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3, 2008

連鎖策略卡位 不景氣中奪逾半市占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59 期
作者:黃宥寧



志光固本哲學:不是市場變小就想退出,乘機拉高經營門檻,反而站的更穩。
成立二十九年的志光公職補習班,從資本額僅三十六萬,無法請足高普考所需的老師數量起家,如今卻變成全台灣最大的公職補習班。

公職一向被視為「鐵飯碗」,但高普考的錄取率平均只有三%,在考生競逐窄門之際,補習班應運而生。而補習班歷屆的錄取率,是考生選擇的重要因素,因此累積好成績的市場先行者,總能占得較高的市占率。

然而,目前全國公職補習班龍頭——志光,起初卻非市場的先行者。總裁林進榮原是考取藥師執照的藥廠業務,發現補習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於是身為門外漢的他,裝成考生四處「試聽」,偷師各種補習班的招生、經營方式。

草創期請不起名師 出奇招找業界人士授課

「升高中、升大學的,已經成定局了,像是建國、志成變成龍頭,我沒有機會;可是公職補習還正在興起而已,最多也不過兩、三年,還沒有龍頭,」林進榮分析,約在民國六十五年,政府調整公務員的薪資、福利,公職成為「錢還算多、事少、離家近的鐵飯碗」,民眾報考公務員的意願越來越多,他看到新事業的切入點。

因此他以三十六萬租下二樓的營業店面,開設志光補習班。雖想經營高普考業務,但因資本有限,別說挖角名師,他甚至請不起高普考所需的至少四十位老師,只得先從「郵政特考」切入。

這個特考,是公職補習班興起之後,首度舉辦的不定期考試,只需要聘請五個老師,已有規模的公職補習班沒有把這個小考試放在眼裡,「他們都把重點放在穩定的高普考,這是我的機會財。」

因此志光搶先同業一步,提前開了郵政特考班,而且獨樹一幟,不像大補習班請來學校名師當講師,反而找在郵局工作、是該科別出身的員工當講師。「像是郵政法規,我找郵局裡面法律系畢業的高級主管來教,他用實務經驗講法條,反而更符合學生需求,所以更受歡迎。」林進榮得意的說。

奇招致勝,志光只招生兩個星期就額滿,順利收進九十二個學生,賺回三十六萬;林進榮再加開新班,又在兩個禮拜內額滿。親身體會學生踴躍補習的趨勢,林進榮馬上捧著一整年的房租,擴大營業。 志光憑著郵政特考闖出知名度,林進榮擅長行銷,鼓勵郵政特考班的學生回鍋參加高普考補習。更首創低矮櫃檯,要求櫃檯服務人員增加和考生的互動,主動詳細介紹課程。親切的服務和優良的師資,讓志光很快就成為台南第一大品牌,林進榮開始在其他地區開設分班。

景氣好時保守財務操作 維持豐沛現金流

志光的前十五年,可說相當順遂,高普考報考人數在這段期間成長四倍,補教市場不斷擴大,「當時考試多到呷未了啊,忙到會覺得怎麼錢數不完,」林進榮半開玩笑道,儘管志光可容納一千人的教室已經滿載,還必須向救國團借場地上課,才能消化蜂擁而至的考生。

補習班的經營形態,是開班時能收進大筆現金,而後再分項支出各種成本。在這個不愁沒有學生上門的年代,許多經營者收進學費,轉手就去投資,若賠錢則向銀行借貸,或是增開新班補財務漏洞,因此各地常傳出補習班財務操作不慎倒閉的消息,當時台北最大的公職補習班必成,也是其中一例。

但林進榮的財務操作卻相對保守,學費收入一定等到扣除整年支出,變成盈餘才動用。因此,他反而以豐沛的現金,四處收購、整併補習班,甚至成為唯一一家南部起家,打進北部補教市場的業者。

然而在事業蒸蒸日上之際,大環境卻發生遽變。當時經濟景氣好,民間待遇不輸公職,兼以考選部決定把高普考改為二階段考試,原本一試定生死的考試,變成考生必須先過初試,兩個月後再接受覆試,因為覆試的準備期短,但若同時準備初、覆試,又有做白工的可能,大幅影響民眾報考意願。

高普考的人數從八十三年最高有十七萬人報考,一路跌至九十二年的六萬多人,減少六成以上,對主打高普考業務的補習班影響甚鉅。

因為高普考雖然一次招收眾多學生,但除了共同科目一起上課,專業科目有所不同,必須分班。學生總數減少後,分班人數更少,而補習班依然得支出製作講義、開設教室等各項成本,過去最賺錢的高普考,甚至變成賠本生意。 許多過慣好日子的補習班,沒有及時反應學生減少的趨勢,兼以亂投資的習慣,因此被淘汰出局。八十六年,市場上還有約三十家大型公職補習班,如今只剩八家,「他們沒有及時反應,環境改變卻轉型轉不過來,所以撐不住,」全國補教協會理事長張萬邦評論。

志光起初也受到很大衝擊,營收下滑一五%,此時林進榮改變經營模式,讓成本也下降三○%,新策略依然緊抓考生最重視的關鍵——「錄取率」、「考情」的領先。

景氣壞時反挖角名師 拉開對手距離

志光執行班主任張家旗指出,前期發展全國連鎖的優勢,反而在不景氣發揮優勢。當班班額滿的補習盛況不再,同業不是無法高薪聘請名師,就是減少名師的授課時數。但林進榮不但不辭退名師,反而利用全國都有分班的優勢,安排名師四處上課,保持過往收入,還挖角業界最好的師資。

志光甚至給名師過去一‧五倍的鐘點費,但同時要求名師授權教學內容的影片,若是分班人數低於三十人,就改成錄影帶教學,精簡成本。相較同業換成二流師資,學生寧可看名師的錄影帶授課,因此當同業的學生減少六成之際,志光的學生只少了三成。

志光還把用於補課的錄影帶拿出來,加開「數位學院」,如此一來,可以囊括無法配合開班時間的學生,也是業界首創。甚至在二線城市增設「教室」,裡面沒有老師上課,只有一個工讀生調度影片、發講義,這些數位課程學生,如今對志光營收的貢獻高達二○%。

「志光的整合能力很強,一種課程可以變成好幾種產品去賣,」寰宇補習班董事長林神龍表示,例如一堂會計學,有名師面授、CD版、VCD版、函授版等選擇,甚至出版上課教材,再賺一筆。

去年高普考的報考人數約為八萬人,仍不及當年盛況的一半,但是志光卻在不景氣中,加速擴張地盤,把市占率拉高到五五%以上,成為公職補習的龍頭。

*志光小檔案
成立:民國68年
總裁:林進榮
96年成績:高普考補教界市占率55%
固本哲學:不是市場變小就想退出,乘機拉高經營門檻,反而站的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