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12, 2006

摘錄》創意魅影 創意領風騷

賴聲川


今(2006)年我在史丹福大學演講關於創意。一位商學院的MBA學生問我說:「創意可以學嗎?」我反問他:「你們商學院不是有教嗎?」他說:「有吧。我們有學各種腦力激盪和另類思考的技巧。」談下去之後,我發現他要的不是那些技巧,而是創意本身。

這簡單的對話說明了多數人對創意的誤解。腦力激盪和另類思考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往往未能有效達到目標,因為這些是技巧而已,不是創意本身。我們對創意本身的了解不足,才誤以為技巧就是本體。這種誤會就像一個人學了很多管理技巧,就認為自己已經懂怎麼做生意了,或者一個人站在游泳池邊,學會各種急救自救技巧之後跳進水裡沈下去,然後埋怨自己「為什麼不會游泳?」

創意是人類最嚮往的一種能力,但我們卻不了解它,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擁有它。專家學者預測世界即將從「資訊時代」轉向所謂「概念時代」,創意也將成為新時代中最重要的工具。最大膽的預測還認為MFA「藝術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將擊敗MBA,成為工商社會最受歡迎的學位。

「文化創意產業」是近年來風靡全球、最魔幻的流行名詞,各國努力開發這個新興產業。諷刺的是,長期以來,文化創意正是各國政府所忽略,甚至打壓的。這些年在台灣,政府也熱中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但似乎找不到明顯的努力方法,只是模糊地感覺到靠創意可以為國家賺大錢,像好萊塢、像比爾‧蓋茲、像韓劇一樣,由創意帶領市場,創造市場。「他們能,我們也要。」於是我們想出各種方法試圖「經營」創意。到後來,「文化創意產業」原來是為「產業」服務,而不是為「文化」或「創意」服務。創意變成不過是資本市場的另一項可剝削的原料而已。

這其實也沒問題。從古到今,創意本來就是令人類致富最重要的工具,但即使創意要產業化,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創意產品,如何推動創造市場的金雞母?對於亞洲許多國家而言,問題的核心就是領導階層本身缺乏具創意的視野,缺乏創意。這形成了一個難解的循環:在缺乏創意的環境之下,如何創造創意?
 

社會的創意假象

記得念高中的時候,我還沒接觸戲劇(當時台灣還沒有「劇場」這行業),心中嚮往做畫家。但建中當時每週將近五十小時的課表中,只有一小時的美術課,這節課也經常被取消,給同學更多時間自習,我只能儘量自己摸索。聯考時,我報考了當時最著名的師大美術系。加考國畫術科的時候,我進考場坐了下來,好好端詳面前聯招會發的宣紙,然後磨墨,靜下心,希望能畫出一幅具創意的國畫……當時我稍抬頭一看,嚇了一大跳!周圍的考生全都畫完了!太驚人了!數十位考生,每人都畫好整整齊齊的山水,而我,還坐在那邊培養情緒!原來每一位考生早就練好他們要畫的國畫,背好了,像是從心中「默寫」出來,然後交卷!看樣子每一位也都上同一家補習班,因為畫的都差不多。

可想而知,我沒考上。回想起來,當時的失敗對我日後並不見得是壞事。

時間快轉。好多年後,我念小學的女兒參加演講比賽,學校事先公布十個題目,讓學生臨場抽題發揮即席演說的創意。其中一個題目叫「我的爸爸」。我女兒有兩個同學在《國語日報》上找到一篇叫「我的爸爸」的文章背了下來,準備萬一抽到時可以派上用場,反正總不會兩個都抽到同一題吧!但是事與願違,兩個都抽到同一題,而他們竟然不會講了,台下一片愕然。

這是什麼社會?「我的爸爸」,同學居然不會講,還要去參考《國語日報》,找一篇來背!
 

僵化的創意

這兩個例子顯示出雖然時代在往前走,但我們的創意還在原地踏步:社會忙著將創意模式化,卻沒考慮到創意是超越模式及既定框架的。在亞洲,這個問題特別嚴重。發揮創意的重要條件需要強烈的個人主義獨立思考及行動能力,而亞洲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型還不太久,我們的血液、集體意識中對傳統社會印象仍鮮明,還是習慣傳統集體價值凌駕於個人權利及表現之上。在快速變化的消費社會中,個人對制式概念的認同無形中扼殺了創意。我們很容易自動接受各種社會加諸於自我的制式觀念及想法:「生活應該如何過」、「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麼樣的對象才是好對象」、「買什麼樣的房子才算是好房子」、「怎麼樣才算是一頓好吃的飯」、一個好假期……其實每一項選擇都充滿潛在的創意,而我們居然願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受眾人的標準答案,然後花畢生的力量來符合這些標準答案。

這樣盲目追求社會既定價值的生活方式是現代人最深的悲哀,也是創意最大的先天殺手。即使沒有人這麼規定,我們總是把視線放在別人制訂的界限之內。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擴大界限,甚至毀滅界限;沒有人教我們,或許世界是沒有界限的。

雖然如此,隨處看看就知道台灣在制式追求的表層之下,還是充滿創意。這些年來,商人發明出五花八門的產品與促銷方式,甚至充滿創意的詐騙方式。我們潛在創意因子有多麼豐富,甚至狂野,光看新聞媒體就很清楚:在極擁擠的電視新聞畫面中,主播報一則新聞、畫面放的是另一則、標題寫的又是另一則、跑馬燈跑的還是另一則!而最奇妙的是,我們全部看得懂!這種新聞播法在別的國家堪稱前衛藝術,我們台灣真是太厲害了,居然把它當做家常便飯。

確實,我們號稱繼承亞洲古文明的偉大發明與文化藝術創意傳承,近年來在創意方面成績卻不理想。電影、電視市場除了被好萊塢襲擊之外,也被鄰近的韓國、中國快速侵佔,流行音樂市場之低迷也反應創意指數的低迷。所有人的創意似乎放在產品周邊的包裝、行銷及宣傳。這方面,我們似乎很在行,但曾幾何時,就像那泳池邊學急救而不懂游泳的人一樣,我們已經不知道如何創造創意產品本身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