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1, 2007

摘錄》感時篇》孫中山的「家事遺囑」

【聯合報/張作錦】 2007.01.11 02:31 am


一位歷史性人物,必須從他平生的細行中,驗證他人格的偉大。

孫中山140周年誕辰,北京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紀念大會,又開了學術討論會,很多省市也分別辦了紀念活動。儘管如此,還不能說是「孫中山熱」,只是有些「餘溫」。餘溫的好處是不激情,所以也就不矯情。因為心無牽礙,就能安安閑閑閱讀過去和現在有關他的資料,慢慢的回溯他平生一些大小事。

現代人被政治人物欺騙多了,就發展出一套自衛的本領:察其言,觀其行。即使尊如「國父」的孫中山,也要以他往日的點滴行為,來證明他的人格今天是否仍舊偉大。

中山先生一生到過北京三次,第一次是1894年夏天,偕陸皓東自廣州到天津,想上書洋務領袖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陳救國之道,但未蒙接見。孫先生與陸皓東乃轉往北京「以窺清廷之虛實」,看到「滿清政治下之齷齪,更百倍於廣州」,就決心革命了。

1912年,孫中山應袁世凱之邀赴京共商國事。據是年9月2日上海《民立報》報導,孫先生抵京後,袁世凱特諭軍警部門,凡孫先生出入,除派馬隊侍從外,沿途均派軍警護衛,斷絕交通。

這項安排孫先生並不知情,他外出途中「人跡罕見」,深覺詫異,詢之接待人員,始知內情,他就說:「鄙人雖係退位總統,不過民國一分子,若如此,即非所以開誠見心,且受之甚覺不安,應即將隨從馬隊及沿途軍警一律撤去,俾得出入自由。」此事聞之於袁世凱,袁以恭敬不如從命,遂飭令將軍警撤去。

1924年10月,馮玉祥等推翻曹錕政府,孫中山接受邀請北上商討國事。12月4日由廣州抵達天津,當夜發病,留津醫治,12月31日扶病自津抵京。

據上海《民國日報》及《申報》報導:「下午四時許,專車抵達前門車站時,受到北京各界二百餘團體約三萬餘人的熱烈歡迎。」

鹿鍾麟寫過一篇〈孫中山先生到北京的時候〉,載於1956年11月5日的《團結報》:「當時,我是北京的警備總司令,奉馮先生(馮玉祥)命令,歡迎孫先生,並負責保護。我很擔心對孫先生難盡保護之責,就驅車跑到永定門車站,想請孫先生在那裡下車,免得發生意外。孫先生躺在車中,面容憔悴,說明他的病已經是很重了,但是他不同意我的安排,他說:『我是為了學生們為了民眾而來的,請不必擔心,學生擠著我也是不要緊的。』真出乎我意料之外,車進揚旗,學生的秩序立時就自動整理好了。每個人都嚴肅而恭敬地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也沒有一個人說話。」

樂於接近群眾,是孫先生平民化、民主化的本性,自自然然的流露出來。

1925年開年,孫先生的病更沉重了,請了不少醫生到他下榻的「北京飯店」為他診治。一位德國醫生勸他住進東交民巷的德國醫院治療,以廢除不平等條約為平生職志的孫先生回答:「東交民巷是租界,我不去。」後來住進「協和醫院」開刀,但仍不見起色。有些親友力勸他服中藥,他認為自己學西醫,怎能不信西醫?最後情不可卻,勉予同意,不過他說,住西醫院而偷偷服中藥,是不以誠待人,堅決主張出院服中藥。

中藥也未能治好他,3月12日辭世。24日在中山公園公祭,瞻仰他遺容及弔唁者七十四萬人。

由汪兆銘筆記的孫先生遺囑,分國事與家事兩部分,「國事遺囑」說:「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國人皆能誦記。其實,「家事遺囑」在今天看來,可能更有意義。它說:

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不管在位時間長短,孫先生總是一位總統,權力在握,而且歷年在海內外為革命募了巨額款項,多由他個人經手,但臨終時身無長物。對照今天豪門家族之貪腐,高官與巨商聯手牟利,能不教人嘆息長思。

凡是有資格走進歷史的人,都應該稍存一點歷史褒貶的「後顧之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