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都做第一的 全球傘材王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69 期
作者:黃宥寧
當年,當陳查某正大賣香蕉賺外匯,他反手進口原料成立台灣第一家製傘廠,當年,當雨傘王國由興盛到沒落,他卻在傘材供應鏈上稱霸至今。
當年,香蕉大王陳查某曾笑他,明明賣香蕉就可以賺大錢,哪有人笨到賺了錢,還要花外匯投資做雨傘。也就是這點與眾ㄕP,五十七年後的今天,福太企業董事長陳添福創立的企業,不但是台灣第一家製傘工廠,即使在台灣雨傘王國沒落後,它,依然在傘材供應鏈上稱霸全球。
你可能不知道,目前全球一年有七千三百萬支雨傘的傘材來自福太,換句話說,平均全球五把傘中,就有三把傘含有福太生產的傘材。不論是從一支一百元的廉價傘,到一支上萬元的Burberry、Chanel……等名牌傘,都是陳添福的心血。福太一年光是生產中棒(見第七十四頁圖示)就高達六千噸,相當於一艘巡洋艦的重量;如果拿去做成高鐵軌道,可以鋪設三條高鐵還有剩。
看到陳添福,如同看到台灣的經濟發展史。八十三歲的他,在製傘這個行業已有五十七年的歷史,他不但是台灣雨傘工業的第一人,翻開經歷,更可從香蕉王國,一路說到雨傘王國。
從賣香蕉到台灣製傘第一,
陳添福究竟有何能耐,撐出這一片天?
民國四十年,距離台灣光復不過六年,福太從台北孔廟旁的蘭州街起家,當時的陳添福是貿易行的經理,賣過鳳梨罐頭,也賣香蕉。但是他心裡想,難道台灣只能賣廉價的農產品賺錢嗎?台灣不能有工業嗎?也就是這樣的念頭,當年二十六歲的他,決定創業。但是資金哪裡來?他一手賣香蕉,一手又把賺來的錢再去進口雨傘零件。
就是這樣從九人工廠開始,陳添福的堅持,不但率先做出全台灣第一家雨傘廠,而且保持了五十七年的第一,即使到現在,他仍然是全球傘材的霸主,營收更是從當年的一百零八萬元,做到一年營收七十四億元,擁有十家關係企業。 台灣區製傘公會總幹事刁世勳說:「它(福太)的地位沒有人能夠撼動,是整個產業的頭頭,包含大陸。」 陳添福的地位,堪稱台灣的「傘父」,但是他自己卻笑稱自己是「傘夫」,不論晴雨,一直在為台灣製傘這個行業在撐傘。
不賺出口財,他比別人多想一步,
預見出口香蕉市場飽和,轉向製傘業
陳添福的思考,永遠早一步。
時間回到民國四十年,當時台灣號稱「香蕉王國」,政府為了累積外匯,因此鼓勵出口農產品。陳添福,是貿易公司負責出口的年輕經理,業務前景看好,他卻決定成立福太行,從日本進口傘材零件,在台灣利用廉價勞力縫製、組裝後,做成雨傘成品出售。
這個決定,跌破眾人眼鏡。當時外銷農產品可以享有許多優惠政策,但政府對消耗外匯存底的進口事業,卻課以高額關稅抑制。雨傘零件進口,面對的是六五%關稅,而且兌換外匯時,還有抵押保證金等種種限制。
「陳查某(香蕉大王)笑我:『大家為的是賺香蕉錢,所以可以買雨傘賠錢(編按:日本為平衡逆差,因此要求台灣必須購買工業品,傘材也是選項之一),那你要來做雨傘工廠?』」陳添福笑著回憶。
「董事長對決策很堅持,往往事隔幾年以後,才看到他是對的,」進公司三十幾年的老臣、福太洋傘總經理林如村觀察。
受日式教育的陳添福,做事一板一眼,在業界是出了名的嚴肅,很少人看過他笑,不過談起生意,他的眼光神準。當時所有人看到是香蕉錢好賺,但是陳添福看的卻是市場逐漸飽和的危機,對他來說,香蕉再賺也沒有幾年,洋傘才剛起步,雖然辛苦,但是只要做出來就可以賺個幾十年。
