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許自己一個桃花源
‧商業周刊 2006/11/10
「忽逢桃花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令人心嚮往之,有一群人,真能起身追尋、甚至實地打造…
【文/馬萱人】
有朝一日,當你不再工作,你想怎麼過日子?在哪裡過日子?跟誰一起過日子?
有些不怕過國際生活的人,對很能接納外國人長住、物價也低的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心嚮往之。畢竟,一年花個新台幣五十萬元,就能過過環境寬敞、品質高檔生活的癮,對不想存太多錢、也無法存太多錢的人來說,引誘頗大……。
國外非天堂 台灣更好退休
不過,出國養老得說外國話。而台灣傳統觀念的老人家,通常希望有子女奉養,也不喜獨處。如果再考慮交通、醫療問題、是否有共同生命經驗的朋友等等,很多出國養老的人,在國外悠閒一段日子之後,還是回到了台灣。
以作家施寄青為例,最精華的歲月都投注在台灣,「如今,是該我享受自己耕耘成果的時候了。」但她不覺台北就是最能久居之地。六年前,當苗栗南庄山區地價尚可時,施寄青就和兒子到了那兒買地自建屋舍。一個月生活費一萬元,對她而言很夠了。
再如「度?」服飾創辦人周春成,五年前他六十五歲,下定決心要過自己愛過的日子。他也曾經參考過國外不少好地方,例如瑞士,覺得那真是人間仙境。「人有人樣,狗有狗樣,下次我也要來待一個月試試看。」結果是才住了三天,周春成就跑了。「眼前盡是老人,受不了。」
一番折騰,周春成在三年前,選擇一個人到宜蘭租屋,繼續認真過活。
畢竟,台灣還是咱們最不陌生的家。事實上,台灣各地,正陸續出現退休後搬離都市、長時間移居鄉間,以實踐夢中退休生活的人們。
獨立不遺世 退休部落漸成型
施寄青就深受陶淵明夢「蠱惑」至今。如今在南庄的四千坪家園,放眼望去見不到鄰居。「若要與人挨家挨戶,又何必住鄉下呢?」她見不到鄰居,不代表沒鄰居。苗栗南庄堪稱台灣聚集最多境內移民的山區,各自獨立過活、但也互相往來的新社區意識,已漸成型。
這兒大半是退休人士。但也有上班族寧願開車通勤,提早練習(以及享受)鄉居生活。購地不一定以千坪計算,依荷包深度先準備個百來坪者有之。房子有些是現成的。仍在科學園區工作的徐逸輝,甚至和家人一起動手蓋了一棟木屋。這位五年級中段班生的歸隱山林夢,採長期計畫,沒有一步偷工減料。
放下即擁有 經營退休新生活
如果你退休之後不想一下子搬到完全的鄉下,一些中小型城市,例如新竹、台南,亦比大城市更悠哉些,又能保有都會活動的選擇。
以外國旅客為讀者群的《人力車》休閒生活雜誌發行人蘇貞夙就認識了一對日籍夫婦,先生曾派駐台南工作,夫婦倆非常喜歡這兒的古城步調,退休後想盡辦法要到台南長住。最近他們終於辦成手續,正在打點新家、迎接新生活。
不過,不像泰國等地,已有日本人、北歐人專為退休者建設現成長住村,台灣也沒有鄉鎮規畫長住村,台灣人退休後(或是外籍退休人士想來),若希望能有依自己意思打造、安身立命的永續家園,只得DIY。
周春成退休後在宜蘭的長居處,牆內牆外植物皆由他一手打點,並免費讓路人甲鄰居乙看個夠。(照片提供/商業周刊)
周春成堅持,就算是退休了,生活也要有變化。周春成特別花兩百萬元,將租來的廢棄老屋打點得乾淨優雅。家裡掛著他創作的陶藝作品,自己煮、自己吃的晚餐,也得三菜一湯。
放得下的他們,皆選擇遠走都會,安靜獨立過日子。不完全遺世,只求回歸自我。工作一輩子,值得為此奢侈一下。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本週最新990《商業周刊》】
「忽逢桃花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令人心嚮往之,有一群人,真能起身追尋、甚至實地打造…
【文/馬萱人】
有朝一日,當你不再工作,你想怎麼過日子?在哪裡過日子?跟誰一起過日子?
