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0, 2007

普魯斯特之香

韓良憶  (20070710)




驟雨過後,太陽破雲而出,空氣裡瀰漫著塵土被打濕的霉味,我出門買東西,穿過小廣場,卻是幽香沁人,椴樹開花了。盛開的椴花是荷蘭夏季最醒目,不,應該是最撲鼻的徵兆,尤其是這幾年,溫室效應之故,春天裡常會一連幾天燥熱難當,我卻不急著收冬衣,椴樹還沒開花呢,過一陣子再說吧,總要等到接近七月,在街上聞到那股熟悉的花香,才會把厚重的外套送洗,寒冷的日子總算過去了。

我是在台北長大的所謂都市小孩,別說五穀不分了,從前連花草樹木的名稱都搞不大清楚,凡是有葉子而且還算高大的,一概稱之為樹;奼紫妍紅的,統統是花;至於路邊一叢叢在風中翻飛的,清一色叫做草,八成是狗尾巴草吧。我是在移居這個北海畔的低地國後,因為四季變換如此明顯,才終於受到自然的感召,開始翻書查資料,留心辨認草木。


椴樹卻是不必靠書本就認識了,一切只因那香氣。尚未正式移居荷蘭前的那個夏天,來鹿特丹探視當時的男友、現在的丈夫,走在綠蔭遮日的步道上,只覺暗香浮動,那氣味並不陌生,是椴花茶的香味,對我這個前文藝青年來講,則是普魯斯特之香。
看過《追憶似水年華》第一部的人都知道,十九世紀末法國大作家普魯斯特因為一小口浮著蛋糕殘渣的茶水,想起幼時在姨媽家吃過浸在椴花茶的瑪德蓮蛋糕,味覺勾起了塵封的往事,啟動了思潮,三十多歲的普魯斯特開始追索記憶,終而寫出這部歐洲文學巨作。

初讀此書時,台灣市面上尚無瑪德蓮蛋糕,椴花則是聽也沒聽過。好幾年以後,我才終於在一次旅行中,吃到讓我好奇不已的瑪德蓮,至於椴花茶,那是更晚才得以一嚐其滋味,而且喝到了還不知道,因為台灣一般把椴花譯成菩提花,椴樹則是菩提樹。

天知道,椴非菩提,兩者根本是不一樣的樹木。椴在植物學上是椴樹科,樹幹灰褐色,葉片呈圓卵形,原產於歐洲;而菩提屬桑科,樹幹較白,葉片如心形,頂端尖尖的,原產印度、緬甸一帶,據說釋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樹下悟道。

會把椴譯為菩提,說不定跟舒伯特間接有關,舒伯特的〈冬之旅〉聯篇歌曲中,最為人耳熟能詳的,除了〈野玫瑰〉外,應該就是〈Der Lindenbaum〉,也就是「椴樹」,中譯歌詞優美感人,可不知怎的,把椴樹誤植為菩提樹。如今在華語世界裡,把椴樹叫菩提樹的人還真不少,我常常在跟台灣來的訪客介紹這在荷蘭處處可見的大樹時,得補充一句,就是「舒伯特歌裡的菩提樹」,順便導正錯誤一番,對方才會恍然大悟,趕緊多看兩眼。

如果訪客年紀輕,我就不會這樣解釋了,而得說:「這是〈麥阿喜〉歌裡提到的樹,叫椴樹。」〈麥阿喜〉是前兩年在網路上流行過一陣子的羅馬尼亞流行歌曲,正式中文譯名叫〈椴樹下的愛情〉,亦有譯成〈綠檸檬樹下的愛情〉的,第二個名稱的譯者該打屁股,椴樹的英文名為lime tree,譯者想必對英文太有自信,看到lime(綠檸檬),也不查證,就這麼「直譯」啦。

倘若來訪的朋友是文藝青年、中年或老年,走在夏日的椴樹下,我會指著頭頂那鬱鬱??的綠葉和淡黃色小花,說:「你聞到了沒有?是普魯斯特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