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8, 2008

《在平的世界中競爭》

文 / 施振榮

(本文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融集團董事長)

自Thomas Friedman 的著作The World is Flat 出版後,引起了很多討論,也令各界反思全球化為世界帶來的影響。商業活動自然也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產生了巨變。

利豐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公司之一,它有百年歷史,是今天這平的地球其中一家備受關注的企業。利豐的「分散生產」確實是遠在Thomas Friedman出版The World is Flat多年之前,已運用了「平的世界」的概念來運作,並且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實戰,驗證了公司如何橫跨不同的國界和時區,透過資訊科技令供求雙方及供應鏈上各環節的貿易夥伴互相溝通,縮短地域距離,拉近供需關係。

當然,要在商場中獲勝,除了懂得應用先進的資訊科技外,仍需要豐富的營商知識、靈活的營運手法、良好的管理技巧等。這本書不是僅介紹理論,而是根據利豐多年的營業實踐,介紹利豐的組織與企業領導技巧,例如:如何處理與供應商的關係、如何管理及放權給員工、如何創造一個穩定但更新的工作目標、如何環繞顧客的需求建立供應鏈……等。

作者在本書中毫無保留地揭示了利豐如何成為一家擁有七十多個辦事處遍佈四十多個地區,聘用超過兩萬五千名僱員,近年營業額逾一百億美元的公司的成功秘訣,實在是難能可貴。

香港屬於開放型經濟,對全球化的好處和所帶來的競爭,自然有深刻體會。利豐集團主席馮國經、集團董事總經理馮國綸,與華頓商學院教授Yoram (Jerry) Wind合著的這本書,便是以利豐的經驗和亞洲跨國企業的角度來看「世界是平的」,提出企業應如何回應全球化,才可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我與馮國經博士相交多年,一九八八年他也曾代表所管理的基金擔任宏碁電腦之董事,我們也常一起討論企業經營的問題,他曾提到(在此書中也有指出)企業要在全球化中勝出,先要改變競爭的概念:在「平的世界」裡,不再是一家公司與另一家公司進行競爭,而是公司背後的不同網絡在互相競爭(Network compete with Network)。因為在真正全球化下,每件商品 都是不同地區的多家公司,經過多重協同運作得出的成果。

全球化的趨勢不可擋,台灣在世界是平的趨勢下,加上在高科技產業外包的大趨勢中,全球產業分工使台灣在資訊及半導體產業建立一席之地,若非在此趨勢下,台灣在此領域也無機會趕上美日等國的地位,因此也可以說台灣是世界是平的趨勢下的受惠者。

在此大趨勢下,企業宜及早反應,才能掌握商機。如同當年Acer決定分家,將品牌事業與代工製造的事業部門分割,就是因應世界是平的趨勢,以類似利豐的思惟──沒有工廠且幾乎沒有閒置庫存,由Acer品牌扮演整合者的角色,將產業供應鏈中的零組件公司、製造工廠、通路服務夥伴整合起來,以速度、彈性在競爭激烈的生態下,不斷提升競爭力。

至今Acer的營運表現更上一層樓,Acer已躍居為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廠商,在筆記型電腦市場的排名更躍居為全球第二。面對國際級企業展開無疆界的競爭,台灣企業需要學習如何「在平的世界中競爭」,本書恰好可提供企業在面臨競爭時的參考。

文 / 徐旭東

(本文作者為遠東企業集團董事長)

遠東紡織公司自六○年代開始出口,當時利豐是香港的駐台貿易商,在台灣大量下單銷售到世界各地,遠東與利豐的合作關係就從那時建立,一直維持到現在。如今透過《在平的世界中競爭》(Competing in a Flat World)這本書,瞭解到利豐從小型區域中間貿易商,靠著機動創新的脈絡整合以及專注於客戶的工作團隊,成為跨國企業以及全球服務行業的典範,很為我們長期合作夥伴的成功蛻變感到高興。

東南亞地區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區,如今又轉到中國大陸,總部設在無國界企業樞紐香港的利豐佔了極有利的地位,很幸運又加上董事長馮國經(Dr. William Fung)和董事總經理馮國綸(Dr. Victor Fung)這對兄弟卓越前瞻的領導,既保有傳統又融合現代的觀念,牢牢掌握世界快速變化的趨勢,從單純的中間供貨商,到將採購網延伸到超過四十個國家的九千多家廠商,面對各種錯綜複雜的挑戰,利用先進資訊系統的建置,注重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與供應商密切合作,在漸趨弭平的世界中繼續扮演著中間供應商的角色,滿足客戶的所有需求。

一份訂單必需經過相當繁瑣的流程,結合不同地區廠商的設計、生產、裝配和行銷,才能培養競爭優勢,為股東及企業創造大量的利潤和價值。本身連一家工廠都沒有的利豐是香港最大的出口貿易商,一向在供應鏈管理上扮演創新的角色,本書不但娓娓道來利豐如何運用良好的knowledge base,經過數十年的演進,靠著積極有效率的網絡整合,就像指揮家領導並引導具備高度技術的供應商生產最佳的產品,這樣的努力成果已經獲得廣泛的肯定。

