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大師新傳》百年後,他依舊不孤寂
出身南美哥倫比亞的馬奎斯被譽為「《唐吉訶德》作者塞萬提斯後最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家」,他1982年贏得諾貝爾文學獎,在國際文壇掀起魔幻寫實風潮,代表作《百年孤寂》熱度歷久不衰。
大師身世自然讓書迷好奇,馬奎斯寫過回憶錄《倖存者說》(Living to Tell the Tale),但到他二十八歲初登歐陸戛然而止;1997年,達索‧薩爾迪瓦爾(Dasso Saldivar)以西班牙文為他寫傳《回歸本源》,主力放在對照他的現實遭遇與小說情節,少碰觸傳主的內心世界。從缺多時,最近匹茲堡大學教授馬汀(Gerald Martin)獲馬奎斯授權執筆的英文傳紀《馬奎斯的一生》(Gabriel Garcia Marquez: A Life)終於問世,他費時十七年研究馬奎斯的一生,許多眾說紛紜的傳聞軼事終於水落石出。
《馬奎斯的一生》書影
馬汀替大師寫傳,不辭艱辛訪談三百多人,除了墨西哥文豪卡洛斯‧富安蒂斯(Carlos Fuentes)、差一點當上總統的祕魯一線名家尤薩(Mario Vargas Llosa)以及哥倫比亞詩人、小說家阿爾巴羅‧穆迪斯(Alvaro Mutis),還跨界找上古巴頭子卡斯楚、前西班牙總理Felipe Gonzalez與多位哥倫比亞總統。他更蒐集兩千多頁檔案文件、寫下六千多筆摘要,兩相比較,厚達七百頁的新書活像是生平簡介。
不快樂的童年造就大作家,但馬奎斯的淒慘讓人瞠目結舌。他幼時病瘦羸弱遭父母遺棄,十歲前由外祖父母扶養;和孤兒無異的處境與「痛苦不安的童年」使他害羞內向。新傳中娓娓詳述馬奎斯初見生母的激動,他對風流的父親(有十一個婚生子女、至少四個非婚生子女)更是鄙夷。外祖父去世,馬奎斯困在難言的悲痛中,「那年我八歲」。
他八歲開始讀《天方夜譚》,家族龐大也使馬奎斯自小聽說精采的奇聞異事,啟發過人的想像力。成年後正是哥倫比亞戒嚴與政治迫害荼毒的年代,他放棄讀法律,轉而投身成為勤奮的記者。跑新聞之餘寫小說,馬奎斯二十八歲出版處女作《葉風暴》(Leaf Storm),後來索性辭去工作返鄉寫作。原鄉孕育了馬奎斯小說中潛伏的憂傷,他花一年半狂放大膽寫出自傳體的鄉野異聞,當是一種「激進的治療」,就是1967年出版的《百年孤寂》。
《百年孤寂》引發搶購風潮,銷售數百萬冊,短短時間馬奎斯就成全球知名大作家,賺進大把鈔票。他成名其實也有點運氣,當時正是1963到1970年國際文壇的拉美作家「大爆炸時期」,讓他受西方主流矚目。他後續寫出更多叫好叫座的名著如《獨裁者的秋天》,國際政要如卡斯楚及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都與他結識交好;但馬奎斯從不以此自抬身價,他和普羅大眾走得近,宣布他獲諾貝爾獎時,哥倫比亞計程車司機狂按喇叭慶祝,像自家喜事。
「大爆炸時期」許多拉美文學當紅作家如馬奎斯和尤薩,不是流亡法國就是西班牙,成為好友。但尤薩和馬奎斯因故反目,1976年馬奎斯到墨西哥參加電影首映會巧遇尤薩,馬奎斯上前招呼,尤薩一拳將馬打倒在地。
這段文學公案真相成謎,外界傳言馬奎斯和尤薩妻子過從甚密。新書中評析,馬奎斯對妻子忠實,不像會勾搭人婦。如果不是文人相忌,政治立場也可能使好友漸行漸遠。尤薩調整左派思維,甚至偏右傾斜;馬奎斯始終醉心政治權力,堅持共產路線,儘管從未加入共黨。他也從未讓支持古巴政權的觀點主導創作,曾聲明絕不可能搬到古巴;堅稱自己小說都是「可怖的」真實。大師果然胸中只有藝術,馬奎斯說:作家的革命任務就是把書寫好。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