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 緋聞與亞曼尼之後的改變
「在地上投資的都會過去,但在天上投資的,將在人世存到永遠。」九十七歲辭世時,大亨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在自己墓碑上淡泊地如此寫著。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傳奇!洛克斐勒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位億萬富豪,也是美國第一家托辣斯集團的創辦人。他沒有背景,童年時夢想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年輕時眼裡只看得到金錢,年老時卻把財產全都捐了出來。
成立九十五年來,總部設在紐約的洛克斐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已是國際非營利組織巨擘;持續贊助科學發明、文化藝術、糧食安全、醫藥健康、社區發展等多元領域,甚至催生發明盤尼西林,全人類同受其惠。
我們熟知的郭台銘,有可能成為華人版的洛克斐勒嗎?
郭台銘依靠著龐大的鴻海集團,以全方位姿態參與公益活動。(圖片提供/今周刊)
撇開八卦新聞不談、放下感情事件不看,二○○七年的郭台銘,大把心思挹注在社會公益上。
他掏出一五○億元捐贈台大,要打造全球最先進的治癌醫院,還拿了七億元要建希望小學、五百萬元蓋了流浪狗之家、贊助演出音樂劇《四月望雨》。至於在老家山西造橋鋪路、幫助失學兒童,據傳在中國總捐獻金額已高達五十億元。
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觀察,永齡基金會大手筆、多角化的公益行動,與洛克斐勒基金會極相似。
至於郭台銘個人,從利己到利他,價值方向的轉變,也讓兩岸社會強烈感覺到,他亟欲從首富企業家,成為愛心慈善家!企圖翻版洛克斐勒的人生。
「上山賺錢很容易,要下山,腳跟卻會很痛!」同樣是台灣人創業典範的張明正,近三年來放下了生意,參與社會事業,他的關鍵心得是:從競爭到不爭,是個試煉!
因為行公益,不能用ROI、KPI來衡量,也不是一季、兩季就會有成效,一場場都是長期抗戰,還要關注受益人極細微的心理需求,與做企業的邏輯大不同。
深入衡量郭台銘的公益思惟,兩個關鍵是,持續力與目的性。
十五年前,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首任會長李心培,發了一封信給十幾位創會理事。
這封信裡面提到,他的太太姜文鈞,即將在舊金山灣區創辦「博愛文化中心」,扶持更多弱勢背景的青少年。當年還未成名得利的郭台銘,就從一年一千美元開始,到二○○○年增加到一年兩萬美元,成了博愛年年捐助金額最高、惟一名額的「diamond sponsor」。
「我跟他從未碰過面,每年都是跟小朋友們,用信紙表達感謝之意!」說起與郭台銘的緣分,姜文鈞語氣明顯激動起來。
她又說,博愛至今幫助了將近兩萬名青少年,不以華裔為限。最近有一名柬埔寨小男生,曾經三次逃學被抓,還吸毒參加幫派,博愛協助他戒毒與脫離幫派後,還幫他轉學換新環境;最近他的成績單,各科都是「A」,讓博愛成員們都非常感動。
台灣人都以為,在弟弟郭台成與妻子林淑如走了後,與癌症奮戰五年的郭台銘,才開始有了捐獻念頭。不過,老矽谷科技人、建漢科技董事長李廣益,就感動的說,「郭老闆回饋社會的心,不是突然,是長期醞釀的!」
跟姜文鈞一樣,從來沒有跟郭台銘見過面的,是暨南大學教授、博幼基金會董事長李家同。
「幫小孩補習,永齡的年輕人做得真不錯!」李家同笑著說,鴻海與聯電等大企業,複製博幼在南投鄉下的作法,已經在全台招募了十多所大學的大學生,從周一到周五,為偏遠社區課業落後學童,進行大型課後輔導。
《經濟學人》最近指出,貪婪已經退場!企業美德,或說是具備美德的形象,才是流行。在李家同口中,台灣的企業社會責任力量,已經像個大車輪一般滾動起來。
在美國,巨富所成立的基金會,多半會針對特定主題,長期深化支持。
今年中,中國慈善企業家排行榜上,郭台銘與旗下富士康公司,榮膺探花位置;除了大規模進行的助殘、助學、義診、環保,郭台銘隨手一張人民幣三十萬元的支票,就救活一位十歲的血癌小男童。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這是洛克斐勒的另一句傳世名言,如今看來,郭台銘也真的虛心聽進去了…(本文節錄自《今周刊》571期)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傳奇!洛克斐勒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位億萬富豪,也是美國第一家托辣斯集團的創辦人。他沒有背景,童年時夢想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年輕時眼裡只看得到金錢,年老時卻把財產全都捐了出來。
成立九十五年來,總部設在紐約的洛克斐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已是國際非營利組織巨擘;持續贊助科學發明、文化藝術、糧食安全、醫藥健康、社區發展等多元領域,甚至催生發明盤尼西林,全人類同受其惠。
我們熟知的郭台銘,有可能成為華人版的洛克斐勒嗎?
