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 回憶早期糖廠生活
【聯合報╱沈正堅】 2009.01.12 11:02 am
長年為屏東市地標的糖廠高大煙囪已然拆除,只留下基座供人憑弔了。
(本報資料照片)
碧海泱泱,現出平濤沃壤,蔗田千萬甲,處處削苗忙;盡人力,加生產,但願甘蔗年年早登場,萬戶喜洋洋!煙突巍巍,機聲軋軋,日夜加工忙,爭取環球好市場;盡人力,加生產,要為國家民族增富強,增富強!
曾經有好幾年,每天早上都會聽到擴音器播放的〈台糖進行曲〉,從我家後院便能見到〈進行曲〉裡提到的煙囪,記憶裡那煙囪比檳榔樹還高出很多;每年秋冬開工時期,煙囪噴出的煤灰會落到晾曬在院子裡的衣服上,我卻不曾抱怨,因為那煙囪正是糖廠的地標,而我是台糖子弟。
屏東糖廠曾是遠東最大糖廠
製糖曾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政府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外匯都靠外銷砂糖賺來,台糖公司在早期台灣經濟發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由於蔗糖外銷賺錢,員工福利好,糖廠裡設施齊備,環境優美。
民國47年,正是台糖鼎盛時期,由於家父家母均服務於屏東糖廠,我和弟妹們也就在糖廠成長、就學;回想起在糖廠度過的快樂童年,即使如今已年近花甲,仍如當年吃砂糖般津甜。
糖廠區內的鐵道因車軌距較一般火車小一號,被稱為五分仔車鐵道,也成為特殊景觀。
(本報資料照片)
屏東糖廠當時不但規模在台糖居首,也號稱遠東最大的糖廠。除了製糖工廠外,糖廠還設有與工廠相鄰的宿舍,自成一個社區。每天早上上班前,〈台糖進行曲〉透過喇叭播送到廠區每個角落,拉開一天生活的序幕。
糖廠職工宿舍都是日式黑瓦屋頂木造結構平房,多為連棟,五家一棟,也有雙拼或獨棟木造日式宿舍,大小雖有不同,但格局大致相仿。不論連棟或雙拼、獨棟,各家都是獨門獨院,家家戶戶也都有前後院,前後院多以竹片圍籬或裂瓣扶桑為樹籬。
每次回家,我要行經前院、踏上台階才進入玄關,玄關後的客廳及餐廳、廁所、後廊均為高架懸空木質地板,臥房則為榻榻米。房間以方格拉門或紙門隔間,還記得紙門隔出的壁櫥,裡面既是捉迷藏的躲藏處也是儲藏室,晚上就寢時自壁櫥中取出棉被、墊被、枕頭、蚊帳,五個小孩就鋪陳在約五坪大小的榻榻米上。睡覺前不免在榻榻米上打鬧翻滾一番,躺在榻榻米上聽爸媽講故事,或收聽中廣電台的廣播劇,周六則收聽丁炳燧先生所主持的猜謎晚會,當時收聽廣播就是最大的娛樂。
屏東糖廠的迴廊式建築,目前已很少見。
(本報資料照片)
廚房與浴室為屋內僅有的磚砌水泥地。早期廚房為燒炭的爐灶,後來改為燒煤球的煤球爐。圓柱型的煤球,由煤渣混黏土壓製而成,由糖廠福利機構自製,通常以三輪板車送到家,堆放在柴房。一顆煤球火力正適合燒煮一頓飯,每天晚飯後,媽媽將下層已燃盡的煤球以鐵夾夾出,將上層即將燃盡的煤球置於下層引火,上層再置一新煤球,並將下方風口關閉,爐上置一水壺,以煤球餘溫燒水。次晨打開風口,新煤球很快燃起,母親便趕做早餐與中午的便當。
台糖代用國民學校
