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08, 2007

摘錄》世界八大科技園區掃描

【新經濟導刊】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

本期新經濟研究重點對美國硅谷、台灣新竹、印度班加羅爾、英國劍橋 、法國索菲亞•安蒂波里斯、韓國大德、愛爾蘭、以色列等八個園區

進行了掃描。八大園區的成功都得到了世界的認可,被公認為世界一流園區的代表。它們共同的特征就是發展速度迅速,擁有在全球處於領

先地位的產業領域,關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建立了一套適合園區自身發展的模式,例如硅谷,它通過技術創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來應對當地經濟衰退,最終成為美國甚至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之地。深入系統地探究其成功的祕訣,并加以借鑒,從而推動國內科技園區的

高水平大發展,當是此文目的所在。

一、美國硅谷(Silicon Valley)

★不斷產生新的產業、新的機制和新的要素,成為全球最有"創造力"的地區。

硅谷不斷產生新的產業形態,引領世界產業發展的潮流。從20世紀60年代的半導體到70年代的計算機到90年代互聯網再到21世紀的創新服務,

硅谷誕生了一系列新的產業形態并牢牢占據著產業鏈的高端環節。

硅谷誕生了產學研結合的機制。硅谷是在美國率先創建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模式和率先實現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協同的主要地區之一,硅谷

和斯坦福大學在知識、人才等方面的互動帶動了硅谷經濟的發展,產學研結合創新機制的誕生大大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

硅谷是現代風險投資的發源地。世界上第一家現代風險投資公司在硅谷成立,伴隨著硅谷經濟的發展,風險投資也取得了大規模發展,硅谷

是世界上最大的風險投資中心,成為了硅谷成長的“發動機”。

★大量新創企業、知識和人才的廣泛流動、創新創業的文化,成為全球最有經濟活力的地區。

硅谷每年有大量的創業企業誕生。新增企業的數量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力。硅谷每年有一萬多家新企業誕生,占地區企業總數的20%以上



硅谷人才流動比率高。硅谷的人才流動比率達到了30%,是世界平均人才流動比率的2倍。硅谷開明的意識、開放的環境、活躍的人才流動使

得人們有機會學到更多新的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了地區的經濟活力。

硅谷知識流動頻繁。伴隨著人才的流動,知識,尤其是創新性的高新技術,在硅谷區域內由政府、學校、研究機構、公司以及一些培訓機構

之間建立的復雜網絡關系中不斷地產生、流動、傳播和再創新,極大地促進了硅谷的發展,成為了硅谷迅猛發展的“血液”。

特色鮮明的硅谷文化。形成了開放的、鼓勵創新創業、容忍失敗等有利於技術創新、具有地區特色的硅谷文化。

★集聚了大量的跨國公司、高端人才、技術和資金,成為全球高端要素最集中的地區。

硅谷是跨國公司誕生的搖籃。創造出10余家世界性的跨國企業,如惠普、Intel、太陽微、思科、甲骨文、安捷倫、蘋果電腦等年銷售收入均超

過或接近百億美元。2002年,硅谷銷售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就達到了39家。

硅谷是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匯聚了4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上千名國家工程院和科學院院士、幾萬名工程師。硅谷還誕生了許多著名的企業

家。

硅谷資金類型多樣。從企業創業初期的天使資金、風險債券、職業投資人、風險投資到企業成長期的納斯達克上市等,硅谷有一整套企業融

資渠道,這些成為了硅谷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台灣新竹(Xinzhu)

★形成特色產業集群,世界杰出的電子信息技術創新和制造中心。

形成特色的產業集群。主導產業突出,以台基電、華碩、聯合微電子等世界著名企業為核心形成新竹半導體、光電、計算機和通訊產業等產

業集群。

擁有國際競爭優勢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新竹在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中取得了一席之地,擁有全球80%的電腦主板、全球80%的圖形芯片、

