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13, 2007

男人賭一口氣

楊渡  (20070510)


那是以人的一生之奮鬥,一個家族的共同生命,以及堅強的意志力所完成的汗水與淚水的歷史。

我父親從日本回來,變成另一個人。他以前喜歡打麻將,往往一賭難以下桌。然而他現在賭的不是麻將,而是他有沒有能力自己設計出螺旋式的鐵管,以增加效率。他正在和日本人賭一口氣。


他找了一些工業設計師來看螺旋形鐵管,要求他們設計看看。但許多設計師都說沒辦法,這個是專業技術,得向日本買專利。我爸爸不信邪,硬是要自己拼了。
白天,他自己讀那些日文書,完全沒有工業知識訓練的他,靠的是土法煉鋼,對著鍋爐的設計圖形,一字一句的看,不懂的地方,就找一個高職畢業的鍋爐繪圖設計師晚上下班後來教他。他找來一個小學畢業的黑手工人,專門做鐵管和焊接,為他剛剛設計出來的圖形做實驗。他晚上在設計桌前不斷畫圖,改良,看書,研究,再繼續設計,一本不行,再換一本書,直到半夜。第二天,再找人來做看看。工人說不行,沒法這樣弄,這種圖畫得出來,但做不出來。有時用了一兩個星期才做好的新設備,一試,卻發現完全不行。

父親的脾氣特別火爆,他認為既然日本人可以做出來,一定可以在技術上克服。但工人就是沒辦法。他們吵架,再吵架。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程序,而是要設計出一種工具,可以把鐵管改造成螺旋形,而又不影響其原來的結構和耐受高壓的壓力。廢棄的設備與鋼管不知有多少,卻還未成功。我母親往往半夜起來,還見他一個人在微微傾斜的設計桌前,埋頭工作。這一年,他已經四十多歲了。但戰鬥意志頑強如青年時代。

不知過了多久,約莫有三、四個月吧,在幾個工人陪他不眠不休的工作下,他終於初步製作了一個可以把鐵管壓成螺旋形的機器。那機器結構並不複雜,但整個過程是靠著不斷修正,不斷改良而來的。他沒有慶祝,而是繼續設計如何讓鍋爐的整個大小鋼管都可以改變為螺旋形。為了維護也自己的這個設計,他去申請了專利。

一個小學畢業生,終於靠著自己的奮鬥,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這一段堅決戰鬥的時光,彷彿完成了他的大學進修。自此而後,他進入另一個境界,日文的鍋爐設計書,他慢慢可以看懂,連同鍋爐的安全與熱力學原理,都是靠自修而來。

我回想著父親的工作與事業轉變的過程,逐漸明白了一個台灣的中小企業主,就是這樣誕生的。這絕對不是靠著書本上形容台灣中小企業的理論,如亞洲人的儲蓄率、土地勞動力便宜、家族式管理、儒家倫理等,所可以形容的。那是以人的一生之奮鬥,一個家族的共同生命,以及堅強的意志力所完成的汗水與淚水的歷史。

這中間,有歡欣,有悲傷,有迷惘,有賭氣,有最寂寞的夜晚自己做設計,有事業挫敗時全家一起吃苦的傷痛。它像一頁被遺忘的歷史,埋藏在安靜的每一個台灣家族的生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