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07, 2007

新竹車站追尋昭和浪漫










整理著全開的宣紙,即使時光變遷,「泉馨松記筆墨」第3代老闆徐欣然還是跟百年前祖父一樣地工作著。/時報周刊

  


守著傳統的手工香舖,柯宜均是老店的第3代傳人。


  


即使健康狀況不好,鄭裕雄依然堅持手工刻圖章。


  


魏清標一甲子如一日,一樣誠懇地招呼客人。


  


以老傢具收藏老時代的時光,「傑克大山」的老闆張先正堅持的是另一種的台灣原味。


  


由工程師轉行,鄭富文只是不想讓祖父的產業荒廢,簡單的理由,就讓他在小市場中,與妻子開創了另外一善事業。



  新竹,這個全台灣最科技的城市,在日據時代,與台北同樣是開發重鎮。那時正值昭和初期,正好承接了明治維新帶來的西化、大正時期的昇平繁華。如今時過百年,新竹的面貌經歷許多改變,那分屬於昭和年代的浪漫,已藏身在現代感的街道身後。

  午後的新竹,中華路、東大路口的車流依然忙碌,西裝筆挺的科技新貴與背心短褲的大學生,同時在柏油路上快速移動。

  從火車站到城隍廟,路上會經過中央市場和東門市場,這兩處,都是新竹最早繁華的指標。視線穿過重重的車流與水泥透天厝,歷史悠久的中央市場忙碌景像一如以往,攤販、人潮、車潮都在這裡彙集,雜亂的店面中,藏著幾個古老的店招和一些傳統商品。

  坐落在市井小民之間,新竹的百年風華,就被收納在這些不起眼的店家與人物裡。

  百年紙墨老舖/泉馨松記筆墨

  在平凡器物上堅守傳統的「泉馨松記筆墨」,彷彿從昭和時代直接移植而來,店裡的擺設、空間,甚至貨架,全是那個年代的樣子。而第三代老闆徐欣然,也跟父親與祖父一樣,百年如一日地熱情招呼客人與整理紙墨,「我們這裡開了很久很久喔。」一面整理著全開尺寸的宣紙,他娓娓道來。

  早在清朝時期就已經創立,原本是專賣雜貨的「泉馨行」,因為房屋改建,才成為如今專賣紙筆的「泉馨松記筆墨」。過去是有如小型的文具百貨公司,店裡還高掛著「新竹州紙文具商組合員章」的木牌,加上依然用著檜木製作的貨架與櫃台,簡短几個字與傢具,道出的是這家店的歷史。

  日本時代由於推行皇民化,禁止書店販售漢文版書籍,相關的商店或書店也要有所謂的許可證才可營業,高掛在牆上的這塊木牌,就像是變相的營業許可證。「以前賣書的限制多,我們就以賣筆、紙為主,有時還有代寫書信的業務。」徐欣然說,當時的「泉馨行」是相當有份量和文化水平的店,最輝煌時期,店裡賣的筆、硯也都是自家製造。

  「現在不行了啦,現代人哪有幾個會寫毛筆字?」徐欣然笑說,隨著時代改變,現在的書法成了才藝,店裡的商品只能當作藝品賣,最重要的顧客是教書法的老師,生意最好的時候,是非寫春聯不可的春節前。

  「但是這裡很重要,是我們家的根。」徐欣然很堅持,對他來說,不能捨棄的不是生意,而是家族的記憶;不管賺多少錢,他都會繼續守著這間昭和老店。

  ▓泉馨松記筆墨

  ⊙地址/新竹市中央路37號

  ⊙電話/03-522-2998

  ⊙營業時間/09:00~21:00,無休

  三代手工制香/柯芳美香行

  中央市場口的「柯芳美香行」,有著平易近人的直接原味。創建於昭和年間,不起眼的店面中,卻有著延續了三代的堅持。

  「柯芳美香行」的創始人當年只是個窮學徒,因為新竹市場旁的廟宇多,才決定拜師學制香。穩定的手工、純正的香粉,信徒的堅持就在一支支的細香中燃放,當年他制的香是善男信女敬神的首選。

  「到今天為止,我們都還是用老方法,以手工做香。」香行內第三代的柯宜均說︰「手工裹的香粉較平均,燒起來的煙也不同,不好的香,我們絕對不賣。」他說,機器做的香雖然速度快、成本低,但是畢竟少了一雙有經驗的雙手與眼睛把關,瑕疵品多很多。

