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4, 2009

【中國進行式】台灣85度C 北京非假日排長龍結帳

【中國進行式】台灣85度C 北京非假日排長龍結帳
記者:錢怡君 攝影:謝賢熺 北京 報導


中國大陸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經常讓我們驚訝,比方說如果以整個中國的薪資水準,一個工人1個月的薪水大約只有5千到6千元台幣左右,但是在上海和北京等大都會,上斑族1個月的平均薪資,可以到2萬台幣左右,這一群消費者大概都是年輕人,他們重視生活品質,在大陸被稱作「小資」。


這也部份解答了我們的疑惑,為什麼上海和北京的物價這麼高,很多到對岸做生意的台商,其實就是鎖定了這個族群消費者。從喝咖啡這件事,我們得以一窺中國大陸「小資」的生活態度和消費習慣,錢怡君、謝賢熺來自北京的報導。

◎從台灣飄過去 咖啡香味攻無不克


連鎖咖啡店店員:「85度C,1元咖啡熱賣中!85度C,1元咖啡熱賣中!」


這是台灣本土自創的咖啡連鎖品牌,今年中秋節前夕,在北京開第一家分店「搞」促銷的情況。連鎖咖啡店店員:「歡迎光臨85度C。」


上午11點非假日的上班時間,仔細看排隊結帳的隊伍裡,除了退休的老人,大陸叫做「下崗」的族群之外,還有很多上班族,尤其30歲以下年輕的女性特別多。北京消費者:「我覺得味道還挺醇厚、挺香的。」


北京消費者:「這是海鹽咖啡,就是第一次來的時候喝的也是這個。」北京消費者:「經常來。」記者:「為什麼呢?」北京消費者:「味道好,口味上應該跟星巴克沒有甚麼區別吧。」


◎85度C對岸緊咬星巴克 合NT40


美國來的星巴克和台灣來的85度C,主觀上的「口味」有沒有區別見仁見智,但客觀上的價格卻有很大的差別,這裡一杯咖啡賣8元人民幣,合台幣40元左右,訂價策略跟台灣差不多,都只有星巴克的1/3。



◎85度C渡海登陸 單店日賣2千杯


TVBS記者錢怡君:「1天2千杯,平均每3分鐘這裡就可以賣出一杯咖啡。」


讓大陸的上班族人手一杯,這樣的市場策略看起來是成功了,中國大陸的上海和北京2個大城市,我們說的上班族,對岸習慣稱做「白領」,平均年薪5萬人民幣,台幣25萬左右,1個月2萬台幣上下的薪水,扣掉必要的食衣住行,至於育樂呢?喝咖啡泡咖啡館,就成了一種「必要」的生活情調。


有人叫這群人「小資」,這是相對於大陸實施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衍生出來的名詞,這群「小資」、「小資本主義者」,更重視個人的生活享受和品「位」,沒錯,他們用的是這個字,位置的「位」。


咖啡廳業者蛋蛋:「我覺得他們還沒有真正到喝咖啡喝細節的東西,他們可能更多是喝牌子,譬如我們去喝的是『星巴克』,我去喝的是這家店的氛圍。」


◎陸上班族均薪2萬 「泡咖啡館」合算


他叫蛋蛋,台灣人,移居大陸10年,和老婆vega、狗女兒彈珠,在北京後海的這片胡同裡生活過日子,並且開了這家名叫「沙發」的咖啡館,除了賣咖啡,他們深知要賣一種東西,叫做「氛圍」。


他們精心營造慵懶和小資的調調,才能跟後海這一大片數以百計的咖啡館、酒吧拚生意。咖啡廳老闆娘:「就一個咖啡冰是嗎?」顧客:「對。」老闆娘:「這是點綴的,但是是純咖啡做的,那是糖,糖水。」


這裡賣的冰滴咖啡,台灣很多但大陸少見,糖罐、奶罐、透明咖啡壺放在小盤子裡,精巧細緻。老闆娘:「可以先嚐一口原味,然後慢慢兑奶跟糖。」


◎「小資享受」發燒 喝咖啡切入正巧


這種種喝咖啡的細節,台灣的年輕人可能會說很有「fu」,換成大陸說法,就是很「小資」、很有「氛圍」。咖啡廳顧客:「這種氛圍想來這邊喝咖啡,(價格)稍微貴一點也能接受,你要說它便宜嘛,肯定不便宜。」記者:「所以其實是喝這個環境跟氣氛?」顧客:「對對對。」


記者:「你1天喝多少?」顧客:「4、5杯。」記者:「4、5杯這麼多啊?所以咖啡已經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了嗎?」顧客:「反正會自然而然的去喝。」


蛋蛋:「以前他們喝咖啡,我覺得他們不太能夠接受咖啡這種,應該怎麼講,有人跟我講過像中藥,比中藥還難喝,但是近幾年尤其是80後的,80尾巴的,或是90後的,就是他們對於喝咖啡這種東西,他們在提升。」


◎觀察對岸咖啡館 新生代社交聖殿


講到90後,就是我們台灣說的八年級生,小蜜是典型的例子,她是北京舞蹈學院的學生,除了吃飯睡覺上課、上網,她大部分的時間都泡在這家咖啡館裡,喝咖啡、聊是非、玩狗,還有交朋友。記者:「所以今天約了人在這?」北京大學生小蜜:「是的。」


小蜜約的網友,是他們同樣八年級生,在北京唸書的一對台灣兄弟,咖啡館不只是咖啡館,也是交朋友的地方。這是2009年的北京,當西方的咖啡入侵北京城,多元的文化撞擊,讓這一杯黑色的液體,有了更多的可能和想像,而台灣人做生意的靈敏,和比咖啡聞香更高明的時代嗅覺,讓「台灣咖啡」在趨勢中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