十億美元的財物損失。對許多受難者而言,前不久還是令人讚嘆不已的自然美景,卻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轉變成一次最嚴重的自然災難。我們長久以來認為可以掌控並預測大自然的認知,也因此動搖了。

會引發自然災難的可能原因只有三種:極端的天氣狀況、地震或是火山爆發。最常見的是由極端的天氣狀況引起的,尤其是颱風和暴雨。但這通常都可以事先預知,所以即使會引發洪水等災害,相對於物質上的巨額損失,對人生命的威脅還是比較小。

地震至今仍無法或很難預測,但是如果有早期預警系統,至少可以即時辨識出地震所引起的波浪,發出警告,降低死傷的人數。因地震所造成的損失嚴重程度,不只和它的強度與地緣位置有關,還與像是在建築物的結構等方面所採取的預防措施有關。

與地震相比,預測火山爆發較容易些,所以雖然無法減少財物的損失,但至少可以減少人命的損失。然而就個別事件看來,排放到大氣層的火山灰和火山氣會對全球氣候造成什麼間接的影響,卻是很難預測的。

絕大多數人完全感覺不到地球真的和大氣一樣的不穩定;每天約有3千次,平均每30秒就會在地球的某個地方發生一次震動。相較之下,天氣所造成的影響就比較容易察覺得到,因此適應天氣與面對天氣的問題,在歷史上或多或少都在不同的認知程度上直接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另一個可能造成全球性自然災難的威脅是來自外太空。一顆大型隕石的撞擊,就可能摧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生這種造成世界末日災難的機率微乎其微,大約數十萬年或甚至數百萬年才可能發生一次;最近的兩次分別發生在6500萬及2億5100萬年前,約有90%的生物慘遭滅絕。從統計資料看來,海嘯也只有每700年才可能在印度洋發生一次;所以如果是要為可能面臨的自然災害做準備,就不要太依賴統計資料。

第一章 經濟要素:天氣

天氣在現今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經濟活動中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這點從財務分析專家的計算、評估和預測結果中看得更為明顯。這些專家的任務是告訴投資人如何做最有利的投資,並在投資人可能遭遇損失前提出預警,因此他們會鉅細靡遺地分析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經濟事件,甚至檢驗各個看起來還不太可能造成影響的因素,惟恐遺漏了什麼,而影響到他們預測的準確性。其中有一項因素是他們一定會碰到,而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重新經歷、無法迴避的:天氣。

經濟和天氣有什麼關係?

2002 年的全球國民生產毛額是31兆4840億美元,換個說法或許比較容易想像這個數字到底有多大:一兆是一百萬個一百萬!31兆4840億的五分之四,也就是說,價值25兆1870億美元的經濟活動是與天氣有關係的;而單看那些高所得國家的9億6500萬人口在2002年所創造出來的經濟成果,兩者也幾乎完全相符。

將這31兆4840億美元的全球國民生產毛額,分配到全球62億人口身上,所得到的平均每人生產毛額是5080美元。如果比較盧森堡這個世界上最富有國家和最貧窮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每人生產毛額,就可以看出這個數字的相對意義了。

2002年盧森堡的每人生產毛額是38,830美元,剛果是90美元,如此懸殊的差距正說明了有人在存活邊緣奮戰,有人卻能在許多奢華的需求上得到滿足。這與天氣相關聯的地方在於:在現今那些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中,光是一般日常的天氣就可能迫切地威脅到基本的生存,而對像盧森堡、瑞士、挪威這些富有國家的人民而言,天氣好壞只是舒適程度的差別而已。儘管如此,天氣還是影響了這些國家的經濟。

# 經濟:從生存的保障到奢華的生活

人們一開始可能沒有想到天氣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但是當我們體認到,周遭所有的事物都是屬於經濟的範疇,而且也都與天氣有所關聯時,就不得不相信它的重要性了。