把目標放在長久財,而非機會財,寧可犧牲眼前暴利的生意算盤,讓陳添福選擇當新興產業的先驅,比別人永遠早一步培植實力。
福太行成立時,當時台灣根本沒有製傘工廠,更遑論製傘工業,加上當時進口關稅比率高達六五%,如果再加上成本,壓得陳添福根本喘不過氣來。不過擅於逆向思考的陳添福,反而從壓力中找到另一個商機。他發現若是進口未完全加工的鐵管,關稅一降就降到二○%,因此福太行成立兩年後,他又成立福太洋傘工廠,把福太的版圖擴及原料加工。
福太練兵四年後,台灣始有第二家洋傘工廠,「雨傘王國」之勢也逐漸成形,大小規模的製傘工廠紛紛成立,陳添福回憶:「當時招一個會,就可以開一間雨傘工廠了。」民間甚至喊出「客廳即工廠」的口號,農閒時的家庭也成為雨傘組裝的下游「生產基地」。
雖然競爭者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福太因為比別人早至少四年起跑,在技術、市場上都已經站穩腳步,加上充分掌握關鍵傘材,讓他可以在雨傘王國起落中,始終保持第一。
同業爭食,他把競爭者變客戶,
別人賺機會財,他賺長久財
台灣雨傘王國極盛期,一年可賺一百二十億元外匯,全台大大小小至少有三百家工廠。
不過此時,陳添福卻做了第二個跌破眾人眼鏡的決策。面對前來搶市場、勞工的同業,他不以技術或規模優勢加以排擠,反而把福太自製的傘材賣給他們,讓他們也能站在福太的工業技術上,生產和福太品質一樣的雨傘。
「那時台灣是雨傘的供應王國,我想,那如果雨傘的材料是我在供應的時候,這個生意就能做,」陳添福得意的解釋:「人家說這是鋪橋造路給人走,其實我只是賣材料而已。」
謹守「賺長久財」的原則,陳添福和同業分享技術成果,雖然在雨傘市場上面臨更多競爭,卻也開拓出新的傘材市場。把競爭者變成客戶,反而掐住對方喉嚨,穩賺製傘的利潤。
如果一直停留在終端產品上競爭,市場總是兩、三年就換人當第一,最後勢必落入價格戰。福太捨棄競逐市占率的零和遊戲,轉型成雨傘王國背後的後勤中樞,供應前線所需的糧草彈藥。 奇招奏效,福太的營收不但不受競爭影響,反而水漲船高,「當時,(傘骨)還沒有電鍍,加工廠就搶著拿走了,」業務經理張耀輝描述當時盛況。等著買傘材的人龍,甚至擠到五股工廠外的馬路上,每個人爭著擠進福太,搶購傘材。
景氣正熱,他找日本人分享獲利,
異業結盟,將傘材手工變工業
雖然景氣正熱,不過陳添福對產業前景的警示燈,又開始嗡嗡作響。就像香蕉產業,雖然外銷金額屢創新高,但王國卻隨後迅速殞落;希望賺長遠利潤的陳添福,又一次做出與眾不同的決策。
別小看一根傘骨,陳添福可是把它拆解成九家公司在經營。
一九七○年開始,陳添福陸續成立關係企業,以傘材分類公司,例如:傘骨交由福泉鋼業生產,木製、塑膠製的握把則是福島工業專責,而中棒則交給福昶金屬製造……。隨著專業工廠誕生,福太的傘材規模更大,也進一步衝高營收。
為了能迅速成就工業,陳添福採取的策略,是和日本大廠合資,福太並非百分之百擁有股權。明明生產的內容皆是陳添福擅長的領域,為什麼還要找日本人來分享獲利?這步棋,背後也蘊含深意。
盤點手上資源,傘材雖然跨足鋼鐵、木業、鋁業等領域,但卻是技術含量較低的「手工業」,所以陳添福以傘材的利益為誘因,和各工業技術第一的前輩結盟,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連帶壯大自己的聲勢和技術。
「福太不只是做雨傘的手工業,而是做工業,」陳添福站在穩定的製傘基礎下,小心翼翼的開始延伸觸角,為下一個十年的營收提前做規畫。