《在平的世界中競爭》這本譯作也讓我們一窺例如ebay、google搜尋引擎和維基百科等高科技創新網絡整合者快速成長的成功模式,令人更加體認到在競逐平面世界市場中,面對客戶需求改變時必需建立靈活度和彈性反應的重要性。同樣身為跨國企業的經營者,覺得利豐集團的成功經驗以及本書中提到的許多案例確實有很多值得大家參考之處。

在全球暖化和污染議題愈來愈受重視的今天,企業領導者也越來越注重社會責任以及環境保護的概念,很高興多年來與Victor一同擔任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亞太地區的副會長,共同關注節約能源、森林及海洋資源保育等重要課題,希望也能喚起國人更高度的重視。

日新月異的科技變化和世界的平面化為我們帶來全新的挑戰和無窮的機會,你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這個平面世界?你是否具備預期力、適應力、演進力、創新力以及正確的mindset去瞭解並看到未來呈現的機會?目前這些創新科技將會締造出怎樣的未來網路?你的企業將來又會是什麼模樣?這本書確實為我們點出了許許多多有趣也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平的世界中競爭》引言 文 / 馮國經/ 馮國綸/ 尤朗(傑瑞).溫德


│1/1│1│


正如湯瑪斯.佛里曼在其著作《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書中所指出的,在受到技術的匯集、全球化、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已經使我們的工作方式產生了轉變。對製造業和服務業來說,印度、中國大陸以及一些其他國家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益顯重要。地理位置的因素已經不再扮演以往的障礙角色,企業已然可將其生產線、客戶服務、以及其他各種商業過程延伸至全球規模。這種供應鏈的散布過程創造了許多驚人的商機,不但改變了現有的商業模式,對於我們在設計與經營公司的方針上也大有影響──如果我們已經準備好迎接這樣的挑戰。

香港利豐集團早在尚未有所謂「無疆界世界」或「平面世界」的一九八○年代初期即開始布局,如今每年已可生產超過兩百萬件的服飾、玩具和其他消費產品。利豐集團目前的客戶包含服裝及日用消費產品的世界知名品牌,營業額更超過八十億美元。就在利豐集團成立屆滿一百年的二○○六年,利豐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開源公司,在過去十四年間以每年百分之二十三的比率持續成長。

然而,利豐集團本身卻連一間工廠都沒有,完全是一種因應平面世界的平面企業模式。利豐創立於清朝時期的一九○六年,起初是以貿易中間商的角色發跡於廣東廣州,而後轉型成為以香港為基礎的出口商,進而成為跨國企業。最後,利豐重新因應平面世界而替自己打造了一個新的角色,也就是「網絡整合者」。如今這位整合者的網絡已超過八千三百家供應商,並在超過四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七十間駐點辦事處為這些供應商服務。利豐間接地為這個供應商網絡提供了超過兩百萬個就業機會,但利豐本身的員工卻不到這數目的百分之零點五。

在這個非常「瘦身」的架構下,利豐每一位員工的銷售產出大約是一百萬美元,每年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超過百分之三十八。以一個位於東西方交界的家族企業來說,利豐可說既保有十分傳統的一面,亦充分融合了現代的觀念。在考量其創意思維以及技術應用的卓越表現下,《連線》(WIRED)雜誌在二○○五年將利豐集團與其他諸如Google、蘋果電腦(Apple)和亞瑪遜網路書店(Amazon)等產業新銳一併列入其四十大企業的排行榜中。

多年來,利豐的創新作風已藉由商學院的個案研究、雜誌的報導和相關書籍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現在我們很高興能從利豐的轉型中分享更多深入的關鍵部分,並檢驗如何從中協助其他企業在此平面世界中取得競爭優勢。馮國經與馮國綸在其祖父馮伯燎所創立的貿易公司開始推動這些轉型的變革,而華頓商學院教授溫德(Yoram [Jerry] Wind)自一九九八年開始連續三年與他們在公司策略回顧的過程中進行合作,並從研究與實務的角度提供了更寬廣的觀點。

平面世界已經將企業的頂蓋徹底掀開,亦打破了過去所謂國家和組織的藩籬。我們以往站在企業和國家立場所看待和運作事物的方式亦受到了挑戰。這些創新轉變對於製造業的思維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但影響並不僅止於製造業或是其他境外公司。許多商機伴隨著平面世界的出現應運而生,而網絡整合的原理對於任何想要掌握商機的組織和產業(包含服務業)都有很大的關係。本書所探討有關網絡整合的原理可應用在許多領域,包括策略聯盟的管理(過去鮮少有成功案例)、服務業、開放創新,甚至是共同行銷等。

