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方向的悼念
【聯合報/林文月】 2007.05.18 03:41 am
許多事情的細節,由於曠時久遠而幾乎淡忘,但是燈下追逐當年十分認真記述的文字,那些以為淡忘了的往事,竟又都一一回到眼前來,歷歷如新。
1969年的春季某日上午,在家忽然接到系主任屈萬里先生的電話。他說中文系爭取到國科會給予同仁至日本訪問研究一年的機會;訪問者須具備兩個條件:通曉日語文,年齡小於四十歲。「看看我們系裡,只有你合乎這兩個條件。很不容易爭取到機會,你考慮考慮吧。」
那年我三十六歲,任中文系副教授。屈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師,大學時期選修過他教的《詩經》,旁聽過《尚書》,深知他表情嚴肅,實則極關懷學生。
半年以後,我申請到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的外籍研修員資格,隻身赴日,生平第一次在異鄉獨居一年。我的正業是撰寫中日比較文學論文〈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之影響〉。那是我以最嚴肅的態度,埋首「人文」圖書館的書堆裡完成的工作。至於《京都一年》,則是我的課外副業,卻也是以同樣嚴肅的心情,以京都為中心所展現的景觀文物、風俗民情等對象的探索察究結果。我的論文撰寫,是在平日周一至周五,至於散文雜記主題的追尋和寫作,則多於周末假日為之。那樣的安排,使我在京都一年的生活變得充實有趣,並且正業與副業之間產生了相輔相成的功效。
京都,古稱平安京,正是平安時代奠都所在地,也是古日本政治和文化的重心。我周末假日四處尋幽探勝,本來是為了散文題材之追索,不意親眼目睹的文物景象,卻將歷史記述和古典文學的許多內涵,從平面的圖書文字,鮮活地轉化為立體具實的世界了。
三十六歲的我,身心俱處於最佳盛狀況,而第一次在異國獨居,不免對許多事物都是好奇的;不僅好奇,又有一種屬於年輕時期的勇氣和認真,凡事不畏艱難,必要追根究柢。我閱讀許多有關京都及近郊的名勝古蹟介紹書籍,按圖索驥一一探訪,保留所有參觀過的說明書和相關資料,又利用「人文」圖書館內的豐富藏書,追究事物的歷史因緣和脈絡。
其實,好奇也表現在實際的生活方面。於今回想起來,十分慶幸當初沒有住進國際學人會館,而選擇了在圖書館附近左京區的民宿,朝夕得與京都的尋常百姓接觸。我結識各種身分、不同年齡的朋友,他們都是非常善良熱心的京都人。我向他們學習京都的方言,用他們所熟悉習慣的日常語言溝通,消除了距離隔閡,得到可貴友誼。我能夠在短短一年裡走進當地的傳統、民俗生活的多種層面,實有賴那些朋友們真摯的指點幫助。
在那些朋友當中,秋道悅子與我是忘年之交。我初抵京都之日便認識了秋道太太,滯留期間,她似長姊若母親般地關懷照拂我的生活,陪伴邀約我去賞覽京都的一切。在結束訪問旅居生活之後,我們仍有書信往來維繫友誼。其後,遇有機會旅行或開會暫訪,我總是設法預先與她安排會面聚敘,見面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自然湧現;而無論見面或書信,悅子都堅持要我稱呼她:「晡悅梤淝」。那是依照京都人古老習俗的暱稱。「世上沒有幾個人這樣稱呼我的。」她說。「如非我前世是中國人,便是你前世是京都人。」她又說。
在《京都一年》的許多篇章裡,我都提到她,即使未提及,每一次重讀那些文字時,都令我回憶實際與她結伴共賞的往事細節而感到溫馨美好。
時光荏苒,我們的友誼維持了三十餘年,但畢竟有些興致已未能如往日濃郁了。上一次見面,是赴東京參加學會。我多停留兩天,去京都和悅子聚敘。時值暖春四月,悅子特別訂購了兩張京都春季盛事「都舞」的門票。我們又一度並肩觀賞那華麗的傳統舞蹈,一如三十年前。
然而,年華飛逝,有些事情究竟非同曩昔。