多角化經營的福太,不但成功避開雨傘王國沒落的壓力,在關係企業開枝散葉後,像做槽骨的福泉,而後生產摩托車鏈條零件,在東南亞市占率達五○%;福昶跨足電熱管用的鐵管,全球市占率亦達二五%;福正生產的電容器鋁殼,占日本市場的六成,都是全球數一數二大廠。 市場開始沒落,他再墊高技術
三百項研發專利,生產高價傘
不過到一九八○年代後期,台灣工資成本大漲,大陸的工資不到台灣的十分之一,對勞力密集的製傘工廠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從第一名,(一下子)成第八十五名,」為了鞏固寶座、拉開與同業的差距,陳添福這次選擇下苦工。
別小看一支傘,福太目前擁有三百五十二件專利,也是目前全球專利數最多的製傘公司。
不論是二折傘、三折傘、四折傘,甚至全球第一支自動開合傘,專利都在福太身上。儘管開發費時三、五年之久,必須運用力學和機械原理,精算彈簧、輪軸、繩線的負重度。
「我最佩服父親的就是他不斷研發的精神,」陳添福的二兒子、總經理陳正敦說,也因為不斷研發,讓福太再次稱霸。
陳添福唯一的理念就是:「要給客人滿足的雨傘。」採訪當下,他拿起自動開合傘,開開關關展示功能,原本嚴肅的臉上充滿驕傲。不論是可以耐十級強風不會折斷的玻璃纖維(FRP)材質,或是像自行車一樣的超輕碳纖維傘骨,一把傘中處處暗藏玄機。
也因為太懂客人要什麼,當年,三折自動開合傘上市時,二十呎貨櫃一運到公司,不到半天的時間,三萬六千支就被搶購一空。他一再強調,研發,一定是顧客需要;做生意,更要顧到實用。
福太首先突破業界慣用的鐵製傘骨,開發出鋁製傘骨,讓產品價格提高五倍。「因為我們在電子業有做鋁的產品,所以把技術拿回來試試看,」業務部協理陳月瑛表示,福太能夠克服日本傘做不到的事,要歸功於多角化經營的技術回饋,從異業援引經驗和技術,讓本業也受惠。出品高級傘、號稱「傘界LV」的國巨洋傘,為了取得高階傘材,就密切和福太配合,例如國巨曾經賣出的一把三萬元的LV洋傘,其中的傘骨就是來自福太。 有一次,國巨洋傘的董事長李銘智到廈門和陳正敦相約看福太開發的新式傘材,才早上八點,沒想到一走進工廠,陳添福已經站在工廠,對員工精神訓話了。
「你認為你早,但他還是比你更早,」刁世勳笑說。
永遠早一步,加上做傘做到極緻,讓陳添福和福太,在五十七年後的今天,依然讓台灣傘國日不落。
*從多角經營到技術領先
草 創 :1951 福太行成立
1953 福太洋傘成立,是台灣第一家製傘工廠
開枝展葉 :1958第一家競爭同業出現,60到80年末期,台灣成為雨傘王國
1970~1980以傘材分類,成立福泉、福島等4家關係企業,以專業工廠生產各式傘材 壯 大 :1985同業開始外移大陸
1982為降低成本,赴哥斯大黎加、印度等4國投資
1990前進大陸,陸續成立6家關係企業
研 發 :1993~2008陸續研發3折、4折、5折自動開合傘、抗10級風傘與開發不同材質的傘骨
*一把雨傘,8個事業版圖!——福太關係企業
● 福太工廠:電鍍傘骨、 成品
● 福泉鋼業:傘骨材料 →彈簧/鏈條材料
● 福正金屬:傘用釘 →電子業釘、電容器鋁殼、自動保險絲銅殼
● 福記鋼業:裁剪鋼材 →汽車業代工裁剪鋼板
● 福昶金屬:中棒→電熱管、家具管
● 福島工業:傘柄(傘頭)→木製杯盤、環保塑料
● 福盛:木頭材料
● 福威:負責大陸內銷市場業務
註1:→表示延伸拓展領域
註2:福太還有3間非製傘關係企業:
