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園之園 解讀圓明園西洋樓
汪榮祖
圓明園遺址僅見西洋樓殘跡
圓明園焚毀至今,遺址所見唯有西洋樓的殘跡,難怪若干外國學者如艾當(Maurice Adam)與史景遷(Jonathan Spence)均誤以為西洋樓就是圓明園,西洋樓既然是耶穌會士所設計建造,於是也有人誤以為圓明園為外國教士所建;其實,西洋樓僅是圓明園中長春園的一小部分。外國人也誤圓明園為夏宮,中國作者有時也以訛傳訛,如劉陽近著《昔日夏宮圓明園》(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其實,清朝五位皇帝從未視之為夏宮,而是他們一年之中最主要的住所,承德避暑山莊才是夏宮。
圓明三園極大部分是中式庭園設計,為吾華二千年建築文化的菁華。當園之盛時,不愧是「萬園之園」,今殘留的圖片與紀錄猶可喚起昔日榮華的記憶。西洋樓位於乾隆皇帝擴建的長春園北端,這一長條西洋式建築坐落於整個圓明園之中,相當特別。中國受到外國建築的影響固非新鮮事,如唐朝時的中亞影響以及蒙元時期北京的基督教堂,近代中國的通商口岸更多見洋樓。然而,大型西洋建築群出現在中國皇家御園,卻是前所未見的。
乾隆興建西洋樓主要由於對西洋大噴水池的興趣,噴水裝置在中國並不陌生,圓明園四�抴漱坐@的「水木明瑟」就是為了享受噴水的樂趣,但是中國在之前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歐式噴水池結構,而西洋樓的興建,若沒有西洋傳教士主導,無以完成。義大利教士郎世寧(Father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設計歐式噴泉以及搭配的巴洛克建築群,是興建西洋樓最主要的人物。他生長於北義大利,雖受到文藝復興時代巴洛克文化的影響,但畢竟是一個畫家而不是建築師,所以除依賴書本上的模型外,尚須找水動力專家蔣友仁(Father Michel Benoit, 1715-1774),以及其他具有專業知識的教士們相助,當然更有許許多多中國設計師、工程師與工匠參與其事。西洋樓建築群自西向東包括諧奇趣、養雀籠、花園門、迷宮、方外觀、竹亭、海宴堂、大水法、遠瀛觀、線法山、線法牆、方河,先後完成。據蔣友仁說,當乾隆皇帝見到第一座西洋樓出現眼前,甚為喜悅。
巴洛克不是唯一的影響
西洋樓建築群,特別是諧奇趣、方外觀、海宴堂三大建築,高大的建築、雄偉的大理石巨柱,以及富麗的雕塑,凸顯出明顯的巴洛克的影響;不過,巴洛克不是唯一的影響,如海宴堂的主建築固然是巴洛克,但其周圍的長方形建築文藝復興多於巴洛克。方外觀的柱子分明是法國式的,許多室內裝潢頗與凡爾賽宮相似,然而有些建築的明亮窗戶又像洛可可(Rococo)風格。耶穌會士在圓明園中所建立的顯然是一群大雜燴式的歐洲建築。除了歐式設計與建材之外,也增添不少東方格調,如太湖石與竹亭等。最值得注意的是由紅色磚牆所圍繞的西洋樓樓頂,呈現耀眼的琉璃瓦,與隱藏在牆外樹後的西洋樓,好像故意要與中國風格的圓明園切割,以免有不協調之感。西洋樓室內裝潢諸如玻璃窗、地板、時鐘、吊燈、花壇、油畫等等都很西式,特別引人矚目的是法皇路易�怳倥堸e的高布林織品,上面有法國美女圖像。然而仍不免遷就中國品味,如伴隨歐式噴水池的巨型裸體像,就不可能出現。