屏東糖廠辦公室為頗具特色的巴洛克建築,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
(本報資料照片)
不但廠區自成社區,由於糖廠職工眾多,又正值遷台後的嬰兒潮,子女教育成為各廠製糖任務外的重要工作,各糖廠更自設子弟小學,名為台糖代用國民學校。糖廠子弟小學土地、校舍、維修經費都由各糖廠自行提供,師資也比照糖廠職工聘任支薪,待遇較一般地方教師為優渥。台糖國小老師與學生都是廠區鄰居,老師與家長又是同事,學校與家庭關係密切,更像一個大家庭。
糖廠福利社是我家每個月底的飲食來源。糖廠職工每家在福利社都有記帳本,到月底可賒帳購買米麵食品罐頭,月初則由薪資扣回,可免斷炊。公共浴室由製糖工廠接管引流製糖所產生熱水,提供職工及眷屬洗澡。浴室中央有一大池,裝滿熱水,沐浴者脫光衣褲,以臉盆自池中舀水沐浴,禁止入池;男女兩邊以木板相隔,上下懸空,沿襲日治時代洗湯的規矩。中山堂不時有康樂隊演出,每周六放映電影,中外影片雖都是二輪片,家家戶戶仍然扶老攜幼前往觀賞,頗為熱鬧。
受害的是牙齒
糖廠職工還有一些獨特的福利,例如職工與眷屬分享糖廠產製的砂糖。早期台糖配發砂糖給職工,每三個月配發一次,有眷職工每次配發二十二公斤,無眷職工每次十公斤。配發砂糖會有人來家裡收購,除一部分留用外,大部分都變賣補貼家用。小時候家裡砂糖來源充足,當時除彈珠汽水外少有其他飲料,經常都是喝糖開水,早餐也常吃糖稀飯,當時沒有熱量高與減肥的觀念,最直接受害的是牙齒,但是住糖廠要不吃糖確實很難。
還記得小學三、四年級時,有一次颱風將台糖台東鳳梨工廠的倉庫吹垮,倉庫裡的鳳梨罐頭大多變形無法在市場上販售,便分配給台糖職工,每家都有許多鳳梨罐頭,那一陣子連小學裡都瀰漫著鳳梨味。1960年後期,越戰方酣,台糖得標供應越南美軍番茄,台糖農業專家種植番茄不難,但是要種出大小一樣、紅度相同的番茄不簡單。交貨時嚴格挑選合格品,剔退的番茄又成員工福利,以一公斤兩角的價錢賣給職工,又是一陣子大吃特吃番茄,吃不完做番茄醬保存,台糖人早學會老美吃番茄醬了。
糖廠還自製醬油、冰棒和健素糖,福利社後方的醬油廠整齊排列著一口口大醬缸,每次走過都能嗅到空氣中飄盪的醬油香,純豆麥釀製的醬油為糖廠較少為人知的特產。
在那個年代,糖廠冰店是年少學生聚會、年輕情侶約會的好去處。無論兩角一支的清冰、四角一支的方形酵母冰棒、六角的花生或紅豆冰棒,依經濟狀況或個人喜好各有選擇,都是夏天的消暑聖品。手持冰棒在高大芒果樹蔭下或高談闊論,或卿卿我我,正是最好的享受。
糖廠另一特產為健素糖。糖廠利用製糖產出的糖蜜養殖酵母菌,除生產酒精外,酵母菌繁殖到臨界點後加溫乾燥製成酵母粉,酵母粉壓製成酵母片。初期酵母片只在糖廠福利社販售,糖廠職工深知其營養價值,要求子女午餐後吃二十顆,午餐後返校途中,只見學童自口袋中一顆顆取出往口中送,人人動作一致,成為一時的現象。後來產量增加,對外推廣,增加各色糖衣,改名健素糖。酵母片多吃易黏牙,後來在酵母粉中加糖,同時改進壓片硬度,吃起來較為鬆軟。
糖蜜除了養殖酵母菌、生產酒精與健素糖外,也是糖廠鋪路的材料。早期柏油路不是那麼普遍,郊區鄉間道路大多是土路,糖廠利用製糖的石灰廢料與製糖產生的糖漿廢料混合鋪路面,再予壓平。石灰是白色,混了糖漿成淺乳黃色,廠區道路就是淺乳黃色。由於石灰廢料已成細粉,壓平的馬路表面非常光平,騎起腳踏車平順舒服,但似乎不如水泥或柏油路面堅固耐用,後來就全面改鋪柏油路。