1.福榮:電鍍電子零件
2.福弘電子:電容器鋁殼
3.福越:複合材料,木屑和塑膠材料混合
資料來源:福太企業 整理:黃宥寧
作者:黃宥寧
當年,當陳查某正大賣香蕉賺外匯,他反手進口原料成立台灣第一家製傘廠,當年,當雨傘王國由興盛到沒落,他卻在傘材供應鏈上稱霸至今。
當年,香蕉大王陳查某曾笑他,明明賣香蕉就可以賺大錢,哪有人笨到賺了錢,還要花外匯投資做雨傘。也就是這點與眾ㄕP,五十七年後的今天,福太企業董事長陳添福創立的企業,不但是台灣第一家製傘工廠,即使在台灣雨傘王國沒落後,它,依然在傘材供應鏈上稱霸全球。
你可能不知道,目前全球一年有七千三百萬支雨傘的傘材來自福太,換句話說,平均全球五把傘中,就有三把傘含有福太生產的傘材。不論是從一支一百元的廉價傘,到一支上萬元的Burberry、Chanel……等名牌傘,都是陳添福的心血。福太一年光是生產中棒(見第七十四頁圖示)就高達六千噸,相當於一艘巡洋艦的重量;如果拿去做成高鐵軌道,可以鋪設三條高鐵還有剩。
看到陳添福,如同看到台灣的經濟發展史。八十三歲的他,在製傘這個行業已有五十七年的歷史,他不但是台灣雨傘工業的第一人,翻開經歷,更可從香蕉王國,一路說到雨傘王國。
從賣香蕉到台灣製傘第一,
陳添福究竟有何能耐,撐出這一片天?
民國四十年,距離台灣光復不過六年,福太從台北孔廟旁的蘭州街起家,當時的陳添福是貿易行的經理,賣過鳳梨罐頭,也賣香蕉。但是他心裡想,難道台灣只能賣廉價的農產品賺錢嗎?台灣不能有工業嗎?也就是這樣的念頭,當年二十六歲的他,決定創業。但是資金哪裡來?他一手賣香蕉,一手又把賺來的錢再去進口雨傘零件。
就是這樣從九人工廠開始,陳添福的堅持,不但率先做出全台灣第一家雨傘廠,而且保持了五十七年的第一,即使到現在,他仍然是全球傘材的霸主,營收更是從當年的一百零八萬元,做到一年營收七十四億元,擁有十家關係企業。 台灣區製傘公會總幹事刁世勳說:「它(福太)的地位沒有人能夠撼動,是整個產業的頭頭,包含大陸。」 陳添福的地位,堪稱台灣的「傘父」,但是他自己卻笑稱自己是「傘夫」,不論晴雨,一直在為台灣製傘這個行業在撐傘。
不賺出口財,他比別人多想一步,
預見出口香蕉市場飽和,轉向製傘業
陳添福的思考,永遠早一步。
時間回到民國四十年,當時台灣號稱「香蕉王國」,政府為了累積外匯,因此鼓勵出口農產品。陳添福,是貿易公司負責出口的年輕經理,業務前景看好,他卻決定成立福太行,從日本進口傘材零件,在台灣利用廉價勞力縫製、組裝後,做成雨傘成品出售。
這個決定,跌破眾人眼鏡。當時外銷農產品可以享有許多優惠政策,但政府對消耗外匯存底的進口事業,卻課以高額關稅抑制。雨傘零件進口,面對的是六五%關稅,而且兌換外匯時,還有抵押保證金等種種限制。
「陳查某(香蕉大王)笑我:『大家為的是賺香蕉錢,所以可以買雨傘賠錢(編按:日本為平衡逆差,因此要求台灣必須購買工業品,傘材也是選項之一),那你要來做雨傘工廠?』」陳添福笑著回憶。
「董事長對決策很堅持,往往事隔幾年以後,才看到他是對的,」進公司三十幾年的老臣、福太洋傘總經理林如村觀察。
受日式教育的陳添福,做事一板一眼,在業界是出了名的嚴肅,很少人看過他笑,不過談起生意,他的眼光神準。當時所有人看到是香蕉錢好賺,但是陳添福看的卻是市場逐漸飽和的危機,對他來說,香蕉再賺也沒有幾年,洋傘才剛起步,雖然辛苦,但是只要做出來就可以賺個幾十年。
把目標放在長久財,而非機會財,寧可犧牲眼前暴利的生意算盤,讓陳添福選擇當新興產業的先驅,比別人永遠早一步培植實力。