郭台銘依靠著龐大的鴻海集團,以全方位姿態參與公益活動。(圖片提供/今周刊)
撇開八卦新聞不談、放下感情事件不看,二○○七年的郭台銘,大把心思挹注在社會公益上。
他掏出一五○億元捐贈台大,要打造全球最先進的治癌醫院,還拿了七億元要建希望小學、五百萬元蓋了流浪狗之家、贊助演出音樂劇《四月望雨》。至於在老家山西造橋鋪路、幫助失學兒童,據傳在中國總捐獻金額已高達五十億元。
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觀察,永齡基金會大手筆、多角化的公益行動,與洛克斐勒基金會極相似。
至於郭台銘個人,從利己到利他,價值方向的轉變,也讓兩岸社會強烈感覺到,他亟欲從首富企業家,成為愛心慈善家!企圖翻版洛克斐勒的人生。
「上山賺錢很容易,要下山,腳跟卻會很痛!」同樣是台灣人創業典範的張明正,近三年來放下了生意,參與社會事業,他的關鍵心得是:從競爭到不爭,是個試煉!
因為行公益,不能用ROI、KPI來衡量,也不是一季、兩季就會有成效,一場場都是長期抗戰,還要關注受益人極細微的心理需求,與做企業的邏輯大不同。
深入衡量郭台銘的公益思惟,兩個關鍵是,持續力與目的性。
十五年前,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首任會長李心培,發了一封信給十幾位創會理事。
這封信裡面提到,他的太太姜文鈞,即將在舊金山灣區創辦「博愛文化中心」,扶持更多弱勢背景的青少年。當年還未成名得利的郭台銘,就從一年一千美元開始,到二○○○年增加到一年兩萬美元,成了博愛年年捐助金額最高、惟一名額的「diamond sponsor」。
「我跟他從未碰過面,每年都是跟小朋友們,用信紙表達感謝之意!」說起與郭台銘的緣分,姜文鈞語氣明顯激動起來。
她又說,博愛至今幫助了將近兩萬名青少年,不以華裔為限。最近有一名柬埔寨小男生,曾經三次逃學被抓,還吸毒參加幫派,博愛協助他戒毒與脫離幫派後,還幫他轉學換新環境;最近他的成績單,各科都是「A」,讓博愛成員們都非常感動。
台灣人都以為,在弟弟郭台成與妻子林淑如走了後,與癌症奮戰五年的郭台銘,才開始有了捐獻念頭。不過,老矽谷科技人、建漢科技董事長李廣益,就感動的說,「郭老闆回饋社會的心,不是突然,是長期醞釀的!」
跟姜文鈞一樣,從來沒有跟郭台銘見過面的,是暨南大學教授、博幼基金會董事長李家同。
「幫小孩補習,永齡的年輕人做得真不錯!」李家同笑著說,鴻海與聯電等大企業,複製博幼在南投鄉下的作法,已經在全台招募了十多所大學的大學生,從周一到周五,為偏遠社區課業落後學童,進行大型課後輔導。
《經濟學人》最近指出,貪婪已經退場!企業美德,或說是具備美德的形象,才是流行。在李家同口中,台灣的企業社會責任力量,已經像個大車輪一般滾動起來。
在美國,巨富所成立的基金會,多半會針對特定主題,長期深化支持。
今年中,中國慈善企業家排行榜上,郭台銘與旗下富士康公司,榮膺探花位置;除了大規模進行的助殘、助學、義診、環保,郭台銘隨手一張人民幣三十萬元的支票,就救活一位十歲的血癌小男童。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這是洛克斐勒的另一句傳世名言,如今看來,郭台銘也真的虛心聽進去了…(本文節錄自《今周刊》571期)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