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故宮
【聯合報╱曹志漪】
六月初的一個清晨,當我抵達台北機場時,一位四十出頭,穿著齊整的海關,拿著我深色的護照看了半晌,在上面蓋了章,隨即抬頭望著我,說道:「近鄉情怯。」我把那退還的表面光滑的小方文件,仔細地塞進了皮包,踏入黃色出租車,開始了近一個月的旅程。
凌晨的市場,不如夜間,讓人感到它的奇異與龐然,好似自己正馳騁於無涯的黑絨世界;微雨中,年輕的司機把收音機開得更響,在不曾歇息的新聞播報聲中,灰色公路已載滿了車輛。我留意到窗外遠方饅形的山頭,但它幾乎被前端交疊的建築遮掩了。看山頂那一列縷縷生煙的細長煙囪,我不禁自語道:「我認識它。」
星期三當我離開旅館時,櫃台的梳瀏海的小姐輕聲說道:「要帶傘哦!」
豔陽下的士林幾乎難以辨認,曾經,在往芝山的路上,水田那邊有一白漆平房,屋前一排高的木槿長年綴著白花;望著拓寬的馬路,我竟不知屋主何在。
巨幅書畫的舞台 變成喧嘩的人行道
車過雙溪公園,我意識到目的地──故宮博物院──就在不遠的地方。濃綠的扁柏伴隨著上坡的蜿蜒小道,在這夏初,她們的舞姿似乎愈加嫵媚,我恨不得車速放慢,讓我能一一瀏覽她們熟悉的身影,但是車已開到盡頭的博物館。
故宮裝修後的出入口大廳。
(曹志漪/攝影)
翻修後的故宮,顯然是熱門的休閒去處。進門後,迎面的電動手扶梯,在陽光裡運載著川流不息的觀眾。那新鮮的透明感,使我聯想起紐約的現代美術館和巴黎的龐畢度(Pompidu)中心。但是後者,雖具建築創意,卻不是合適的展覽場所。在它興建後,又不得不增加掛畫的牆,和適於作品的照明。雖則如此,這兩家美術館的人與空間的比例,仍然傳統。它們的手扶梯的寬度有限,流動的觀眾,只是空間的部分,而非主題。反觀裝修後的故宮,那入口敞間聚集的遊人,和那同時上下扶梯的人潮,以及由人潮所激發的音浪,無形中變成了注意力的焦點。
上樓後,我仍然在尋找那熟稔的大廳,和廳內陳列的歷史傑作。「妳說的是那展郎士寧的馬的那些畫的大廳?它已經不在了。」壯年的警衛若有所思地看著我,然後把我帶到一面比周遭畫廊高出半截的牆之前,指著玻璃櫃裡的掛軸說道:「要看大畫,就只有在這裡了。」
望著那僅有五幅畫作的櫥窗,我不禁驚愕,因為在博物館原有的大廳中,曾有內外共達六面的高聳的牆,牆上長年展著舉世聞名的巨幅真蹟。中學生時代的我,便有幸悠遊於那如壁畫般大的董源,巨然和郭熙的山川中。當時的展示面積,使大師的繪畫得以完整地,系統地和觀眾交流。觀者因而獲得陶冶,和深刻的美感經驗。這巨幅舞台所曾陳列的,是足以比美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和巴黎羅浮宮的繪畫精華;但它如今,卻被轉化為一喧嘩的人行通道。
如何修復故宮的 巨幅書畫展區?
