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之味
【聯合報╱蔡珠兒】 2007.06.19 02:54 am
法國梧桐正在抽芽,福州路的老店貼出字條,「青糰即日上市」,一隻隻灰綠的大麻糬,肥滿圓憨,油亮光潤,我買了隻邊走邊吃,弄得滿手狼藉,指尖點點綠漬,像梧桐的芽眼。
浦東的超市也有青糰,現做現賣,幾個小姑娘戴著膠手套,揪下一塊蒸熟的豔綠粉糰,包入豆沙,壓成鈍球形。小姑娘還用果汁機示範,笑嘻嘻扔進一把小麥草和銀絲芥,打出深濃的綠汁,以示青色真實無欺。
這招好,空氣瀰漫著生草香,突然充滿田野氣息,引來顧客聚集圍觀,紛紛現買現吃,滿口鮮青甜軟。但那青翠實在太誇張,像遊樂場新髹的綠漆,又濕又辣,看得人眼花頭暈,怵目驚心。
味道還不錯,入嘴似乎熱烈纏綿,但一陣鮮腥過後,忽的就沒了,匆忙完事,了無餘韻回味。還是福州路的灰綠好些,他們摻了些艾草,有種寬柔的清香,並非一味草莽。
三四月間,江浙人有吃青糰的習俗,把艾草揉進糯米糰,包以紅豆或棗泥,是清明與寒食的應節小吃。還有艾糕和艾餃,我在紹興吃過艾餃,小如彈丸,皮色黛鬱深青,微帶辛香,內餡則是極甜的芝麻白糖,外苦內甜,濃稠鯁喉。紹興吃食就是這麼奇特,臭的臭,甜的甜,鮮明而執拗。
艾是一種菊科野草,散生於籬下田間,枝葉有濃馥的菊花味,又蘊含淡淡藥氣,聞來清脾沁心,嚼之略帶苦意,北方人把它當成藥,南方人則用來做糕。炙藥要用老艾,蒸糕宜採少艾──對,「青春少艾」這成語,就是從艾草嫩葉而來,《孟子》不就說過,「知好色,則慕少艾。」足證其美。
艾草是多年生,秋冬蕭條,春來抽發新葉,清嫩秀美,令人見綠心喜,因而採以入饌,吃下草香春味。清明祭墓,廣東客家人做艾粢和艾角,台灣客家人蒸青粄與艾粄,閩南人則做草仔粿,和江浙的青糰艾餃異曲同工,可能也源出同流。
日本的草餅(kusamochi)也是艾草做的,原先是春分時節的吃食,後來普及四季,就像我們的草仔粿,從節令糕點變成日常小吃。日文的艾草叫「蓬」(yomogi),是春日的野味山菜,除了做草餅,還可混入飯中同炊,煮出暗綠清香的「蓬飯」。
草餅源於中國南方,前身即是艾糕青糰,然而和果子雅潔細緻,後來居上,更勝一籌。東京有家「志滿草餅」,是明治初年的老鋪,迄今一百多年,依然恪守古法,用新鮮艾草揉製,做出來腴軟豐盈,蒼翠芳馨,是我吃過最美味的草餅,那艾香淡苦微辛,幽沁不盡,依稀還在唇邊盤桓。
這果子鋪在隅田川畔,昔時的河岸是荒野,遍生艾草,可以就地取材,現代寸土寸金,他們早已另闢園圃,自種自給。擇善固執不容易,一般多用菜汁充數,早在半世紀前,周作人就抱怨過,「街上糕店製造艾糕艾餃,偷工減料,不用艾葉,只在粉中加入油菜的汁,染得碧綠的,中看不中吃。」
如今野地稀零,又到處汙染,艾草就更難找,除了藥園,也沒人費事栽植,反正可用菜汁、茶粉、色素,以及天知道是什麼的東西矇混,看來還更美豔。然則除了色香,艾草還有藥效,古人春日食艾,非僅為其綠意香氣,更為了避瘟防疫,防範冬春之交的流感邪症。
而春夏之交的端午,也要食艾,洛陽人飲艾酒以防暑熱,韓國人吃艾草粥和艾草汁以健腸胃,台灣人則在門楣懸掛榕樹和艾草。小時候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掛草?她總是回答,「插艾卡勇健啦。」但除了諧音,艾草和勇健有什麼相干呢?