西洋樓的建置頗有足以稱道之處,如宮殿式的大樓對稱得很好,沒有單調乏味之感。多姿的中式飛簷增添了動感,而屋簷上彩色雕畫更具美感。各個小區莊重寧靜,來往各區的通道無論是橋梁還是環廊,使整區融為一體。龐大的巴洛克主樓及其美妙的雕塑令人驚嘆,對於水池、花草、樹木,堆石等處理也很協調,賞心悅目。當巨型噴水池噴水時,既可悅目,又能悅耳。所有的建築在一狹長的空間裡,洋溢著美感。
不過,若從較為嚴格的眼光來觀察,耶穌會教士業餘的想像力多少缺乏專業訓練。職業建築師不太可能認為是歐式建築的精品,著名建築學專家劉敦楨就不認為西洋樓應該出現在圓明園內。純從設計的角度來看,龐大雄偉的巴洛克建築顯然與精巧玲瓏的中國庭園並不搭調。這也許是為什麼西洋樓被安置於長春園北邊的「邊緣地帶」,並隱藏於林木之中。就此而言,西洋樓與圓明園其他景觀並不是和諧的整體,而是有點像人面獅身的結合。歐式大樓配上唐式彩色琉璃瓦,有點像洋人戴瓜皮帽,很不協調。此類不雅觀可見之於今日珠海的圓明新園,新建的若干西洋樓建築使人想起迪士尼樂園(Disneyland),看起來有趣,但俗不可耐。圓明園西洋樓可說是中西合璧,但合璧得如何,尚有商榷的餘地。
乾隆試圖將西洋建築納入中國文化美感中
西洋樓設計的好壞,不能全由耶穌教士們負責。郎世寧是最主要的設計者,他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藝術技巧來設計西洋樓。他雖是畫家,卻是一個通才。他的藝術才能也有助於庭園設計,在中國的園林設計傳統中,畫家往往是很好的設計家。歐式巴洛克建築的柱子、門窗、走廊等等,特別有賴於繪畫與雕塑技能。但是郎世寧的藝術才具不得不受制於乾隆皇帝的品味,傳教士們投皇上所好甚於設計的完美,使皇上高興甚於展示自己的才能。乾隆皇帝親自查看每一張藍圖,並提出改動意見。為了滿足皇上的需求,必定會扭曲歐洲風格。乾隆皇帝具有文化素養,留下大量的歌詩與書法。他又有極大的造園熱情,他在位時是圓明園最光輝的時期。但他對西洋建築並無真正的興趣,僅僅是愛好龐大的歐式噴水池,而噴水池對他而言,主要是為了娛樂而非美感。中西間概念之異並不那麼容易溝通,乾隆為了維護中國價值,絕對會犧牲西洋品味。如果我們說這是在中國土地上興建西洋建築,不如說試圖將西洋建築納入中國文化與美感環境之中。
重建圓明園是不必要的
圓明園西洋樓景區,不管如何評價,都值得永久保留。但不幸為外國侵略軍所毀,至於英法聯軍統帥額爾金(Lord Elgin)為何在焚掠圓明園之餘,也不放過西洋樓?其心態與動機仍然難以解釋。他為什麼不留下西方文化的一點實物?難道他不喜歡有點中西合璧的樓群?事實是他將西洋樓與圓明園一起燒了。由於西洋樓的石料建材不像中國木製結構那樣容易被燒光,殘破的西洋樓群屹立在原址上為時頗久,然而經過八國聯軍的再度摧殘以及清政府垮台後失於保護,經不起時光的侵蝕,逐漸消逝,至今只剩下一些斷石殘磚,供人憑弔。
圓明園遺址上的殘跡,以西洋樓景區最為顯著,成為既往滄桑的「象徵」。象徵的存在令人難以忘懷歷史的遺恨,啟發後世的深思。我曾於春雨裡或秋風中多次徘徊於遺址之上,在微塵間念古思今,眼前呈現悲劇式的美感,湧現強烈的歷史意識。我覺得在遺址上重建圓明園是不必要的,不僅重建後的圓明園是假的,如果手藝難以符合過去,反而難堪。至於為了重建而抹去刻骨銘心的象徵與記憶,更無必要。