  只是,堅持手工製作雖然延續了老店風格,卻讓店慘澹經營。人工成本不斷增加,卻不敢相對地調高售價,「我們店十幾年都沒有漲過價。你看,這些貼在上頭的價格紙都黃掉了。」柯宜均無奈地笑笑。

  對現在的人來說,這種堅持很難理解,既然沒有利潤空間,為什麼要一直做辛苦的事?「這是一種信任,神明受到客人的信任,我們的香也不能有問題。」柯宜均說得鏗鏘有力。

  即使小如香燭的生活用品,都不能在品質上妥協,堅持手作原味,也堅持為使用者著想的體貼。刻板死硬的物品中,就在老師傅的手眼間滋長出靈魂,這分用心才能感受到人味,而這也正是昭和年代的古風。

  ▓柯芳美香行

  ⊙地址/新竹市中央路1-2號(中央市場口)

  ⊙電話/03-522-2696

  ⊙營業時間/10:00~21:00,無休

  傳統手工刻章/信文堂

  同樣屬於昭和時期的高級產業,是東門街口的「信文堂」。三角店面中的鄭裕雄,坐在小桌後,刻著客人的圖章。這位話不多的老師傅,看到我來訪,帶著滿臉的微笑回應︰「我們這是標準的昭和事業,當時用刻章,還算是高科技呢!」

  在日本人統治台灣之前,一般人都不習慣使用印章,當時大多數人都是以指印來代替。在日本人的大力推廣下,印章才開始普及,也才有了大大小小的印舖。創建於一九三三年(昭和八年)的「信文堂」,也就是在這種社會氣氛下成立的新興商店。

  鄭裕雄說,現在再普通不過的木頭小圖章,過去都算是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高科技。「當時師傅要懂文書,又要精通各種各樣的文體,算是非常專門的技術。」鄭裕雄解釋,而且當時新竹州是台灣最大的一個行政區域,往來的商賈眾多,連帶也帶起了刻印圖章店的繁榮。

「當時街上走幾步就是圖章店,就等於是日據時期的科學園區嘛!」老師傅獨特的見解,姑且不論對不對,還是讓人莞爾一笑,而那種熱鬧的光景,彷彿也就在眼前出現。

  ▓信文堂印舖

  ⊙地址/新竹市東門街161號

  ⊙電話/03-523-2691

  ⊙營業時間/09:00~21:00,不定休

  進口餐具專賣/萬和行

  食舖的菜色平價,卻是芸芸眾生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走出東門市場,一旁的東門街上,同樣與飲食大計有關的,是專賣餐具的「萬和行」。店裡擺放著大大小小的杯、碗、刀、叉,只要是餐桌上用得到的,這裡絕對找得到。

  「我們這裡就像以前的家樂福,不過更高級一點。」魏清標帶著微笑說。十七歲開始掌管這個店,如今已過了六十個年頭,魏清標看著餐具行走過兩個不同時代。他說,餐具店是日本人統治下獨有的平民文化之一,日本統治台灣之後,連帶傳入了西式與日式的飲食習慣,才有了這些販賣高級餐具的商行。

  以前賣的都是日本直接進口的餐具,貨源與種類都十分充足,現在看來有點小的店面,六十年前可是超大型賣場。在那個沒有網路、沒有電視,所有的步調都比現在慢上好幾倍的時代,吃飯是中上階層最主要的享受之一,專賣各種餐具的商行,自然也成了過去貴婦人聚集的場所,「而且這裡是過去惟一先生會和太太一起逛的地方。」魏清標說。

  魏清標說,現在餐具店到處都是,比他漂亮的門面更是不勝枚舉,「不過,行家和老客人還是會來我這裡啦。」他很有信心地說。六十年培養的眼光和歷練,就如同昭和時代美好的作品,不論經過多少時光,仍然會熠熠發亮。

  ▓萬和行

  ⊙地址/新竹市東門街118號

  ⊙電話/03-522-3365

  ⊙營業時間/10:00~22:00,不定休

  懷舊登山用品/傑克大山

  中華路的另一邊,才開三年的「傑克大山」卻營造出另一種昭和風情。

  四十五歲的老闆張先正,原本是台大博士班的研究生,因為做研究而陷入了與台灣山林的戀愛,甚至進而賣起了專業登山用品,而且這位愛山人不只愛山,更愛老木頭。因此,他在寬敞的店裡,放滿了各式各樣的老檜木傢具,從昭和時代的菸酒櫃到光復初期的貼皮電視,店裡佈置得像當年的台灣豪宅。