摸魚的歲月
糖廠製糖過程中清洗、煮沸、冷卻等工作需要大量用水,水源來自貫穿屏東市區的萬年溪。每年開工前,糖廠要將位於仁愛路底與自由路交口的萬年溪水門關閉,河水積滿後會順著水門邊的一條渠道流進製糖工廠。河水經過製糖過程後產生不同的廢水或汙水,有些廢水是乾淨的熱水,部分引流到公共澡堂,供應職工與眷屬洗澡,另一部分降溫後放流。記憶中,開工期間尤其夜間,廠區到處煙霧氤氳,空氣中還瀰漫著糖漿的氣味,高大的煙囪與廠房燈光閃爍,機器徹夜運轉機聲隆隆,還不時傳出排放蒸氣的巨響,熱鬧卻又帶著幾分神祕。
一些摻雜著糖蜜的汙水排放到廠區南邊的殺蛇溪,成為另一段美好童年回憶的源頭。或許是糖蜜的滋養,殺蛇溪裡有許多河蝦與蛤蜊,魚類都是身上有五彩斑紋的小魚,我們不但在河中戲水摸魚,捉河蝦更饒富趣味。
假期的午後,我們會先到飼料店買一斤細糠,也就是糙米外層的糠皮,以慢火炒香後放涼,然後取一些剩飯拌在一起,並揉捏成飯糰,製成捉蝦的餌。另外還要收集裝醬瓜的玻璃瓶,瓶口小而肚量大,用作捕蝦的甕,並以麻繩一端綁瓶口,另一端綁短竹竿。抵達河邊後,將飯糰掰一小塊黏貼在瓶口內側,丟入水中,將竹竿插入岸邊土中固定;每隔一段距離置一瓶,戲耍之間不時檢視玻璃瓶,很輕易便能收獲瓶中亂竄的河蝦,歡呼聲也就此起彼落。黃昏時提著一簍河蝦回家,母親會和麵炸蝦餅,那種香脆夾帶著收穫的喜悅,實在是至今難忘的人間美味。
台糖的光榮輝煌已隨台灣經濟發展走入歷史,糖廠生活卻是深深烙在心版的美麗記憶;有一天我們這一代會老成凋零,也許糖廠溫馨的童年生活記憶也會隨著灰飛煙滅。
【2009/01/12 聯合報】@ http://udn.com/
長年為屏東市地標的糖廠高大煙囪已然拆除,只留下基座供人憑弔了。
(本報資料照片)
碧海泱泱,現出平濤沃壤,蔗田千萬甲,處處削苗忙;盡人力,加生產,但願甘蔗年年早登場,萬戶喜洋洋!煙突巍巍,機聲軋軋,日夜加工忙,爭取環球好市場;盡人力,加生產,要為國家民族增富強,增富強!
曾經有好幾年,每天早上都會聽到擴音器播放的〈台糖進行曲〉,從我家後院便能見到〈進行曲〉裡提到的煙囪,記憶裡那煙囪比檳榔樹還高出很多;每年秋冬開工時期,煙囪噴出的煤灰會落到晾曬在院子裡的衣服上,我卻不曾抱怨,因為那煙囪正是糖廠的地標,而我是台糖子弟。
屏東糖廠曾是遠東最大糖廠
製糖曾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政府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外匯都靠外銷砂糖賺來,台糖公司在早期台灣經濟發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由於蔗糖外銷賺錢,員工福利好,糖廠裡設施齊備,環境優美。
民國47年,正是台糖鼎盛時期,由於家父家母均服務於屏東糖廠,我和弟妹們也就在糖廠成長、就學;回想起在糖廠度過的快樂童年,即使如今已年近花甲,仍如當年吃砂糖般津甜。
糖廠區內的鐵道因車軌距較一般火車小一號,被稱為五分仔車鐵道,也成為特殊景觀。
(本報資料照片)
屏東糖廠當時不但規模在台糖居首,也號稱遠東最大的糖廠。除了製糖工廠外,糖廠還設有與工廠相鄰的宿舍,自成一個社區。每天早上上班前,〈台糖進行曲〉透過喇叭播送到廠區每個角落,拉開一天生活的序幕。