故宮展廳出入口大階梯對面的一樓咖啡禮品部。
(曹志漪/攝影)
眼前的被壓縮的巨幅櫥窗中的畫,各代表了五位風格不同的畫家:明朝文徵明的水墨〈松下觀泉〉和仇英的設色山水〈十八學士登瀛洲圖〉值得靜觀,但在有限的空間中,它們和周遭的其他三幅畫,就氣質和布局而言,都無連貫性和奏鳴感。這五張作品提供給觀者的,因此好比節錄,而非美感經驗。展出的張大千的題名為〈華岳高秋〉的山水,也覺牽強,因為它雖然大,卻無大師特有的氣魄和筆韻。
巨幅畫廊的大量縮減,可是一裝修意外?但它對未來,當有深遠的影響,因為觀眾將難得親近,進而認知和體味這一批曾構成故宮聲譽的精萃了。
雖然藝術寶藏和藝術史,因為時代的變遷,往往觸發史家賦予它新的定義,但這藝術真蹟,必得維護和展示,讓一代又一代的民眾自由體驗,甚至爭議那文化遺產的意義。羅馬的西斯汀教堂和馬德里的普拉德(Prado)美術館,和當地的現代美術館,同時提供了遊人多元的藝術觀和藝術展覽。如何修復故宮的巨幅書畫展區,自然是真切的考慮了。
提煉的當代靈感
巨幅畫廊的幾近消逝,使我感到博物館失去了原有的重心。但在館內一系列的中型畫廊裡,我又遇到兩項不尋常的特展。
「玉丁寧館」紀念展,陳列的是故宮前院長秦孝儀的書法和收藏。在深色調的畫廊裡,秦先生的照片集錦迎接著觀眾。較真人大的黑白影像,捕捉的是他明朗的笑容。民國十年生於湖南的秦先生,於今年一月因病過世。小個子的,戴著眼鏡的他,到了晚年還是精神奕奕。他曾說:「我沒有浪費過一天。」的確,他自博物館退休後,仍持續著規律的現代文人生活。在他名為玉丁寧館的書齋裡,曾寫下巴掌大的七言聯:「詩有清風師正雅;字無俗跡學來禽。」他並題跋:「癸未秋夜,玉丁寧館廔居,新月入簾,衡山秦孝儀心波時年八十既三。」在靜謐的畫廊裡,暖黃的燈光照亮了一幅幅勁逸的字跡,重創了他書室的幽雅的氣氛。
這陳設銳敏的展覽,是故宮王耀庭先生所策畫的。從他的選件——無論是那知名的秦體字,還是先生捐贈故宮的個人收藏——我察覺到策展人對主題的熟稔和賞識。在展廳中,那善本古籍,新石器時代的雕骨大刀,和晚清的象牙翻書匕——這些反映書房主人趣味的藏品——和他一筆不苟的行,篆,草,交相輝映著。
一本由館內林柏亭先生主編的圖錄,曾詳細介紹這些展品,且提到秦先生的故宮業績,但或因時間關係,展覽並沒有後者的陳列。秦前院長自民國七十二年開始主持院務,在長達十八年的工作期間,曾有許多劃時代的建樹。民國八十四年,故宮曾推出宏大的羅浮宮藏品展,使得國內觀眾,可以在台北觀賞巴黎的珍藏。第二年,館方又於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提供了包括書畫,青銅,陶磁和佛教藝術的巨型展覽,使紐約客和當地遊人大開眼界。轟動一時的故宮精選,為中華文物作了響亮的見證。當我翻閱那題名為《擁有古昔(Possesing the Past)》的圖錄時,我所看到的是寧靜的,永恆的美的再現,但當我追憶那戲劇性的策展過程時,我不禁想起展出前的層層危機。那時,國內群眾對展覽的爭議,幾乎動搖了太平洋兩邊完美的策展計畫。此刻手中的厚重圖錄,因此不但是美的結晶,也是一身為博物館推手的智與勇的表徵。
秦先生文風不動的形態,有時讓人誤以為他是活於仙境的人物;其實,在他任職期間,便曾與生命搏鬥,他曾經歷心臟動脈換接的手術。熟悉這過程的人,都知道它使人元氣大傷,甚至引起病人情緒上的困擾;那曾揮毫於玉丁寧館的書家,他展示於眾的因而並非平常的懷古幽情,而是提煉過的當代靈感。