  「曾經有位老太太一走進店裡就掉眼淚,她說,這實在是太像她兒時的家了。」張先正說,店裡每個角落似乎都在為早已逝去的時光喝采,「只要與台灣有關,無形的物品就有了靈魂。」

  昭和年代,日本人大量開採台灣的檜木,把它們變成了大量的生活器物。老東西不但有著台灣土壤百萬年來的精髓,也繼承了六十多年前那股生活的氣息,細膩人工手作的浪漫,就這樣靜靜地被留在傑克大山的店裡。

  「我知道百年前的伐木開始後,生長了數千年的台灣檜木就這樣被迫離開了故鄉;但既然它們被做成了傢具,我就用我的方式留住它們。」日本人的砍伐,是檜木自然生命的結束,但張先正用他的方式留住了木頭的人文生命。

  ▓傑克大山

  ⊙地址/新竹市中華路2段161號

  ⊙電話/03-535-0798

  ⊙營業時間/12:00~21:30,無休

  新鮮家常菜/愛國屋食舖

  在東門市場中的「愛國屋食舖」,五十七歲的老闆鄭富文,一如往常地正準備著剛採買回來的食材。

  「我們這裡,就是標榜著新鮮的家常味。」鄭富文原本是國科會的工程師,學的是電子機械,十幾年前回到故鄉新竹,由家族手中接過這個市場內的迷你小店。

  「這裡最早是我祖父在日據時期開的『愛國號』,我不想讓祖產荒廢,這才接手。」鄭富文說,剛開始他做過服飾店、果汁店,生意都不理想,直到小孩的一句話,改成了賣家常菜的小店,才找到了合適的路。

  牆上的菜單,列出的多半都是些家常口味的菜色,每天還會根據當天的食材,端出菜單上沒有的菜色。老闆娘吳玉燕說,所有的菜都當作自家人要吃的來賣。三坪不到的空間,一個僅容回身的廚房、一個冰櫃,剩下的只有兩張迷你小桌。客人坐下來吃飯,就等於坐在廚師身旁吃飯,一面吃一面聊天,久了也都成了老朋友。

  「其實還是家常的東西最持久。」鄭富文笑著說︰「我想,即使再傳到我的孫子手上,也沒問題。」

  ▓愛國屋食舖

  ⊙地址/新竹市東門市場1001號

  ⊙電話/03-524-9612

  ⊙營業時間/11:00~18:00,六、日休

  新竹的歷史軌跡

  ★1620年/西班牙人佔據台灣,正式在新竹傳教,並進行基本的建設與開發。

  ★1660年/明鄭時期,因為軍事需要,鄭成功開始於新竹囤兵開墾,進行較大規模的開發。

  ★1720年/清朝收復台灣,新竹歸為諸羅縣管轄,漢人移民開始大量移入。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正式引進西方文化,設新竹為新竹州,是當時台灣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域。

  ★1950年/國民政府收復台灣,新竹設縣市,並且將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設立於此,開啟新竹的學術科技發展。

★1960年/全台灣第1座IBM電腦,於新竹正式設立。

  ★1980年/新竹升格為省轄市,並設立新竹科學園區。

  古早新竹

  ★新竹車站本身就是昭和浪漫的代表作,最早是由日本皇族松崎萬長所設計,當年車站前面還有許多人力黃包車。

  ★從火車站往圓環到城隍廟,這一帶是新竹最早的街市,也有著最繁華的記憶。

  ★新竹市立動物園是全台現存最老的動物園,至今已近70年。

  採訪手記

  不管喜不喜歡,日本人統治過台灣,就是個不能否認的歷史,除了歷史的傷口,也留下些許美好的文化記憶,因為有著迷人風味的昭和初期,便正好與這段統治時間交錯。

  我們努力尋找,要在將近100年後、而且在沒有刻意保存的狀況下,發現昭和時期的風貌,老傢具、老建築、老店的名號,有形的遺跡一目瞭然。

  但真正讓人內心激起漣漪的,還是老店家對於人的殷勤與認真,小事也認真地當成一回事。不虛偽做作,也不拐彎抹角,簡單老實的生意風格,幾乎是每家老店給我的印象。我發現,在老器具以及老照片之外,昭和時期在人心留下的單純感,才是最值得讓我細細尋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