我們不妨用另一種說法來說明經濟這個概念。經濟是經由使用天然或人造的資源,以保障人類生存和安全、促進人類發展、並滿足其物質及服務等需求的所有設施和活動。

人類的需求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藉由充足的、乾淨的食物和水、衣著和居所,以及保護生命免受暴力及天災的侵害,達到生存的保障。

2.從最低限度的個人衛生、廢水得以正常地排放、受教育的權利,到擁有個人發展、財產及保護私有財產的權利等基本需求的滿足。

3.對奢侈品需求的滿足程度依個人所處社會的發展狀況而有所不同。有可能在某個社會裡擁有一輛腳踏車,就已經滿足了機動性的需求;另一個地方的人卻必須到世界各地旅行,這樣的需求才能得到滿足。

2004年12月發生在東南亞的那一次海嘯所引起的大災難,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它也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即使在今天,人類生存的基礎仍是那麼地脆弱,而且可能在一瞬間就被摧毀了。當一個海嘯在短短幾分鐘內就造成兩百多萬人無家可歸,沒有食物、沒有飲用水,還引起了一些疾病和瘟疫,我們就會再一次體認到,即使在今天的世界,對奢侈品需求的滿足,可能也只是個人經濟活動中較次要的部分罷了。當然,沒有人會主動地願意放棄舒適的生活,但是發生在東南亞的這個災難卻無情地說明了,那些我們看起來百分之百屬於我們的東西,有可能因為天災肆虐,轉眼間化為烏有。突然間,那些富有國家的人民也開始思索,他們生存的基礎實際上到底有多穩固、多安全了。

海嘯並不一定只發生在太平洋或是印度洋,在地中海和大西洋形成的機率也不小。如果這樣的巨浪席捲美國東部海岸,結果將會如何?到目前為止,這些都只有在電影的畫面裡出現過,然而,突然有一天所有假設的虛擬情境都真實地發生了。

# 下雨並不就等於下雨

如果菲律賓南部的納卯市(Davao)下雨,豆大的雨點落下來,聲勢就像機關槍掃射在柏油路上一樣。納卯市有110萬人口,僅次於擁有超過1100萬人口的首都馬尼拉,是菲律賓第二大城。菲律賓的每人生產毛額是1,030美元,與摩洛哥和敘利亞同等級,屬於世界經濟排名後三分之一的國家。

納卯市氣候穩定、潮溼,氣溫終年都在攝氏27度上下,每個月的平均雨量為160毫米,水氣蒸發時,雨量更多。但那並不像我們熟悉的夏季輕飄在樹葉上的纖纖細雨,也不是帶來清爽、消暑的短暫雷陣雨,幾乎每一場都是熱帶性的大暴雨。汽車的雨刷幾乎來不及將落下來的雨水刷掉,有人只好將車子停在路邊;路面坑洞形成一個個水漥,有的車子便不斷加速衝過這些逐漸蔓延開來的水漥。只要一下雨,要在戶外工作根本就不可能;山坡上形成一條條湍急的溪流,往下沖走所經之路的所有東西。

豪華飯店旁的小溪漲滿土黃色的溪水,汩汩湧向拉古拿(Lagune),溪水裡赫然漂流著貼布、廢棄的繃帶和免洗針管、針頭,想必是附近醫院的大垃圾桶被狂風吹翻了。飯店為了讓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不至於在飯店的海灘還得跋涉穿越垃圾,便在外圍上網子。如果又因配電箱滲水而停電,那麼整個區域至少還會癱瘓好幾個小時。

這絕不是在描述一場剛開始發生的災難,而只是個下過雨的午後。當一場再平常不過的雨,在納卯市至少造成暫時的經濟癱瘓時,在德國差不多規模的城市,如科隆(Koln),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科隆的平均月雨量是67毫米,平均氣溫為攝氏9.8度,高低溫差達16度之多。若突然下雨了,人們就會湧進商店街、咖啡廳或是百貨公司躲雨,他們甚至還可能會在這些地方買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經濟還因此成長。在科隆,壞天氣從不會突如其來,讓人措手不及,因為早晨的天氣預報幾乎都能很準確地告訴人們下午的天空會是什麼樣子。馬路上的水會從雨水口流走,最糟糕的情況充其量只是鞋子溼了和坐進車子時被淋到幾滴雨罷了。

對經濟而言什麼是重要因素?