曾經,他們可以和歷代大師親切地交流
看完紀念展,在二樓的特展室,我留意到正推出的林宗毅先生捐贈書畫展。走入畫廊,一日語導遊正帶著遊客,從櫥窗前走過,他震耳的音量充滿室內。待他離開後,那櫥窗裡的書畫,才逐漸甦醒過來。在幽靜的展廳中,齊白石的題名為〈荔枝〉的畫,充滿了生趣。在用筆稚拙的竹籃上端,一墨黑老鼠正品味著朱紅的夏日鮮果。伊秉綬蘸濃墨書寫的「寒香千古」的題款,渾厚驚人,是擲地有聲之作。自然,宋朝朱熹的手書〈易繫辭〉,其豪放灑脫,令人叫絕。這一系列精品,不禁使我對收藏者感到興味。這來自板橋林家花園,定居日本的當今傳奇人物,可曾留下關於收藏的札記?如果這捐贈展,有配合的圖錄,且對林先生的收藏過程,有所探討,當可提供進一步的啟發和對話。
黃昏時分,當我離開博物館,步下台階時,驟雨頓時在炙熱的地面留下了斑剝的印痕。我撐開傘,看那鄰近青山。在微風中,山腰的樹正緩緩起舞,好似一波波色澤深淺不同的浪花。那濕潤的山林,竟讓我覺得異常親切。曾經,一個在故宮旁住讀的中學生,隨著她的班級,來到新建的博物館參觀。在初秋的午後,當她經過了有兩層樓高的大廳,進入隔壁的畫廊時,她便遇到了宋徽宗的手卷。在淡褐的絲絹上,他清逸的字跡寫道:「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當她讀到「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時,那少年的陰霾不禁一掃而空。宋朝詩帖帶給她的喜悅,使她成為博物館的常客。沈周,吳鎮,倪瓚的繪畫,總把她運載到一無聲的,奇妙的世界。
當她回頭,看那夏雨中碉堡似的黃色建築,她覺得似幻似真。「現在來故宮的學生,他們可以和歷代大師貼切地交流嗎?」她禁不住自問。
【2007/08/08 聯合報】
六月初的一個清晨,當我抵達台北機場時,一位四十出頭,穿著齊整的海關,拿著我深色的護照看了半晌,在上面蓋了章,隨即抬頭望著我,說道:「近鄉情怯。」我把那退還的表面光滑的小方文件,仔細地塞進了皮包,踏入黃色出租車,開始了近一個月的旅程。
凌晨的市場,不如夜間,讓人感到它的奇異與龐然,好似自己正馳騁於無涯的黑絨世界;微雨中,年輕的司機把收音機開得更響,在不曾歇息的新聞播報聲中,灰色公路已載滿了車輛。我留意到窗外遠方饅形的山頭,但它幾乎被前端交疊的建築遮掩了。看山頂那一列縷縷生煙的細長煙囪,我不禁自語道:「我認識它。」
星期三當我離開旅館時,櫃台的梳瀏海的小姐輕聲說道:「要帶傘哦!」
豔陽下的士林幾乎難以辨認,曾經,在往芝山的路上,水田那邊有一白漆平房,屋前一排高的木槿長年綴著白花;望著拓寬的馬路,我竟不知屋主何在。
巨幅書畫的舞台 變成喧嘩的人行道
車過雙溪公園,我意識到目的地──故宮博物院──就在不遠的地方。濃綠的扁柏伴隨著上坡的蜿蜒小道,在這夏初,她們的舞姿似乎愈加嫵媚,我恨不得車速放慢,讓我能一一瀏覽她們熟悉的身影,但是車已開到盡頭的博物館。
故宮裝修後的出入口大廳。
(曹志漪/攝影)
