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02, 2009

生之理》三談「公民科學素養」

【聯合報╱潘震澤】 2009.03.02 04:12 am


「科學」這個名詞及其內容都是舶來品。現代科學發軔於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至今也不過四百多年歷史。雖說自明代起,就有西方傳教士將科學新知傳入中國,但在清末廢除科舉、開辦新學以前,學子讀的都是四書五經,寫的則是八股的論文,對科學自是一竅不通。

誠然,不懂幾何、代數、微積分等數學,自不代表國人不懂算學;不懂物理工程之學,也不代表中國沒有傲人的建築與工藝產品;不懂解剖生理,中醫一樣給人看病;不懂生物遺傳原理,農牧業者也能夠育種。問題是,技術不等同科學;科學是客觀的系統之學,不但能解釋既有事實與現象,經得起反覆驗證,還可進一步做出可靠之推論。如果只有技術但不懂原理,就好比只會修車而不會造車,難以突破創新是必然的結果。

華人社會對知識一向尊重,要求學子專心向學,並非難事。再加上升學主義的推波助瀾,國內學子一般的數理化知識,向來不差。根據2006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國際學生評量方案(PISA),對五十七個國家地區十五歲學生所做的評量,台灣學子的科學素養排名第四,在芬蘭、香港及加拿大之後,表現相當優異。

PISA對科學素養的要求,不只是名詞解釋等記誦之學,還要求能活用科學知識,包括發現問題以及從證據中取得結論,從而能夠了解大自然以及由人類活動所引起的改變,並做出決定。因此,PISA的考題都先有一篇兩三百字的短文,有的還附圖,然後才是一系列簡答題或是非題,共有一○八題之多。這個考試與美國國家基金會用來評估成年人科學素養的是非題相比,難度高多了;美國學子的PISA成績位於正中,不算出色。

PISA的考試方式並非創新,但可看出科學素養講究的不是你記得多少科學知識,而是活用這份知識的能力。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米勒教授提過另一個評估公民科學素養的簡單方法,就是:「能夠閱讀《紐約時報》每周二出刊的科學版,那可是世界一流的科學寫作。」我想這才是重點所在。

絕大多數人在出校門後,不會吃科學這行飯,但生活裡卻不可能不與科學沾點邊,尤其是許多切身的議題,像能源危機、地球暖化、幹細胞研究、基因篩檢、藥物殘留等,都與科學有關;能夠理解報章雜誌的科學報導,並做出判斷,自然是現代公民應有的本事。現行公民科學素養測驗或許失之過簡,但今日學子是明日棟梁,從國內學子在PISA測驗的表現來看,國內科學教育大抵不差,這是科教工作者值得欣慰,並應繼續努力的目標。

【2009/03/02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