這些年來,社會大眾已經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天然災害的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透過越來越先進快速的通訊工具和媒體,世界的距離越來越靠近。但是那些從沒在自己國家親身經歷過,只有短暫地出現在電視螢幕上或甚至完全沒出現的災害畫面,也還是比不上像災害中有國人遊客的受難者這樣的事引人注意。

姑且不看天然災害造成的人間慘劇,在過去幾年中對經濟所造成的影響,已經變得越來越大,全世界都可以明顯地察覺到。例如,所有的城市都被洪水摧毀了,保險和旅遊業的股價會大跌,建築業和水泥業的股價反而大漲。這看起來並不會讓人覺得愉快,卻是事實。因此,儘管有幾年像2004年一樣多災多難,全球的經濟成果卻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雖然在我們日常生活的用語中,天氣和氣候這兩個名詞都有特定的用法,但是通常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天氣具地區性,是多變的現象;而氣候則是基本的、抽象的、會產生環球性影響的東西,甚至在今天就會顯露出對未來潛在的威脅。

人們會問,把經濟和氣候放在一起討論不是更適當嗎?至少那些普遍認為天氣和經濟間的關聯並不那麼重要,而氣候和經濟反而是當前最急迫性的話題,必須儘快採取行動解決的人,會有這樣的主張。像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京都議定書〉這些概念都表明了介於科學認知、政治目的和經濟利益間的緊張關係。但是由於氣候轉變是表現在天氣上,而不是在一些抽象的數字上,所以應該優先討論天氣才是。

何謂天氣?
現今德文對Wetter(天氣)這個概念是源自於古標準德語 Wetar這個字,意思是風或是吹拂。我們稱天氣為在某一特定的時間、某一特定的地方對流層(大氣層最底層)的物理狀態。對流層的厚度與季節有關,也因此與日照有關,在赤道附近,太陽直射,對流層約有16公里厚,到了極地地區,則約有11公里。我們是以包括氣溫、氣壓、風、空氣溼度、降雨、雲等所謂天氣的元素來描述天氣狀態;我們將這些要素統稱為天氣。但講到Witterung(譯註:某一段時間內的天氣狀況)時,所指的就不再是一種狀態,而是有特定順序、一連串的天氣現象,會隨著季節的更迭重複地發生。

與天氣(Wetter)或某段時間內的天氣狀況(Witterung)比較起來,氣候(Klima)的概念複雜多了。這個字源於希臘字klinein,是「傾斜」的意思,也就是說,地軸與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軌道傾斜。由於地軸傾斜的緣故,南北半球在夏天的時候分別會受到太陽較為強烈的照射,因而產生了不同的氣候帶。

氣候是在某個地點進行至少十年、平均為三十年的長期觀察,統計得到的平均情況。就此而言,氣候並不只是取決於大氣圈裡不同的變化,還與包含海洋、各洲的水文循環的水圈、冰雪覆蓋地面的冰雪圈、岩石圈、土壤圈以及包含所有動植物的生物圈之間錯綜複雜的交互作用。

這幾大圈都各有極為不同的反應時間。發生所有天氣現象的大氣圈中的對流層在幾個鐘頭內就能調整適應地表的條件,海洋卻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會對大氣的變化有所反應,而像南極洲這樣的大冰原則要經過幾千年的時間。

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認為,在討論氣候變遷時,將天氣與氣候的概念做嚴格的區分是有迫切需要的。他們在2002年針對氣候改變帶來的契機與風險所發表的報告中清楚地指出:「天氣與氣候是根本不同的兩回事。」天氣就像之前描述的,是許多真實現象的統稱,我們能夠透過感官感覺得到,至少有部分是可以精確地測量出來的;反之氣候則是「數學產物」,事實上並不會發生。所謂的氣候是天氣現象的紀錄計算,蒐集了很多數據,然後算出平均的天氣。因此預期的天氣並不見得與氣候有直接的關係。並非氣候造成天氣,氣候實際上是「天氣的平均」。