福太行成立時,當時台灣根本沒有製傘工廠,更遑論製傘工業,加上當時進口關稅比率高達六五%,如果再加上成本,壓得陳添福根本喘不過氣來。不過擅於逆向思考的陳添福,反而從壓力中找到另一個商機。他發現若是進口未完全加工的鐵管,關稅一降就降到二○%,因此福太行成立兩年後,他又成立福太洋傘工廠,把福太的版圖擴及原料加工。
福太練兵四年後,台灣始有第二家洋傘工廠,「雨傘王國」之勢也逐漸成形,大小規模的製傘工廠紛紛成立,陳添福回憶:「當時招一個會,就可以開一間雨傘工廠了。」民間甚至喊出「客廳即工廠」的口號,農閒時的家庭也成為雨傘組裝的下游「生產基地」。
雖然競爭者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福太因為比別人早至少四年起跑,在技術、市場上都已經站穩腳步,加上充分掌握關鍵傘材,讓他可以在雨傘王國起落中,始終保持第一。
同業爭食,他把競爭者變客戶,
別人賺機會財,他賺長久財
台灣雨傘王國極盛期,一年可賺一百二十億元外匯,全台大大小小至少有三百家工廠。
不過此時,陳添福卻做了第二個跌破眾人眼鏡的決策。面對前來搶市場、勞工的同業,他不以技術或規模優勢加以排擠,反而把福太自製的傘材賣給他們,讓他們也能站在福太的工業技術上,生產和福太品質一樣的雨傘。
「那時台灣是雨傘的供應王國,我想,那如果雨傘的材料是我在供應的時候,這個生意就能做,」陳添福得意的解釋:「人家說這是鋪橋造路給人走,其實我只是賣材料而已。」
謹守「賺長久財」的原則,陳添福和同業分享技術成果,雖然在雨傘市場上面臨更多競爭,卻也開拓出新的傘材市場。把競爭者變成客戶,反而掐住對方喉嚨,穩賺製傘的利潤。
如果一直停留在終端產品上競爭,市場總是兩、三年就換人當第一,最後勢必落入價格戰。福太捨棄競逐市占率的零和遊戲,轉型成雨傘王國背後的後勤中樞,供應前線所需的糧草彈藥。 奇招奏效,福太的營收不但不受競爭影響,反而水漲船高,「當時,(傘骨)還沒有電鍍,加工廠就搶著拿走了,」業務經理張耀輝描述當時盛況。等著買傘材的人龍,甚至擠到五股工廠外的馬路上,每個人爭著擠進福太,搶購傘材。
景氣正熱,他找日本人分享獲利,
異業結盟,將傘材手工變工業
雖然景氣正熱,不過陳添福對產業前景的警示燈,又開始嗡嗡作響。就像香蕉產業,雖然外銷金額屢創新高,但王國卻隨後迅速殞落;希望賺長遠利潤的陳添福,又一次做出與眾不同的決策。
別小看一根傘骨,陳添福可是把它拆解成九家公司在經營。
一九七○年開始,陳添福陸續成立關係企業,以傘材分類公司,例如:傘骨交由福泉鋼業生產,木製、塑膠製的握把則是福島工業專責,而中棒則交給福昶金屬製造……。隨著專業工廠誕生,福太的傘材規模更大,也進一步衝高營收。
為了能迅速成就工業,陳添福採取的策略,是和日本大廠合資,福太並非百分之百擁有股權。明明生產的內容皆是陳添福擅長的領域,為什麼還要找日本人來分享獲利?這步棋,背後也蘊含深意。
盤點手上資源,傘材雖然跨足鋼鐵、木業、鋁業等領域,但卻是技術含量較低的「手工業」,所以陳添福以傘材的利益為誘因,和各工業技術第一的前輩結盟,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連帶壯大自己的聲勢和技術。
「福太不只是做雨傘的手工業,而是做工業,」陳添福站在穩定的製傘基礎下,小心翼翼的開始延伸觸角,為下一個十年的營收提前做規畫。
