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8, 2006

摘錄》逃亡者

鍾怡雯  (20061128)


我避開辦喪事的地點,繞了遠路回家。只要遠遠望見佔去半條路的塑膠篷攔在前方,當機立斷,我會想辦法不經過它,抄很遠的,甚至陌生的路。有時候,甚至還弄不清楚辦的是喜事或喪事。我繞過的究竟是別人的喪禮或者自己的恐懼?管他的,走開再說。

沒用的傢伙。膽小鬼,你怕什麼?


說實話,我給不出理由。從小就怕,第一次被嚇的遙遠經驗變成永恆的陰影,第二第三次之後,恐懼逐漸形成禁忌。我想克服它,卻始終沒辦法,只好暫時逃避。如今回想,我怕的也許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的形式。棺木、壽衣、道士、誦經,號哭的人,肅殺的氣氛,喪事的種種傳說。它們是死亡的多餘裝飾,更像怪異的香水,在乾淨的死亡灑上陰森難聞的氣息。
我最怕棺木。第一次見到那陰森的方形箱子,大概四或五歲,斜後面那家的曾祖母過世。她很老,卻很小,每天陷在家門口的籐椅裡靜靜的看人。老人的臉很皺很黑,穿深色斜襟上衣,寬大的黑褲管下瘦瘦的兩隻腳懸著。沒牙的緣故,唇因此整個的往內縮,看上去似乎沒有嘴唇,只有一線陰影在鼻子下方。那戶人家是往來街場的必經之地,買麵買零食買雜貨,一天要經過好幾回,總是怯生生地,我努力避開她的視線,避開那團看不見的籠罩著老人的巨大陰影。不知道為什麼,我怕她。有時往我家側門一站,遠遠的就能看到標本老人像死了一樣的活著。

有一天老人忽然沒了。清早我幫祖母買乾撈麵,赫然發現老人坐的位置橫著魁梧壯碩的黃褐色大木箱,突兀而俗麗的亮漆在晨光中如此刺眼,想要掩飾什麼最終卻弄巧成拙,分明過亮的漆色卻陰慘慘地,讓人非常不舒服。我硬著頭皮經過,一個念頭閃了閃,那麼小的人要那麼大棺材做什麼?接下來幾晚我被巨大的誦經聲嚇得失眠。誦經的音調和喧囂的樂音令人焦慮,我試圖聽清楚吟誦的內容,卻一字不辨。有時突如其來飆幾個高音,似在召喚。掩住耳朵,卻無論如何躲不掉那無孔不入的唱腔。我的靈魂彷彿被提到一個多風的曠野,古怪的風聲在嗚咽,我垂頭閉目,不敢睜眼看那被黑色和死亡侵佔的世界,狗螺,似乎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

其實並不黑。夜晚那戶人家燈火通明。亮光打在樹葉上再斜斜貼在窗戶,跳呀跳的鬼影起舞。平常一起玩的三姐弟湮沒在披麻帶孝的隊伍中,不知道為什麼,我非常想看清楚他們的表情。鄰居們都去參加喪禮,小孩子跟著大人過去致意,大半出於好奇。我卻一點也不。遠遠望去,道士的打扮和喪服的式樣有些駭人,像演戲那樣的服裝看起來怪誕極了,大放光明的場景顯得特別假。我打從心裡抗拒喪禮的誇張造型和儀式。祖父回來帶了一方手帕,兩顆綁著紅線的糖要給我。我嚇了一跳。不要不要。急忙逃開。

祖母說喃嘸佬(道士)唱得不壞,很用心,打齋就應該這樣不可以青菜,一生人就一拜(次)嘛!下拜我死後喃嘸佬要請氣夠長的,別唱唱就休息,沒誠沒意,死了都沒意思。隔壁的老太太後來辦喪事時,同樣的一番話,祖母又重複一次。我對喪事的印象因此大壞,也更怕。

那天到來時,我只好逃。先逃開祖父的,兩年後,再逃開祖母的。祖父的喪禮在家裡辦。半夜我打電話回去。靜悄悄的非常平和,沒有駭人的誦經聲,甚至感受不到一絲喪事的氣息。守夜的妹妹們在聊天,大妹說阿公就在後面躺著,很安詳呢,一點都看不出他生前脾氣很壞。小妹在旁邊岔嘴,阿公在旁邊,我們不敢說他壞話,怕他起來打人。我突然後悔聽父親的話。是闔家團聚的氣氛啊,帶點歡樂,沒想像中的糟。父親說祖父最不喜歡後輩奔波,妳回來齋都打完準備出殯了,趕來趕去做什麼。老實說,當時電話這頭的我鬆了好大一口氣。

我心裡清楚得很,這事總有一天逃無可逃,我得參加自己的死亡儀式,給自己送行。也許,到時我會恍然大悟的取笑自己,哎!就這麼一回事啊,早知道就別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