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30, 2007

北美第一人

張系國  (20070730)




南加州台大校友會的牟致遠會長請我去洛城演講。我原本不認得他,但是姓牟的不多,就問他是否知道牟永寧?牟致遠大吃一驚,說是他二哥。我在台大唸書時,住在第五宿舍208室。這房間傳統上是電機系和機械系的地盤,兄終弟及,從不落入外人之手。後來想不到竟搬入一個化工系的曹俊久,從此豬羊變色。曹俊久有個死黨叫牟永寧,此人最愛抬槓,常到208室鬼混,和人吵吵鬧鬧。他聲音又大,趕都趕不走。但是大學畢業後我們就沒有見過。牟永寧在保釣後就毅然決定回大陸,當時是北美第一人,李我炎、王春生等人還在其後。四十年不見,想不到因此再度見面。人到了某個年紀,見面就是緣份。牟永寧在大陸娶妻生子多年後決定再度離開,寫了一本書,再度聯絡上之後,送了我一本。

牟永寧的書,書名是老毛的詩句《東方欲曉》。書中雖然特意低調,直接批評的很少,其實是對中共不滿的。對於改革開放前夕中國的變化,這本書提供不可多得的見證。回顧既往,那段時期的中國大陸,山雨欲來風滿樓,可說是最值得觀察、最有趣的時期。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和別的開發國家比較相像,反而不大有趣了。這本書又可說是買一送三,除了牟永寧的回憶文章,又有台大李美枝教授的文章。李美枝是心理系教授,她是台灣人,所以從台灣人的立場,解釋為什麼台灣人對日本人、對中國的態度會和大陸人不同,和牟永寧的文章對照來看,特別有意思。


但是最有意思的還是牟永寧的兒子牟陸杰的文章。牟陸杰的名字特別好記,一看就知道是牟永寧和他的愛人在大陸生的傑出青年。牟陸杰先寫他在小時候,知道父親是因為愛國回到中國,對父親十分崇拜。等到年紀稍長,他跟隨父母回到美國,痛嘗文化適應的痛苦,又知道父親竟可能是因為找不到適當工作而回國,對父親的敬意消失了。後來他長大了,回到台灣尋根,最後一天到九份,不知怎的突然悟了,明白父親的政治信仰是什麼、堅持的是什麼現在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回憶的片斷不可磨滅。這一段竟然有蘇東坡前赤壁賦的境界,令全書生色不少。所以我在校友會演講特地向近八百位校友介紹這本書。我說小杰的文章可以做為序,但是老子寫書兒子寫序,似乎有點那個,所以還是做為附錄好了。
我說小杰的文章平實但境界頗高,牟永寧很高興,但是對我說他的文章也很平實,令我不能不失笑。四十年不見,牟永寧還是像當年一樣爽直可愛。牟永寧啊牟永寧,讚美兒子就是讚美老子,不然我吃飽飯沒事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