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2, 2007

青少年

上海,酷暑。德國駐上海的領事館這一年特別熱鬧。為了迎接到上海實習的德國大學生,每週開放交誼廳給學生。
文化評論家龍應台二十一歲的兒子安德烈、十八歲的菲力普也在裡面。龍應台幾乎無法相信,法國、美國和全球來的青少年大量到亞洲找實習機會。不少人的下一站是拉丁美洲,之後還要到印度。

西元前三五六年出生的亞歷山大、西元一一六二年出生的成吉思汗可能很難想像,今天十幾歲、二十幾歲的青少年,已大批大批跨疆界探險,絲亳不輸給當年他們二十多歲時縱橫東西的豪情。

只是,他們出發的目的不同,帝王和大汗為征服為國家興亡而冒險犯難。而這一代出走,有人為好奇、有人為競爭、有人自我探索、也有人是為了認識朋友與世界。

全球化把競爭平台加大

生長背景決定這世代青少年多元又有爆發力的面貌。

十五歲到二十四歲是聯合國定義的青少年,全球約十一億人,其中台灣有三三0萬。

這個年輕世代在八0年代後期,蘇聯、東德、波蘭「蘇東波」解體的浪潮下、在沒有政治的禁忌中長大,迎接他們的是一個個被拆除的國界與全球化世界。

他們也告別了以文字、書本為主導的世界。「在PDA上、在電腦上、在轉寄電子郵件時,都在閱讀,」大塊出版社董事長郝明義形容,網路的出現帶來不同的想像,青少年「連夢想空間都變大了」。

他們的價值也很立體與多元。

世界不再只有自由/共產、西方/東方、正義/邪惡二元對立。

但全球化的衝擊也讓他們像大海裡游的熱帶魚,選擇過剩、競爭過多,不知人生往哪裡游去。

便宜的科技 競爭加速

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

這是YouTube上近來在台灣校園間廣為流傳的影片「你知道嗎」(Did you know),全球有百萬人次瀏覽。顯示學生對未來世界的變化感到恐慌。


這種恐慌是一種事實,從各國政府、企業家到教育工作者,都發現,這代青少年比前幾個世代浸淫在無情的競爭裡。

為累積人力資本,歐、美、亞洲的高等教育,急速擴充,中國每年釋出五百萬畢業生,印度更超過這數字。

台灣半導體之父張忠謀說這代青年面對「競爭的白熱化」:學生畢業出來,會是跟全世界差不多年紀的人才競爭。很快的,一個不小心的話,整個產業、整個企業,都會被世界的另一國、另一地搶過。

Me世代 既自信又懷疑

但這世代也是史上最勇於懷抱夢想、自我的一代。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教授珍.特吉(Jean M. Twenge)形容他們是「Me世代」(Me Generation)。

因為少子化,他們被教導成超高自尊、自我中心,珍.特吉觀察到,網路長大的Me世代,本質很反權威、重視自我表露,把網路世界發生的美好、可能性都搬到現實。

這一代的典型無疑是:
  學歷最高、知識最多元的一代
競爭最激烈的一代
  價值最多元而混亂的一代
  最受寵愛又孤獨的一代
  自信又帶著疑惑的一代

這些原因,讓過去五年,先進國家紛紛把焦點放在青少年。聯合國看到佔全球人口十八%的青少年,失業率攀升。失業人數達失業總數四0%。青年人比過去任何世代都更容易走向邊緣化。

歐盟則是預測二0二0年,十五到二四歲族群的人口將自十二.五%降為十一%,同時間,六五到九0歲人口比例則從十六%擴大到二一%。這代青少年長大後,無疑得面對一個「養不起的未來」。

各國看到外在環境對這代青年無情的衝擊,也起而行動。

去年芬蘭訂下青少年法案(Youth Act);中國上海市政府更在政府的十一五規劃裡,納入青少年發展。它們的目標都是促進青年的成長與獨立、協助他們成為積極的公民、避免被邊緣化。

新加坡則是喊出全人青少年政策,希望能訓練出對世界準備好的青少年(World Ready Youth),期待他們具有積極實踐的能力。其中一項,是要這一代永不說「死亡」,能在失望中堅持下去。


對外,挑戰無限;對內,青少年階段原本就是人一生中的關鍵。

十三到十五歲是一個人開始學習抽象思考的階段,接著,邁入青少年時,他們必須回答:我是誰、我的價值、我與世界的關係,才能順利過度為獨立的成人。

面對外在世界的波濤與內在自我的建立的雙重壓力,這一代回應世界的方式也變了。

時代雜誌(Time)兩年前就嗅到社會瀰漫的「大小孩」現象,以「長大,沒那麼快!」(Grow Up, Not So Fast)為題,預測這代青少年不知該如何向成年靠岸的現象。

未來 考驗台灣青少年

「年輕人的發展會決定國家未來的面貌,發展好的國家,就能面對全球化,」負責台灣青少年政策的青輔會主委鄭麗君語氣鏗鏘。

青少年的發展決定每個國家未來十到十五年的國力。台灣站在哪個位置,有什麼特殊的挑戰?