觀賞過浪漫優美的「都舞」後,我們原來想沿著那條古雅的石板小徑漫步,再去那家老店共進晚餐,重複從前的記憶;但是,步行未及半途,悅子覺得疲累氣喘,難以為繼。「我真的老了,走不動了。」她表情靦腆地說。遂改由我招呼一輛計程車送她回家,也取消了晚餐之約。
夕陽滿天,目送著悅子頹然消失於那一扇木門之後,我乘坐同一輛車回旅館,心中有說不出的傷情。
翌日上午,離開京都之前,接到悅子的電話,再三為昨夜之事道歉。她淒楚說道:「不中用了。都快八十歲了呢!」那京都腔之中,含帶著某種愴惻。「老朋友是不必為這樣的事情道歉的。」我安慰她,並許下再會之約。
那是悅子與我最後一次的會見。
三年前的深秋午後,驟爾接到悅子的長子打來的長途電話。那中年的男人,我未曾謀面過,卻泣涕哽咽說道:「我母親心臟病發作,於一個多月之前辭世。我們直到今天才在她的遺物中找到您的通訊處。聯絡遲了,真是對不起。」
老朋友不辭而別,也無須道歉。只是,當時我眼前忽焉覺得一片虛白。
我選了一張素雅的悼念卡片,最後一次鄭重地書寫「晡悅梤淝」那個悅子堅持我對她的暱稱,做為送別之辭。又附一短箋,請她的家人把卡片留在悅子的遺照下陪伴一些時間。
我航空寄出的卡片與信箋,於兩個月後原封不動退回來了。信封上印蓋著左京區郵局的戳記「查無此人」。
難道悅子的家人把那棟風雅的房屋處理後遷移了嗎?我的悼念竟迷失方向,無由傳遞。今後若再訪京都,也將無由追尋往日的軌跡了嗎?然則,歲末的歌舞伎、盛夏的祇園祭、吉野的櫻花、高雄的楓紅、知恩寺斜坡的夕照、十二段家紫屋的濁酒……一切的記憶,難道都將如浮萍漂漾不可把握嗎?
而今,只有文字留存下來。
許多事情發生過,又似消失無蹤;但是並沒有完全消失。
那些文字,代表我曾見證過的京都的一些人和事;或許,京都在其時間的洪流裡,也會容納我這些微渺的涓滴吧。
我願以這短文獻給晡悅梤淝。相信她能看得懂我書寫的中國文字,也能領會通過這些中國文字,我所表達的對她的思念,因為她的前世必然是中國人。
【2007/05/18 聯合報】
許多事情的細節,由於曠時久遠而幾乎淡忘,但是燈下追逐當年十分認真記述的文字,那些以為淡忘了的往事,竟又都一一回到眼前來,歷歷如新。
1969年的春季某日上午,在家忽然接到系主任屈萬里先生的電話。他說中文系爭取到國科會給予同仁至日本訪問研究一年的機會;訪問者須具備兩個條件:通曉日語文,年齡小於四十歲。「看看我們系裡,只有你合乎這兩個條件。很不容易爭取到機會,你考慮考慮吧。」
那年我三十六歲,任中文系副教授。屈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師,大學時期選修過他教的《詩經》,旁聽過《尚書》,深知他表情嚴肅,實則極關懷學生。
半年以後,我申請到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的外籍研修員資格,隻身赴日,生平第一次在異鄉獨居一年。我的正業是撰寫中日比較文學論文〈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之影響〉。那是我以最嚴肅的態度,埋首「人文」圖書館的書堆裡完成的工作。至於《京都一年》,則是我的課外副業,卻也是以同樣嚴肅的心情,以京都為中心所展現的景觀文物、風俗民情等對象的探索察究結果。我的論文撰寫,是在平日周一至周五,至於散文雜記主題的追尋和寫作,則多於周末假日為之。那樣的安排,使我在京都一年的生活變得充實有趣,並且正業與副業之間產生了相輔相成的功效。
京都,古稱平安京,正是平安時代奠都所在地,也是古日本政治和文化的重心。我周末假日四處尋幽探勝,本來是為了散文題材之追索,不意親眼目睹的文物景象,卻將歷史記述和古典文學的許多內涵,從平面的圖書文字,鮮活地轉化為立體具實的世界了。