圓明園遺址僅見西洋樓殘跡
圓明園焚毀至今,遺址所見唯有西洋樓的殘跡,難怪若干外國學者如艾當(Maurice Adam)與史景遷(Jonathan Spence)均誤以為西洋樓就是圓明園,西洋樓既然是耶穌會士所設計建造,於是也有人誤以為圓明園為外國教士所建;其實,西洋樓僅是圓明園中長春園的一小部分。外國人也誤圓明園為夏宮,中國作者有時也以訛傳訛,如劉陽近著《昔日夏宮圓明園》(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其實,清朝五位皇帝從未視之為夏宮,而是他們一年之中最主要的住所,承德避暑山莊才是夏宮。
圓明三園極大部分是中式庭園設計,為吾華二千年建築文化的菁華。當園之盛時,不愧是「萬園之園」,今殘留的圖片與紀錄猶可喚起昔日榮華的記憶。西洋樓位於乾隆皇帝擴建的長春園北端,這一長條西洋式建築坐落於整個圓明園之中,相當特別。中國受到外國建築的影響固非新鮮事,如唐朝時的中亞影響以及蒙元時期北京的基督教堂,近代中國的通商口岸更多見洋樓。然而,大型西洋建築群出現在中國皇家御園,卻是前所未見的。
乾隆興建西洋樓主要由於對西洋大噴水池的興趣,噴水裝置在中國並不陌生,圓明園四�抴漱坐@的「水木明瑟」就是為了享受噴水的樂趣,但是中國在之前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歐式噴水池結構,而西洋樓的興建,若沒有西洋傳教士主導,無以完成。義大利教士郎世寧(Father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設計歐式噴泉以及搭配的巴洛克建築群,是興建西洋樓最主要的人物。他生長於北義大利,雖受到文藝復興時代巴洛克文化的影響,但畢竟是一個畫家而不是建築師,所以除依賴書本上的模型外,尚須找水動力專家蔣友仁(Father Michel Benoit, 1715-1774),以及其他具有專業知識的教士們相助,當然更有許許多多中國設計師、工程師與工匠參與其事。西洋樓建築群自西向東包括諧奇趣、養雀籠、花園門、迷宮、方外觀、竹亭、海宴堂、大水法、遠瀛觀、線法山、線法牆、方河,先後完成。據蔣友仁說,當乾隆皇帝見到第一座西洋樓出現眼前,甚為喜悅。
巴洛克不是唯一的影響
西洋樓建築群,特別是諧奇趣、方外觀、海宴堂三大建築,高大的建築、雄偉的大理石巨柱,以及富麗的雕塑,凸顯出明顯的巴洛克的影響;不過,巴洛克不是唯一的影響,如海宴堂的主建築固然是巴洛克,但其周圍的長方形建築文藝復興多於巴洛克。方外觀的柱子分明是法國式的,許多室內裝潢頗與凡爾賽宮相似,然而有些建築的明亮窗戶又像洛可可(Rococo)風格。耶穌會士在圓明園中所建立的顯然是一群大雜燴式的歐洲建築。除了歐式設計與建材之外,也增添不少東方格調,如太湖石與竹亭等。最值得注意的是由紅色磚牆所圍繞的西洋樓樓頂,呈現耀眼的琉璃瓦,與隱藏在牆外樹後的西洋樓,好像故意要與中國風格的圓明園切割,以免有不協調之感。西洋樓室內裝潢諸如玻璃窗、地板、時鐘、吊燈、花壇、油畫等等都很西式,特別引人矚目的是法皇路易�怳倥堸e的高布林織品,上面有法國美女圖像。然而仍不免遷就中國品味,如伴隨歐式噴水池的巨型裸體像,就不可能出現。
