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地名密碼
楊渡 (20060817)
故事不是從荷蘭人開始,自然不是結束於荷蘭人。漢族來了以後,整個情勢慢慢轉變。台灣變成是漢族和凱達格蘭人為主的地方。但凱達格蘭人是一個母系社會,而偏偏漢族移民來的都是男人,所以,就變成大量的通婚。以狩獵為主的生產方式,逐步被農業所取代,社會的整個社會形態也慢慢轉變了。
事實上現在的台北還遺留著許多凱達格蘭族的地名。像中國時報所在的萬華,古稱「艋舺」「蟒甲」「蚊甲」「莽葛」,這是凱達格蘭語Moungar 的音譯,它原意是指獨木舟,及獨木舟聚集的地方。當時艋舺靠淡水河,平野肥沃,魚產豐盛,凱達格蘭人靠射魚,種一點茶葉、蕃薯就足以維生。如果要交易,就划著獨木舟,沿淡水河上新店溪,和當地開墾的漢族交易。因為艋舺盛產蕃薯,又被稱為「蕃薯仔市」。後來漢族喜歡文雅的名詞,竟改名為「歡慈市街」。
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寫到:「沙間一舟,獨木鏤成,名曰莽葛,蓋番舟也。」「番人夫婦,乘莽葛射魚,歌聲竟夜不輟。」這時代的艋舺,舟車集中,平埔與漢族交易,男女通婚,射魚烤地瓜,夜半唱歌,其快樂大約不會少於後來最繁華的華西街時代吧。
艋舺的地名只是一端。其它如以孔廟而聞名的大龍峒,有「大龍」有「孔廟」,名稱彷彿非常中國,但究其實,它是源自凱達格蘭語「Paronpon」本來的譯名是「巴琅泵」。等到漢人來開墾的漸漸多起來,尤其是福建同安人最多,就變成「大隆同」,又是「興隆」又是「同安」,非常吉利。乾隆年間,漢族移民多到一定程度,就開始蓋起寺廟「劍潭古寺」(現在已遷至大直),嘉慶年間建了保安宮,祀奉保生大帝。至此,這個地區已基本漢化了。名為大龍峒,只是早晚的事罷了。
漢族移民愈來愈多,不僅會影響達格蘭族的生活空間,更因為移民者的互相鬥爭,而造成械鬥。清朝雍正初年,移民的漳州人從台北縣萬里的八里坌移居至基隆的牛稠港虎子山附近,稱為「崁仔頂街」,這是基隆街市創建的開始。到了乾隆年間,又建了新店街、暗街子街等等,土地日漸開拓。道光年間(西元1840年),基隆港口附近已有居民七百多戶。
嘉慶年間,泉州的移民也漸漸自南部北上,但因為能夠開墾的土地有限,他們被迫向山地發展,和凱達格蘭族爭搶土地的開發及資源,也就是以今日暖暖街的附近為中心,附近的漢人、平埔族都在暖暖街這一帶交易,非常繁榮。
但是,漳州、泉州的居民,可能因為田土的邊界糾紛或是爭搶灌溉水渠不合,雙方時常發生衝突,慢慢地,由小衝突演變成大械鬥。咸豐十年(西元1851年)八月,漳州、泉州人在魴頂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械鬥,雙方動員全部的人,死者多達108人,從此,漳州人與泉州人結下了仇恨,糾紛不斷。而108位死者的骨骸就安葬在今日安樂區的義民廟內。
慘烈的械鬥成為長久的仇恨。直到清朝末年,才由地方有識之士諄諄善誘,以普渡賽會等各種形式,讓雙邊以宗教儀式,代替血腥的鬥爭,仇恨方才終止。
故事不是從荷蘭人開始,自然不是結束於荷蘭人。漢族來了以後,整個情勢慢慢轉變。台灣變成是漢族和凱達格蘭人為主的地方。但凱達格蘭人是一個母系社會,而偏偏漢族移民來的都是男人,所以,就變成大量的通婚。以狩獵為主的生產方式,逐步被農業所取代,社會的整個社會形態也慢慢轉變了。
事實上現在的台北還遺留著許多凱達格蘭族的地名。像中國時報所在的萬華,古稱「艋舺」「蟒甲」「蚊甲」「莽葛」,這是凱達格蘭語Moungar 的音譯,它原意是指獨木舟,及獨木舟聚集的地方。當時艋舺靠淡水河,平野肥沃,魚產豐盛,凱達格蘭人靠射魚,種一點茶葉、蕃薯就足以維生。如果要交易,就划著獨木舟,沿淡水河上新店溪,和當地開墾的漢族交易。因為艋舺盛產蕃薯,又被稱為「蕃薯仔市」。後來漢族喜歡文雅的名詞,竟改名為「歡慈市街」。
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寫到:「沙間一舟,獨木鏤成,名曰莽葛,蓋番舟也。」「番人夫婦,乘莽葛射魚,歌聲竟夜不輟。」這時代的艋舺,舟車集中,平埔與漢族交易,男女通婚,射魚烤地瓜,夜半唱歌,其快樂大約不會少於後來最繁華的華西街時代吧。
艋舺的地名只是一端。其它如以孔廟而聞名的大龍峒,有「大龍」有「孔廟」,名稱彷彿非常中國,但究其實,它是源自凱達格蘭語「Paronpon」本來的譯名是「巴琅泵」。等到漢人來開墾的漸漸多起來,尤其是福建同安人最多,就變成「大隆同」,又是「興隆」又是「同安」,非常吉利。乾隆年間,漢族移民多到一定程度,就開始蓋起寺廟「劍潭古寺」(現在已遷至大直),嘉慶年間建了保安宮,祀奉保生大帝。至此,這個地區已基本漢化了。名為大龍峒,只是早晚的事罷了。
漢族移民愈來愈多,不僅會影響達格蘭族的生活空間,更因為移民者的互相鬥爭,而造成械鬥。清朝雍正初年,移民的漳州人從台北縣萬里的八里坌移居至基隆的牛稠港虎子山附近,稱為「崁仔頂街」,這是基隆街市創建的開始。到了乾隆年間,又建了新店街、暗街子街等等,土地日漸開拓。道光年間(西元1840年),基隆港口附近已有居民七百多戶。
嘉慶年間,泉州的移民也漸漸自南部北上,但因為能夠開墾的土地有限,他們被迫向山地發展,和凱達格蘭族爭搶土地的開發及資源,也就是以今日暖暖街的附近為中心,附近的漢人、平埔族都在暖暖街這一帶交易,非常繁榮。
但是,漳州、泉州的居民,可能因為田土的邊界糾紛或是爭搶灌溉水渠不合,雙方時常發生衝突,慢慢地,由小衝突演變成大械鬥。咸豐十年(西元1851年)八月,漳州、泉州人在魴頂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械鬥,雙方動員全部的人,死者多達108人,從此,漳州人與泉州人結下了仇恨,糾紛不斷。而108位死者的骨骸就安葬在今日安樂區的義民廟內。
慘烈的械鬥成為長久的仇恨。直到清朝末年,才由地方有識之士諄諄善誘,以普渡賽會等各種形式,讓雙邊以宗教儀式,代替血腥的鬥爭,仇恨方才終止。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