三十六歲的我,身心俱處於最佳盛狀況,而第一次在異國獨居,不免對許多事物都是好奇的;不僅好奇,又有一種屬於年輕時期的勇氣和認真,凡事不畏艱難,必要追根究柢。我閱讀許多有關京都及近郊的名勝古蹟介紹書籍,按圖索驥一一探訪,保留所有參觀過的說明書和相關資料,又利用「人文」圖書館內的豐富藏書,追究事物的歷史因緣和脈絡。
其實,好奇也表現在實際的生活方面。於今回想起來,十分慶幸當初沒有住進國際學人會館,而選擇了在圖書館附近左京區的民宿,朝夕得與京都的尋常百姓接觸。我結識各種身分、不同年齡的朋友,他們都是非常善良熱心的京都人。我向他們學習京都的方言,用他們所熟悉習慣的日常語言溝通,消除了距離隔閡,得到可貴友誼。我能夠在短短一年裡走進當地的傳統、民俗生活的多種層面,實有賴那些朋友們真摯的指點幫助。
在那些朋友當中,秋道悅子與我是忘年之交。我初抵京都之日便認識了秋道太太,滯留期間,她似長姊若母親般地關懷照拂我的生活,陪伴邀約我去賞覽京都的一切。在結束訪問旅居生活之後,我們仍有書信往來維繫友誼。其後,遇有機會旅行或開會暫訪,我總是設法預先與她安排會面聚敘,見面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自然湧現;而無論見面或書信,悅子都堅持要我稱呼她:「晡悅梤淝」。那是依照京都人古老習俗的暱稱。「世上沒有幾個人這樣稱呼我的。」她說。「如非我前世是中國人,便是你前世是京都人。」她又說。
在《京都一年》的許多篇章裡,我都提到她,即使未提及,每一次重讀那些文字時,都令我回憶實際與她結伴共賞的往事細節而感到溫馨美好。
時光荏苒,我們的友誼維持了三十餘年,但畢竟有些興致已未能如往日濃郁了。上一次見面,是赴東京參加學會。我多停留兩天,去京都和悅子聚敘。時值暖春四月,悅子特別訂購了兩張京都春季盛事「都舞」的門票。我們又一度並肩觀賞那華麗的傳統舞蹈,一如三十年前。
然而,年華飛逝,有些事情究竟非同曩昔。
觀賞過浪漫優美的「都舞」後,我們原來想沿著那條古雅的石板小徑漫步,再去那家老店共進晚餐,重複從前的記憶;但是,步行未及半途,悅子覺得疲累氣喘,難以為繼。「我真的老了,走不動了。」她表情靦腆地說。遂改由我招呼一輛計程車送她回家,也取消了晚餐之約。
夕陽滿天,目送著悅子頹然消失於那一扇木門之後,我乘坐同一輛車回旅館,心中有說不出的傷情。
翌日上午,離開京都之前,接到悅子的電話,再三為昨夜之事道歉。她淒楚說道:「不中用了。都快八十歲了呢!」那京都腔之中,含帶著某種愴惻。「老朋友是不必為這樣的事情道歉的。」我安慰她,並許下再會之約。
那是悅子與我最後一次的會見。
三年前的深秋午後,驟爾接到悅子的長子打來的長途電話。那中年的男人,我未曾謀面過,卻泣涕哽咽說道:「我母親心臟病發作,於一個多月之前辭世。我們直到今天才在她的遺物中找到您的通訊處。聯絡遲了,真是對不起。」
老朋友不辭而別,也無須道歉。只是,當時我眼前忽焉覺得一片虛白。
我選了一張素雅的悼念卡片,最後一次鄭重地書寫「晡悅梤淝」那個悅子堅持我對她的暱稱,做為送別之辭。又附一短箋,請她的家人把卡片留在悅子的遺照下陪伴一些時間。
我航空寄出的卡片與信箋,於兩個月後原封不動退回來了。信封上印蓋著左京區郵局的戳記「查無此人」。
難道悅子的家人把那棟風雅的房屋處理後遷移了嗎?我的悼念竟迷失方向,無由傳遞。今後若再訪京都,也將無由追尋往日的軌跡了嗎?然則,歲末的歌舞伎、盛夏的祇園祭、吉野的櫻花、高雄的楓紅、知恩寺斜坡的夕照、十二段家紫屋的濁酒……一切的記憶,難道都將如浮萍漂漾不可把握嗎?
而今,只有文字留存下來。
許多事情發生過,又似消失無蹤;但是並沒有完全消失。
那些文字,代表我曾見證過的京都的一些人和事;或許,京都在其時間的洪流裡,也會容納我這些微渺的涓滴吧。
我願以這短文獻給晡悅梤淝。相信她能看得懂我書寫的中國文字,也能領會通過這些中國文字,我所表達的對她的思念,因為她的前世必然是中國人。
【2007/05/18 聯合報】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