當以大氣物理為主的氣象學在研究天氣變化的成因時,古典氣候學則在測量個別事件空間與時間的分布,希望能從中得到一些論證。但是這些統計資料只能提供發生的可能性,既無法預測會有什麼具體的事件發生,也不能說明發生的原因。因此,現代的天氣預報並不是以觀察的統計資料為基礎,而是根據對物理上關聯性的理解所做的。因為天氣遵循的是自然界的機制,而不是統計資料。

所謂的農諺,原則上就是用押韻詩歌形式表現出來的統計資料。而科學的天氣預報則是以對具體事件及其變化的觀察為基礎,從中推導出結論。瑞士再保險公司將統計視為一種非常有用的數學輔助工具,可以找出值得研究因果關係的地方;但這也清楚地說明了,只能看出一個規律性與能夠看出那本身就是一種規則,兩者之間有很大的不同。

為了能夠正確了解氣候變遷的問題,瑞士再保險公司認為,清楚地認識統計方面的觀察和因果關係兩者間性質上的差異,是很有必要的。現代的氣候學並不會指出氣候已經改變,所以天氣現象也跟著改變,他們提出的解釋剛好相反:大氣層的化學狀態有了改變,導致另一種天氣現象,然後產生氣候的改變。

氣候條件以及氣候的改變一直都會影響社會,進而影響經濟。這一點不管在今天或是未來都不會改變的。至少在早期的人類歷史中,一些氣候事件引起了一些改變,結果都帶來長達數百年深遠的影響。例如因北歐寒冷的天氣所發生的民族大遷移,或是維京人徙居格陵蘭和冰島的事件。這些事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當時的平均氣候比現在暖了攝氏1.5度。

即使現在針對氣候問題的討論都呼籲要盡快採取因應的行動,但是那些已經實行或已遭擱置的措施,具體成果還是得五十年或一百年之後才看得出來。我們無法迴避天氣帶給經濟和社會的改變,但可以自己決定如何按照我們的方式來控制這些改變。

複雜的氣候條件是常態
在德國,我們看待天氣也像看待其他日常生活的事物一樣,在心裡已經形成某種期待;如果汽車在早上發不動,火車誤點,班機停飛,或者在足球賽播出的時候電視卻壞了,我們會將這些都視為是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一些差錯,並不是正常的狀況。對有些人而言,這樣的差錯就已經是程度大小不等的災難了;同樣的,如果天氣的狀況與我們想做的事不配合,也是一樣的情形。

天氣「到底」應該是怎麼樣的,一定有些相當特定的標準化看法。在夏天、週末和假日應該陽光普照。當然復活節、聖靈降臨節和四旬齋前的星期一(譯註:在德國,這三個宗教節日都是國定假日。)更應該如此。反之耶誕節應該要下雪,除夕夜則應是清朗無風,這樣才比較能看得清楚遠處的煙火。

我們當然知道,天氣並不會依照我們的期待而改變,但是我們卻越來越常將那些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天氣視為是偏離常態的情況。除了農夫、專業或業餘的園藝工作者,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下雨的天氣很好,尤其當他們到保證一定會出大太陽的地方度假時。只有在冬天,人們才會希望度假時下雪,但最好是在假期開始之前下,之後拜託拜託再出太陽吧。

完美的假期或一個完美的週末事實上都和天氣有所關聯,但我們會有這麼高的期待,主要是因為在以往的數十年中,我們不只已經習慣所有社會發展的過程都運轉得很順利,更因為大自然也沒有給我們特別極端或是意外的情況。

