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25位名人私房菜 推薦個性店
《吃出風格-25位名人私房菜.推薦個性店》
文\王偉忠
出身一個愛吃家庭,我從小愛吃,媽媽很會做菜。小時候爸爸會帶我們上館子,上菜之前,餐廳會發給我們一個厚厚的小瓷碟,上面描畫著紅蝦,調羹放在上面,碟下鋪著單光紙,然後在小碟上倒點醬油……,彷彿慎重的儀式。我相信這是所有四年級生都有的共同回憶,那種盛宴即將登場的感覺讓我非常興奮:人生怎麼會有這樣的幸福感呢?
我們的快樂就是全家人一起吃飯。爸媽從北京什麼都沒帶來,就帶一個涮羊肉用的銅鍋;逢年過節,我爸就負責炭火,然後放在銅鍋裡,全家圍爐吃毛肚火鍋、酸菜白肉鍋等等,覺得開心得不得了,「吃」是我們家很重要的凝聚力量。
直到今天我還是很愛吃,經常中午一到,就去找一些有意思的地方,大家會在一些小店面、小攤子上,看到我一個人坐在那兒吃。晚上我幾乎都回家吃,恰巧我老婆是個有做菜天份的人,看一兩遍就能抓到訣竅,也很愛做菜,在家和小孩一起吃飯就成了我每天最重要的事,延續了我們王家喜歡聚在一起吃飯的傳統。很多好朋友愛來我們家吃飯,甚至過年也一起圍爐。
我一直很喜歡這種感覺:好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吃飯、坎大山,實為莫名的快樂!其實,人不僅是要吃得好吃,更要吃得快樂,很多人只是吃它的味道,可是跟誰吃更重要。
年輕時相交滿天下,如今年紀大了,知心好友,一隻手就數得完。朋友是老的好,很多年輕時喜歡到處嚐鮮的老饕,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多半去固定幾個餐廳,因為那些老闆都跟他很熟,所以變成自己的家庭廚房,其實這也是一種回家的感覺。所以一個好的餐廳就是要讓客人有回家的感受。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餐廳的口袋名單,所謂「吃出風格」,我的風格就是我去吃的餐廳一定要有家的感覺。
我常去的餐廳都跟老闆、服務生熟稔,他們知道我的偏好,在裡面很舒服自在。有時候我也會擺點「老奧客」的心態,故意挑剔一下。有時挑剔不是壞事,嫌貨才是買貨人,客人全都點頭稱好,說不定出了門就就此走掉;會挑剔、但又一直來,就是對那裡有感情的人,而且也讓餐廳的食物維持一定水平。
如果我對一家餐廳很客氣,大概就是下次再也不會來了。就像我帶藝人,如果對哪個特別兇,其實就是代表我很愛他,對他有很多期待,如果我都客客氣氣,大概就是覺得他沒有什麼希望。
關於錢欽青呢,我看她就跟看待自己的女兒一樣,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就是我應徵的,跟著我做節目。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這個雙子座的女孩子,很敢在我面前講一些我不愛聽的話,因為人到了一個階段之後很懶得學習,我排斥一些東西的時候,她就會不厭其煩地告訴我,這個東西站在聽眾立場,是值得報導等等,這點執著是蠻好的。
雙子座的好處是點子特多,雙子座的缺點是吃在碗裡、看在鍋裡,一件事情往往不能貫徹到底。從她以前做事的經驗來看,idea不錯,至於落實方面,經過我嚴格的「魔鬼訓練」之後,執行力也出來了,雙子座人如果擁有執行力,就很適合從事創作。
這本書我覺得還頗有意思,裡面很多是很少被談論怎麼吃東西的名人,她去找到了、深入了、報導了,提供了很不同的觀點和趣味。寫飲食文章的人,文筆應該要有「菜香」、「人味」,她的文章裡面呈現了食物的美味與人情的溫暖,這是用心去感受的成果。
《吃出風格》這本書蠻值得大家來看一看,書上的這些名人應該也算是一些「大小奧客」,所以介紹的餐廳都是已經被挑剔過的,也可以按圖索驥一下。現在時局紛亂,大家用「吃」來解解憂,是個不錯的選擇,找一家好餐廳,和幾個好友相聚,讓心靈舒服自在,豈不快哉? 豈不快哉!
