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1, 2007

潛台詞不可說

【聯合報╱馮翊綱】 2007.12.11 03:04 am


隨著媒體報導超量的政治新聞,許多詞彙窘於所需,外借了一些字眼,例如談到「工於心計的政客」,便用「手中還有好幾套劇本」來形容。偏偏我們國民教育全部過程中,最偏廢劇本類型的介紹與閱讀,甚至在學術領域中,還偶聞將劇本視為「工具形式」,將其自然排除在文學環境之外;一般大眾對劇本形式的陌生、內容的不解、意涵的難以領會,都彷彿是可接受的現實。

對文學做最粗略的理解,分為「詩」、「散文」、「小說」三個類型,怕因傳統中文世界對「詩」的局限見解,還刻意加上「劇本」類型,是以畫蛇添足。因為在西方世界,「劇本」與「詩」有時是同義詞,「詩人」往往就是「劇作家」的意思。(其實關漢卿也足以證明這一點)。

寫劇本的人,頗承續著師徒制度的浪漫,劇本之所以會被部分人士視為「工具形式」,確實是因為強調其工具技法,想寫出「可執行演出」的劇本,非得大量參考前人經驗,得高手點撥一二,或者有所師從。一個角色,因為某種原因離開場上,過多久之後回來?便攸關著劇本的形式、風格、企圖,或者是「該角色離場時間所能從事的行為」的合理性。這類技法,在寫劇本的當下應用,總有三十萬種(戲劇性的形容),聰明人摸黑學習,也得跌倒個七八千次;寫劇本要有仿效對象,所以我說頗有「師徒浪漫」。

我既是「師」,也是「徒」;我徒之師,我師之徒。從我學得的「三十萬種」技法中,挑一個出來聊聊。

「寫劇本的人不要預設演員該怎麼演。」

劇本是大量的角色對白與獨白,佐以「舞台指示」:包括角色行為,道具、場景的應用與轉換,特殊技術需求等等。很精密(或說管閒事)的劇作者,會規定一些細節,例如角色的細部表情、人物的心理轉變、話語的詮釋方向等等;這些,俗稱「潛台詞」,其實是演員的功課,當然也是導演的功課。

我並非主張專業分工,令編劇「不管」那些細節,而是提醒:編劇的任何企圖,請停留在企圖本身,角色為什麼說出那樣的話語?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行為?在精密的編劇思維中,已然具備,那些對劇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潛台詞」,不需要寫出來約制詮釋角色的人;即使是自編自演也是一樣。當我們遇到其他與劇作者心意相通的導演和演員,自然也會被看懂,企圖會隨著排戲導引出來。

政治人物最不懂這些,自己「寫劇本」,又脫口說出「潛台詞」,笨拙露餡兒,搞到被看破手腳,相當不划算。

【2007/12/1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