糖廠職工宿舍都是日式黑瓦屋頂木造結構平房,多為連棟,五家一棟,也有雙拼或獨棟木造日式宿舍,大小雖有不同,但格局大致相仿。不論連棟或雙拼、獨棟,各家都是獨門獨院,家家戶戶也都有前後院,前後院多以竹片圍籬或裂瓣扶桑為樹籬。
每次回家,我要行經前院、踏上台階才進入玄關,玄關後的客廳及餐廳、廁所、後廊均為高架懸空木質地板,臥房則為榻榻米。房間以方格拉門或紙門隔間,還記得紙門隔出的壁櫥,裡面既是捉迷藏的躲藏處也是儲藏室,晚上就寢時自壁櫥中取出棉被、墊被、枕頭、蚊帳,五個小孩就鋪陳在約五坪大小的榻榻米上。睡覺前不免在榻榻米上打鬧翻滾一番,躺在榻榻米上聽爸媽講故事,或收聽中廣電台的廣播劇,周六則收聽丁炳燧先生所主持的猜謎晚會,當時收聽廣播就是最大的娛樂。
屏東糖廠的迴廊式建築,目前已很少見。
(本報資料照片)
廚房與浴室為屋內僅有的磚砌水泥地。早期廚房為燒炭的爐灶,後來改為燒煤球的煤球爐。圓柱型的煤球,由煤渣混黏土壓製而成,由糖廠福利機構自製,通常以三輪板車送到家,堆放在柴房。一顆煤球火力正適合燒煮一頓飯,每天晚飯後,媽媽將下層已燃盡的煤球以鐵夾夾出,將上層即將燃盡的煤球置於下層引火,上層再置一新煤球,並將下方風口關閉,爐上置一水壺,以煤球餘溫燒水。次晨打開風口,新煤球很快燃起,母親便趕做早餐與中午的便當。
台糖代用國民學校
屏東糖廠辦公室為頗具特色的巴洛克建築,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
(本報資料照片)
不但廠區自成社區,由於糖廠職工眾多,又正值遷台後的嬰兒潮,子女教育成為各廠製糖任務外的重要工作,各糖廠更自設子弟小學,名為台糖代用國民學校。糖廠子弟小學土地、校舍、維修經費都由各糖廠自行提供,師資也比照糖廠職工聘任支薪,待遇較一般地方教師為優渥。台糖國小老師與學生都是廠區鄰居,老師與家長又是同事,學校與家庭關係密切,更像一個大家庭。
糖廠福利社是我家每個月底的飲食來源。糖廠職工每家在福利社都有記帳本,到月底可賒帳購買米麵食品罐頭,月初則由薪資扣回,可免斷炊。公共浴室由製糖工廠接管引流製糖所產生熱水,提供職工及眷屬洗澡。浴室中央有一大池,裝滿熱水,沐浴者脫光衣褲,以臉盆自池中舀水沐浴,禁止入池;男女兩邊以木板相隔,上下懸空,沿襲日治時代洗湯的規矩。中山堂不時有康樂隊演出,每周六放映電影,中外影片雖都是二輪片,家家戶戶仍然扶老攜幼前往觀賞,頗為熱鬧。
受害的是牙齒
糖廠職工還有一些獨特的福利,例如職工與眷屬分享糖廠產製的砂糖。早期台糖配發砂糖給職工,每三個月配發一次,有眷職工每次配發二十二公斤,無眷職工每次十公斤。配發砂糖會有人來家裡收購,除一部分留用外,大部分都變賣補貼家用。小時候家裡砂糖來源充足,當時除彈珠汽水外少有其他飲料,經常都是喝糖開水,早餐也常吃糖稀飯,當時沒有熱量高與減肥的觀念,最直接受害的是牙齒,但是住糖廠要不吃糖確實很難。
還記得小學三、四年級時,有一次颱風將台糖台東鳳梨工廠的倉庫吹垮,倉庫裡的鳳梨罐頭大多變形無法在市場上販售,便分配給台糖職工,每家都有許多鳳梨罐頭,那一陣子連小學裡都瀰漫著鳳梨味。1960年後期,越戰方酣,台糖得標供應越南美軍番茄,台糖農業專家種植番茄不難,但是要種出大小一樣、紅度相同的番茄不簡單。交貨時嚴格挑選合格品,剔退的番茄又成員工福利,以一公斤兩角的價錢賣給職工,又是一陣子大吃特吃番茄,吃不完做番茄醬保存,台糖人早學會老美吃番茄醬了。