# 中歐的氣候把人寵壞了

居住在中歐的人被他們的氣候寵壞了。事實上整個世界並沒有幾個地方的自然環境像這裡這麼舒服,或許會有很多人想反駁這個說法,因為他們去度假的地方,像西班牙的馬約卡島(Mallorca)、土耳其沿海一帶、美國南部或是東南亞,都有更舒適的氣候條件。

然而這些觀光客卻忘記了在那些他們認為氣候條件絕佳的地方也有不好的一面:西班牙或法國南部會因過於乾燥而發生森林大火,佛羅里達常有颶風,東南亞則一再地發生水災。

即使德國的盧內堡(Leburg)的原野也會發生大火、一場暴風將整座森林的樹折彎,或是早春的洪水氾濫流進科隆舊城區住家的地下室裡,但是這些損失與世界其他地方的比起來就顯得有點微不足道了。

大部分人傾向於將自己對天氣的經驗視為正常的情況。氣候學家在處理天氣的問題時也差不多,只有當一個時間數列裡有個數值特別明顯地偏離平均值時,他們才視之為異常。所以有可能我們感覺起來是很極端的天氣,對另一特定地區的人而言是很平常的;而我們覺得舒服的天氣,對他們可能一點兒也不尋常。不管他們是如何適應的,正常的天氣表示那是一種人們已經適應的天氣形態。對因紐特人(Inuit)而言,正常的天氣和原住民認為的正常天氣並不一樣。如果北極圈裡有更多出太陽的日子,可能會讓當地的旅遊業更發達,但這些長期冰凍的地面一旦融化,當地居民的房子馬上就會陷於泥淖中。對我們而言,溫暖的天氣很平常,對生活在那地方的人卻一點也不平常,甚至還威脅到他們的生存。

要能想像這世界有哪些正常的氣候狀況,應該先看看全世界有哪些不同的氣候圈。

# 熱帶雨和沙漠:氣候限制了文明的發展

造成氣候多樣性的主要動力就是太陽。決定一個地方一年有多少小時日照的原因很多,但是我們或許應該就直接承認,德國的年日照時數少於1,600個小時,與英國、愛爾蘭、冰島、西伯利亞北部和加拿大北部以及阿拉斯加的某些地區一樣少,也與非洲、東南亞和南美洲北邊的幾個地方差不多。

在法國北部每年能夠享受1,600-2,400小時不等的日照,比德國還多,南法甚至和整個地中海岸一樣擁有2,400-3,200的日照小時。西班牙更多,有3,200-4,000小時,簡直就和大部分的北非、澳洲內陸、南非的西部海岸、南美洲西部海岸及北美洲中西部一樣,是沙漠氣候。只有在撒哈拉中部一年的日照時間超過4,000小時,當地的年均溫超過攝氏30度,赤道附近在攝氏20-30度之間,只有在溫帶地區,像歐洲、中亞、北美洲、南美洲南部和澳洲南部的年均溫才會介於0-20度。

除了氣溫的高低之外,還必須注意溫差。年平均溫差最大的地方是在西伯利亞東北部和阿拉斯加,超過40度。中亞地區、北美洲大部分地區和撒哈拉中部的溫差介於20-40度。歐洲則約在10-20度之間,而在東南亞、非洲中部和南美洲北部幾乎沒什麼溫差。

在降雨與蒸發方面,降雨和蒸發量最少的地區是在北非的沙漠地區、南非的西部海岸、南美洲西部海岸、澳洲和中亞的沙漠地帶。而在東南亞、非洲西部海岸、南美洲內陸則降雨豐沛,年雨量超過2,000公釐。全世界雨量最多的地方在印度的乞拉朋吉(Cherrapunji),每年6月平均會降下2,922公釐的雨水,也就是說每平方公尺就下了將近3,000公升的雨水。
從這些方面看來,世界氣候的分佈大約是這個樣子:地球上20%的陸地由冰雪所覆蓋,不適合人居住;20%為貧瘠、乾旱的不毛之地;25%不是由於山坡陡峭、土壤缺乏,就是因為沼澤或洪水氾濫而不適合人居住;所以,地球上只剩下三分之一的陸地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 受到危害的地區