多角化經營的福太,不但成功避開雨傘王國沒落的壓力,在關係企業開枝散葉後,像做槽骨的福泉,而後生產摩托車鏈條零件,在東南亞市占率達五○%;福昶跨足電熱管用的鐵管,全球市占率亦達二五%;福正生產的電容器鋁殼,占日本市場的六成,都是全球數一數二大廠。 市場開始沒落,他再墊高技術
三百項研發專利,生產高價傘
不過到一九八○年代後期,台灣工資成本大漲,大陸的工資不到台灣的十分之一,對勞力密集的製傘工廠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從第一名,(一下子)成第八十五名,」為了鞏固寶座、拉開與同業的差距,陳添福這次選擇下苦工。
別小看一支傘,福太目前擁有三百五十二件專利,也是目前全球專利數最多的製傘公司。
不論是二折傘、三折傘、四折傘,甚至全球第一支自動開合傘,專利都在福太身上。儘管開發費時三、五年之久,必須運用力學和機械原理,精算彈簧、輪軸、繩線的負重度。
「我最佩服父親的就是他不斷研發的精神,」陳添福的二兒子、總經理陳正敦說,也因為不斷研發,讓福太再次稱霸。
陳添福唯一的理念就是:「要給客人滿足的雨傘。」採訪當下,他拿起自動開合傘,開開關關展示功能,原本嚴肅的臉上充滿驕傲。不論是可以耐十級強風不會折斷的玻璃纖維(FRP)材質,或是像自行車一樣的超輕碳纖維傘骨,一把傘中處處暗藏玄機。
也因為太懂客人要什麼,當年,三折自動開合傘上市時,二十呎貨櫃一運到公司,不到半天的時間,三萬六千支就被搶購一空。他一再強調,研發,一定是顧客需要;做生意,更要顧到實用。
福太首先突破業界慣用的鐵製傘骨,開發出鋁製傘骨,讓產品價格提高五倍。「因為我們在電子業有做鋁的產品,所以把技術拿回來試試看,」業務部協理陳月瑛表示,福太能夠克服日本傘做不到的事,要歸功於多角化經營的技術回饋,從異業援引經驗和技術,讓本業也受惠。出品高級傘、號稱「傘界LV」的國巨洋傘,為了取得高階傘材,就密切和福太配合,例如國巨曾經賣出的一把三萬元的LV洋傘,其中的傘骨就是來自福太。 有一次,國巨洋傘的董事長李銘智到廈門和陳正敦相約看福太開發的新式傘材,才早上八點,沒想到一走進工廠,陳添福已經站在工廠,對員工精神訓話了。
「你認為你早,但他還是比你更早,」刁世勳笑說。
永遠早一步,加上做傘做到極緻,讓陳添福和福太,在五十七年後的今天,依然讓台灣傘國日不落。
*從多角經營到技術領先
草 創 :1951 福太行成立
1953 福太洋傘成立,是台灣第一家製傘工廠
開枝展葉 :1958第一家競爭同業出現,60到80年末期,台灣成為雨傘王國
1970~1980以傘材分類,成立福泉、福島等4家關係企業,以專業工廠生產各式傘材 壯 大 :1985同業開始外移大陸
1982為降低成本,赴哥斯大黎加、印度等4國投資
1990前進大陸,陸續成立6家關係企業
研 發 :1993~2008陸續研發3折、4折、5折自動開合傘、抗10級風傘與開發不同材質的傘骨
*一把雨傘,8個事業版圖!——福太關係企業
● 福太工廠:電鍍傘骨、 成品
● 福泉鋼業:傘骨材料 →彈簧/鏈條材料
● 福正金屬:傘用釘 →電子業釘、電容器鋁殼、自動保險絲銅殼
● 福記鋼業:裁剪鋼材 →汽車業代工裁剪鋼板
● 福昶金屬:中棒→電熱管、家具管
● 福島工業:傘柄(傘頭)→木製杯盤、環保塑料
● 福盛:木頭材料
● 福威:負責大陸內銷市場業務
註1:→表示延伸拓展領域
註2:福太還有3間非製傘關係企業:
1.福榮:電鍍電子零件
2.福弘電子:電容器鋁殼
3.福越:複合材料,木屑和塑膠材料混合
資料來源:福太企業 整理:黃宥寧
<< Home