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2, 2008

江洋波瀾》不幸的權利

【聯合報╱楊育正】 2008.08.12 03:19 am


趙小姐最近從一家醫院轉介過來,她自十年前罹患子宮內膜癌,由一家醫學中心的權威醫師診治,其間多次復發,經醫師費心的治療,病情雖有起伏,仍能與疾病共存,非常難得。轉來我們醫院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對某一項藥物的特殊需求,在原來醫院無法配合。

從趙小姐言談之中,以及多次提到要遵照原來醫師的治療規畫及用藥,可以體會到趙小姐對原來的主治醫師的充分信任,和十年來建立的良好醫病關係。我們很樂意提供服務,配合病人的需要,但是很快的,就感受到這是一項吃力卻不易討好的工作。病患多次復發,由於病情坎坷,原來的主治醫師除了在用藥的主要原則外,任何病患主觀的感受和要求都曲意配合。病患新到一家醫院頓時感覺格格不入,因此抱怨連連,醫病雙方只要一就不同觀點開始對話,立刻感受到病患強烈的負面情緒,似乎她的不幸,使她有權利要求所有的配合。

我瞭解重症病患的心理反應,許多病患生病後的心理狀態,常停留在憤怒和懊惱,潛意識裡覺得天下人都虧欠她,這樣的情緒,不僅自己和周遭親友一同難過,也將不利於病情的控制,使適當的醫療很難進行。

做為治療癌症的醫師,我們經常得以近距離觀察生命的起落,感知中如果有一個絕對的存在,我們當將自己的生命、生活與之配合。生命如果是一幅畫,有明亮面也會有黑暗處。藝術大師李叔同,在生命的盡頭,自覺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臨終前寫的「悲欣交集」四字,不但是人生最後的感悟,也是對生命焠煉觀照後的至論!

有一首由Eric Idle所做的歌‘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提醒我們正向思考。此歌常在足球比賽中被唱,相對的,也常用於喪禮。我們如何計算擁有更甚於沒有?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多半未經歷戰亂、牢獄、飢餓、拷打折磨,我們已較世上許多的人幸運。如果我們有衣服穿,有房子住,還有食物在冰箱,我們已比世上多數的人富裕。如果我們有信仰的自由而無懼於騷擾、逮捕或死亡的威脅,我們已比世上大多數人更受祝福。至於許多常被忽略的幸福:如擁有家庭的溫暖、路上遇到陌生人友善相待、心安理得的付帳、樹林中漫步時,感覺清新的喜悅,甚至今天清晨5:40,當第一線曙光,從向東的落地窗灑入廳堂,滿室霎時光明燦爛,沐浴其中,悠然恬靜,這樣的幸福你我計算到了嗎?

如果我們曾經為生活中的不幸陷落在低落的情緒裡,我們可曾為生命的豐富而感謝?《聖經‧路加福音》記載耶穌為十個痲瘋病人治好了病,然而真正懂得感謝的卻只有一個撒馬利亞人。

我們不應看輕任何憂傷的心,不幸者的權利,當和感恩的心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