從地圖上標示的那些因為自然環境的因素使得經濟發展受到限制的地區,人們就能很快地意識到,其實地球上大部分的地方住起來並不是很舒服的,尤其是把氣候和天氣的條件一併考慮進去時,更是如此。

北美洲的東部海岸有個和世界其他地區很不一樣的地方:冬天會發生一種特殊的、非常嚴重的冰雪暴,然而大家經常低估了冰雪暴所帶來的危害程度。1998年1月的一場冰雪暴,讓加拿大東部大部分地區和美國東北部都被好幾公分厚的冰層所覆蓋,造成超過10億美元的損失。最大的一次冰雪暴是發生在1951年的1月 28日到2月4日,當時從新英格蘭地區一直到德州都為冰層所覆蓋,有些地區的冰層甚至厚達10公分。

近來,除了地震和火山爆發之外,世界上所有的自然災害都是因為天氣因素造成的。除了南美洲,很多大陸的河流一直不斷地造成沿岸地區氾濫成災;但是另一方面,除了歐洲,世界上每個地方卻都有大片農地深受乾旱之苦。

不管是從發生的次數,還是造成危害的範圍來看,風暴對全世界的危害最為嚴重。所謂風暴就是風速至少為蒲福風級數(Beaufort scale)八級的風,相當於時速約62公里。蒲福風級數十二級的風,稱為輕度颶風(Orkan),時速達118公里。當然風暴並不就等於是風暴,專家將之區分為熱帶旋風暴、冬季風暴、龍捲風、地區性風暴和季風風暴。

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東北部的熱帶旋風暴稱為颶風(Hurri-kan),在印度洋、澳洲海域和南太平洋稱為熱帶氣旋,在太平洋西北部稱為颱風。熱帶旋風暴的危險性非常高,不只因為影響的範圍可能非常廣,速度也可能高達時速250 公里,甚至300公里,威力比輕度颶風強多了。一般而言,這些颶風範圍的直徑約為100-200公里,若是發生在海岸地區和島嶼,所造成的災害還會更加嚴重,因為這些地區不只受到氣流的影響,還會因海嘯和巨浪造成更大的損失。在熱帶旋風暴的雲層裡還帶有大量的水氣,大雨傾盆而下,往往使陸地氾濫成災。熱帶旋風暴在海岸地區所造成的損害非常嚴重,但這些地區的人口卻有越來越密集的趨勢,尤其令人擔心。

但是風暴所帶來的不盡然全是破壞,它也有好的一面。它將烏雲從海洋推向陸地,並使水域充滿氧氣;植物的種子也藉著它在空氣中傳播,它還會將撒哈拉沙漠的礦物質帶到南美洲的雨林。每年約有5億噸的肥料從某個地方在大氣層中長途傳送。

漏斗狀的龍捲風可說是最為人知的天氣現象了。它的範圍雖小,威力卻很驚人,漏斗寬度平均只有差不多100公尺,長度通常也只有幾公里,但是也有過1公里寬、 300公里長的龍捲風。災害是由於在漏斗邊緣可能超過時速500公里的風速引起的。龍捲風大多發生在美國,每年平均有千次之多。1974年4月,就曾在兩天之內發生了93次龍捲風。它們所造成的破壞程度相差很多,因為其中心氣壓極低,可能使有空調窗戶緊閉的房屋整個爆裂開來。

海岸地區不只會受到風暴的危害,還有來自海嘯的威脅,很多不同的效應都會在這裡發生,像天文潮、低氣壓、表面波和因風的影響造成水位升高等等。如果像1962年在漢堡所發生的大潮,所有的現象都同時發生時,堤壩和護堤經常是抵擋不住的。現今受到海嘯危害最嚴重的地區,是孟加拉灣沿岸、南中國海岸、日本、墨西哥灣沿岸、美洲東部海岸和歐洲的北海海岸。

