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06, 2007

貪杯的楊子葆 寫出獨門品味

 只看照片或作者描述,楊子葆像是典型的雅痞,體面而都會的那種。據他自己的說法,他是滿清到中華民國以來最年輕的駐法代表(他說:「從『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時代開始算起喔!」),現為外交部政務次長。從政之餘,他涉獵極廣,曾寫過關於巴黎、建築與城市美學的書,甫出版的最新作品,是談葡萄酒的《葡萄酒文化密碼》(財訊),不過,見到本人,會發現在他西裝革履的背後,還是有著很務實的質地,似乎比較貼近他另一個身分:來自花蓮的土木工程師。

 「我之所以研究葡萄酒,不是為了浪漫或生活情趣什麼的,完全是求生存。」楊子葆說:「在正式社交場合裡,你不能談宗教、種族、政治,最簡單就是談酒。而對法國人而言,『談酒』還有更細緻的一面:你對酒的認識與觀點會透露很多訊息,甚至可以藉此辨認出對方的出身背景。如果不懂酒,對話就沒辦法打開,你就會變成局外人。」

 破解葡萄酒的假想
 52年次的楊子葆,外省第二代公務員家庭出身,成長過程當然也沒趕上台灣經濟大好,開始為享樂文化「補課」的年代,所以博士班畢業、開始在巴黎公共運輸局工作後,為了打進巴黎人的社交生活,他白天上班,晚上到葡萄酒專門學校上課。楊子葆很得意:「很辛苦啊!但是我有台灣人的功夫:『硬背』!年份、產區、土壤、酒莊,統統是這樣背起來的。」

 為了融入異鄉社會而學酒、背酒,博飲強記,當然還加上他後來的職業機遇,楊子葆對葡萄酒的認知,有別於坊間所標榜的貴族想像,而這本《葡萄酒文化密碼》,除了漫談在法國社會中,「葡萄酒」所造成的微妙化學作用、細緻人際操作,也流露出些許除魅意涵──破除新興國家面對舊大陸傳統時,某種基於憧憬而產生的所謂假想品味。這組「密碼」所打開的,不是什麼上流社會之門,而是「葡萄酒」與人產生的化學作用、生活本質。

 「本來我寫這本書的野心還滿大的,我想寫『葡萄酒的社會學』!」楊子葆忽然靦腆起來,「尤其我從法國回來之後,就覺得台灣喝葡萄酒,有點『橘越淮而枳』的味道。」

 「我們不能只照搬規矩,要知道背後發展的原因,舉幾個例子來說,『紅肉配紅酒、白肉配白酒』的說法在中菜裡就不見得成立,我就常拿微酸的白酒配客家鹹豬肉、拿紅酒配豆瓣鯉魚,因為中菜跟法國菜的烹調方式與醬料使用完全不一樣。」

 心疼一瓶暈車嘔吐的酒

 一講到喝葡萄酒,楊子葆有滿肚子故事:「我再講個趣事,現在的義大利駐台代表馬忠義(Mario Palma)先生喝酒時,除了一般品酒使用的視覺、嗅覺跟味覺之外,還會把杯子靠近耳邊輕晃,他說這是要『傾聽葡萄酒的聲音』。有次他去一家高級餐廳吃飯,隔壁桌的日本客人看到了,大概誤會這是喝葡萄酒的規矩,也跟著把杯子拿起來聽一聽,其實那只是馬先生個人的小習慣。」

 從一個站在廚房裡就著鍋子吃泡麵、被房東教訓「這樣吃,你的靈魂還是餓的!」的留學生,到社交網絡非富即貴的外交高層,楊子葆的人生被巴黎整個兒改變了,但這個菁英身分畢竟不算世襲而來,因此他仍自認是個求生存的現實主義者,「我學葡萄酒,或者很多別的東西,一開始的目的常是為了在某個圈子裡生存。所以有人問我拿葡萄酒當投資,我說我一點都不贊成,它太複雜了,風險又大,不如投資一般金融商品。」

 但他又會非常擬人而細緻地看待一瓶酒:「有一次,我一個好朋友特地拿了瓶很好的酒送給我,可是當我看到他從後車廂把它拿出來的時候,我就覺得,哎呀,好心疼,它一路上這樣滾過來滾過去,搖搖晃晃的,一定都吐了吧!」

 你的感官是天賦人權!

 文化的厚度往往表現在對人對「物」的愛惜與尊重之上,這也是「消費」與「品味」之間的微妙一線。葡萄酒或許正是如此一枚濃縮的階級象徵,因此,對於台灣人而言格外具有魅力,但熟習這套符號的楊子葆說,他最恨的就是屈服於別人的標準,否定自己的味覺。

 「比方說台灣是南方菜系,口味偏甜,這是我們的文化,所以五大酒莊的酒,可能名氣很大,但台灣人常會覺得太澀,那很正常,不需要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水準,也不需要覺得不喜歡澀味的人就是不懂欣賞紅酒,味覺沒有高下之分,你的感官是天賦人權!」

 雖然不斷謙稱自己涉獵的領域都是「學」來的,但楊子葆的書法家父親從小給他的文化浸潤,或許才是他觸類旁通,並且能夠不卑不亢地面對另一套深厚文化的關鍵。念新竹高中時,受藝評家、也是他的老師史作檉影響,他拿積蓄買了一幅趙無極的小版畫,成為生平第一幅藝術收藏。他說,葡萄酒之後,接下來想寫一本關於藝術拍賣、鑑賞與收藏的書──還來不及提出那些嚴肅、漂亮的大問題,就見他促狹地瞇起眼睛:「你不覺得藝術品拍賣市場是個很假的世界嗎?」看來這位外交官對於破除「憧憬」或「假想」很有興趣,果然不脫工程師本色。不過,對於追逐貴族想像的台灣社會而言,或許這樣的提醒,才是現在最需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