台灣的青少年肩負著把台灣人均所得從一萬五千提升至三萬美元的責任,也肩負台灣的經濟轉型。

中山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劉孟奇是經濟史專家。他分析,如果以未來台灣經濟成長率走勢二%到四%間(過去四百年間的平均成長率),需要花近二十年到三十年才能成長到三萬美元。

「二十年後,現在的青少年正是社會中堅,他們要月收入八萬到十萬新台幣才是平均水準,想想,那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劉孟奇把眼光拉到二十年後提醒著。

那能力自然與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勞力密集」、解嚴世代的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需要的「一技之長」不同。

不論是歐洲的波隆納宣言或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大英國協系統的國家都有共同體認,未來的人才要有「核心就業能力」:

是讓畢業生能夠在經濟上獨立,有自信,並能在生涯上成功發展。對許多人而言,這是追求完整自我實現的重要一環。

芬蘭教育體系是目前回應全球化潮流下做得最好的,兩千年至今,芬蘭學生在OECD等國際評量計劃裡,表現每年都在前三名。


包括日本、瑞典、英國、歐陸各國教育官員,都飛去芬蘭取經。

芬蘭的教改目標很明確:「培養國際工作的創造性技能」,而作法是穩紮穩打的從師資、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始。芬蘭的國中小教師,至少要能說兩種外國語言、包班教師有碩士學位(具備專題研究的能力);師生透過專題討論,鼓勵學生閱讀、寫作、表達論點。

但台灣的教育體系在回應全球化能力的需求上,顯得緩慢。

今年底,將有兩份重要的全球教育調查出爐。

十一月底月公佈的PIRLS(國際閱讀理解素養調查,針對國小四年級)、十二月底的PISA(國際學生評量計畫,針對十五足歲中學生),台灣都是第一次參加。

雖然成績尚未公佈,但不少教授透露,台灣學生在數理成績表現好,但閱讀理解與素養的國際評比不理想,落在中後段。

幾位大學教授表示,台灣學生在各種國際數理比賽的表現優益,但因過度競爭與長期被分數衡量,而興趣與信心皆低;而閱讀素養的不足,背後隱涵台灣學生的表達、思考、問題解決能力並不理想。

教育仍然在許多青少年身上刮滿傷痕。台師大數學系教授林福來感嘆:「孩子對學習沒有熱情,無法終身學習,而那是適應未來最重要的能力。」

未與時俱進的家庭與社會文化,也是當今台灣青少年前進的反挫勢力。長不大的青少年
  培養不出獨立見解與人格

在德國,十五的青少年被稱為「先生」;在紐西蘭,十二歲的孩子就可以駕駛農場上的牽引機;美國十八歲投票;法國政府給大學生租屋貸款,鼓勵自立。

在北歐、紐西蘭等國家,培養視野卻是從兒童與青少年基本的生活獨立開始,逐漸發展到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目的,就是在培養出能夠獨立探索知識、能發展自己見解的完整人格。

不同的社會對年齡有著不一樣的規訓,西方少年可以被當做成人,東方少年被視為小孩。

電影演員桂綸鎂的故事,也可說是七年級生,在中產階級家庭保護下,企圖活出自我的縮影。


桂綸鎂從小學各種才藝,是父母的小公主。但大三那年,她到法國遊學一年,文化衝擊讓她看到兩國青年的差異。二十四歲的她反省:「我們一直按社會期待走,好像從學習到生活都不為自己。」

家長以保護與管束,束縛年輕人,似乎他們只要把書唸好就行了。

景美女中校長林麗華今年迎接新生入學後,曾接到住宿生家長電話說:「女兒沒帶碗到學校,怎麼辦?」她很擔心家長的過度涉入,不利於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能力。

長不大的孩子對個人、對國家的影響是什麼?

心理學博士、台大工管系教授陸洛認為,這種教養方式無法讓下一代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欠缺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的能力。「一有問題就回到父母溫暖的懷抱(coming back to parents)。」

而對國家的影響?龍應台認為,如果個人是「晚成熟」,是「稚嫩」的,那麼國家的總競爭力也就是「稚嫩」的。

對存在感到焦慮

這一代青少年被豢養出的稚嫩,更讓他們感到失去存在感。

一位中正高中學生這麼說出他所接收的教育與文化:

所有的想法從表達起,就被壓抑,完全沒有發揮的空間。肚子餓了?會冷嗎?都由大人決定,與自己的真正想法無關。專長興趣甚至娛樂的方式,都是他們說了算……獨立?自主?連想法都不敢有。

在第一線教書十六年的政大教授陳文玲就感受這代學生的憂鬱。

「那種憂鬱在長輩看來太奇怪了,衣食無虞、資源豐富,幹嘛無病呻吟?」但她發現,這一代從小到大都被父母與社會決定,缺乏探索、心中有太多能量無法釋放。

政大中文系剛畢業,目前人氣最旺的獨立樂團「蘇打綠」主唱吳青峰,自承大二那年憂鬱半年,整天躺在床上。他一直思索,「在這生命裡,有什麼事讓我真心感到快樂,充滿熱情、完全不會倦怠?」

缺乏探索經驗、獨立的精神,這一代苦悶尋找生命的意義。

也許有人會問,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獨立生活有這麼重要嗎?


