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7, 2008

撫不平的遺憾---《單車失竊記》狄西嘉1948

「養生送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兩千年前提出了這句話,作為一個理想社會應有的基礎條件。「養生」,是讓人好好的活。「送死」,是在壽限中讓生者與死者同感安心。生與死,不過是物種必然的過程。但「養」與「送」,卻是人所獨有、屬於人性的渴望,也是一個社會應當負起的責任。這樣的觀念在現代仍有十足份量。



戰後的義大利經濟蕭條,一個失業已久的父親突然獲得工作。他用家中僅有的床單換了單車,滿心期待新生活的開始,沒想到第二天車就被偷。失去單車,等於失去工作,生計的威脅迫在眼前。這位父親完全被困住了。他去報案,警察幫不上忙。去神壇問卜,得了一個支支吾吾的答案。想靠自己,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碰壁。



導演以樸實的寫實手法,呈現了義大利當時的社會窘狀,也描寫了人在慌亂中情緒的轉折。像劇中有一段講到這父親尋賊不果,心煩之際,便遷怒了始終陪在身邊的兒子。兒子負氣沿河邊跑掉。不久,父親聽到有人落水的喊叫,嚇得以為是自己兒子。驚魂未定的父親這才警醒,單車固然重要,但兒子卻是更親愛、更不能失去的部份。於是他索性帶著疲累的兒子上餐廳,學有錢人家好好吃上一頓,讓兒子高興。這些心理戲的部份相當細膩。此外,像他決定下手行竊前的那一番敢不敢、要不要的猶豫,也很讓人心酸。



最後,他是落了失風被捕的下場。孩子在人群中見父親被打被罵,拚了命地擠上前阻止。遭竊的車主於心不忍,也不願意再追究。最後一幕,便是又羞愧、又迷惘、彷彿虛脫了的父親,牽著兒子的手步入茫茫人海中。



這樣一個小故事,道盡了為生活所逼的委屈。導演把問題丟給觀眾,單車終究是丟了,生活也全無著落,往後怎麼辦?父親在旁人奚落中帶著孩子離開,失魂落魄的被街上的人群推著走。他在想什麼?車?工作?回家怎麼對妻子說?借錢?去搶?別人偷的成,為什麼我偷不成?為什麼我也會去幹偷竊這種勾當?我沒錢、低人一等,為什麼也拖累孩子和我一樣?為什麼連一個作父親的小小尊嚴,在兒子面前都保不住?為什麼社會這麼不公平?



然而,這樣的結局算是好的。如果他被送進監牢,可能還會拖垮整個家庭。就像台灣這幾年的經濟走下坡,富者益富,貧者益貧,許多駭人聽聞的新聞也一一上演。諸如舉家燒炭自殺,或是飢寒起盜心、起殺心之事層出不窮,許多都是在這種生活壓力下,逼得人熬不過、覺得不值、覺得死了比活著好過。



貧窮,不斷複印著人世的悲慘,像病毒般的在各個時空、各個國家中散佈。這遠非一個人、一個家庭所能對抗。個體也許靠著省喫儉用度過困境,但打破貧窮的困境只能仰仗群體。



人在「養生」與「送死」之間沒有遺憾時,內心才能平和。因為養生與送死的無憾,代表了生之尊嚴。這是發展善的起點,也是發展一個理想社會的起點。但若整個社會遲遲拿不出辦法,只能任人在強凌弱、眾暴寡的物種生存法則中競爭,那弱者唯一能得到的,只有遺憾。



遺憾再往前一步,就是恨。



【影片資料】

義文原名
Ladri di biciclette

英文片名
The Bicycle Thief

出品年代
1948年

導演
維多里奧.狄.西嘉 (Vittorio De Sica)

劇本
維多里奧.狄.西嘉 (Vittorio De Sica)
塞薩.薩瓦提尼(Cesare Zavattini)
蘇索.塞奇.達米柯(Suso Cecchi D'Amico)

主要角色
朗培托.馬奇奧拉尼 (Lamberto Maggiorani)
安佐.斯塔歐拉(Enzo Staiola)
飾父親Antonio Ricci
飾孩子Bruno

其他譯名
偷自行車的人、單車竊賊

時代背景
194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