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美國柯笛書店 吹熄燈號
【喻麗清/舊金山採訪報導】
七月九日是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南大門電報街上的柯笛(Cody's)書店五十周年慶,原本應當大肆慶祝,當天書店老闆安迪‧羅斯(Andy Ross)卻黯然宣布了書店關門結束營業的消息。這座大學名校旁的金字招牌校園書店,從此走入歷史。
閱讀風氣低落,理想主義的獨立小書店一方面要對抗大型連鎖書店的侵略,一方面網路資訊普及、取得便利,向現實低頭其實是意料中事,全球皆然。但是接手十五年來賠了一百萬美元的老闆安迪,在切那個五十周年慶的大蛋糕時,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他寫好的告別演說,念了一半就哽咽得難以為繼,由太太接過去念完。
資訊快速檢索,但有誰得到更多時間?
「哪兒是智慧?我們在知識中失落了;哪兒是知識?我們在資訊裡迷失了。」安迪的告別演講中,用兩句詩人艾略特的名句,表明他內心對現代人遠離書本的質疑。真正愛書的人心知肚明:我們看書,要追尋的並不僅僅是資訊,也不全是為了知識,更多的是想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智慧。艾迪的話說得語重心長:「資訊更快速地檢索出來,但我們有誰得到更多時間?我們還有時間細細品味曠世名著,像《戰爭與和平》?還有人有餘裕把自己推進湯瑪斯‧曼《魔山》的複雜萬端?我們有時間去思索古希臘悲劇Oresteia中永恆的真相嗎?」
柯笛書店電報街總店關門,雖是書迷的大損失,但是柏克萊加州大學的Bancroft圖書館卻喜出望外。因為書店最出名的作家現場朗讀和對談的錄音帶、錄影帶等珍貴史料都將捐贈,單是1991到1998年就有七百六十九捲。
反越戰,爭取言論自由的學運灘頭堡
到底是走過半世紀的書店,柯笛書店不只是買賣書本的商業場地,更成為歷史的發生現場。全美國最容忍社會主義、最疼惜無殼蝸牛無家可歸者的地方就在柏克萊的「人民公園」,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這個公園就在柯笛旁邊。
五十年前創辦人柯笛夫婦的小書店,先是開在校園北門口的油克利(Euclid)街上,面積很小,他們把全部的財產五千美元,都投資在心愛的書上。1965年才搬到電報街上來,好像命中注定要在柏克萊的學運歷史上插一腳。搬來後兩三年,柏克萊加大就因為反越戰,鬧出了驚動全美國的校園示威事件。當時的州長雷根派民兵進校園來鎮壓,學生受不住軍警的催淚彈和警棍,節節敗退,柯笛立刻成了當時的急救中心。新聞驚動全國,也驚醒了所有的大學生,反越戰的名聲把柯笛推上了嬉皮時代的最前線。
所以在識者眼中,柯笛的關門不只象徵資本主義的勝利,從歷史意義衡量,也是對社會正義冷漠的開始。柏克萊的大學生一向以關心社會、放眼世界為己任,柯笛書店幾乎就是這種精神的旗手。如今連它也不敵市場經濟,怎不令人唏噓?
