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4, 2008

跟著他投資一美元 十三年賺六十倍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54 期
作者:林宏達


過去十年,每年EPS都能維持兩成成長的公司,一萬二千家中只有六家,為何莫伊卻能精準買進?他靠的不是好運氣,而是靠有紀律的分析。

「我把錢投資在一家水果公司上。」在電影「阿甘正傳」裡,有段著名的經典情節。傻乎乎的阿甘在朋友的建議下,把辛苦賺來的錢拿去買了一檔剛上市的股票,結果壓中黑馬,誤打誤撞的成了富豪。

這家公司其實不是什麼水果公司,鏡頭帶出下一個畫面,他買的是剛上市的蘋果電腦,在資訊業起飛時買到潛力股,讓阿甘的財富一飛沖天。

在現實生活裡,人人都想靠買到潛力股一夕致富,但即使是分析師,這也是個極大的挑戰。但前美林證券全球成長型股票研究部門負責人、現任ThinkEquity公司合夥人莫伊(Michael Moe)卻是尋找潛力成長股的好手,他曾被《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評為「最佳分析師」,也是少數在星巴克(Starbucks)、阿波羅(Apollo)集團等潛力股剛上市時,就強力建議買進的分析師。

擅長尋找潛力成長股 在Google未出名時就叫進

找到這兩家公司有多難?在過去十年裡,美國一萬二千家公司中,只有六家公司在十年內每年維持每股稅後盈餘成長二○%,星巴克、阿波羅集團就是其中兩家。

如果一九九四年你看莫伊的報告投資阿波羅集團一美元,現在這一美元會變成七十五美元;過去他在Google股價八十五美元時就建議買進,現在Google股價已飆上六百美元;星巴克在他點名買進時市值只有二億二千萬美元,如今市值已是一百四十三億美元的大公司,成長了六十四倍。

他找到飆股的過程,和電影情節一樣充滿戲劇性,但靠的不是幸運,而是堅持到底的個性和紀律。

一九九二年的某個週四下午,莫伊在西雅圖跑了一整天,拜訪各式各樣有投資潛力的公司,莫伊回憶「那天我累壞了,滿腦子只想回家,」他甚至記不起來他當天要拜訪的最後一家公司的名字,他只記得這家咖啡公司的名字怪裡怪氣的,但是為了搞清楚這家公司是不是值得投資,他還是拖著疲累的身軀,跨進了星巴克的總部(編按:Starbucks的名字是以文學小說《白鯨記》裡的大副名字命名)。 從傳統投資分析的角度觀察,星巴克當時的狀況並不特別有吸引力:市值只有二億二千萬美元,又是賣咖啡這類進入門檻不高的服務,跟其他做餐飲的同業相比,星巴克的股價並不算特別便宜,咖啡價格也比同業貴得多,許多人看衰星巴克的發展,「麥斯威爾(Maxwell House ,美國咖啡大廠)會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精明的紐約客才不會買這麼貴的咖啡。」「這只不過是另一家曇花一現的小公司。」

莫伊不喝咖啡,但是一進門,他就注意到接待員非常熱情,好像是他久未謀面的高中同學,當時的星巴克執行長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一出現,重點也不是談公司的股價,而是跟他解釋什麼是好喝的咖啡,舒茲解釋,他打算怎麼建立跟員工的夥伴關係,用服務建立星巴克的品牌形象,照顧客戶的感受,「我要讓星巴克成為全球最受尊崇的品牌。」他說,舒茲甚至花了一年時間在星巴克實習,才接下執行長的位置。

莫伊腦子裡的天線開始運轉,他評估「每天全世界喝掉十億杯咖啡,其中九億九千九百萬杯口味拙劣,難以下嚥,」當時,發展品牌已經是商業世界裡的大趨勢,但是卻沒有一個餐飲品牌能提供好喝的咖啡和好的服務,成為這個大市場的霸主,他分析資料,以星巴克和麥當勞(McDonald's)的分店數做比較,發現光在西雅圖,星巴克的展店數就能再成長三倍。