全球70%的筆記本電腦、全球65%的微芯片、全球95%的掃描儀。

全球第四大半導體產業基地。集成電路產業的公司2003年共計152家,營業額為5645億元,占園區總營業額的65.8%,擁有聯華、台積電、華邦

、旺宏、華茂等一批世界知名的半導體制造企業。

世界級的電子信息技術創新中心。注重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走出了一條從技術引進到自主技術開發,從產業低端到高端的發展道路。在半

導體、光電、通信、計算機等技術領域中,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大量湧現,相當長的時期內處於引領或緊跟產業技術發展的國際前沿。

★高端人才聚集,技術創新活躍,高效率運作的風險投資,各種高端要素聚集為新竹發展成為亞洲的硅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十分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以及吸引優秀的海外人才回國創業,本科以上學歷占就業人員的66.1%,留學生在園區高新技術

產業發展中起到重要的“橋梁”作用。

科研院所尤其是工業技術研究院對新竹技術創新作用顯著。新竹科學工業園的企業與研究機構有同根同源發展成水乳交融、共生共榮的關系

。研究機構、大學不僅為企業提供聯合創新項目和人力資源培育,還衍生不少創新企業參與園區建設。

技術專利眾多,是世界上創新最集中的科技園區之一。2004年,授予專利3026個,同比增長12.6%﹔企業的創新能力活躍,平均每家企業就有8

個專利。

官、產、研、學為一體的綜合創新網絡體系。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網絡體系:其中政府營造創新環境、制定鼓勵技術創新的政策,提

供資金支持﹔研究機構和大學成為研發的主要承擔者,并提供人才培訓和支撐﹔企業成創新的主體,加大研發并轉化應用創新技術成果。

風險投資培育、推動了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具有基礎性的支撐功能。台灣風險投資於高技術產業的比重高,占到總投資企業數的87%左右,總

投資資金的88%﹔風險資本主要投向半導體、光電、計算機、通訊、生物醫藥五大領域,催化高技術企業的誕生并促使高技術企業壯大,培養

了一大批明星企業。

★建立了政府引導發展和市場自主配置資源兩種發展模式相結合的良性互動互促體制。

良好的創業孵化體系。有幫助和促進創新型小企業產生、培育和發展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服務機構。包括扶持小企業成長的措施、孵化器

、創業投資等。

政府科學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建成了高效的管理體制。台灣當局對科學園實行了二級管理體制,并制訂了較為完善的法規。在新竹科學工

業園設園區管理局,隸屬“行政院國科會”,負責辦理園區日常事務。兩級管理機構各司其職,決策鏈條相對短暫,信息損失率低,決策有

效性高,使管理能夠順利進行。

政府的大力支持,制定了產業、稅收、資金等整套政策促進園區發展。新竹是政府規劃下建立的科技園區,政府在園區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指

導和支持作用。

★良好的居住環境,便利的交通,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設施,為園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硬環境﹔獨特的東方文化,富有企業家精神

的創業文化以及廣泛的國際交流和合作等為園區發展提供了有利的軟環境。

擁有良好的硬環境。園區地理位置好,交通十分方便,科技機構集中,公共設施完善,重視綠化和環保,環境優美、氣候適宜。

優良的人居和產業發展環境。具有相對完善的適合高素質人才生活和高科技企業發展的空間和基礎設施,包括便捷的交通和通訊網絡、高檔

次的住房及配套生活設施、優美的自然環境等。

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國際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協會將台灣與世界緊密聯系起來。

極具民族特色的企業家精神和企業文化。台灣地區創業文化活躍,風險、勤勞、自律、自強的中國特色文化已經深入到每一家的企業文化。

三、印度班加羅爾(Banglore)

★班加羅爾是軟件外包產業的發源地,也是軟件外包產業發展最成功的地方。

印度班加羅爾抓住全球產業轉移趨勢,利用本土資源優勢,集中發展軟件外包這一新的產業業態,成為全球重要的軟件外包中心。可以說,

園區許多機制、要素資源、基礎設施等都是圍繞軟件外包發展進行設置,為支持軟件外包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大力培養軟件技術專業人才。為適應軟件外包業務發展需求,培養了大量軟件藍領工人。政府還通過在學校開設軟件技術相關課程、把學員