有些不怕過國際生活的人,對很能接納外國人長住、物價也低的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心嚮往之。畢竟,一年花個新台幣五十萬元,就能過過環境寬敞、品質高檔生活的癮,對不想存太多錢、也無法存太多錢的人來說,引誘頗大……。
國外非天堂 台灣更好退休
不過,出國養老得說外國話。而台灣傳統觀念的老人家,通常希望有子女奉養,也不喜獨處。如果再考慮交通、醫療問題、是否有共同生命經驗的朋友等等,很多出國養老的人,在國外悠閒一段日子之後,還是回到了台灣。
以作家施寄青為例,最精華的歲月都投注在台灣,「如今,是該我享受自己耕耘成果的時候了。」但她不覺台北就是最能久居之地。六年前,當苗栗南庄山區地價尚可時,施寄青就和兒子到了那兒買地自建屋舍。一個月生活費一萬元,對她而言很夠了。
再如「度?」服飾創辦人周春成,五年前他六十五歲,下定決心要過自己愛過的日子。他也曾經參考過國外不少好地方,例如瑞士,覺得那真是人間仙境。「人有人樣,狗有狗樣,下次我也要來待一個月試試看。」結果是才住了三天,周春成就跑了。「眼前盡是老人,受不了。」
一番折騰,周春成在三年前,選擇一個人到宜蘭租屋,繼續認真過活。
畢竟,台灣還是咱們最不陌生的家。事實上,台灣各地,正陸續出現退休後搬離都市、長時間移居鄉間,以實踐夢中退休生活的人們。
獨立不遺世 退休部落漸成型
施寄青就深受陶淵明夢「蠱惑」至今。如今在南庄的四千坪家園,放眼望去見不到鄰居。「若要與人挨家挨戶,又何必住鄉下呢?」她見不到鄰居,不代表沒鄰居。苗栗南庄堪稱台灣聚集最多境內移民的山區,各自獨立過活、但也互相往來的新社區意識,已漸成型。
這兒大半是退休人士。但也有上班族寧願開車通勤,提早練習(以及享受)鄉居生活。購地不一定以千坪計算,依荷包深度先準備個百來坪者有之。房子有些是現成的。仍在科學園區工作的徐逸輝,甚至和家人一起動手蓋了一棟木屋。這位五年級中段班生的歸隱山林夢,採長期計畫,沒有一步偷工減料。
放下即擁有 經營退休新生活
如果你退休之後不想一下子搬到完全的鄉下,一些中小型城市,例如新竹、台南,亦比大城市更悠哉些,又能保有都會活動的選擇。
以外國旅客為讀者群的《人力車》休閒生活雜誌發行人蘇貞夙就認識了一對日籍夫婦,先生曾派駐台南工作,夫婦倆非常喜歡這兒的古城步調,退休後想盡辦法要到台南長住。最近他們終於辦成手續,正在打點新家、迎接新生活。
不過,不像泰國等地,已有日本人、北歐人專為退休者建設現成長住村,台灣也沒有鄉鎮規畫長住村,台灣人退休後(或是外籍退休人士想來),若希望能有依自己意思打造、安身立命的永續家園,只得DIY。
周春成退休後在宜蘭的長居處,牆內牆外植物皆由他一手打點,並免費讓路人甲鄰居乙看個夠。(照片提供/商業周刊)
周春成堅持,就算是退休了,生活也要有變化。周春成特別花兩百萬元,將租來的廢棄老屋打點得乾淨優雅。家裡掛著他創作的陶藝作品,自己煮、自己吃的晚餐,也得三菜一湯。
放得下的他們,皆選擇遠走都會,安靜獨立過日子。不完全遺世,只求回歸自我。工作一輩子,值得為此奢侈一下。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本週最新990《商業周刊》】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