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8, 2007

閱讀新鮮人》搖滾吧! 開刀房

【聯合報/廖月娟】 2007.05.27 02:46 am


台灣不乏穿著白袍創作的醫師作家,老前輩如「文學之父」賴和,中生代有陳克華、王浩威、莊裕安,後起新勢力也有鯨向海等人摩拳擦掌,創作文類從詩、小說到音樂散文一應俱全。美國書市也有亮眼醫師作家,哈佛醫學院畢業的葛文德(Atul Gawande)兩度入選美國年度最佳科學散文,初試啼聲的《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天下遠見出版)進入美國國家書卷獎決選。《時代》周刊稱他的文筆犀利如手術刀,目光如X光。新書《開刀房裡的沉思》日前由天下遠見中譯問世,觸及兩個醫界關切、但少有人談得深入而精采的話題:「薪事」和「官司纏訟」。

外科醫師葛文德進開刀房必備之物,除了頭戴式附燈放大鏡,少不了他的iPod。iPod灌了哪些歌曲呢?有大衛‧鮑伊、魁北克的「拱廊之火」樂團、蕾吉娜‧史派克特、布魯斯‧史普林斯汀和殺手合唱團。雖然喇叭音量不大,連麻醉醫師都不禁隨著節奏點頭,護士腳趾也跟著打拍子。

葛文德今年四十二歲,這年紀的人很少有喜歡殺手合唱團的。葛文德各方面都完美得令人豔羨:除了是哈佛醫學院高材生,他高大、英俊,還得過麥克阿瑟研究獎。麥克阿瑟研究獎有「天才獎」封號,頒給各領域的天才研究人員,獎金高達五十萬美元,好個名利雙收。葛文德不但獨當一面成為美國一流教學醫院的外科主治醫師,還是才華洋溢的作家。

呼應前本書書名,新書《開刀房裡的沉思》中展現的洞見是:光一個人好、一個人修煉還是不夠,醫學的成果來自集體的努力。集體的成功要比個人的成功更難。他觀照的層面因而更深、更廣:「要進步,光靠我一個人是做不來的。外科醫師只是醫療機器的一個小螺絲釘。醫院有時候真的很像一座大型工廠。」

其實當醫生並不是葛文德的第一志願。雖然父親是泌尿科醫師、母親是小兒科醫師,從小他就不想當醫生。他喜歡彈吉他,夢想當搖滾樂手;會寫歌,也能演唱。進入哈佛醫學院前,曾在牛津大學研究所攻讀政治學、哲學和經濟學,想當哲學家,最後放棄了,認為自己不是研究哲學的料。

他說自己個性優柔寡斷,不像典型的外科醫師。為什麼選擇走進開刀房?「首先,我喜歡開刀房亢奮的氣氛。其次,開刀房的狀況很多,不管如何,我非做決定不可,必須當機立斷。」

他是從當住院醫師之後,才開始寫東西。最先投稿到電子雜誌《石板》(Slate),一寫十年。他說,寫作也像外科住院醫師訓練,寫一篇文章就像開一檯刀,會愈寫愈順,一開始一篇四千字,後來幫《紐約客》寫稿,動輒上萬字。雖然有時候他覺得寫作比開刀來得難,還是不得不寫。「行醫非常累人。日夜操勞之下,你可能會失去目標。寫作把你拉回來,使你冷靜思考。心裡有怨氣,也可藉寫作抒發,讓自己變得深思熟慮。」

葛文德無時不刻不在思索新題材,電腦儲存了一百多個主題靈感,有空就找資料。他發現醫療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病例,都可能寫成好文章。看來,寫作也使他行醫時別具隻眼,見人所不能見,像《開刀房裡的沉思》原書名Better,使他成為更好的醫師,也讓人更加期待他的下一本新書。

【2007/05/27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