(作者為創意人.名節目製作人)
孫大偉的圓環與大稻埕美食之旅
孫大偉一直喜歡老東西、老房子,兩年多前因緣際會將公司搬遷到大稻埕有八十多年歷史、重新整修後的「葉記古宅」裡,因此開始探索這塊老城區。「這邊的老區,對我來講蠻對味的,我是東北人,但小時候是在屏東本省人社區長大,現在即使回去屏東,也都消失了。沒想到台北還能保有這樣的氛圍,好像時間是靜止似的,所以我在這邊是如魚得水,找到了接近故鄉感覺的樂園。」
於是他每天騎著腳踏車到處逛,觀察老城區紋理的同時,也發現了代代相傳的美味。「圓環和大稻埕都有一些很精采的古早味,例如像慈聖宮的廟口,有一條小巷子的固定攤販,是現在僅存的『早市』,一大早就開始營業,還保有原來的節奏,很多事業有成的中老年人,會坐轎車、帶洋酒,在幾個攤位叫點東西然後坐在廣場大樹底下吃,回味當年的滋味。我每次帶些東區鄉巴佬來,他們都吃得很愉快。」
這邊的餐飲店家之所以早上九點就開始營業,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因為當年坐辦公室的白領工作機會不多,多半務農或者賣力氣,所以早上就得吃紮實的東西來打底。一說是為了配合寺廟的作息,尤其是廟口早市,農業社會大家早睡早起,拜拜當然一早就去,燒完香之後就順便祭祭自己的五臟廟。
「年輕時都是快速移動、眼花撩亂、口味不斷變化,人近中年放慢腳步之後,才看得見這些移動很緩慢的美食」,因為深信人的一生能享受多少美酒佳餚都有定數,更讓孫大偉分外珍惜當下每一口的滋味。
圓環滷肉飯盟主三元號
談到聞名全台的圓環滷肉飯,建成圓環歇業前裡面還有兩家叫「日月號」和「吉祥號」,但孫大偉說都比不上外面重慶北路上的「三元號」和「龍鳳號」,「根據我在這邊一年多的觀察,『三元號』是現在的武林盟主,它已經把隔壁併購下來,擴張成兩個店面。」「『三元號』的滷肉會滷到肥油不見,只剩肉渣,顏色比較淺。龍鳳號的口味接近南部,滷肉上面帶著肥肉塊,顏色是醬油色,因為我心臟動過手術、又有高血壓,今生的配額都已經吃完了,再消耗的就是來生,所以得省著點用,現在只能偶爾去解解饞。」
創業八十年的「三元號」,當年是因為登記店號時一碗賣三元而命名,現在由第三代曾先生兄弟所經營,「我們的滷肉是用豬的後腿肉做的,瘦肉多、肥肉少,所以吃再多碗也不會膩」,肉燥的香氣十足,飯也煮得有勁,果然可以馬上扒完一碗。
和滷肉飯搭配食用的「魚翅肉羹」更精采,熱騰騰地一碗上桌,香菇的鮮、鯊魚皮的Q、筍絲的脆與肉條的嫩交織在一起,湯頭更是清純鮮甜,吃原味或加點黑醋都極好,至於漂浮其中的褐色細絲,是為了讓客人看得見而用焦糖染色的魚翅,「好吃的關鍵是魚皮的膠質,而且我們的肉條只沾一點點粉,絕對真材實料。」
店家資訊
價位:滷肉飯小20大30元、魚翅肉羹小40大60元
地址:台北市重慶北路二段9號、11號
電話:(02)2558—9685
營業時間:上午九點到晚上十點,每月於店內公告公休日期
停車:鄰近路段之停車格
大稻埕的道地美食
大稻埕以前是台北最富庶的地方,拜媽祖的慈聖宮廟口早市尤其精采,短短的一條小巷,櫛比鱗次地排著豬腳、放山雞、壽司生魚片、四神湯、魷魚羹、肉粥、排骨湯……。這也是台北唯一可以讓你大清早就能嚐到道地小吃的地方,廣場上還會有阿伯們推著小推車賣菱角和伏苓膏。孫大偉說大家如果願意來這裡走走,會發現很多值得玩味和品嚐的東西,享受一份都會裡難得的閑情!
阿萬毛蟹專賣店
慈聖宮前快五十年歷史的「阿萬毛蟹」,現在是阿萬的女兒楊小姐在經營。孫大偉說:「這裡一年四季都固定賣毛蟹,常常一大早就會有人坐在長條板凳上啃毛蟹,非常神奇!」毛蟹貨源主要是從淡水和苗栗運來,直接放進鹽水裡煮過,沾自製的醬油配辣椒吃。早餐慢慢地嚼鮮美的毛蟹,據說是閒人才能享受的清福,因為幾隻啃下來,說不定都已經日上三竿了。
「我們現在也有大閘蟹,三百五十元一隻,不含草繩就足五兩重喔!」楊小姐順便促銷。問一位坐在板凳上正大快朵頤的歐吉桑,吃毛蟹的樂趣在哪裡,因為看起來費勁、啃出來的蟹肉份量也不多?他慢條斯理地說:「跟你們愛呷別項的道理同款啊」,這時來了一位中年摩托車騎士幫父親買外帶,「老灰仔就只愛呷這味!」喔,原來粉絲執著懷舊的心情就是這麼簡單。
店家資訊
地址:保安街49巷,面對慈聖宮前偏左邊的攤位
電話:(02)2552—9043
價位:100~500元,視毛蟹大小而定
營業時間:早上十點至晚上七點,每天營業