為了分析星巴克的產品力,他甚至開始喝咖啡。

每天凌晨五點前進公司 一週工作七天

找到飆股,靠的是靈感,還是運氣?都不是,在接受本刊記者電話採訪時,莫伊還在四處拜訪公司的路上,聲音聽起來有些疲累。「要找到一家快速成長的公司,是非常困難的挑戰。」他說,你得非常有紀律的分析,一家一家的把成長潛力有限的公司篩掉,最後留下的才會是黃金,「關鍵在專注。」他說。 莫伊拿自己做例子解釋,為了從眾多公司中淘金,「我每天大約早上四點四十五分到辦公室,星期一到星期天都工作,天天如此。」他在電話另一頭苦笑。「這個工作要做非常多的研究,」他說,到辦公室後,他用二十分鐘很快的看過四份報紙:從《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今日美國》(USA Today)知道現在美國老百姓在想什麼;從《華爾街日報》研判其他投資者的動向;接下來詳讀《投資人商務日報》(Investor's Business Daily),觀察報紙上哪些小公司的營收和盈餘成長最強勁……。

他會把這些公司放進觀察名單,仔細研究這些公司的業績動能、盈餘成長率、獲利率、投資報酬率排名,同時他還閱讀幾十份雜誌,「這樣能產生自己的觀點,孕育自己的創意,」他表示,「按照這種方法持之以恆,賺大錢的方法,處處皆是。」

買高、賣更高的選股邏輯 觀察趨勢篩出穩定好股

他的工作第二步,是用有系統的方法,把倒進腦海裡的資料,選出有價值的部分。他是專挑成長型股票的專家,選股邏輯也與眾不同。看報紙的時候,他專看哪些公司股價創新高,「我朋友常笑我,哪有人專挑高價股買,」他表示。

「彼得.林區說,買高沒關係,只要賣得更高就行了。」他解釋。

他著重分析這家公司的每股盈餘能不能穩定成長,因為只要能維持穩定成長,高速成長的紀錄,就會讓市場願意用更高的本益比買這家公司的股票,進一步推升股價,換句話說,只要成長性夠穩定,未來的股價就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莫伊有一套過濾飆股的漏斗模型。他會先觀察目前改變社會的趨勢,因為在趨勢改變社會的過程中,中小企業才容易有出頭的機會,再從這些趨勢裡,找出人才、產品、成長潛力、過去獲利成長都穩定且良好的公司,進到這個圈子之後,他才會看這家公司的本益比等財務數字,決定要短期投資還是長期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 會讓莫伊特別重視獲利成長的穩定性,緣起於他剛開始當分析師時的一次經驗。當時,有一家經營室內娛樂中心名為探索區域(discovery zone)的公司,經營績效十分亮眼,有一年,外界估算探索區域獲利應該至少成長一○○%,結果開出,這家公司的成長的確十分亮眼,但比外界的預估獲利少了一美分,第二天,這家公司的股價一瀉千里,他問其他有經驗的成長型股票投資客,「只差一分,有必要賣光持股嗎?」這個人冷冷的說,「連比預期多賺一分錢都辦不到,如果不是他們太笨,就一定是有問題。」結果十二個月後,探索區域就關門大吉。

探索區域替他上了一課。要投資成長型股票,挑戰之一是,怎麼分辨哪些是短暫的流行和長期的趨勢,在探索區域的例子裡,這家公司的主力服務是靠提供塞滿塑膠球的遊戲池,讓家長帶孩子去消費,亮麗的成長主要是靠快速展店衝出來的,但是當麥當勞跟進,在店裡設遊戲區時,探索區域的末日就來了,達不到預期成長目標,只是初期的逃命警訊。

絕對不憑感覺投資 靠長期研究的敏銳力勝出

這也是為什麼莫伊要花長時間做研究,觀察趨勢的原因,他必須長期觀察,有沒有任何會打斷公司快速成長的風吹草動。像星巴克的咖啡生意,看起來也會受到天氣、流行、競爭者影響,但是莫伊從研究中發現,星巴克成功的讓客戶每天固定到星巴克消費,黏住一批固定客戶。同一時間,另一家原本看起來很有潛力的甜甜圈公司,卻因為產品不符合健康潮流,只能靠行銷引起短期流行,最後終究陷入成長停滯的困局。

莫伊的分析心法,值得台灣投資人借鏡。政大財管系教授劉玉珍觀察,在台灣,散戶投資人經常「賺了錢太早賣,賠錢的時候卻又長時間持有股票,讓資金被套牢。」據統計,過去五年台灣散戶投資人因套牢造成的投資損失,高達新台幣三千億元,其中一半都是被外資賺走,劉玉珍分析,交易過多、把投資當賭博、不願承認錯誤等都是原因。

「散戶要打敗大盤,也不是不可能,就看誰比較專注。」莫伊說,要正確的投資一檔飆股,「不要靠感覺投資,畢竟股票不會對你有感情。」

現在,即使得過華爾街最佳分析師的榮銜,莫伊仍像當年,每天早起工作,分析資料。現實生活畢竟不像電影,下苦功才能得到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