台大工管系教授陸洛用「雙文化」的概念,分析獨立自主在未來世界的重要。陸洛解釋,華人講究關係、依賴取向,強調順應;而西方走個體、獨立取向,強調行動;兩個文化極度互斥。

「未來是雙文化社會,如果在成年前太保護,進入社會就有適應不良的問題,」陸洛分析。

無疑,東方的雙文化走得慢。

日本尼特族與飛特族是最明顯的例子。日本野村總合證券資深研究員日戶浩之表示,許多青少年中小學拼升學,大學後才自我探索,探索期拉長至畢業後,茫茫終日找不到熱情,工作一個換一個。

這些「工作貧民/窮忙族」(working poor),已變成企業燙手山芋。學生變得負面思考,連日本官員還上電視呼籲「不要自殺!」

台灣青少年的人生狀態是否正向積極?

中山大學教授劉孟奇這兩年積極研究與訪談七年級生,也出版《我七年級,我不草莓》。他認為,多數七年級生很熱血、敢追夢,只是求學階段探索不足,比較不容易找不到人生方向。

幾個數據顯示,青少年欠缺未來感的趨勢。

台灣二十歲到二十四歲勞參率約五三%,與美國的七四%、加拿大的七九%、新加坡及香港的七二%相距極遠,與鄰國南韓五七%接近。台灣人較晚加入就業市場。

目前,每六.六位大學生裡,就有一位延畢,是兩千年的一.三六倍(兩千年是九位有一位)。

劉孟奇分析延畢理由,有學生為讀雙學位、考研究所、到國外當志工,但的確也有兩成左右的學生逃避現實,不知興趣何在。

由於這一代對工作的想像不只是糊口,而是理想的實踐。當工作變成糊口的工具,就不免成了企業主眼中的「掃瞄族」(scanner),對工作沒承諾,只想跳槽。

青輔會最新的「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畢業生就業第五年是向上或往下發展的關鍵年。學歷與經歷接近的兩人,薪水在五年後差距卻有兩萬元以上,差異就在熱情與持久力。

哪些人的職涯發展能具備持久力(staying power)?


「能把興趣、求學、職涯三位一體的人,決定職涯發展是否順遂,」劉孟奇分析,當企業與現實對工作的要求更高,只有對工作熱情的人能適應改變、持續學習。

探索自己的精神價值

台灣過去的世代,經歷經濟快速起飛、強調競爭與超越,總到人生後半段才意識自我的追求。

這世代又如何看自己?

明道綜合高中高二學生張珈瑋今年參加美國國務院全球網頁競爭活動獲得白金獎。對自己的世代有很多觀察,她說很多人以嬌嫩的草莓形容年輕人不耐壓,但她認為草莓的柔軟最適合融入各種料理充當調味。

「我們的柔軟就是最大的抗壓本錢,而我們的香味也會為社會帶來清新的氣息,」她自信說。

面對無公式可套的競爭,各系統除了要快速回應全球化,更要讓這世代建立屬於自己的精神價值。

開啟與新世代對話,欣賞彼此的差異、聆聽彼此,是避免青少年徬徨是第一步。

《十個與孩子的重要對話》的作者是擔任牛津大學十一年拉比(猶太教傳教士)的施慕禮,他在教養自己的八位子女,及擔任親子諮詢專家的過程中,強烈鼓勵世代對話:

到底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希望成為好人或壞人?我希望自己自私或無私?我希望為世界帶來光明或黑暗?我要隨波逐流的人生,還是挖掘人生的奧秘與深義?

除了為他們找生存的內在動能,社會也要幫他們找到舞台、看到模範並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辦公室主任吳肇銘是鼓勵大學生學習服務的推手。他這些年教學最大的獲益是發現大學生有驚人的本事──源源不絕的創意。

「青少年有一股氣在亂竄,就像武俠小說裡只要打通任督二脈,就可變高手,」吳肇銘打通筋脈的關鍵是幫孩子搭梯造橋,幫他們尋找資源,讓學生成功、累積信心。

他近期的計劃是讓學生透過web2.0協助遙遠的非洲馬拉威醫師、老師改善當地環境。

在天下採訪的眾多故事都讓人相信,當社會停止說他們小,他們會比你想像的,有改變自己與社會的能量。


青春不只是一段時光,更是人生的一種狀態。這社會應鼓勵這世代有自己的獨立宣言:

我們要敢於懷抱夢想、勇於冒險我們要為自己負責,享有自由同時盡義務。
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位置、成就自己、貢獻社會。
我們要能在失望中堅持下去。

詩人紀伯倫曾如此描述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父母像一把弓,孩子為箭,但父母不是強迫把箭射向何方,而是儘可能把弓拉滿,給一個好的環境。

唯有青少年活出積極人生,教他們不要害怕偉大、國家才能世代交替,未來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