翻修後的故宮,顯然是熱門的休閒去處。進門後,迎面的電動手扶梯,在陽光裡運載著川流不息的觀眾。那新鮮的透明感,使我聯想起紐約的現代美術館和巴黎的龐畢度(Pompidu)中心。但是後者,雖具建築創意,卻不是合適的展覽場所。在它興建後,又不得不增加掛畫的牆,和適於作品的照明。雖則如此,這兩家美術館的人與空間的比例,仍然傳統。它們的手扶梯的寬度有限,流動的觀眾,只是空間的部分,而非主題。反觀裝修後的故宮,那入口敞間聚集的遊人,和那同時上下扶梯的人潮,以及由人潮所激發的音浪,無形中變成了注意力的焦點。
上樓後,我仍然在尋找那熟稔的大廳,和廳內陳列的歷史傑作。「妳說的是那展郎士寧的馬的那些畫的大廳?它已經不在了。」壯年的警衛若有所思地看著我,然後把我帶到一面比周遭畫廊高出半截的牆之前,指著玻璃櫃裡的掛軸說道:「要看大畫,就只有在這裡了。」
望著那僅有五幅畫作的櫥窗,我不禁驚愕,因為在博物館原有的大廳中,曾有內外共達六面的高聳的牆,牆上長年展著舉世聞名的巨幅真蹟。中學生時代的我,便有幸悠遊於那如壁畫般大的董源,巨然和郭熙的山川中。當時的展示面積,使大師的繪畫得以完整地,系統地和觀眾交流。觀者因而獲得陶冶,和深刻的美感經驗。這巨幅舞台所曾陳列的,是足以比美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和巴黎羅浮宮的繪畫精華;但它如今,卻被轉化為一喧嘩的人行通道。
如何修復故宮的 巨幅書畫展區?
故宮展廳出入口大階梯對面的一樓咖啡禮品部。
(曹志漪/攝影)
眼前的被壓縮的巨幅櫥窗中的畫,各代表了五位風格不同的畫家:明朝文徵明的水墨〈松下觀泉〉和仇英的設色山水〈十八學士登瀛洲圖〉值得靜觀,但在有限的空間中,它們和周遭的其他三幅畫,就氣質和布局而言,都無連貫性和奏鳴感。這五張作品提供給觀者的,因此好比節錄,而非美感經驗。展出的張大千的題名為〈華岳高秋〉的山水,也覺牽強,因為它雖然大,卻無大師特有的氣魄和筆韻。
巨幅畫廊的大量縮減,可是一裝修意外?但它對未來,當有深遠的影響,因為觀眾將難得親近,進而認知和體味這一批曾構成故宮聲譽的精萃了。
雖然藝術寶藏和藝術史,因為時代的變遷,往往觸發史家賦予它新的定義,但這藝術真蹟,必得維護和展示,讓一代又一代的民眾自由體驗,甚至爭議那文化遺產的意義。羅馬的西斯汀教堂和馬德里的普拉德(Prado)美術館,和當地的現代美術館,同時提供了遊人多元的藝術觀和藝術展覽。如何修復故宮的巨幅書畫展區,自然是真切的考慮了。
提煉的當代靈感
巨幅畫廊的幾近消逝,使我感到博物館失去了原有的重心。但在館內一系列的中型畫廊裡,我又遇到兩項不尋常的特展。
「玉丁寧館」紀念展,陳列的是故宮前院長秦孝儀的書法和收藏。在深色調的畫廊裡,秦先生的照片集錦迎接著觀眾。較真人大的黑白影像,捕捉的是他明朗的笑容。民國十年生於湖南的秦先生,於今年一月因病過世。小個子的,戴著眼鏡的他,到了晚年還是精神奕奕。他曾說:「我沒有浪費過一天。」的確,他自博物館退休後,仍持續著規律的現代文人生活。在他名為玉丁寧館的書齋裡,曾寫下巴掌大的七言聯:「詩有清風師正雅;字無俗跡學來禽。」他並題跋:「癸未秋夜,玉丁寧館廔居,新月入簾,衡山秦孝儀心波時年八十既三。」在靜謐的畫廊裡,暖黃的燈光照亮了一幅幅勁逸的字跡,重創了他書室的幽雅的氣氛。
這陳設銳敏的展覽,是故宮王耀庭先生所策畫的。從他的選件——無論是那知名的秦體字,還是先生捐贈故宮的個人收藏——我察覺到策展人對主題的熟稔和賞識。在展廳中,那善本古籍,新石器時代的雕骨大刀,和晚清的象牙翻書匕——這些反映書房主人趣味的藏品——和他一筆不苟的行,篆,草,交相輝映著。
