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0, 2009

台北學系列》一座迷戀自然的城市

【聯合報╱劉克襄】 2009.04.20 03:27 am



台北學系列之10》一座迷戀自然的城市
策畫: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聯合副刊

台北人愈來愈清楚自然在生活裡扮演的重要性,不下於經濟。台北人遠比許多華人城市,擁有更多生態環保的共識……

其實台北人眷戀自己的城市



放諸全世界,台北可能是山徑密度最高的城市。
劉克襄攝影
台北人旅居他城,若是生活在沒有山海的都會裡,可能不容易習慣吧。

想想看,上班時抬頭望向窗外,遠方竟無山巒。或者,海洋不在郊區,難以很快抵達。這樣的生活還有何樂趣可言?

其實,台北人比其他都會的市民,更眷戀自己的城市,更嚮往城郊的居住。只是自己還不是那麼清楚。

台北人也不只習慣親近自然,還保持高密度的利用。到了例假日,城裡的市民多半愛走向山林和水岸。

說到山林,台北盆地周遭,環繞著層層錯落的山巒。這些郊山像洋蔥皮,綿密地把台北包裹著。四個方向的山又各具特色。卵石紅土的林口台地,安山岩的大屯山,砂岩頁岩的二格山,變質頁岩的大桶山。不同的山塊,各自展現了迥異的地質,連植物景觀都不甚相似。

山塊不同,登山內容亦豐富了。再放諸全世界的都會,台北可能是山徑密度最高的城市。


晚近一些登山入口,都豎有翔實的登山步道地圖。
劉克襄攝影
無數的山徑,散布在這些區域的森林裡。昔時的古道、保甲路、保線路、產業道路和森林小徑,加上晚近的自然步道,展現了山徑美學的多樣內容。

透過山徑的引領,台北郊山的內容,跟城裡的餐廳一樣琳琅滿目。喜愛山區健行的人,接觸久了,相信都能感受到這種豐富的氛圍,也可各憑喜好,選擇不同的郊野路線。

配合山徑的豐富,晚近一些登山入口,都豎有翔實的登山步道地圖。步道途中還設有各種解說牌。有時,從一個解說牌的內容,還可鑑知當地市民對自然環境的認識,是否達到一定程度的成熟。台北郊區的解說牌,密度甚高,且偏向自然科學和地方人文內涵,似乎反映了台北市民擁有高水準的登山才質。

山路是市民假日生活美學的一部分


最近,市政府選擇好幾條熱門步道。在登山入口,興建各地山區的門面意象,展現此條山路的特色,讓行山者不只容易發現入口,市民也被提醒,山路是市民假日生活美學的一部分。

此一概念之執行,在自然環境意識逐漸成熟的過程裡,無疑會愈加彰顯。郊區森林細膩地鋪木拓路,步道誠品書店化,山徑國家公園化,恐怕是未來的趨勢。

過去,隨著登山健行活動興旺,山上順勢會出現許多餐飲娛樂的店面和花園農場,搭配登山休閒的風潮。早年土雞城、卡拉ok店的林立,讓人記憶猶新。現今,到了假日,許多農地釋放,供上班族租地耕作,努力當一天農夫。此後市民農園、有機菜圃於焉可見,蔚成工作假期。

都會人熱愛郊野環境,相關產業在城市亦相對活絡。儘管景氣低迷,台北戶外休閒的用品店卻逆勢上揚,一家接一家的店面出現。中山北路一段,師大附中信義路段允為地標。全世界各地知名登山廠牌,在台北的登山休閒用品店,皆可輕易買到。這一新市容景象,饒富深意。我的解讀更浪漫:台北的山巒跟都會的關係,其實比過往都更緊密的結合。

只是,市民或許嚮往著搬遷到風景秀麗的郊山居住,但多數人還是得擠居在盆地裡。政府公部門則針對市民的需求,在不同的區域,規畫了大小綠地的公園。

早年的老舊公園,諸如植物園、北投公園和二二八和平公園等,形式單一,缺乏現代生態思維,晚近都在逐步改變風貌,或重修步道,改為枕木的內涵。

有些小型社區公園經由社造,常有先進的想法。比如利用有限的空間,將原本的小池或水圳改造為生態池,栽種各種細膩的水生保育類植物,呈現一個美麗的自然小世界。此一規模耗費的照顧成本,當然就相對提高,永續性亦教人擔心。但這種想法,也正好反映了此間市民對綠色空間的精緻渴求。

假如淡水河、基隆河更清澈


除了山林,台北人對水岸空間,擁有同樣的喜愛情結。

遊客最多的東北角和北海岸,晚近都規畫許多海岸的自然步道,搭配遊憩空間,讓人們更愉悅而方便地接近,或遠眺海洋。不少條山腳溪流的上游,紛紛以生態工法整治,新的公園多有孩童可以嬉戲的親水設施。

自然溼地的保育也陸續被規畫出來,除了大型的關渡自然公園成功興築,不少靠盆地山腳的湖泊和水塘,都放棄過去庭園山水的建築美學,逐漸放入現代生態溼地環境的元素。


台大生態池是成功的溼地保育空間。
劉克襄攝影
我們看到了不少值得喝采的成功例子,台灣大學舟山路生態池周遭地景的改變,或許就值得表彰。

它原本是一個農業耕地,道路封閉後,原先的百年水圳環境,重新改造,煥然成為一個符合鄉野水岸的生態環境。同時,營造出一個新綠色美學的溼地空間。

綜觀之,台北人愈來愈清楚自然在生活裡扮演的重要性,不下於經濟。台北人遠比許多華人城市,擁有更多生態環保的共識。

乍看,台北一如其他都會,彷彿是一個生活步調和節奏都很快的環境。但實質上,在自然這一區塊裡,它規畫出了許多舒緩的空間。緩慢的生活思維和飲食,如何跟自然和諧對話,都在這兒這時,悄然地盛行著,緩衝著往前的腳步。城市裡面在快轉,城郊卻趨於停滯。

台北還沒處理成功的,缺乏對話信心的,恐怕是淡水河和基隆河。二條河的整治需要相當大的決心和執行力。假如這二條河更加清澈,親水空間改善,水岸文化也成熟時,這個城市的山水特色,以及環境的自主意識會更加圓熟。

有時,我都會懷疑,唯有這兩條河的成功改造,台北市民才會更清楚自己城市的特質為何。清楚了解熱鬧的商業中心,僅止於三四區,難以再擴大,但綠色的山巒綿延周遭,挾帶著幾條河川的迤邐,浩浩遠遠,連接到更高的山巒。

這個論述在地球暖化愈加嚴重,油價日益高漲的時代,正逐漸被強化出來。台北人早就在迷戀自然,但日後會愈清楚感覺,竟是非娶不可。

●「台北學」系列講座:劉克襄主講「台北綠色觀察路線」,4月22日晚上七時於實踐大學(台北市大直街70號)A401舉行。

【2009/04/19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