多年之後我才知道,插艾象徵避毒健身,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說,「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習俗可以上溯到南北朝,原來還是楚地的古風餘緒。
艾是古老的藥草,葉背的白毛叫艾絨,很早即用於針灸,《詩經》裡的「采彼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說的就是治病的老艾。但燻灸用的是家艾(Artemisia argyi),和炊餅的野艾(Artemisia indica)略有不同,亞洲有數十種艾,經常互相混用。
艾草遍生歐亞,深入人類文明,不只是東方,西方也用艾,以其驅蟲防蠹,解熱消暑,而且他們也相信,艾草能避毒驅邪。古時的羅馬人在路邊種艾,好讓旅人把艾葉塞入腳底,減痛除勞,避免中暑,並防禦惡獸邪靈。
艾草也是女人恩物,古時用於調經與分娩,艾的屬名是希臘文,來自希臘女神Artemis,這阿特敏思是阿波羅的妹妹,掌理狩獵、原野、產婆和草藥,也是月光和女性之神。中古時代的藥師,因而把艾葉畫在門上,或在屋外種艾草,當成識別招牌,看病的人嗅著艾香,一路找去。
歐洲的艾多是北艾(Artemisia vulgaris),莽莽蒼蒼,高及人腰,聚生於林下水畔。住在倫敦時,我常去郊區的運河邊散步,沿岸有大片艾叢,長得鮮怒肥壯,枝葉沿路擦拂,把我的臂肘都染香了。我於是饞起來,突然想吃草餅和草仔粿,有時真發了瘋,跳上車開一個多小時,衝去「八百伴」的日本城買草餅。(至於草仔粿,就只能「←想」了。)
媽媽如果看到這片艾叢,一定會說,啊,好多艾啊,咱去挽來做草仔粿啦。
小時候的木柵是鄉下,多菜田野地,我常和媽媽去採過貓,還有做粿的艾草和莿殼(鼠麴草)。粿草做工頗繁,摘回後先要燙煮,再用冷水沖淘,洗出纖維,然後擠乾,一大鍋綠葉,縮成一小團墨鬱的綠球,須以手工挑開,一絲絲拆出剝散。這很花時間,但那時代別的沒有,就是有空地,有空閒。
只是,在空地消失之前,媽媽已沒空做草仔粿,連端午都不插艾,她迷上信教,不管家庭,對孩子冷漠疏離。每次吃草餅,我總想到八歲那年,母女倆蹲在廚房剝艾草,嘰嘰咕咕,有說有笑。後來,我們再也沒去採過艾草。
媽媽已經不在了,艾香卻還縈繞不去,帶著幽微苦味,從我的舌根,一路滲到心底。
法國梧桐正在抽芽,福州路的老店貼出字條,「青糰即日上市」,一隻隻灰綠的大麻糬,肥滿圓憨,油亮光潤,我買了隻邊走邊吃,弄得滿手狼藉,指尖點點綠漬,像梧桐的芽眼。
浦東的超市也有青糰,現做現賣,幾個小姑娘戴著膠手套,揪下一塊蒸熟的豔綠粉糰,包入豆沙,壓成鈍球形。小姑娘還用果汁機示範,笑嘻嘻扔進一把小麥草和銀絲芥,打出深濃的綠汁,以示青色真實無欺。
這招好,空氣瀰漫著生草香,突然充滿田野氣息,引來顧客聚集圍觀,紛紛現買現吃,滿口鮮青甜軟。但那青翠實在太誇張,像遊樂場新髹的綠漆,又濕又辣,看得人眼花頭暈,怵目驚心。
味道還不錯,入嘴似乎熱烈纏綿,但一陣鮮腥過後,忽的就沒了,匆忙完事,了無餘韻回味。還是福州路的灰綠好些,他們摻了些艾草,有種寬柔的清香,並非一味草莽。
三四月間,江浙人有吃青糰的習俗,把艾草揉進糯米糰,包以紅豆或棗泥,是清明與寒食的應節小吃。還有艾糕和艾餃,我在紹興吃過艾餃,小如彈丸,皮色黛鬱深青,微帶辛香,內餡則是極甜的芝麻白糖,外苦內甜,濃稠鯁喉。紹興吃食就是這麼奇特,臭的臭,甜的甜,鮮明而執拗。
艾是一種菊科野草,散生於籬下田間,枝葉有濃馥的菊花味,又蘊含淡淡藥氣,聞來清脾沁心,嚼之略帶苦意,北方人把它當成藥,南方人則用來做糕。炙藥要用老艾,蒸糕宜採少艾──對,「青春少艾」這成語,就是從艾草嫩葉而來,《孟子》不就說過,「知好色,則慕少艾。」足證其美。
艾草是多年生,秋冬蕭條,春來抽發新葉,清嫩秀美,令人見綠心喜,因而採以入饌,吃下草香春味。清明祭墓,廣東客家人做艾粢和艾角,台灣客家人蒸青粄與艾粄,閩南人則做草仔粿,和江浙的青糰艾餃異曲同工,可能也源出同流。