柯笛代表一種理念,不只是一家書店
我1978年搬到柏克萊,對校園口的電報街真是景仰有加,每天中飯時間都會在街上來回走一趟。不是去中餐館吃個午飯,就是走到柯笛看看書店門口的花、翻翻書店裡的書。後來,買花的比買書的人多了。後來,翻書的比買書的人多了。再後來,書店裡居然騰出一個喝咖啡的角落來了,每下愈況。
創辦人柯笛先生去世前六年(1977年),把書店頂讓給當時只有三十歲的小伙子安迪。安迪慕名買下,柯笛的理念一直在他心中長存,他從來沒想改換書店的名字。在柏克萊人心中,柯笛代表了一種理念Idea,不再只是一家書店一棟建築而已。1986 年他把柯笛擴大整修了一番,高天花板、懸空的進口迴廊加上玻璃窗的現代化外觀,看起來簡直像一座透明的圖書館。
說起柯笛最風光的一天,要算請到前總統卡特來簽名售書,兩小時不到就售出一千六百多本。卡特的書叫《關鍵性的錯誤》(A Critical Mistake),寫的是當時美國人被伊朗脅持當人質的事件。不過,書店最擁擠的一天卻不是總統來訪,而是拳王阿里亮相。阿里談吐幽默風度翩翩,不知迷倒多少粉絲,尤其他曾因反戰拒絕徵召入伍而被放逐海外多年,加大學生對他尤其崇拜。
不是所有名人來簽名打書都會受歡迎,也有給書店惹來麻煩的時候。比如女性雜誌Ms.總編輯來柏克萊替新書造勢,店外圍滿舉牌抗議示威的人。那時柏克萊正推行禁菸運動,禁菸主義者正好藉機打對台造勢,抗議女性雜誌刊登大量香菸廣告。
書迷失落,完全找不到買書的地方
一家書店的興衰,能跟政治、跟社會、跟一所大學和大學附近的大學城這樣緊密結合的,除了柯笛,在哪兒能找到第二家呢?
有位柏克萊的博士生在柯笛網站上留言:「自從電報街上那家圖書館似的柯笛老店關門後,最慘的是像我這樣的書迷,完全找不到買書的地方。當我跑到第四街的小柯笛一看,天啊,那兒的書架簡直空虛蒼白,沒有像樣的學術著作。我問服務小姐可否替我訂購一本,她回答:『不行,因為出版社說我們老闆的欠款沒有還清之前,不能再代顧客訂書了。』唉,我本來要買四、五本書的,結果走出書店時手裡拿著一本似乎為友情贊助而買的書,心裡之沉重比進去時的失落之感還難受。」相信發抒的不只是他個人的心情。
現在的柏克萊學生恐怕不知道什麼是柏克萊精神了,就像他們不知道柏克萊少一家叫柯笛的書店,有什麼大不了一樣。
【2006/08/21 聯合報】
七月九日是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南大門電報街上的柯笛(Cody's)書店五十周年慶,原本應當大肆慶祝,當天書店老闆安迪‧羅斯(Andy Ross)卻黯然宣布了書店關門結束營業的消息。這座大學名校旁的金字招牌校園書店,從此走入歷史。
閱讀風氣低落,理想主義的獨立小書店一方面要對抗大型連鎖書店的侵略,一方面網路資訊普及、取得便利,向現實低頭其實是意料中事,全球皆然。但是接手十五年來賠了一百萬美元的老闆安迪,在切那個五十周年慶的大蛋糕時,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他寫好的告別演說,念了一半就哽咽得難以為繼,由太太接過去念完。
資訊快速檢索,但有誰得到更多時間?
「哪兒是智慧?我們在知識中失落了;哪兒是知識?我們在資訊裡迷失了。」安迪的告別演講中,用兩句詩人艾略特的名句,表明他內心對現代人遠離書本的質疑。真正愛書的人心知肚明:我們看書,要追尋的並不僅僅是資訊,也不全是為了知識,更多的是想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智慧。艾迪的話說得語重心長:「資訊更快速地檢索出來,但我們有誰得到更多時間?我們還有時間細細品味曠世名著,像《戰爭與和平》?還有人有餘裕把自己推進湯瑪斯‧曼《魔山》的複雜萬端?我們有時間去思索古希臘悲劇Oresteia中永恆的真相嗎?」
柯笛書店電報街總店關門,雖是書迷的大損失,但是柏克萊加州大學的Bancroft圖書館卻喜出望外。因為書店最出名的作家現場朗讀和對談的錄音帶、錄影帶等珍貴史料都將捐贈,單是1991到1998年就有七百六十九捲。
反越戰,爭取言論自由的學運灘頭堡
到底是走過半世紀的書店,柯笛書店不只是買賣書本的商業場地,更成為歷史的發生現場。全美國最容忍社會主義、最疼惜無殼蝸牛無家可歸者的地方就在柏克萊的「人民公園」,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這個公園就在柯笛旁邊。
五十年前創辦人柯笛夫婦的小書店,先是開在校園北門口的油克利(Euclid)街上,面積很小,他們把全部的財產五千美元,都投資在心愛的書上。1965年才搬到電報街上來,好像命中注定要在柏克萊的學運歷史上插一腳。搬來後兩三年,柏克萊加大就因為反越戰,鬧出了驚動全美國的校園示威事件。當時的州長雷根派民兵進校園來鎮壓,學生受不住軍警的催淚彈和警棍,節節敗退,柯笛立刻成了當時的急救中心。新聞驚動全國,也驚醒了所有的大學生,反越戰的名聲把柯笛推上了嬉皮時代的最前線。
所以在識者眼中,柯笛的關門不只象徵資本主義的勝利,從歷史意義衡量,也是對社會正義冷漠的開始。柏克萊的大學生一向以關心社會、放眼世界為己任,柯笛書店幾乎就是這種精神的旗手。如今連它也不敵市場經濟,怎不令人唏噓?
