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0, 2008

生之理》恆定之2/動態的平衡

【聯合報╱潘震澤】 2008.11.10 04:17 am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的這首〈觀書有感〉一半明白寫景,一半暗指為學之道,如果用來形容恆定的觀念,也很貼切。

我們看到「恆定」一詞,難免想到恆常安定的狀態,事實上,身體的內在環境可是瞬息萬變,隨時處於更新狀態,而非毫無動靜的一灘死水。以體溫為例:人體表面不斷有熱量流失到周遭的空氣當中(由溫差造成),新的熱能也源源不絕地從每個細胞產生(尤以某些內臟組織及運動中肌肉為最),經血液循環在全身散布,如此體溫也才能維持在攝氏37度左右,不會直往下掉。

再以血中葡萄糖(血糖)濃度為例:體內每個細胞隨時都需要從血液中吸取葡萄糖,以供維生之需,而造成血糖濃度的不斷下降;同時,血液也從消化道(用餐後三至四小時內)、肝臟、脂肪、肌肉(四小時後)等器官,不斷取得新鮮葡萄糖供應,血糖濃度也得以維持在每公合90毫克(90 mg/dL)上下。

類似體溫與血糖這種體內參數的例子,還有很多,像血液的酸鹼值(7.4)、氧分壓(100 mmHg,動脈血含量)、滲透壓(290 mOsm)與各種離子、養分及廢物濃度,還有血壓(120/70 mmHg),甚至體重等,都受到控制;它們也都有共同的特徵,就是不斷在某個設定值上下波動,而不是完全固定不動。因此,恆定屬於一種「動態」,而非「靜態」的平衡。

事實上,許多人造的自動控制系統,都有人體恆定系統的影子,譬如室內的恆溫裝置,就與體溫控制類似。當我們在恆溫器上設定好溫度,只要室溫高過該設定值,冷氣就會自動開啟,降低室溫;等到室溫降到了設定點,冷氣也就自動關上。溫帶與寒帶地區的暖氣控制,也是一樣。

當然,身體的產熱與散熱,以及冷氣暖氣的開與關,靠的都不是什麼心電感應,而是經由溫度感應器在察知溫度偏離設定點後,所發出的訊號控制。該訊號所引發的機制,會讓上升的溫度下降,或是低落的溫度回升。這種控制模式,通稱為「負回饋」。

因此,任何恆定控制系統,都有幾個必要的組成,像是能偵測參數變化的感應器、能調節設定值的整合器,以及能造成參數改變的作用器等;此外,感應器與整合器、以及整合器與作用器之間,還要有傳訊裝置,缺一不可。

因此,所謂健康,就是體內大多數的恆定控制系統運作正常;所謂生病,也就是某些系統出了問題。人從生到死,無時無刻不受到環境變化、創傷、感染、突變等內外衝擊,人體也隨時進行因應;除非衝擊過猛過大,人體恆定控制系統一般都承受得起長期及反覆的壓力刺激,不至於生病。直到天年將屆,問題才會逐漸呈現。要是年紀尚輕,身體就出了問題,除了某些難以掌握的先天因子外,多數後天因素是可以避免的。這點下回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