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摘錄》硬碟知天命

儘管硬碟已年過50,但黃昏還遠沒有到來。
希捷公司的CTO馬克·克萊德(Mark Kryder)總是對“硅谷”的稱呼表示不滿,“我們應該叫它‘氧化鐵谷’”。在他眼中,硬碟比微處理器對其他行業產生的影響更大,更重要的是——硬碟到今 年已經50歲了。

走下神壇

50年前,當IBM的工程師雷諾·約翰遜(Reynold Johnson)帶領他的團隊一起發明瞭統計控制隨機存取法(RAMAC)時,他也許不會想到,會由此掀開一場翻天覆地的硬碟革命,甚至對整個資訊產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那之前,計算機只走過了10年光景,本身還是一個龐然大物。存儲程式及資料只能依靠一些外置的穿孔紙帶和磁帶。然而這些“長尾巴”卻有著不可彌補的缺陷—訪問及讀取速度極慢,容量極低,不易保管;此外,這種外部存取方式還有個致命的缺點,即順序存儲。用過錄影或錄音帶的人都知道,這就意味著,要訪問位於後部的資料,則必須從前面開始讀取,十分不靈活。

直到1956年9月13日,IBM將雷諾發明的技術應用到其IBM RAMAC 350磁片存儲系統中,才結束了這一痛苦,並催生出歷史上的第一塊硬碟。這一天也被定義為硬碟的誕生日。那時的硬碟模樣與現在大不相同,占地足有兩個冰箱大,重達一噸,從側面看就像一把巨大的梳子。

但你很難想像,當時體積如此龐大的硬碟容量卻只有4.4MB(約5MB),現在看來勉強能容納一首MP3歌曲。它的價格非常昂貴,且只採取租賃的形式,年租費為3.5萬美元,約相當於現在的25萬美元。但它還是給商業社會帶來了驚喜,加速了大型計算機在航空、銀行、醫療等領域的引入進程,並由此拉開了硬碟的第一個黃金十年的序幕。

不可否認,IBM的名字一直深深刻在硬碟的歷史上。1973年,IBM發明的能讓磁頭不直接與盤片接觸的“溫氏”(Winchester)硬碟模式,成為現代硬碟的開端,至今仍在PC硬碟中廣泛使用。

儘管IBM在2002年便退出了硬碟的歷史舞臺,但其仍是目前為止擁有硬碟專利最多的公司。就像它曾間接培育了SAP、微軟一樣,在硬碟行業,IBM還孕育了希捷等公司。

在當年約翰遜帶隊的硬碟小組中,一位年輕人迅速在其中脫穎而出,不僅創造了IBM 2321資料驅動器、第一個雙面硬碟驅動器,還發明瞭世界上第一張軟碟,他便是後來被世人稱作“硬碟教父”的艾倫·舒加特(Alan Shugart)。後來,幾經周折,舒加特與同出自IBM的費納斯·考納(Finis Conner)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這便是希捷的雛形。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PC時代的到來,為硬碟敞開了一扇大門,使之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硬碟也逐漸走下神壇,踏上了“平民化”的發展之路。

春秋混戰

“學習遺傳學的人大都研究果蠅,而避免以人類作研究對象,因為每隔三十年才有新一代人出現,其中的變化很難捉摸。”哈佛學者Clayton Christensen在其《創新者的困境》一書中這樣寫道:“如果你想了解商業領域的變化,那么就去研究硬碟行業吧。這些公司是這個商業世界中最接近果蠅的研究對象。”

可以說,硬碟行業的迅速發展,是緊隨在微處理器和互聯網行業之後的。如果說,在IBM等大型公司壟斷的大硬碟時代,類似希捷、西部資料等公司只能匍匐前行,在夾縫中生存,那么到了PC時代,一些相對小型的公司開始真正嶄露頭角,顛覆了整個硬碟格局。

希捷是其中屈指可數的笑到了最後的硬碟廠商。由舒加特所帶領的希捷最初所走的是一條低端路線。那個時期,投身硬碟產業的公司不下幾十家,其中不乏與舒加特一樣來自IBM“正規軍校”的訓練有素之士。

而希捷憑藉技術取勝,短短幾年間,它的收入便實現了快速攀升,1986年時年營業額已經超過了7億美元。是時,3.5英寸驅動器成為業界一個新里程碑。但由於當時市場需求仍不明顯,已在該項技術上取得了突破的舒加特決定按兵不動,由此與其合夥人考納發生了嚴重分歧,導致後者另立門戶。不久後,希捷陷入低谷,由考納率領的硬碟公司則步入業界前三甲。1996年,經過幾次並購後的希捷,與考納的公司重修舊好,此次合併也讓希捷再回硬碟王座,並將其目標定位於高端高性能硬碟驅動器領域。

與此對比,割據一方的其他早期著名硬碟廠商,如西部資料、昆騰、邁拓等,運勢卻各不相同。在幾次行業技術關鍵轉變中,邁拓逐漸敗下陣來,先被韓國現代電子收購,後又與昆騰合併。然而,管理高層的不斷變更並沒有為其業績帶來起色,終於在2005年12月21日,被希捷僅以1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終結了一段曾經輝煌的歷史。

類似的,曾經高開高走的昆騰也由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一系列決策失誤而一蹶不振。在2000年PC寒冬到來之後,昆騰狠下心來將硬碟驅動器分部出售給了邁拓。四年後,儘管硬碟行業再次回暖,昆騰也並無回頭之意,於今年8月收購了中高端磁帶庫製造商ADIC,決心在磁帶這條路上另辟蹊徑。

西部資料則屬於半路出家,但卻一直走得十分小心而執著。與其他對手的猛打猛進相比,其產品線更為單一,也從不願冒技術研發的風險,維持了相對良好而穩定的市值,一直活得不卑不亢。

硬碟業的“摩爾定律”

2002年,當IBM決定把硬碟部門出售給日立時,人們對硬碟發展的悲觀論調達到了史上最高點。IBM作為硬碟的締造者和先驅,其退位讓許多業內人士唏噓不已。一方面,硬碟領域多年的亂戰已經讓這個行業走上了“每年性能提高一倍,價格卻降低一半”的不歸路,利潤煎餅越攤越薄;另一方面,閃存的強勁勢頭讓遭遇低谷的硬碟,更顯得江河日下。甚至一度有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硬碟是不是已經走到了盡頭?

但現在還沒有人敢於做出這一結論。因為半個世紀以來,硬碟用快速的技術創新實現了飛速的發展。儘管硬碟已到了知天命的“歷史階段”,但希捷、日立等公司正在力圖透過新技術來保持硬碟的活力,使其在存儲容量、體積及穩定性等多方面不斷獲得提升。目前,眾廠商寄望於垂直記錄(Perpendicular Recording)技術,“讓硬碟容量在未來三年翻兩番”。

從理論上講,每平方英寸存儲1TB將是一個極限。在此之後,希捷和日立分別希望透過“熱輔助磁性寫入”及“規則媒介”(Patterned Media)技術來繼續維持硬碟容量維持擴增、體積不斷減小的趨勢。

隨著體積的不斷減小,硬碟開始在手機、音樂播放器等消費電子終端尋找新的出口。雖然在此方向上,硬碟遭遇了固態盤等攔路虎,但其在容量及性能上的優勢顯然與後者拉開了一段距離。希捷公司樂觀地認為,硬碟被閃存取代將是“非常遙遠和難以實現”的事。

與微處理器一樣,硬碟業的“摩爾定律”也必定有遭遇瓶頸的那一天。但至少現在還遠未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