送到國外去培養等措施為軟件業的發展儲備了大量優秀人才。

積極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加強軟件出口聯系。重視信息化建設,大力支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并實施信息技術政策,為軟件企業和海外的研發

機構、客戶提供高速可靠的數據通信連接。現在印度的衛星通訊設施和互聯網不僅可以使國內的各個軟件科技園區的聯系變得極其方便,而

且可以使他們聯系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

專門成立軟件出口中介機構。為了促進軟件出口,政府成立了專門的中介服務機構,如印度全國軟件和服務公司協會和電子與計算機軟件出

口促進會,這些機構為軟件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重視與海外信息溝通和聯絡。在美國設立第一個國際商務支持中心,及時反饋美國市場信息,致力於加強本國公司與美國企業界的聯系與溝

通。印度與美國硅谷之間也存在密切的人員聯系和企業合作。

政府全力支持軟件產業發展。上世紀90年代初,印度制定了《信息技術法》、《軟件技術園區(SPT)計劃》并成立軟件科技園以促進印度軟件

的出口。印度政府給予出口導向型軟件公司五年的特別免稅優惠,實施政府釆購和促進消費政策,強制性的政府購置國產IT產品。這些政策

極大支持了軟件產業的發展。

四、英國劍橋地區(Cambridge)

★獨特的劍橋產學研模式,不斷創造新技術和新產業,引領歐洲產業創新,是歐洲領先的高新技術產業研發中心。

劍橋地區產業集群的發展帶動了整個英格蘭東部地區的發展,并使之成為英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劍橋地區2003年人均GDP增長6.5%,

同期整個英國人均GDP增長為3%。劍橋地區高新技術企業對英國經濟的總增加值(GVA)貢獻在2003年達76億英鎊。劍橋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通

過稅收每年對英國經濟的貢獻超過55億英鎊。

劍橋大學是催生劍橋地區高技術產業集群的源頭,不斷創造了大量的技術和企業,催生了以研發為主的產業。劍橋地區高技術產業集群最早

始於1960年,劍橋大學畢業生創立了第一家企業──劍橋咨詢公司,此後該公司又衍生出了一系列“技術提供者”,并最終形成目前的高技術

產業集群。

形成了企業研發機構、高校研究機構和技術咨詢機構為三大創新主體的獨特產學研合作網絡。企業研發機構、高校研究機構和技術咨詢機構

是劍橋地區技術創新的主體,在劍橋高技術產業集群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被稱為劍橋地區的“技術提供者”。劍橋地區企業研發實驗室

每年都會衍生許多新的高技術企業﹔歐洲研發中心衍生出來的技術咨詢機構也在積極利用它們在咨詢工程中產生的核心能力。

★知識、技術轉移和創新創業活動十分活躍,大量的中小企業誕生,是歐洲知識型企業的中心。

創新創業活動活躍,大量的中小企業誕生。劍橋地區以小公司為主,這些小公司分布很不集中,往往涉及多個技術領域。2004年,劍橋地區約

有895家高技術公司,劍橋開發區有大約71家企業入駐﹔2003年,雇員平均規模為35人﹔7%的公司不到5人,40%不到30人﹔大多數是上世紀70

年代以後建立的年輕公司。

在創新的傳統發源地周圍建立創業環境,創建知識型企業文化。劍橋大學有著八百年的歷史,科技發明的絕對數量領先世界,是全球的創新

發源地之一,劍橋大學的人才潛力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到劍橋,而且劍橋地區42%的企業以從事研發為主要活動﹔37%的企業以從事制造為主

要活動﹔17%的企業以從事咨詢為主要活動。

★劍橋大學培養了大批高端人才﹔大量的風險資金和跨國企業聚集,是歐洲高端要素最集中的地區。

劍橋大學培養了大批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劍橋大學的人才和技術在劍橋地區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過去10年中,劍橋大學孵化出

了310家高技術企業﹔劍橋大學產生了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和發明,至今劍橋大學共有56人次獲得了諾貝爾獎,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大學。

