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2, 2007

找尋稱意的小社會

【聯合報╱舒國治】 2007.10.12 03:33 am


四十多年前,我家巷子底有個麵攤,主人當是低階退伍軍人,攤子旁懸一面小黑板,他無事會以粉筆寫些警句,我最早看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名句是從那面小黑板上。

兩塊錢一碗陽春麵,能獲得熱骨頭湯混合著麵湯兩者的香味,更有一種「外食」打破每日家中飯桌清供的沉悶之享樂感,於我,這碗麵已然太滿足了。但我觀察,有不少大人來此不是吃麵,是來聊上幾句。是了,他們見著燈光,見著麵鍋的沸蒸水氣,便自然往這兒靠近;既來了,便同老闆講幾句話。有的說:「我最喜歡吃你下的麵,尤其是下得比較生時,更好吃。」有的說別的,與麵條不相干。我發現這樣的人還頗不少,有的站著說,有的索性拉了凳子坐下。那是民國六十年代,人人沒事,我們那條巷子大夥皆夜不閉戶,這麼一爿小小麵攤,也竟成了絕佳的沙龍。

一個社會愈閒,愈有頗多的人每天必去同樣的地方。如北京有些公園,每天總有極多的人他一天中最長的時間是耗使在這兒。成都的茶館亦是如此。

近日有人開始談論退休後的每日生活。其中說及每日下午應在何處坐坐、應與哪些朋友碰碰。這是何大的一個課題!就說台北好了,恁大的都市,但該去哪塊呢?我亦回答不出。

所謂稱意的小社會,是你在那裡吃飯、喝茶、交際、娛樂等皆感到很優遊自在;但真說到自在,更牽涉到人,也就是朋友。或者說,要生活在你所喜歡相處的人眾之旁。要常常可以碰上或遭遇令你愉悅、產生趣味,或使你放鬆、使你簡略、教你閒散的人或事態。人便是要往那類情境去靠近。有時甚至要開創那種情境;我小時常夢想,是否在民初,所有的孩子們暑假皆自省城返回家鄉,大夥住在大房子裡,一個大家庭,吃飯時每人陸續的自樓上或後院深處的房間走下來,聚於一堂,鬧哄哄的吃。不遠處的客廳與花園還偶傳來唱京戲的聲音。不管是下午或是半夜,永遠有點心吃,你想吃綠豆湯或是冰西瓜或是餛飩或是粽子或是←油餅,隨時皆有。此種大家庭的人氣,永遠在你身旁不遠處,你絕對不會寂寞,但你依然可以窩在自己的房間幾十個小時不出來,只為了埋頭讀你那讀了一半的《紅樓夢》,你依然樂意獨處,乃你知道人群的溫熱原就在幾步路之外。你獨處,但你不寂寞。還有,你樂意有熱鬧感,但你希望它是一種太平美樂時代之氛圍,你並不渴求與人無休止的交接,乃你並不住在苦寒荒涼的美國,只要見有一人遠遠騎馬而來,說什麼也不想放他走。

人從自己的空間出來,到外頭張望別人,是恆存的需要;小自一個麵攤或一棵大樹下三張板凳,大到一整個城市的各處廣場(piazza)皆如隨時有園遊會(譬以羅馬),都可以撫慰人的寂寞,但何樣尺寸最稱己意,也唯有各人自己揣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