在你閱讀本書的同時,運輸貨輪和貨機正在這顆星球到處穿梭,高速的資訊網路也在全球即時傳遞著聲音、資訊和數以億計的金流。從利豐總部三十四樓的會議室(也就是我們撰寫本書的地方)俯瞰而下,我們看到貨輪頻繁進出維多利亞港,就像是一個充斥商務活動的蜂巢,而交易速度也以新的形式逐漸增加和形成;每一天的景致都在改變。能夠近距離看到這個平面世界的形成並作為積極參與其發展的一分子,對我們而言也是極大的冒險和學習。這些貨輪正以不同於以往的方式將全球過去未曾觸及的點連接起來。環遊世界的船舶與飛機正在重新連結商業神經網絡。你該如何改變思維以迎頭趕上這種趨勢?你瞭解平面世界對你事業所代表的含意嗎?

平面世界已然形成。對於那些欣然接受並瞭解其運行的新方式的組織來說,它提供了許多新商機。不能及時修正做法者就會遠遠落後,或是被淘汰。這世界充滿著機會,你該如何重新改造你的組織、管理方法以及心態,才能掌握這些機會呢?


在與企業人士討論本書的概念時,他們紛紛提出自己認為最急迫的挑戰:如果你接受今日的管理者都必須面對湯瑪斯.佛里曼所提出的平面世界這種說法,你的下一步該做什麼?你該如何確保企業會達成目標,尤其是利潤的成長?你有足夠的競爭力達到這些目標嗎?我們檢視了上述問題,以這些問題為行動方案的基礎來面對平面世界的挑戰。

平面世界提供了非常多的成長機會。企業已經開發新的企業模式以便迎合更具主導性的消費者。他們利用新技術重新思考生產過程,以達到降低成本和增進品質的目的。雖然平面世界打開了新市場(特別是在新興的經濟體中),但也可能從世界最遠的角落引出了兇猛的新競爭者,使得追求利潤成長變得更有挑戰性。這世界展現了值得我們注意的機會和風險。

正如維傑.馬哈揚(Vijay Mahajan)與卡蜜妮.班加(Kamini Banga)在其著作《86%市場學——前進金磚市場的九大法則》(The 86% Solution)中提到的,新興市場佔了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六,也就是說這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市場。但對這些市場的觀察和市場策略,必須與已開發世界中百分之十四的人口有所不同。正如鑽研全球市場動態的普哈拉(C. K. Prahalad)所述,只要具備正確的模式,即使是在消費力最弱的「金字塔最底層」市場,也會有商機存在。

除了新興市場外,管理者還必須看到由更具主導性的消費者所帶來的商機。這些消費者會透過搜尋來決定其購買行為,並且期待速度、客製化,以及一個與企業互動時更加積極的角色。能夠建立供應鏈和網絡來回應市場新需求的企業,就能充分掌握消費者帶來的商機。企業雖然需要憑藉專門技術來打造新的解決方案,但通常都會受限於本身的生產力。網絡整合可以提供組織在競爭時所需的生產力,讓企業以合理的價格將正確的產品及時送至正確的地方—幾乎是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網絡整合將全球市場中的新商機,以及滿足商機的全球生產力連結在一起。網絡整合有助於掌握成長的商機和風險的管理。網絡整合具備擴充性,所以才能促進企業的成長;同時也因其靈活度,網絡才能針對狀況的變化做出反應。

我們現在已處於一個以網絡為中心的世界,必須以新的角度看待核心競爭力。企業的優勢不再取決於本身所擁有的競爭力,而是在於它能夠連結的競爭力多寡。這意味著若想充分掌握平面世界中的商機,連接競爭力的能力—網絡的生產力—以及學習的能力將與企業本身特有的生產力一樣重要。縫紉和製作的能力似乎是服飾產業的成功關鍵,而利豐的模式正足以說明企業本身並不需要具備這些生產力。事實上,企業與這些生產力相互連結時,反而比掌握它們更具靈活度。網絡整合就如同其他核心競爭力一般,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市場和產業,利豐就已將這項核心競爭力運用在各種不同的產品上,例如服飾、玩具以及汽機車零配件等。你要如何在網絡整合中打造競爭力?本書將提供了一張藍圖。

利豐成立百年來,已經歷了數次的轉變。事實上,利豐現在是一個為了因應轉變而設計的組織,但對於文化、信任和人際關係的重視則是不曾改變。其他部分是有了根本的改變,例如企業模式從原本的中間人轉變為整合者。這些轉變不但會持續發生,也許還會在未來幾年加速形成。

本書所描述的網絡整合原理將會成為下一波企業進化、經營管理和價值創造的基礎,正如第三代全球化所形成的平面世界將會成為第四代全球化的基礎。這些新組織的雛形已在今日勾勒出來。由利豐發展並實行的網絡整合原理將會持續隨著世界的變化而有所發展。從種種跡象看來,網絡將會在全球化企業的未來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這也表示網絡整合對於企業的成敗將會比以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