聚集了英國四分之一的風險資本。劍橋地區是全英國除倫敦外種子資本和風險資本最密集的地區,共吸收了全英國25%的風險投資和全歐洲

8%的風險投資。

劍橋科學園區的出現是歷史的、技術的、商業的、物質的以及政策等諸種因素綜合作用的必然結果。首先劍橋大學歷史悠久,名聲卓著,在

物理、計算機和生物科學等方面極具優勢,劍橋大學的科學優勢是劍橋科學園發展的動力。其次,60年代初,倫敦及英國東部的工業和人口

開始遷至劍橋,使該地區發生了巨大變化,制造業明顯增加。70年代末,該區交通網得到重大改進,這對於劍橋成為一個經濟效益日益增加

和技術日趨先進的高科技園區具有重要意義。

五、法國索菲亞•安蒂波里斯(Sophia Antipolis)

★發展高端、高附加值的產業和環節,成為法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主導產業突出,信息通信業成為園區主要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信息通信類產業占據重要地位,企業數占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80%,有

300多家著名IT公司的地區總部設在這里,聚集了50多個國家的1.6萬多名工程師,成為法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基地。

主要從事創新和研發環節,以及少量的小批量生產。園區企業以創新和研發活動為主,制造、物流、市場和銷售等環節相對滯後。由於缺乏

產業發展配套環境和產品市場需求,對園區進一步發展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

★大力支持本土企業創業發展,每年有大量企業誕生。

釆取多種途徑支持企業創業發展。包括:引入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成為法國高校和研究機構最為集中的地區,為園區提供技術創新源泉﹔

充分利用國內國際資源,大力發展支持企業創業發展的孵化器和風險投資﹔活躍的非政府組織,建立大量協會和俱樂部來為各種機構的交往

提供中介服務和平台。

每年有大量企業誕生。園區年均新增企業120~160家(企業總數1276家),每年大概80~120家企業退出,年淨增40~80家企業。

★國際化程度高,國際高新技術企業、高端人才、風險投資等在園區占有很重要地位。

集中了多家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外國人擁有的公司有170家,占園區企業數的13%,工作崗位占園區創造的直接工作崗位總數的

24%。

非常強調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和國際交流。園區技術人員分別來自50多個國家,園區中有大量的國際學校,招收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

風險投資來源國際化。目前,向索菲亞地區投資的風險投資公司中50%左右是外國企業,主要資金來源是美國、新加坡、英國和德國等國,體

現了園區國際化的特點。

★良好的園區生態環境,政府主導驅動。

良好的園區生態環境。非常重視生活質量,大面積自然綠化帶,得天獨厚的氣候和環境,低建築密度,無污染產業。

政府主導驅動。園區設立來自於政府主導意志,并非市場自然形成﹔政府對園區發展給予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政府官員及其他知名人

士對園區進行推廣和宣傳。

六、韓國大德(Daedeok)

★電子產業高度聚集,光電、航天航空、生物醫藥等產業的高速發展引領韓國高端產業發展。

推動韓國經濟成長的加速器。以大德科研區為中心,包括大田第3、第4工業區、科學博覽會公園、儒城地區、屯山新都市區等周邊地區﹔生

產半導體、汽車副件而興起的忠清南道天安、牙山精密機械制造圈和以傳統制造業為強點的忠清北道清原、清州產業圈,組成范圍更大的大

德谷,大德谷作為科研、生產三角點,真正起到推動韓國經濟成長加速器的作用。

形成生命科學、信息技術、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支撐的格局。區內產業結構形成多個領域并重,均衡發展的格局。其中生命科學

、信息技術的企業數各占18%,化學工程占14%,材料科學占11%,能源占10%,航空機械占9%。集中了韓國電子、宇航、通信、生命科學等

高技術領域的近兩萬名人才。

★高端人才、研發機構和大學院所、技術知識資源等高端要素匯集。

人才高度聚集,是韓國“人才源泉地”。大德科技園區附近聚集著70個研究機構和八所著名大學,包括韓國科學技術院 、韓國電子通訊研究

院、韓國原子力技術研究院、韓國生命工學研究院、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韓國中部地區最大的國立大學忠南大學也在這里

