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02, 2008

早餐廚房

余光照  (20080702)

 這是正宗的山東煎餅,採用大豆粉、米粉、高粱粉、玉米粉等雜糧粉為原料,可以自由搭配雞蛋、油條、或是脆餅。
 我租房的地方沒有廚房。上海的新式里弄通常一樓是客廳、餐廳與廚房,我獨住的三樓只有兩大間與衛浴,房東在浴室與樓道之間闢出一塊小地方擺瓦斯爐,平常燒燒水煎煎蛋可以,再複雜點就超負荷了。



 沒有廚房對我並沒有造成太大的不便,平常工作忙碌天天外食,很少有回家下廚的精力與心思。午餐中餐容易解決,呼朋引伴便是一桌,早餐反倒麻煩。首先,我一定得吃早餐,卻又沒太多時間準備。其次,有很多東西我在早上都不想吃:麵包不喜歡啃,果醬太甜,油條太油,稀飯太花時間。結果我有時候吃水果,有時候吃幫忙打掃家裡的阿姨煮的薏米湯。
 最近偶然發現一種山東煎餅,吃了幾次下來,很快地便成為我在上海居住的這段時間裡最滿意的早餐選擇,取代了水果與薏米。
 煎餅攤就在我家附近,平常是間書店,早餐時段三分之一租給賣煎餅的,三分之二租給賣菜的。紅底黃字的招牌上介紹這是正宗的山東煎餅,採用大豆粉、小米粉、高粱粉、玉米粉等雜糧粉為原料,可以自由搭配雞蛋、油條、或是脆餅。最便宜的一塊七人民幣,最貴的兩塊五。
 一口瓦斯加熱的平底鐵鍋幾乎就是煎餅攤的全部。賣煎餅的先用木片刮刀從身邊桶裡鏟起一塊麵糊,甩在鐵鍋上,俐落地用刮刀鋪平成薄薄一片圓餅,多餘的麵糊再甩回桶裡。接著餅上打粒雞蛋,一樣刮平,再撒上蔥、榨菜、香菜,或是乾辣椒片。最後把圓餅對折,抹上甜麵醬,鋪上脆餅,左右內折收邊,再折個兩三次成橫條狀,切刀橫切兩半,套入塑膠袋,正宗的山東煎餅便告完成。我最喜歡吃的是組合是雞蛋、不加蔥、加榨菜、加脆餅、可以辣、甜麵醬少點、香菜多點。入口酥脆,不油不膩,有辣有甜,十分美味。
 光顧多了,賣煎餅的大漢想必看我古怪,不像上班族卻又早早提著公事包跟他買煎餅,有天便跟我攀談了起來。
 「你是哪兒人?不像本地的。」「你也不像。我是台灣人。」
 「哎,我說,我當然是山東的呦。」「這真的是山東的煎餅?」
 「當然,山東老家都這麼吃。」「生意還好做吧?」
 「還行,我有好多台灣客人都說好吃呢。」「不要蔥,少甜麵醬。真的很好吃。」
 「脆餅是吧?」「老闆記性好。脆餅是什麼東西做的?」
 「小米做的。」站在加熱的鐵鍋面前,山東大漢身上的一件短袖襯衫已經溼透了好幾處,他輕巧地放上脆餅,折折切切,一袋煎餅便送了上來。我身上一時找不到零錢,隔壁的賣菜老伯也解不開一張百圓大鈔,搞得我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沒事,下次來再付錢好了。」山東大漢笑著擺著手說著,眼睛已經瞇成一條線。我要是再擠在鐵鍋面前,就不只是沒付錢了,而是壞人生意,擋人錢財了。趕緊說了聲謝謝,保證明天再來。
 吃完了我就後悔,因為我忘了今天下午得飛北京,要週末晚上才回來。星期天早上我沒多賴床,夾了雙拖鞋便趕緊出門,心裡擔心,不知他週末有沒有做生意。賣菜的沒看見,賣煎餅的還是老老實實地站在鐵鍋前。看來我是唯一的客人,山東大漢高興地為我做起煎餅,我說星期天也有生意嗎?
 「做了就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分刮風下雨我都做。早上六點開始,你來就是了。」
 我一次在老闆收錢的鐵罐子裡放下十元說,「存著。」就這樣我幾乎每天都來,把他的鐵鍋當成自己的早餐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