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07, 2007

古果入菜來

韓良憶  (20071106)




 無花果在唐代前後自西域傳至中國,古名「阿驛」,當初輸入中原地區的,應該不是鮮果,大概是乾硬的脫水無花果……

 每次回台北,總少不了和朋友吃喝相聚,這天到了一家標榜「創作料理」的小館,端上桌的一道佐酒小菜,竟然是乳酪烤新鮮無花果。上菜時,師傅特別聲明,這無花果並非進口貨色,而是本土網室栽培的產品,產地就在宜蘭。這可稀奇了,新鮮的無花果沾濕了容易發霉,不宜久放,又不耐顛簸,難以長途運輸,我還是頭一回在台灣吃到這洋水果。


 無花果的拉丁學名為Ficus carica,從樹上摘下後,形如寬肚窄頸小口的花瓶,也有點像小包袱,頂端沒有打個結就是了。在歐洲常見的有深紫色與青黃色兩種,我在台北小館子吃到的,據說是自土耳其引進的品種,其色紫紅偏褐,而土耳其,正是人類最早栽種無花果的地區之一。
 人類栽植無花果樹的歷史久矣,早在公元四千至二千七百年前,埃及人便已開始種植,考古學家曾在近四千年前的埃及古墓遺址中發現一幅浮雕,上面刻劃著採收無花果的景象。無花果樹後來擴散到克里特島、希臘本土以及近東地區,古希臘人以及稍後的古羅馬人都愛吃無花果;在《聖經》〈創世紀〉中,人類吃了禁果,發覺自己赤身露體,於是用無花果樹葉編成裙子遮體,所以有基督徒說,無花果葉是人類的第一件衣裳。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希臘詩人荷馬在史詩《奧德賽》、《伊里亞特》中,也數度提到無花果,它可是古希臘盛宴的美饌。還記得大學時讀荷馬史詩,看到這裡只覺得不解,無花果我吃過呀,市面上有埃及進口的脫水無花果,一顆顆小小圓圓,淡褐色,味甜,質地乾硬,像堅果但不如堅果油潤,佐茶還可以,卻也沒有多麼美味,真叫人想不通荷馬時代的希臘人何以珍賞此果。直到多年後,到義大利遊學烹飪,頭一回嚐到無花果,這才明白其味之美。

 義大利的無花果產季為晚夏到初秋,它可以當水果吃,也可佐以風乾生火腿作開胃菜,或拿來烘烤甜點、糕餅。熟至巔峰的新鮮無花果,嗅之並無特殊香氣,自蒂頭處切開,果內略呈中空,果肉頗厚,粉紅綿軟有汁,密佈著一粒粒比芝麻還小得多的「籽」。食時切除蒂頭,可撕除果皮,也可連皮吃;將果肉一切為四瓣,連同「籽」送入口,滿嘴的細「籽」抵著舌頭和上顎,刺激著味蕾,那滋味可真甜,甜得似蜜,纏綿卻不霸氣,比蜂蜜更清甜怡人。我咀嚼著這果實,剎時覺得荷馬的史詩不再只是白紙黑字,無花果讓我結結實實地嚐到古老文明源遠流長的滋味。

 後來才知道,我吃的無花果,其實非果,而是花托和膨大的花器,那一粒粒的「籽」才是無花果樹的「花」。一顆成熟的無花果裡,足足有近一千五百朵這樣的花,想來也真是奢侈,甚至有點罪過,我單是一小口便吃下好幾百朵小花的魂魄。

 無花果在唐代前後自西域傳至中國,古名「阿驛」,當初輸入中原地區的,應該不是鮮果,大概是乾硬的脫水無花果,或是保有若干濕度的日曬無花果蜜餞。廣東人用無花果乾來煲湯,其他菜系中則似未見將無花果入菜者,無花果在中國多半被當成藥材使用,據《本草綱目》記載,無花果「性味甘平,無毒,主開胃,止瀉痢,治五痔、咽喉痛」,雖不是萬靈藥,藥效可也真不少。

 而今,無花果已以其新鮮本色,堂皇登上台灣的餐桌。說不定有朝一日,此一西方文明古果會跟番薯、芒果、鳳梨等數不清的「外來」物種一樣,也成為「本土」的代表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