日本的草餅(kusamochi)也是艾草做的,原先是春分時節的吃食,後來普及四季,就像我們的草仔粿,從節令糕點變成日常小吃。日文的艾草叫「蓬」(yomogi),是春日的野味山菜,除了做草餅,還可混入飯中同炊,煮出暗綠清香的「蓬飯」。
草餅源於中國南方,前身即是艾糕青糰,然而和果子雅潔細緻,後來居上,更勝一籌。東京有家「志滿草餅」,是明治初年的老鋪,迄今一百多年,依然恪守古法,用新鮮艾草揉製,做出來腴軟豐盈,蒼翠芳馨,是我吃過最美味的草餅,那艾香淡苦微辛,幽沁不盡,依稀還在唇邊盤桓。
這果子鋪在隅田川畔,昔時的河岸是荒野,遍生艾草,可以就地取材,現代寸土寸金,他們早已另闢園圃,自種自給。擇善固執不容易,一般多用菜汁充數,早在半世紀前,周作人就抱怨過,「街上糕店製造艾糕艾餃,偷工減料,不用艾葉,只在粉中加入油菜的汁,染得碧綠的,中看不中吃。」
如今野地稀零,又到處汙染,艾草就更難找,除了藥園,也沒人費事栽植,反正可用菜汁、茶粉、色素,以及天知道是什麼的東西矇混,看來還更美豔。然則除了色香,艾草還有藥效,古人春日食艾,非僅為其綠意香氣,更為了避瘟防疫,防範冬春之交的流感邪症。
而春夏之交的端午,也要食艾,洛陽人飲艾酒以防暑熱,韓國人吃艾草粥和艾草汁以健腸胃,台灣人則在門楣懸掛榕樹和艾草。小時候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掛草?她總是回答,「插艾卡勇健啦。」但除了諧音,艾草和勇健有什麼相干呢?
多年之後我才知道,插艾象徵避毒健身,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說,「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習俗可以上溯到南北朝,原來還是楚地的古風餘緒。
艾是古老的藥草,葉背的白毛叫艾絨,很早即用於針灸,《詩經》裡的「采彼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說的就是治病的老艾。但燻灸用的是家艾(Artemisia argyi),和炊餅的野艾(Artemisia indica)略有不同,亞洲有數十種艾,經常互相混用。
艾草遍生歐亞,深入人類文明,不只是東方,西方也用艾,以其驅蟲防蠹,解熱消暑,而且他們也相信,艾草能避毒驅邪。古時的羅馬人在路邊種艾,好讓旅人把艾葉塞入腳底,減痛除勞,避免中暑,並防禦惡獸邪靈。
艾草也是女人恩物,古時用於調經與分娩,艾的屬名是希臘文,來自希臘女神Artemis,這阿特敏思是阿波羅的妹妹,掌理狩獵、原野、產婆和草藥,也是月光和女性之神。中古時代的藥師,因而把艾葉畫在門上,或在屋外種艾草,當成識別招牌,看病的人嗅著艾香,一路找去。
歐洲的艾多是北艾(Artemisia vulgaris),莽莽蒼蒼,高及人腰,聚生於林下水畔。住在倫敦時,我常去郊區的運河邊散步,沿岸有大片艾叢,長得鮮怒肥壯,枝葉沿路擦拂,把我的臂肘都染香了。我於是饞起來,突然想吃草餅和草仔粿,有時真發了瘋,跳上車開一個多小時,衝去「八百伴」的日本城買草餅。(至於草仔粿,就只能「←想」了。)
媽媽如果看到這片艾叢,一定會說,啊,好多艾啊,咱去挽來做草仔粿啦。
小時候的木柵是鄉下,多菜田野地,我常和媽媽去採過貓,還有做粿的艾草和莿殼(鼠麴草)。粿草做工頗繁,摘回後先要燙煮,再用冷水沖淘,洗出纖維,然後擠乾,一大鍋綠葉,縮成一小團墨鬱的綠球,須以手工挑開,一絲絲拆出剝散。這很花時間,但那時代別的沒有,就是有空地,有空閒。
只是,在空地消失之前,媽媽已沒空做草仔粿,連端午都不插艾,她迷上信教,不管家庭,對孩子冷漠疏離。每次吃草餅,我總想到八歲那年,母女倆蹲在廚房剝艾草,嘰嘰咕咕,有說有笑。後來,我們再也沒去採過艾草。
媽媽已經不在了,艾香卻還縈繞不去,帶著幽微苦味,從我的舌根,一路滲到心底。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