。這些研究院所和高校推出了一項項研究成果,培育了一批批優秀人才。

技術創新成果層出不窮,是韓國“技術源動力”。園區誕生了數以萬項的科技成果,其中動態隨機存取破儲器、6.4萬位芯片、64兆位芯片、

斷層攝像機、腎臟碎石機、黑猩猩基因組圖、超薄膜分析技術等等。同時完成了CDMA技術的商業化以及韓國第一顆科學衛星“阿里耶1號”

的研制。

技術研究中心集聚。目前,科學城內已經建成包括漢城國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中心在內的27個科學研究中心,包括KAIST衛星研究中心在內的

36個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包括忠南國立大學軟件研究中心在內的38個區域研究中心。

★韓國政府提供資金、人才政策、稅收優惠政策、專業服務體系等整體配套措施,為園區發展提動重要支撐。

七、愛爾蘭(Ireland)

★以軟件產業為特色,成為世界第一大軟件出口國和歐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

以往愛爾蘭被稱作“歐洲鄉村”、發達國家中的“第三世界”。通過發展軟件產業,帶動了愛爾蘭經濟的快速增長。目前,愛爾蘭已成為歐

洲第一大軟件集聚地,其經濟競爭力也由1996年的世界排名第22位升到2000年的第7位。

★國際化程度高,軟件產業以出口為主,國際高新技術企業、高端人才等在園區占有很重要地位。

軟件產業出口比重高。上世紀90年代,愛爾蘭軟件產品中80%用於出口。軟件出口額從1991年的20億歐元上升到2004年的160億歐元。早在2000

年,愛爾蘭就已超越了美國和印度成為軟件出口第一大國。由此,愛爾蘭贏得了“凱爾特(Celtic)虎”、“歐洲軟件之都”、“新的硅谷”、“

軟件王國”、“有活力的高技術國家”、“歐洲高科技中心”等美譽。

外國企業是愛爾蘭軟件產業的主力軍。吸引了一批大型跨國公司進駐,成為摩托羅拉、IBM、INTER等公司歐盟總部所在地,全球十大軟件公

司有七個在愛爾蘭辦廠。外國軟件企業占總數的16%,創造出的軟件出口額占到93.7%。

以外國公司研發投入為主。愛爾蘭外國企業的研發投入占整個國家投入的2/3,它們的投入對整體研發投入的增加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國外人才占愛爾蘭軟件人才半壁江山。愛爾蘭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國外軟件人才,同時也大力培養本土人才。近幾年來,國外軟件員工占到一

半以上。

★注重本土資源開發,研發投入快速增長,十分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

本土公司研發投入增長迅速。1997年愛爾蘭本國的軟件業研發投入從460萬愛爾蘭英鎊激增到3455萬愛爾蘭英鎊,是外國公司研發投入增加速

度的2倍多。

重視教育,是歐洲教育質量最高的國家。愛爾蘭非常重視教育,教育支出占公共支出的14%左右,在歐洲位居前列。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愛爾蘭被評為歐洲教育質量最高的國家。

★優越的地理位置、文化和政府支持成為愛爾蘭軟件產業的良好環境。愛爾蘭軟件產業的發展首先得益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它是美國等軟

件強國進入歐洲的橋頭堡,其次還有母語是英語的人文優勢使得交流很方便,而更主要的是愛爾蘭政府全力的規劃與支持。

八、以色列(Israel)

★大力支持信息產業,IT和電信業成為以色列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量。目前全球通信設備的15%來自以色列,5%的全球數據通信市場為以色列所

擁有。

★以出口為發展的主要方向。

以色列銷售收入主要來自國外市場,2004年以色列IT出口額134億美元,出口比重高達80%以上。

★擁有的風險投資總量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

2004年,以色列風險投資總額14.7億美元,2002~2004年累計36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以色列現有登記的風險資本基金和投資公司101家,運營

資金共35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