糖廠還自製醬油、冰棒和健素糖,福利社後方的醬油廠整齊排列著一口口大醬缸,每次走過都能嗅到空氣中飄盪的醬油香,純豆麥釀製的醬油為糖廠較少為人知的特產。
在那個年代,糖廠冰店是年少學生聚會、年輕情侶約會的好去處。無論兩角一支的清冰、四角一支的方形酵母冰棒、六角的花生或紅豆冰棒,依經濟狀況或個人喜好各有選擇,都是夏天的消暑聖品。手持冰棒在高大芒果樹蔭下或高談闊論,或卿卿我我,正是最好的享受。
糖廠另一特產為健素糖。糖廠利用製糖產出的糖蜜養殖酵母菌,除生產酒精外,酵母菌繁殖到臨界點後加溫乾燥製成酵母粉,酵母粉壓製成酵母片。初期酵母片只在糖廠福利社販售,糖廠職工深知其營養價值,要求子女午餐後吃二十顆,午餐後返校途中,只見學童自口袋中一顆顆取出往口中送,人人動作一致,成為一時的現象。後來產量增加,對外推廣,增加各色糖衣,改名健素糖。酵母片多吃易黏牙,後來在酵母粉中加糖,同時改進壓片硬度,吃起來較為鬆軟。
糖蜜除了養殖酵母菌、生產酒精與健素糖外,也是糖廠鋪路的材料。早期柏油路不是那麼普遍,郊區鄉間道路大多是土路,糖廠利用製糖的石灰廢料與製糖產生的糖漿廢料混合鋪路面,再予壓平。石灰是白色,混了糖漿成淺乳黃色,廠區道路就是淺乳黃色。由於石灰廢料已成細粉,壓平的馬路表面非常光平,騎起腳踏車平順舒服,但似乎不如水泥或柏油路面堅固耐用,後來就全面改鋪柏油路。
摸魚的歲月
糖廠製糖過程中清洗、煮沸、冷卻等工作需要大量用水,水源來自貫穿屏東市區的萬年溪。每年開工前,糖廠要將位於仁愛路底與自由路交口的萬年溪水門關閉,河水積滿後會順著水門邊的一條渠道流進製糖工廠。河水經過製糖過程後產生不同的廢水或汙水,有些廢水是乾淨的熱水,部分引流到公共澡堂,供應職工與眷屬洗澡,另一部分降溫後放流。記憶中,開工期間尤其夜間,廠區到處煙霧氤氳,空氣中還瀰漫著糖漿的氣味,高大的煙囪與廠房燈光閃爍,機器徹夜運轉機聲隆隆,還不時傳出排放蒸氣的巨響,熱鬧卻又帶著幾分神祕。
一些摻雜著糖蜜的汙水排放到廠區南邊的殺蛇溪,成為另一段美好童年回憶的源頭。或許是糖蜜的滋養,殺蛇溪裡有許多河蝦與蛤蜊,魚類都是身上有五彩斑紋的小魚,我們不但在河中戲水摸魚,捉河蝦更饒富趣味。
假期的午後,我們會先到飼料店買一斤細糠,也就是糙米外層的糠皮,以慢火炒香後放涼,然後取一些剩飯拌在一起,並揉捏成飯糰,製成捉蝦的餌。另外還要收集裝醬瓜的玻璃瓶,瓶口小而肚量大,用作捕蝦的甕,並以麻繩一端綁瓶口,另一端綁短竹竿。抵達河邊後,將飯糰掰一小塊黏貼在瓶口內側,丟入水中,將竹竿插入岸邊土中固定;每隔一段距離置一瓶,戲耍之間不時檢視玻璃瓶,很輕易便能收獲瓶中亂竄的河蝦,歡呼聲也就此起彼落。黃昏時提著一簍河蝦回家,母親會和麵炸蝦餅,那種香脆夾帶著收穫的喜悅,實在是至今難忘的人間美味。
台糖的光榮輝煌已隨台灣經濟發展走入歷史,糖廠生活卻是深深烙在心版的美麗記憶;有一天我們這一代會老成凋零,也許糖廠溫馨的童年生活記憶也會隨著灰飛煙滅。
【2009/01/12 聯合報】@ http://udn.c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