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7, 2006

摘錄》回想「拓荒者」時代的呂秀蓮

【張作錦】

書櫃盈滿,得讓書籍後浪推前浪才行了。

我手拿1976年出版的《數一數拓荒的腳步》,讀著作者呂秀蓮女士簽名贈送的文字;三十年過去了,有些回憶,也有些感喟。沉吟著,不知是否還要把它放回書架。

這本書,是呂秀蓮小姐(那時我們這樣叫她)在台灣推展女權運動的第一本成績報告。裡面有她的戰史與心得,有支持者頌揚的原文原信,也有反對者咒罵的原汁原味,好一副開闊的胸懷。

全書開頭是這樣寫的:「民國60年10月間的事,我的一篇題為〈傳統的男女社會角色〉長文在《聯合副刊》連載,遂導致一連串的應邀演講與撰稿──以及『新女性主義』在台灣社會的脫穎而出。」

那時筆者在報館服務,得識呂小姐。她對女權運動有幾個中心觀點,如先做人後做女人;如女性主義不在對抗男性,而是解決婦女的切身問題。這些論述,既符合兩性平等的原則,也是社會走向民主的必然進程,因而得到一些人的認同與支持──包括我自己。

那幾年,呂秀蓮促成並領導了以下的活動:成立「拓荒者出版社」,以鼓動新女性主義的風潮;在高雄設「保護妳」專線,並向各地推廣;舉辦「男士烹飪大會」,倡導兩性分擔家事;舉辦「廚房外的茶話會」,增進各方了解。

正當女權運動有些進展,呂秀蓮卻漸漸走入政治圈,從「社運人士」轉成「政治人物」。民國68年「美麗島事件」後,呂秀蓮又成了受刑人,後特赦出獄,遠走哈佛進修,那時筆者在紐約《世界日報》任職,我們曾在電話中敘舊。我說:「台灣雅好政治的人車載斗量,不在乎多妳一個人;但是女性主義是一項新興社會運動,少妳一個是很大的損失。」她避重就輕地回答:「政治活動也值得做。凡值得做的事都應該有人去做。」

後來大家都回到台灣。筆者回來仍是一介記者,呂小姐回來成了副總統。幾年來在媒體上聽她的談話,看她的身影,覺得她變了:

穿金戴銀,美容變臉,自稱深宮怨婦,為了代理黨主席的事淚灑中常會,離「新女性」的形象愈走愈遠;

要求大官舍,花大錢裝潢,出入有隨扈群和大車隊,再也找不到社運時期的儉樸與謙抑;

在《數一數拓荒的腳步》裡,她讚揚大眾傳播事業的社會功能,強調「它應該避免被無謂地操縱,卻更該主動地發掘探採那值得發掘探採的」,但是,當《新新聞》覺得副總統的一通電話「值得發掘探採」時,卻被呂秀蓮告進官裡,有破產之虞;

當年直話直說的呂秀蓮,現在會「官腔官調」了,她常常以言語暗傷陳水扁,但必要時也可不吝輸誠。去年春節總統府團拜,呂副總統致詞說,「總統府就是兩千三百萬人的大慈航,總統是大舵手。」這使我想起文革時大陸頌揚毛澤東那首〈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直教人反胃。

最令人不能忘懷的,是呂秀蓮兼任總統府「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而台灣的人權紀錄年年下降,日前美國國務院公布年度各國人權排名,台灣在105國之後。較為惡名昭彰的項目,包括對婦女施暴及歧視、走私人口和虐待外籍勞工。

消息見報多日,就像其他很多人權事件一樣,未聞人權委員會的呂主委說過任何一句話。女權就是人權,這教當年支持呂秀蓮的人情何以堪?現在全民譴責陳水扁家族的貪腐,似無暇顧及呂秀蓮腐蝕了台灣的人權。

台灣的政治環境不僅荒蕪到雜草叢生,而且更是污泥沒脛,萬方翹首企盼一位「拓荒者」。但現在很多人不敢讓陳水扁下台的原因,卻是怕「扁去呂來」。深為當年的呂小姐難過。

【2006/7/20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