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30, 2006

摘錄》劉炯朗愛心宴 港人也想參加

潘國正/新竹-澳門電話專訪

中央研究院院士劉炯朗,提出創意愛心交換遊戲,經由本報獨家報導,這個「愛心雪球」愈滾愈大,已有上百位民眾提供愛心創意,連香港的民眾都來電詢問可不可以參加。劉炯朗開心地說,「當然可以,創意的愛心承諾被選上了,就可以共進晚餐,只是,要自己搭飛機來台灣。」

女要穿牛仔褲 男不穿西裝
劉炯朗院士,獲悉為取得和他共進晚餐的機會,已在社會上產生滾雪球的效應。他笑著說,「我會帶一瓶紅酒赴宴,只是男生不准穿西裝打領帶,女生只能穿牛仔褲。」

原因是他想和提出創意愛心交換承諾的朋友,輕鬆的聊一聊,而且獲選的三名朋友,可以自行帶四、五位朋友一起來,他會分三次與有創意和愛心的朋友吃飯,他請客,以表達回饋和感激。

劉炯朗昨晚表示,「邀請有創意愛心的人共進晚餐,只是表達我的一番心意;已經有朋友願意贊助紅酒了,但是吃飯的錢,我自己要負擔。」這是心意,也是誠意。

反應很熱烈 回饋五花八門

劉炯朗博士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曾在清華大學校長卸任前一天,搭飛機到高雄監獄探望因殺同學入獄的洪曉慧,讓聞者感動不已。這次他利用廣播發揮創意,提出創意愛心交換與他共進晚餐,引起廣泛討論。

劉炯朗又不是林志玲,為什麼會選擇以共進晚餐的方式,作為感激和回饋有創意愛心的人?他和澳門的朋友昨晚喝了點小酒,面對這個問題遲疑了一下,然後說,「這個問題我倒沒有想過,或許我的出發點有點自私,想和聽眾見見面,聊聊天而已。」

希望和劉炯朗共進晚餐而提供愛心承諾的類型很多,包括了學生、老師、上班族、家庭主婦等。好幾十個承諾中,有願意捐鋼琴的、為需要的人寫一首歌曲、為孩子補習等。他說,表達愛心有很多種,提供金錢、貢獻時間都是很好的愛心,但是要想出有意義、且有創意的愛心,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院士請客 點子愈新愈好

學科學的劉炯朗,認為科技很需要創意,正是他認為愛心也要有創意的原因;例如用紅迴紋針換到一幢房子的故事,問題不在他換到什麼,而是他利用網路展現的創意。

從事學術研究半個世紀的劉炯朗,這輩子從來沒有想過要主持廣播節目,在IC之音主持每周三半個小時節目,這一年來的心得,他用十二個字來形容:「開心極了,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看起來是很隨興的節目,背後卻是一段用心準備的過程。雖然每次只有半個小時節目,但在準備錄音前,劉炯朗會搜尋各種資料,用心寫好稿子,然後翻來覆去的閱讀。他說,雖不敢用幾十遍來形容,但是確實是一看再看、一讀再讀,沒有問題後,才進錄音室錄音。

其實,他也期待和未來三個共進晚餐的朋友見面,因為能夠入選的朋友,他們一定是很有創意的人,也是很有愛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