停車:保安街上的路邊停車格
阿源海產
和大稻埕動輒五十年、八十年的老店比起來,只有十幾年歷史的「阿源海產」實在太資淺,不過這家慈聖宮前榕樹下的海產攤卻相當合孫大偉的胃口:「我吃到最後,乾脆尾牙就請他們來幫忙辦桌,在我們公司騎樓底下的長廊擺了十桌,菜都很有特色,是外面餐廳不容易吃得到的,一桌才五千塊。」
老闆阿源的身手矯健,切菜、敬煙、奉茶、款客,相當俐落。笑瞇瞇的太太阿錦是無師自通的主廚,用麻竹筍、蛋、魚翅、香菇、扁魚一起炒的招牌菜「桂花魚翅」香得不得了,也非常下飯,不由得讓人追問為什麼能這麼好吃?「因為很香,這是用蛋下去炸的關係。」「滷豆仔魚」加了鹹冬瓜和破布子一起煮,入味又細嫩。「清蒸紅條肉」也是入口後讓人眼睛一亮的美味,肉質相當有勁。
秋日午後坐在樹下,飄來大火快炒的鑊氣香,一邊品嚐正港老式台菜,一邊看著路邊的阿公逗他正搖搖學步的小孫女,小黑狗在桌旁耐心地等候加菜的機會……,大稻埕的美食風情畫盡收眼底。
店家資訊
地址:保安街49巷,面對慈聖宮前右邊第一攤
電話:(02)2552—0214
價位:桂花魚翅300元、滷豆仔魚120元、清蒸紅條肉250元、苦瓜鹹蛋100元
營業時間:早上九點半至晚上七點,很少休息
停車:附近道路停車格、停車場
賣麵炎仔
「賣麵炎仔」的超高人氣讓孫大偉嘖嘖稱奇,「那裡真的很特別,就在永樂國小後門的窄巷子裡,隨時人潮都川流不息,本地人之外也有很多特別坐車來吃的外來客,口味非常傳統地道,賣些黑白切、白斬雞,油滋滋地但真是好吃!」
這裡據說是全台北最老的三家切阿麵店之一,我們擠過門口等外帶的排隊人群,穿越頂上只有一只綠色吊扇、完全沒裝潢的店內,走進最後面磚砌的灶下和老闆娘聊天。她正忙著用五花肉沾太白粉,再以豬油炸出一條條香噴噴、紅豔豔的燒肉,「我們已經開超過八十年了,炎仔是我公公,最早他在涼州街擺攤,後來我們搬到這邊,也已經三十年了,現在三個兒子都在幫忙。」
熟客都知道上午十點半到十一點之間來最好,因為「紅燒肉」剛炸好,可以在瀰漫的香氣中一口接一口地吃著外酥裡嫩的肉片,年節時更是搶手的牲禮。煮得恰到好處的閹雞也是招牌菜,切上桌的「白斬雞」,肉甜又有嚼勁。川燙的「豬心」完全沒腥味。「花枝塊」口感厚實。招牌「油麵」裡,每天現熬的高湯上浮著豆芽和韭菜。環顧四周,幾乎每個人都點上一大桌小菜,幸福地享用這讓人懷念不已的古早味。
問老闆娘超過一甲子還這麼受歡迎的祕訣?「因為便宜又好吃!我們有賺就好,要讓大家都吃得起」,食材和烹調手法一直都遵循傳下來的古法,果然深深捉住老客人的心,「很多董事長都常來吃,他們早上打完球就過來,多年下來我們也都變成好朋友啦。」
店家資訊
地址:台北市安西街106號
電話:(02)2557—7087
價位:切仔麵20元、紅燒肉50元、燙豬心100元、花枝50元
營業時間:早上九點至傍晚五點,大拜拜和年節時休息
停車:附近道路停車格
呷二嘴
「慈聖宮後方、甘州街人行道上的『呷二嘴』刨冰攤,也是號稱從日據時代就開始,夏天只賣米苔目和粉粿,賣到下午四點就賣完了,生意好得不可思議,還有很多人開著大轎車專程來吃!」孫大偉說。
「五十年前,我外公本來的攤位是在涼州街口,三十年前才搬到這邊」,第三代的郭小姐說,「本來也沒有名字,六七年前我們為了方便介紹,才取了『呷二嘴』這個店名」,攤子到了冬天則改賣筒仔米糕和各種丸子。
完全用在來米手工自製的「米苔目」,彷彿是一條條加粗的吻仔魚在純紅糖水裡悠遊,口感極富彈性。兩三公分見方、用番薯粉做成的淺灰色「粉粿」則略為柔嫩一點。日頭炎炎下,這麼清涼爽口的冰品在手,只要呷上三五嘴就可以整碗吃光光。
這裡沒店面、沒桌子、連塑膠椅也只有兩三張,但卻吸引了大批人群心甘情願地排隊,「夏天時,我們客人都站著吃比較多。」孫大偉建議如果「料理東西軍」節目來台灣出外景的話,應該要找它們和「東區粉圓」好好火拼一下,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呢!
店家資訊
地址:慈聖宮後的甘州街人行道上、2006年10月中後於甘州街34號設店
電話:(02)2557—0780
價位:米苔目35元、粉粿35元、綜合35元;外帶買十送一
營業時間:早上九點至傍晚五點半
停車:附近道路停車格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