柯笛代表一種理念,不只是一家書店
我1978年搬到柏克萊,對校園口的電報街真是景仰有加,每天中飯時間都會在街上來回走一趟。不是去中餐館吃個午飯,就是走到柯笛看看書店門口的花、翻翻書店裡的書。後來,買花的比買書的人多了。後來,翻書的比買書的人多了。再後來,書店裡居然騰出一個喝咖啡的角落來了,每下愈況。
創辦人柯笛先生去世前六年(1977年),把書店頂讓給當時只有三十歲的小伙子安迪。安迪慕名買下,柯笛的理念一直在他心中長存,他從來沒想改換書店的名字。在柏克萊人心中,柯笛代表了一種理念Idea,不再只是一家書店一棟建築而已。1986 年他把柯笛擴大整修了一番,高天花板、懸空的進口迴廊加上玻璃窗的現代化外觀,看起來簡直像一座透明的圖書館。
說起柯笛最風光的一天,要算請到前總統卡特來簽名售書,兩小時不到就售出一千六百多本。卡特的書叫《關鍵性的錯誤》(A Critical Mistake),寫的是當時美國人被伊朗脅持當人質的事件。不過,書店最擁擠的一天卻不是總統來訪,而是拳王阿里亮相。阿里談吐幽默風度翩翩,不知迷倒多少粉絲,尤其他曾因反戰拒絕徵召入伍而被放逐海外多年,加大學生對他尤其崇拜。
不是所有名人來簽名打書都會受歡迎,也有給書店惹來麻煩的時候。比如女性雜誌Ms.總編輯來柏克萊替新書造勢,店外圍滿舉牌抗議示威的人。那時柏克萊正推行禁菸運動,禁菸主義者正好藉機打對台造勢,抗議女性雜誌刊登大量香菸廣告。
書迷失落,完全找不到買書的地方
一家書店的興衰,能跟政治、跟社會、跟一所大學和大學附近的大學城這樣緊密結合的,除了柯笛,在哪兒能找到第二家呢?
有位柏克萊的博士生在柯笛網站上留言:「自從電報街上那家圖書館似的柯笛老店關門後,最慘的是像我這樣的書迷,完全找不到買書的地方。當我跑到第四街的小柯笛一看,天啊,那兒的書架簡直空虛蒼白,沒有像樣的學術著作。我問服務小姐可否替我訂購一本,她回答:『不行,因為出版社說我們老闆的欠款沒有還清之前,不能再代顧客訂書了。』唉,我本來要買四、五本書的,結果走出書店時手裡拿著一本似乎為友情贊助而買的書,心裡之沉重比進去時的失落之感還難受。」相信發抒的不只是他個人的心情。
現在的柏克萊學生恐怕不知道什麼是柏克萊精神了,就像他們不知道柏克萊少一家叫柯笛的書店,有什麼大不了一樣。
【2006/08/21 聯合報】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