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6, 2007

未知死,焉知生?

撰文╱曾志朗




我在朋友父親的告別式中,打死了兩隻蚊子。

問候友人,走出禮堂,哀思之餘,低頭見,掌中的血痕依稀,彷彿蚊子的死亡印記。生死瞬間,忽然想到一隻普通的蚊子在實驗室中養大,由生至死的平均生命期大約是三個月左右,但在野外的蚊子平均生命期大概就只有一個月左右(我隔壁辦公室的陳正成教授正好是研究蚊子的專家,我怕蚊子,經常找他滅蚊),而這兩隻蚊子意外死亡是由外在人禍所造成的災難,牠們的壽命與科學家計算的平均生命期應該分開來看,這是為什麼生物學家在計算生物生命期時,只能考慮自然死亡,才能正確推測生命體的死亡原因。能了解生命體真正死亡的原因,才有機會去探討延長壽命的可能性,「未知死,焉知生」確實是有道理的!

也許是喪禮以及緬懷故人的悲情仍籠罩著我的心思,那天下午我靜靜地在電腦螢幕前,啟動搜尋引擎,在網路上各個有關談論死亡的小站徘徊,想要知道人類死亡的型態是怎麼一回事?我查到考古人類學家利用出土的人類骨頭以及他們牙齒磨損的程度,推斷出智人(Homo sapiens)的平均壽命大概是25歲,雖然這個估算是基於有限的數據及概括式的推測,但從各式各類的證據上,這個25歲的限制一直沒有被打破。自從人類有了文字的記載,和墓碑上較清楚的記錄,科學家才可以較準確的推估人類平均壽命大概是在1000年前發生了大躍進,而且持續向上提升到現代仍是進行式。

但因外界環境的安全與衛生條件不一,而造成不同社會之間的壽命落差。根據美國社會安全局的統計預測,到了2050年美國男人的平均壽命將是77歲而女人則為83歲,台灣、日本的統計預測都差不多,但聯合國的統計則指出在136個會員國中,有27個國家的人民平均壽命仍低於50歲。也由於這些落差的型態,使科學家得以建構死亡的理論。

當我們把這千年來的統計數字做了系統整理之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浮現出來:1000年前,要能活到老,靠的是嬰兒的存活率,也就是說只要活過嬰兒期,則長大至老一點的機率就有保證了;到了100年前,只要活過5歲,則過60歲的生日就可以被期待了。到了近幾十年,情況又變了,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公共衛生的提升及較佳的傳染病控制,使得嬰兒、兒童的死亡率降低,但戰爭及HIV疫情的擴散又奪去了許多兒童的生命,以至於平均壽命就延長不了;已發展國家則不然,出生率降低使嬰兒及兒童受到更多的保護,存活率就較高,超過60、70歲的人的比例也增加了,而強健的兒童期提升了進入青壯年期的機率,老人本身的生命力也增強了,表示老人不再是兒童、青壯年的「殘存」而已,而是真的「活」得更有生命力了!

其實,這些看似簡單卻非常有趣的統計,指出一個意義深遠的事實,即人類的活力由盛而衰而老而亡的過程,和汽車的驅動力由新車啟動期到全盛期到磨損到報廢有非常相似的死亡率曲線,呈現出依使用年齡而由水平到逐漸以幾何級數升高然後到了高齡又稍下降的趨勢,這說明人類活力和汽車驅動力的老化衰竭過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相當有趣的類比情況。例如人們出生地不同,會有不同程度的夭折率,所以在台灣看到75歲的老人機率比在新幾內亞高得多了,但是假如一個台灣人和一個新幾內亞人都活到75歲,那麼這兩個人可以活到90歲的機率就沒有什麼差別。汽車也是一樣,不同廠牌的新車折損率有的高有的低,但如果兩部不同廠牌的車都已經開過5年而不壞,則這兩部車可以一直開到10年之後的機率也幾乎是相等的。看來笛卡兒的二元論中,把人體的肌能動作比擬為機械運作的看法,實在是太有道理了,也真有實徵的統計證據可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