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魯迅的後人怎麼不姓魯了?
【聯合報/張作錦】
1936年魯迅病逝,今年滿70年。大陸文化界辦紀念活動,聲言「還原魯迅本來的面貌」。
意思就是:值得讚頌的就讚頌,應該批評的就批評,重塑一個「人間魯迅」來。
對於一個思想家,一個文學家,這樣的剖析探索,本是應有之義,但魯迅在大陸有「官定」的特殊地位,長期以來,不容質疑,更不容批判。
魯迅被視為「社會病理作家」,對中國「封建思想毒害」及「不合理的舊制度」,極力抨擊。用字辛辣,諷刺深刻,希望「能改變國民的落伍思想」。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魯迅是主要的領導人,他在成立大會上發表演講,強調「革命作家一定要接觸實際社會的鬥爭」。中共官方編纂的《中國共產黨大事記》,在1930年3月記載「左聯」時,承認它是共產黨的組織,「對於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擴大共產黨的影響,都起了重要作用」。
因此,毛澤東提出,「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認為,魯迅是「現代中國的聖人」,也是「三家」──「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這樣的人,當然值得學習,於是魯迅的文章就被大量選進教科書。據統計,初中課本選了九篇,高中課本用了八篇,各占10%以上,另加各種補充教材和課外讀物。換言之,青年都是讀魯迅作品長大的。作家余華曾說,他小時候以為中國只有兩個作家,一是毛澤東,一是魯迅。
魯迅在世時文章就曾入選教材,但他反對。他認為自己作品流露太多對人世的悲觀,這會影響中學生的健康成長。但「新中國」成立,他的文章鋪天蓋地的走進教科書,他在地下已無言能對。
可能最令魯迅想不到的,是編者引導學生學習他的思想理念時,對他文章所作的引申和解釋,如某篇親蘇,某篇反帝,某篇在顯示勞動人民的特色,某篇在批判資產階級的人性論……隨著當時政治情勢的需要,作各種「變動不居」的詮釋。
於是,魯迅成了「為階級鬥爭服務」的工具。他的革命家形象遠遠超越了他的思想家和文學家的社會意義。因而,青年開始排斥被神化了和被窄化了的魯迅。
魯迅有兩句著名的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喻自己有勇氣對抗強權,但樂意與青年接近。可是今天的青年願不願接近魯迅呢?魯迅的孫女周璟馨因參加一項電視節目而成為新聞人物,有年輕觀眾問道:魯迅的後人怎麼不姓魯了?那些知道魯迅本名叫周樹人的學生們,有他們的順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怕,就敬鬼神而遠之了。
於是今年文化界要為魯迅「平反」,要「還原魯迅本來的面貌」。他們「因為熱愛而絕不放棄批判」,認為「魯迅有缺憾,但無損於他的偉大」。
談論魯迅,很難不提到胡適。他們是同時代人,同樣提倡新文化。近年來,胡適研究在大陸已成顯學。魯、胡並論之書有謝泳主編的《胡適還是魯迅》、韓石山著的《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魯迅博物館舉辦「魯迅與胡適研討會」,有些學者認為,胡適的自由思想與魯迅的社會批判,可並行不悖,一破一立,各具意義。
「新中國」建立之初,為鞏固政權,曾大批胡適的自由思想,發動學界寫了幾百萬字的批胡文章,但而今安在?
這兩年也被「平反」了的還有孔子。當年「批孔揚秦」,較批胡尤為轟轟烈烈。現在祭孔了,提倡儒學了,而且孔子還再度周遊列國,駐紮全球一百所「孔子學院」,替中國輸出漢學。
在這次的魯迅大討論中,有人說:魯迅形象的變化,證明中國也有了變化。
政治永遠凌越不了文化。但政客總是不懂,或懂得太遲。
【2006/11/02 聯合報】
1936年魯迅病逝,今年滿70年。大陸文化界辦紀念活動,聲言「還原魯迅本來的面貌」。
意思就是:值得讚頌的就讚頌,應該批評的就批評,重塑一個「人間魯迅」來。
對於一個思想家,一個文學家,這樣的剖析探索,本是應有之義,但魯迅在大陸有「官定」的特殊地位,長期以來,不容質疑,更不容批判。
魯迅被視為「社會病理作家」,對中國「封建思想毒害」及「不合理的舊制度」,極力抨擊。用字辛辣,諷刺深刻,希望「能改變國民的落伍思想」。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魯迅是主要的領導人,他在成立大會上發表演講,強調「革命作家一定要接觸實際社會的鬥爭」。中共官方編纂的《中國共產黨大事記》,在1930年3月記載「左聯」時,承認它是共產黨的組織,「對於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擴大共產黨的影響,都起了重要作用」。
因此,毛澤東提出,「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認為,魯迅是「現代中國的聖人」,也是「三家」──「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這樣的人,當然值得學習,於是魯迅的文章就被大量選進教科書。據統計,初中課本選了九篇,高中課本用了八篇,各占10%以上,另加各種補充教材和課外讀物。換言之,青年都是讀魯迅作品長大的。作家余華曾說,他小時候以為中國只有兩個作家,一是毛澤東,一是魯迅。
魯迅在世時文章就曾入選教材,但他反對。他認為自己作品流露太多對人世的悲觀,這會影響中學生的健康成長。但「新中國」成立,他的文章鋪天蓋地的走進教科書,他在地下已無言能對。
可能最令魯迅想不到的,是編者引導學生學習他的思想理念時,對他文章所作的引申和解釋,如某篇親蘇,某篇反帝,某篇在顯示勞動人民的特色,某篇在批判資產階級的人性論……隨著當時政治情勢的需要,作各種「變動不居」的詮釋。
於是,魯迅成了「為階級鬥爭服務」的工具。他的革命家形象遠遠超越了他的思想家和文學家的社會意義。因而,青年開始排斥被神化了和被窄化了的魯迅。
魯迅有兩句著名的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喻自己有勇氣對抗強權,但樂意與青年接近。可是今天的青年願不願接近魯迅呢?魯迅的孫女周璟馨因參加一項電視節目而成為新聞人物,有年輕觀眾問道:魯迅的後人怎麼不姓魯了?那些知道魯迅本名叫周樹人的學生們,有他們的順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怕,就敬鬼神而遠之了。
於是今年文化界要為魯迅「平反」,要「還原魯迅本來的面貌」。他們「因為熱愛而絕不放棄批判」,認為「魯迅有缺憾,但無損於他的偉大」。
談論魯迅,很難不提到胡適。他們是同時代人,同樣提倡新文化。近年來,胡適研究在大陸已成顯學。魯、胡並論之書有謝泳主編的《胡適還是魯迅》、韓石山著的《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魯迅博物館舉辦「魯迅與胡適研討會」,有些學者認為,胡適的自由思想與魯迅的社會批判,可並行不悖,一破一立,各具意義。
「新中國」建立之初,為鞏固政權,曾大批胡適的自由思想,發動學界寫了幾百萬字的批胡文章,但而今安在?
這兩年也被「平反」了的還有孔子。當年「批孔揚秦」,較批胡尤為轟轟烈烈。現在祭孔了,提倡儒學了,而且孔子還再度周遊列國,駐紮全球一百所「孔子學院」,替中國輸出漢學。
在這次的魯迅大討論中,有人說:魯迅形象的變化,證明中國也有了變化。
政治永遠凌越不了文化。但政客總是不懂,或懂得太遲。
【2006/11/02 聯合報】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