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天堂 從搖籃到墳墓
賴幸媛
如果有人送你禮物,請問你會不會把這樣的行為當作是對方非履行不可的義務?這個問題,相信一般人都能明瞭其中的份際,但怪的是,我們的政府和工商業界,一個送禮、一個收禮,時日既久竟相互以義務規範彼此。這種錯把禮物當義務,誤將例外當原則的戲碼,刻正展現在即將落日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促產條例)討論氛圍。
在正常的稅制下,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是工商業者必須面對與承擔的納稅義務,反而是從早期的獎勵投資條例到現在的促產條例才是特殊狀況下的賦稅優惠禮物。逝者已矣,但來者可追,既然促產條例預定於二○○九年底落日,便意味了至此一切回歸正常稅制,電子業者與傳產業者、資本家與受薪階級不再因為促產條例的干擾而衍生賦稅偏厚現象,何其可貴。
偏偏六大工商團體依舊把促產條例的利益視為理所當然囊中物,竟還認為該條例落日後國庫所陸續回收的一千兩百億稅收應「完璧歸趙」,陸續提出降低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廢除印花稅與最低稅負制等主張,擺明就只是要換個形式繼續把錢留在自己的口袋。
更令人發顫的是,行政部門竟也把送禮當成是自己的義務。例如,經濟部便正研擬產業三法,意欲接替落日後的促產條例,延續既有的產業賦稅優惠。此外,今年九月,經建會主委何美玥甚至「越位」,當眾宣布啟動第三次稅改,揚言要將營所稅從現行二十五%的稅率一口氣降到十六.五%,吸引投資。還好何美玥的送大禮被輿論暫時檔下,否則據財政部估計,一年流失的營所稅收將超過一千兩百億,遠逾過去任何一個年度的促產條例優惠金額。
話說回來,財政部雖然不時對其他部會老是拿減稅取悅工商界頗有微詞,但財政部也同樣作繭自縛。何志欽部長是學者從政,研究專長又在遺產稅,因此從他上任後遺產稅改革便不斷被快炒慢燉,而何部長也不吝與工商業界分享看法。果不其然,由財政部主廚為行政院端出的一週一利多便是將遺產稅與贈與稅最高稅率從五十%降為四十%,同時遺產稅免稅額也從七百七十九萬提高到一千一百萬。這個標準的富人稅經此一動,預估每年稅收損失又是超過百億。
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台灣將變成倒立的北歐。「從搖籃到墳墓」是北歐社會安全體系目標,也是政府對人民生存權保障的全面擴張與延伸;但台灣僅取其形,卻反其道而行。「從搖籃到墳墓」確實大體完備,但這只是給工商巨富的賦稅尊榮禮遇。對工商巨富來說,檯面上所有的生前稅(營所稅、綜所稅…)無所不降;即便是墳墓邊的死後遺產稅也亦步亦趨。換言之,富人不光是這一生吃定了你,連各自搖籃裡的下一代也早早分出了勝負。
相較之下,行政院近日將社會救助資格放寬的利多便顯得格外諷刺。行政院指出,預計能取得救助資格的低收入人數將因此增加四萬五千人,將達二十五萬五千人之多。縱使如此,台灣能夠被救助照護的窮人仍然僅佔全台總人數的一.一%,如此低的救助比例不會太離譜嗎?但內政部長竟無奈地說,這樣的門檻已是目前財政所能負擔的最大範圍。
眼前富人與行政部門正在啟動一場割喉式稅改,幾乎無稅不減。倘若得逞,小老百姓全部翻身無望,貧窮陷阱將成為台灣民主發展的暗流。天黑黑、望春風,把權力與榮耀還給一般人,應該是我們在面對這個險惡稅改環境時,所需優先確立的台灣意志與政治價值。莫讓台灣成為從搖籃到墳墓的富人天堂。
如果有人送你禮物,請問你會不會把這樣的行為當作是對方非履行不可的義務?這個問題,相信一般人都能明瞭其中的份際,但怪的是,我們的政府和工商業界,一個送禮、一個收禮,時日既久竟相互以義務規範彼此。這種錯把禮物當義務,誤將例外當原則的戲碼,刻正展現在即將落日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促產條例)討論氛圍。
在正常的稅制下,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是工商業者必須面對與承擔的納稅義務,反而是從早期的獎勵投資條例到現在的促產條例才是特殊狀況下的賦稅優惠禮物。逝者已矣,但來者可追,既然促產條例預定於二○○九年底落日,便意味了至此一切回歸正常稅制,電子業者與傳產業者、資本家與受薪階級不再因為促產條例的干擾而衍生賦稅偏厚現象,何其可貴。
偏偏六大工商團體依舊把促產條例的利益視為理所當然囊中物,竟還認為該條例落日後國庫所陸續回收的一千兩百億稅收應「完璧歸趙」,陸續提出降低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廢除印花稅與最低稅負制等主張,擺明就只是要換個形式繼續把錢留在自己的口袋。
更令人發顫的是,行政部門竟也把送禮當成是自己的義務。例如,經濟部便正研擬產業三法,意欲接替落日後的促產條例,延續既有的產業賦稅優惠。此外,今年九月,經建會主委何美玥甚至「越位」,當眾宣布啟動第三次稅改,揚言要將營所稅從現行二十五%的稅率一口氣降到十六.五%,吸引投資。還好何美玥的送大禮被輿論暫時檔下,否則據財政部估計,一年流失的營所稅收將超過一千兩百億,遠逾過去任何一個年度的促產條例優惠金額。
話說回來,財政部雖然不時對其他部會老是拿減稅取悅工商界頗有微詞,但財政部也同樣作繭自縛。何志欽部長是學者從政,研究專長又在遺產稅,因此從他上任後遺產稅改革便不斷被快炒慢燉,而何部長也不吝與工商業界分享看法。果不其然,由財政部主廚為行政院端出的一週一利多便是將遺產稅與贈與稅最高稅率從五十%降為四十%,同時遺產稅免稅額也從七百七十九萬提高到一千一百萬。這個標準的富人稅經此一動,預估每年稅收損失又是超過百億。
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台灣將變成倒立的北歐。「從搖籃到墳墓」是北歐社會安全體系目標,也是政府對人民生存權保障的全面擴張與延伸;但台灣僅取其形,卻反其道而行。「從搖籃到墳墓」確實大體完備,但這只是給工商巨富的賦稅尊榮禮遇。對工商巨富來說,檯面上所有的生前稅(營所稅、綜所稅…)無所不降;即便是墳墓邊的死後遺產稅也亦步亦趨。換言之,富人不光是這一生吃定了你,連各自搖籃裡的下一代也早早分出了勝負。
相較之下,行政院近日將社會救助資格放寬的利多便顯得格外諷刺。行政院指出,預計能取得救助資格的低收入人數將因此增加四萬五千人,將達二十五萬五千人之多。縱使如此,台灣能夠被救助照護的窮人仍然僅佔全台總人數的一.一%,如此低的救助比例不會太離譜嗎?但內政部長竟無奈地說,這樣的門檻已是目前財政所能負擔的最大範圍。
眼前富人與行政部門正在啟動一場割喉式稅改,幾乎無稅不減。倘若得逞,小老百姓全部翻身無望,貧窮陷阱將成為台灣民主發展的暗流。天黑黑、望春風,把權力與榮耀還給一般人,應該是我們在面對這個險惡稅改環境時,所需優先確立的台灣意志與政治價值。莫讓台灣成為從搖籃到墳墓的富人天堂。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