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0, 2008

11天 片刻與永恆的對話(上)



【聯合報╱段莉芬/文】 2008.10.21 05:09 am


伯利恆的山丘


遠方的鼓聲在伯利恆的飯店住房內,晚風從拱形陽台吹入,拂起落地的窗紗。
段莉芬/攝影
有時,令人難忘的,不在於刻意的追尋,而是不經意的片刻。

那天,是五月伯利恆的一個傍晚。大家提前回房間休息,室友桂月先去沐浴,我一個人躺在床上,看著晚風拂動窗紗,光影明明滅滅,陽台上的欄影,忽隱忽現,像是天使彈奏著無聲的豎琴……

不知道是不是以色列全境都是如此,這裡是不時興紗窗的,好像沒什麼蚊蠅。拱形的門廊眺望出去是伯利恆的起伏山丘。望向那柔和的山丘,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石材建築,當年,耶穌降生的情景,應該是荒野一片,伯利恆還是很小很小的城鄉吧?

在伯利恆俄羅斯人經營的這家飯店後方步行十分鐘,就是主降堂(主耶穌降生之紀念堂),裡面有主耶穌當年降生的馬槽。這裡如今已經是個天主教的大教堂,與當年卑微的馬槽完全難以聯想在一起。與在耶路撒冷城內的看加略山豎立十字架的石穴、空墳也一樣。你如果不關閉感官,集中注意力進入內心世界,你會覺得像是進了西式的媽祖廟!誦經念咒、油燈焚香、各種聖像充斥其中,弄得人頭昏眼花!

我躺在床上,想著這幾天來以色列的種種,覺得人生很奇妙,一首詩歌〈不知何以〉的旋律在心中揚起。

以色列從來不在我幻想要去一遊的國度,儘管我是基督徒,但我早已成為幾近於掛名的基督徒。未婚時,我的心中充滿麻雀變鳳凰一類的幻想;已婚後,則想著有一天能有趟奢華的郵輪之旅。我對天國的道理不太明白,對世俗的名利則極渴望。在不冷不熱的信仰生活中,我心中總有一股說不出來的焦慮。我很怕人生成為一聲歎息,有一天被神從口中吐掉!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只是與世浮沉的度日、幻想。

有一天,素未謀面的網友傳來一個「點名遊戲」,這個遊戲宣稱回答所列問題,再傳給別人就會得祝福。我對這種遊戲向來嗤之以鼻,可是不忍辜負網友的好意,認真填答。遊戲中的一個題目是:「接下來最想去旅行的國家或城市,為什麼?」我回答:「以色列,去看主耶穌生活過的地方,去觀察以色列人如何遵守律法書,以及上帝在那裡的作為是不是真的如我最近所接受的資訊一樣。」當時我剛去一個與眾不同的教會,他們已預定今年的五月要組隊去以色列耶路撒冷朝聖。我才剛去那個教會,也不知道人家讓不讓我參加。就我初步的印象,這個教會在信仰上極其追求,說是朝聖,其實是靈性的訓練,不是一般的以「朝聖」為主題的觀光旅遊。帶領的朱虹恩牧師曾在二十幾年前,前往以色列的曠野禁食四十晝夜,這個不凡的經歷幾乎是已知的文獻記載裡,除了主耶穌以外的頭一人。因此,他對於《聖經》所訓示的道理是深有體會,所帶領的朝聖之行非常有深度。

我個人因緣際會來到這個教會,才開始接觸到以色列這個國家的一些資訊,尤其是朱虹恩牧師當年曾在耶路撒冷停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從實際考察新舊約《聖經》裡的一些記載,並寫在他的書裡。我讀他的書,既驚訝又感動。以往,我讀《聖經》,特別是《舊約聖經》,總是把它當歷史故事看,沒有很認真的思考以色列人的歷史真實性。可是牧師寫到以色列人(猶太人)至今遵守《舊約》條例的種種不可思議的事,與上帝不可思議的作為。例如,守安息日是全國性的,連國際機場在周六也關閉不工作等等,以色列人遵行舊約律法的結果是以色列是全世界最健康的民族,生病的人很少很少,等等。這些引起我對這個國家與民族極大的興趣。如果以色列人真的是上帝的選民,而不只是一個神話,這是何等值得世人密切觀察的事!正當我有此興趣時,網友剛好傳來那個點名遊戲,我真心的這樣填寫。也許誠如轟傳一時的《祕密》那本書所主張的,宇宙有股神祕的力量,會成就你心中渴望的事。在我,這神祕力量的根源就是認識上帝獨一的真神!我感謝恩主,果然如願,在今年五月與教會的眾弟兄姐妹一同前往以色列十一天。