西洋樓的建置頗有足以稱道之處,如宮殿式的大樓對稱得很好,沒有單調乏味之感。多姿的中式飛簷增添了動感,而屋簷上彩色雕畫更具美感。各個小區莊重寧靜,來往各區的通道無論是橋梁還是環廊,使整區融為一體。龐大的巴洛克主樓及其美妙的雕塑令人驚嘆,對於水池、花草、樹木,堆石等處理也很協調,賞心悅目。當巨型噴水池噴水時,既可悅目,又能悅耳。所有的建築在一狹長的空間裡,洋溢著美感。
不過,若從較為嚴格的眼光來觀察,耶穌會教士業餘的想像力多少缺乏專業訓練。職業建築師不太可能認為是歐式建築的精品,著名建築學專家劉敦楨就不認為西洋樓應該出現在圓明園內。純從設計的角度來看,龐大雄偉的巴洛克建築顯然與精巧玲瓏的中國庭園並不搭調。這也許是為什麼西洋樓被安置於長春園北邊的「邊緣地帶」,並隱藏於林木之中。就此而言,西洋樓與圓明園其他景觀並不是和諧的整體,而是有點像人面獅身的結合。歐式大樓配上唐式彩色琉璃瓦,有點像洋人戴瓜皮帽,很不協調。此類不雅觀可見之於今日珠海的圓明新園,新建的若干西洋樓建築使人想起迪士尼樂園(Disneyland),看起來有趣,但俗不可耐。圓明園西洋樓可說是中西合璧,但合璧得如何,尚有商榷的餘地。
乾隆試圖將西洋建築納入中國文化美感中
西洋樓設計的好壞,不能全由耶穌教士們負責。郎世寧是最主要的設計者,他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藝術技巧來設計西洋樓。他雖是畫家,卻是一個通才。他的藝術才能也有助於庭園設計,在中國的園林設計傳統中,畫家往往是很好的設計家。歐式巴洛克建築的柱子、門窗、走廊等等,特別有賴於繪畫與雕塑技能。但是郎世寧的藝術才具不得不受制於乾隆皇帝的品味,傳教士們投皇上所好甚於設計的完美,使皇上高興甚於展示自己的才能。乾隆皇帝親自查看每一張藍圖,並提出改動意見。為了滿足皇上的需求,必定會扭曲歐洲風格。乾隆皇帝具有文化素養,留下大量的歌詩與書法。他又有極大的造園熱情,他在位時是圓明園最光輝的時期。但他對西洋建築並無真正的興趣,僅僅是愛好龐大的歐式噴水池,而噴水池對他而言,主要是為了娛樂而非美感。中西間概念之異並不那麼容易溝通,乾隆為了維護中國價值,絕對會犧牲西洋品味。如果我們說這是在中國土地上興建西洋建築,不如說試圖將西洋建築納入中國文化與美感環境之中。
重建圓明園是不必要的
圓明園西洋樓景區,不管如何評價,都值得永久保留。但不幸為外國侵略軍所毀,至於英法聯軍統帥額爾金(Lord Elgin)為何在焚掠圓明園之餘,也不放過西洋樓?其心態與動機仍然難以解釋。他為什麼不留下西方文化的一點實物?難道他不喜歡有點中西合璧的樓群?事實是他將西洋樓與圓明園一起燒了。由於西洋樓的石料建材不像中國木製結構那樣容易被燒光,殘破的西洋樓群屹立在原址上為時頗久,然而經過八國聯軍的再度摧殘以及清政府垮台後失於保護,經不起時光的侵蝕,逐漸消逝,至今只剩下一些斷石殘磚,供人憑弔。
圓明園遺址上的殘跡,以西洋樓景區最為顯著,成為既往滄桑的「象徵」。象徵的存在令人難以忘懷歷史的遺恨,啟發後世的深思。我曾於春雨裡或秋風中多次徘徊於遺址之上,在微塵間念古思今,眼前呈現悲劇式的美感,湧現強烈的歷史意識。我覺得在遺址上重建圓明園是不必要的,不僅重建後的圓明園是假的,如果手藝難以符合過去,反而難堪。至於為了重建而抹去刻骨銘心的象徵與記憶,更無必要。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