如果我們在思考氣候問題時,將世界上瘧蚊孳生的地方一併考慮進去的話,南美洲、亞洲和非洲很多地區──主要是海岸地區──是非常不適人居的。如果再排除助長蝗蟲和白蟻類繁殖的地方,能住在歐洲北部或是美加邊境附近,實在是夠幸運的了。偏偏氣候和天氣也會間接的對經濟產生很多負面的影響,這是生活在溫帶地區的人幾乎沒有意識到的。

# 瘧疾和蝗蟲是天氣間接引起的

瘧疾是瘧蚊這種極小的生物引起的,傳播病原的是雌蚊。在有洪水氾濫、沼澤和平坦岸邊的熱帶氣候區到處都有牠們的蹤跡,因為這些地方提供牠們最佳的孵卵條件。

全世界約有3-5億人口感染瘧疾,每年約有150萬到300萬人死於這項疾病,其中90%是非洲人。五十年來,瘧疾在世界富有國家幾乎已經完全絕跡之際,在貧窮國家卻又有日益增加的趨勢,瘧疾在這些國家造成的死亡人數,佔全世界死亡人數的2.1%。

世界衛生組織(WHO)從1956年開始進行滅絕瘧疾的計畫。他們用DDT殺蟲劑撲殺蚊子,以奎寧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瘧疾,還同時在很多國家將沼澤區弄乾。成效最佳的國家是印度和斯里蘭卡,斯里蘭卡在1963年只有20個病例,印度在五○年代3億6000萬人口中有7500萬個病例,到1961年時雖然人口增加了4000萬,病例卻減少到只有5萬個。

接下來的幾年,DDT的使用劇減。人們懷疑這種殺蟲劑對鳥類、其他的野生動物以及人類的健康有高度潛在的危險。所以美國和德國在1972年就禁止在國內使用DDT,1987年起更禁止生產。雖然知名的科學家認為DDT可能是對抗瘧疾最有效的物質,而且證明對人類和動物的危害並不那麼嚴重,但是全世界在 2004年斯德哥爾摩公約生效後,便全面禁止使用DDT了。

在減少使用DDT的同時,因為實施灌溉計畫又產生了新的溼地,而且居民的移動遷居頻率增高,因此罹患瘧疾的人數也增加了。印度在1971年又有130萬人罹患瘧疾,1977年在5億3500萬人口中已經有600萬瘧疾患者了。

印度目前有10億人口,其中1500萬人罹患瘧疾。每當在印度、孟加拉或斯里蘭卡發生嚴重暴風雨氾濫成災時,感染瘧疾的可能性就會顯著地增加。這會成為國民經濟一項相當沉重的負擔;而且如果氣候改變,氣溫升高,再加上人類的移動遷居頻率增加,出國旅遊的旅客尤其可能又會將瘧疾帶回世界較富有的國家。在德國,每年就有10-15人死於瘧疾。

2003年秋天,撒哈拉沙漠南緣的薩赫勒(Sahel)地區下雨了。對當地的居民來說那是上天的恩賜,但是這些雨水卻導致非洲沙漠蝗蟲的大量繁殖。當這些動物漸漸沒有東西吃的時候,起先牠們還是在地上爬著找食物,後來長出了翅膀,現在有上百億隻蝗蟲成群地飛向北非。這些蝗蟲在順風的時候每天可以飛200公里遠,2004年底北非便經歷了近十五年來最嚴重蝗害。強風將這些小動物繼續吹向大西洋加那利群島的福提文土拉島(Fuerteventura)和蘭札羅提島(Lanzarote),有2億隻在這裡停留,甚至在葡萄牙海岸也發現了非洲沙漠蝗蟲的蹤跡。

人們雖然可以用除蟲劑消滅這些蝗蟲,但天氣轉變才是最有用的利器,只要雨停了且風轉為不利的風向,蝗害自動就結束了。所以我們可以從因果關係上看出,天氣對自然界和人類的影響,比我們所看到的那些天氣現象的表象更深遠;這尤其適用在對氣候變遷後果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