三月不知肉味,恐怕不是「誇飾」


十一天的行程,以主耶穌一生主要經歷的地點為主。例如,主耶穌成長的拿撒勒、三十歲傳道前在耶利哥禁食四十天的曠野、受洗的約旦河、最後晚餐的馬可樓、被賣之前痛苦禱告的客西馬尼園等等,當然背十字架走過的苦殤道及釘十字架的加略山、空墳,復活升天的升天塔等也一定在行程內。

這其中的體驗因為涉及主觀的信仰,不容易說清楚講明白。回國後,在課堂上與學生講到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一章,心中忽有所悟。以前,我講這條,重點放在韶樂對孔子的意義與作用,以及這是一個「誇飾」的修辭例子。然而,從以色列歸來,因著自己信仰上的體會,使我感悟孔老先生的「三月不知肉味」恐怕不是「誇飾」,而是真實的狀況。對心中缺乏信念,也沒有受到極大衝擊的人而言,「三月不知肉味」這種全心集中(或說耽溺也未嘗不可)在心中理想的境界、拒絕外在的刺激與訊息,以至於關閉一切感官感受,便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誇飾」。

第一次步行苦殤道進入天主教的大廟「聖墓堂」時,我個人是很失望的。加略山,不是想像中的空曠與蕭疏,而是被保存在拱形頂的建築中,裡面有各式各樣的裝飾,令人分心。第二次,牧師再帶我們去的時候,我不再東張西望,俯首跟著同伴緩步前進,全心思想主耶穌為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過程,並專心祈禱,求聖靈佑助。拾階而上,跪在光光的地板上,天主教立的神壇下,俯首把手臂探入壇下那為豎立十字架所鑿的石穴;穴口有裝飾,穴內呈圓壺狀,下寬上窄,深達我的右上臂,我把手掌緊貼冰冷的石壁,貼緊、撫觸、內心呼喊:「主啊!」剎那間,整顆心充塞哀痛,淚如泉湧!那衝擊極深,以至於很長的一段時間,無法回神。我不敢與孔老先生相比,但我極渴望把這份感動永銘在心!與其說三月不知肉味,不如說願與主同釘十字架,一生拒絕世界的滋味!

充滿以阿文化衝突的塗鴉



鴿子塗鴉:這是在伯利恆城內拍攝的一景,目前為阿拉伯人區,外圍有隔離牆,出入要檢查證件。鴿子與橄欖枝象徵和平與希望,但這隻鵒子身上卻穿了防彈背心,胸口還被紅外線瞄準器鎖定,諷刺意涵不言而喻。
段莉芬/攝影
今年五月是以色列復國五十周年的國慶月,耶路撒冷的飯店家家客滿,旅行社好不容易幫我們訂了伯利恆的飯店。伯利恆是阿拉伯人居住的區域,以色列政府在伯利恆蓋了隔離的「萬里長城」,進出有檢查哨,士兵荷槍實彈上車檢查護照。對照著「城牆」上,愛與和平的標語,實在非常諷刺!難怪我在伯利恆城裡常常看見各種充滿以阿文化衝突的塗鴉。

例如一幅塗繪著一隻嘴叼橄欖枝、身著防彈背心的白鴿,展翅欲飛,但胸口已被紅外線瞄準器鎖定。

又如一隻代表阿拉伯人的駱駝,高聳的駝峰上站著的是代表以色列人的綿羊,而駱駝腳上則有許多想往上爬的小人,有些小人則已經掉落!

還有一幅是一個戴著美國國旗帽的小木偶皮諾丘,大約諷刺美國的偽善吧?一切美國政客的說法,不過是會讓鼻子變長的謊言罷了。

同行的桂月是美語幼教老師,她覺得和我在一起很有趣,她說我總是注意到別人沒注意的細節,非常有意思。如果是她,她根本不會去注意這些點點滴滴。我也覺得有她為伴,非常的好,因為她能欣賞我。我們為彼此感謝神的安排!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