一本由館內林柏亭先生主編的圖錄,曾詳細介紹這些展品,且提到秦先生的故宮業績,但或因時間關係,展覽並沒有後者的陳列。秦前院長自民國七十二年開始主持院務,在長達十八年的工作期間,曾有許多劃時代的建樹。民國八十四年,故宮曾推出宏大的羅浮宮藏品展,使得國內觀眾,可以在台北觀賞巴黎的珍藏。第二年,館方又於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提供了包括書畫,青銅,陶磁和佛教藝術的巨型展覽,使紐約客和當地遊人大開眼界。轟動一時的故宮精選,為中華文物作了響亮的見證。當我翻閱那題名為《擁有古昔(Possesing the Past)》的圖錄時,我所看到的是寧靜的,永恆的美的再現,但當我追憶那戲劇性的策展過程時,我不禁想起展出前的層層危機。那時,國內群眾對展覽的爭議,幾乎動搖了太平洋兩邊完美的策展計畫。此刻手中的厚重圖錄,因此不但是美的結晶,也是一身為博物館推手的智與勇的表徵。
秦先生文風不動的形態,有時讓人誤以為他是活於仙境的人物;其實,在他任職期間,便曾與生命搏鬥,他曾經歷心臟動脈換接的手術。熟悉這過程的人,都知道它使人元氣大傷,甚至引起病人情緒上的困擾;那曾揮毫於玉丁寧館的書家,他展示於眾的因而並非平常的懷古幽情,而是提煉過的當代靈感。
曾經,他們可以和歷代大師親切地交流
看完紀念展,在二樓的特展室,我留意到正推出的林宗毅先生捐贈書畫展。走入畫廊,一日語導遊正帶著遊客,從櫥窗前走過,他震耳的音量充滿室內。待他離開後,那櫥窗裡的書畫,才逐漸甦醒過來。在幽靜的展廳中,齊白石的題名為〈荔枝〉的畫,充滿了生趣。在用筆稚拙的竹籃上端,一墨黑老鼠正品味著朱紅的夏日鮮果。伊秉綬蘸濃墨書寫的「寒香千古」的題款,渾厚驚人,是擲地有聲之作。自然,宋朝朱熹的手書〈易繫辭〉,其豪放灑脫,令人叫絕。這一系列精品,不禁使我對收藏者感到興味。這來自板橋林家花園,定居日本的當今傳奇人物,可曾留下關於收藏的札記?如果這捐贈展,有配合的圖錄,且對林先生的收藏過程,有所探討,當可提供進一步的啟發和對話。
黃昏時分,當我離開博物館,步下台階時,驟雨頓時在炙熱的地面留下了斑剝的印痕。我撐開傘,看那鄰近青山。在微風中,山腰的樹正緩緩起舞,好似一波波色澤深淺不同的浪花。那濕潤的山林,竟讓我覺得異常親切。曾經,一個在故宮旁住讀的中學生,隨著她的班級,來到新建的博物館參觀。在初秋的午後,當她經過了有兩層樓高的大廳,進入隔壁的畫廊時,她便遇到了宋徽宗的手卷。在淡褐的絲絹上,他清逸的字跡寫道:「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當她讀到「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時,那少年的陰霾不禁一掃而空。宋朝詩帖帶給她的喜悅,使她成為博物館的常客。沈周,吳鎮,倪瓚的繪畫,總把她運載到一無聲的,奇妙的世界。
當她回頭,看那夏雨中碉堡似的黃色建築,她覺得似幻似真。「現在來故宮的學生,他們可以和歷代大師貼切地交流嗎?」她禁不住自問。
【2007/08/08 聯合報】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